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桶中國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

戰斧


原油作為戰略資源進行儲備是沒有任何問題,尤其是對於我們這樣的消耗大國,更是如此,但是當下如何儲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

第一, 目前的國際油價相對來講處於較低水準,可以利用這點優勢進行議價,爭取和對手簽署一個遠期的長約,而不是當下就進行大量儲備,當下並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比如儲備設施是否具備條件,一般情況下,國家原油儲備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線,而此次事發突然,我們不可能提前空置原油儲蓄設備等待低價購進。

第二,我們國家之前和俄羅斯簽署了原油大單,且週期不短,未來相對時間內原油資源很難會出現短缺的情況!

對於我們國家而言,可以儘可能去談,進行議價,用少量保證金簽署一個遠期長約,保證自己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畢竟現在處於共克時艱的時期,錢要用到刀刃上,新基建幾十萬億的投資規模,塊塊需要花錢!

對於原油而言,能談成就做一個長遠的契約儲備,談不成也無傷大雅。


花開易見落難尋


油庫通常不是賣空了才去進,所以說油庫通常保持70%左右,油價一路爆跌,油庫可能保持80%左右。你不可能大量進口。

1.國家戰略儲備油庫通常為洞庫,一般為山洞,裡面分為大小為幾千噸的油罐,洞內焊接而成,裡面有通風口,換氣設施,油罐頂部大型泡沫滅火設施,溫溼度,外面乾燥通風門,外部潮溼需要密閉門,汽油到保質期需要更換,大罐根據年限需要防腐漆粉刷,每年需要的經費是相當的可觀。室外油罐相對好管理,外面一層是混凝土或磚做的園柱形房子,裡面的油罐也一樣需要圍護,管道地下通往火車棧橋,通過加壓泵輸送到灌內,要求也是相當的嚴謹,防止跑冒滴漏,所以說安全相當的重要,不但需要人員,還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看到這些大家肯定明白,油料的儲存費用也是相當大的,建一個油庫需要鐵路,地下管網,空闊遠離人員居住區,要求相當的多。

2.有人肯定說,建油庫。這一點也有可能去建,擴大儲油量,但是這也是個別部門才有這個實力。武漢建醫院十二天,那是聚整個武漢之力,不是一個部門能做到的,再說了,建油庫需要很多條件,位置,安全,以後的管理,一系列問題得同時進行,等建好到投入使用,沒準油價早就升上來了。

3.為什麼油價這麼一路狂跌。需求量少了,開始中國疫情爆發,武漢封城,雖說其它省市沒有封城,但給封城又有什麼區別,小區不讓隨便外出,很多車輛不讓通行,很多高速口封閉,國道,省道,縣道,甚至農村都堆起土堆,無法通行。很多工廠停業,所以說,石油的需求量突然減少了,再便宜也消耗不出去。

4.現在各國疫情大爆發,同樣會成為我國這樣的局面,全球需求量沒了,生產出石油賣不出去,降價不降價都消耗有限。老百姓不可能家家拿油桶儲存汽油柴油,那樣消防壓力也來了,所以說不可能全力儲備。

5.油庫和煤炭不一樣,油庫通常是地下油庫和露天油庫,油庫設技術員,消防員,警衛,收發人員裡面的管理也很專業,通風,溫溼度,定期保養,謹防跑冒滴漏,預防火災也是重中之重。就是想大量儲備,一般不會在短時期內具備條件。





踏雪無痕154604282


石油儲備是國家重要儲備資源之一,我國石油儲備由財政出資,全國選點、定點儲存,目前已在黃島、寧波、大亞灣等多地建立了儲備基地,儲備量達到8500萬噸。

國家儲備石油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一方面,石油儲備可以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帶來的影響,這方面主要目的是防範與石油輸出國關係惡化而帶來的風險;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應對緊急情況下石油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主要防範戰爭、地區衝突、全球石油需求量大增等影響。

比如在1973年國際石油危機第一次爆發,全球石油價格上漲500%,全球經濟和社會因石油而動盪,這時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再者假如在不久的將來,一國被捲入戰爭,石油需求量和使用量肯定大增。

此次原油價格大增,我國會不會加大石油儲備,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加大石油儲備是肯定的,但不會無限量的加大,而是根據未來國內對石油需求量的預期進行佈局。

一方面當前國際油價不穩定,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另一方面,石油儲存運輸都需要特殊資質,雖然供應端油量充裕,但是運輸端的運力能不能達到還是個問題。再者,原油儲藏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和較大的成本,這方面的配套能滿足多少石油出量也是未知數。

上文中說到儲藏成本,當前雖然原油價格大跌,但是現在的儲藏費+原油進口價格可能會大於未來石油進口的價格,因此綜合價格必須考慮儲藏的成本。

國際原油價格過低同樣對我國部分產業和政策造成影響: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就原油而講,我國是原油第一進口大國,是第二大原油消耗國。

過去我國高耗能的經濟發展模式給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因此近幾年我國打擊提倡產業升級、低耗能生產、低耗能經濟。

就拿電動新能源汽車來講,新能源汽車一方面百公里價格低,另一方面無汙染,這也是最近兩年我國大力支持研發生產、補貼購車的原因。但是原油價格如果持續下跌,很多人就會放棄購買新能源汽車,給我國的政策推廣帶來阻力。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國家肯定會趁著原油價格下跌加大石油儲備,但是綜合考慮到儲藏成本、儲藏安全、儲藏能力和運輸成本,儲藏增加也是有限度的。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之時,對我們有利也有弊。首先,國際油價下跌有助於降低原油的進口成本,對於我們這種主要原油依賴進口的大國來說尤為如此。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去年以來的進口量已經超過5億多噸。

但是,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後,也很可能會導致能源與化工產業鏈商品價格的同步下跌,並導致石油化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出明顯虧損。要是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低位,將會對我們的石化產業形成較為顯著的負面衝擊。因此我們綜合來看,國際油價暴跌至30美元以下也是對我們利弊共存的。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真是跌破30美元甚至到20美元的低位,考慮到原油價格不會長期處於低位,我們確實應該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適當增加原油儲備,但同時也要考慮一下產業鏈中下游部分企業的實際困難,保持整個行業內的穩定性很重要。此外,“全力儲備”還受限於儲備庫的容量多少,目前國內已有的10個戰略儲備庫,儲存量達到了3.27億噸以上,相當於我國年進口需求量的近70%。

總之,國際能源價格走低,對於我們中國來講,儘管有利有弊的,但相對來說肯定是利好更大。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高達70%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天然氣45%對外依存度,原油、天然氣價格降低肯定是對中國的成本控制有幫助。


東震木


2013年以前,舊版成品油定價機制中存在所謂的天花板價和地板價,當時規定,國際油價在40美元/桶到130美元/桶之間,油價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國家調控油價,市場才不會混亂。

以前也出現過天花板情況,2008年金融危機前,國際油價一度升至140美元/桶,當時,為了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穩定,國家對成品油零售商給予了一定的財政補貼,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穩定市場的供需問題,原油價格逐漸平穩。

最近兩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都遭遇了擱淺,國家發改委解釋說,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為確保能源安全,應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合理,保持國內生產的比例合理。從消費角度看,低油價不利於資源節約和新能源的發展,鼓勵更多人去節約石油,通過價格和財政手段緩解資源壓力。

2015年,國家發改委再次召開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座談會,廣泛徵求意見做出最適合的調整,在現行的新定價機制中,當原油價格升至130美元/桶以上時,為了保護終端消費者的利益,國家可以暫時調整零售價格,新的定價機制是在高油價時期形成的,現在由於油價暴跌,各個國家並沒有想到原油可能會跌得如此嚴重,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政策來限制油價暴跌。

會議代表就成品油價格機制,主要討論了是否應該設置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如何確定現存水平、如何優化調價,如何推動相關成品油價格進一步市場化,確保成品油價格穩定等問題。油價出現大幅波動,國家做出調整,不會直接影響,市場上的價格,至於會不會高於天花板價,就需要各個國家共同維護市場穩定,從根源控制價格,減少或增大產量,規定最優化價格波動區域範圍。

事實上,價格是由龍頭石油企業自行宣佈,也就是說,就算了是價格低到不要錢或者是價格高到超過用金錢來衡量,國家發改委也沒有權利宣佈調價,只能通過國家自行調控,去穩定市場價格。


百元理財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油價降低,對中國有很大的好處很大,可以降低通脹水平對企業的盈利水平有一定支撐。

另外,我們可以藉此低價機會多儲備一些原油。我國對儲油罐的建設已經持續了多年,應藉著目前油價低的機會增加石油戰略儲備。

另外,現在這個時機對於產油國來說日子不好過,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利益,和大的產油國簽訂一些遠期合同,儘可能維持長期的低價。

在石油價格下降期間。通脹水平會有所回落,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趁著油價降低的機會,提高工業企業的利潤。

但油價過低也有壞的一方面。

比如我國現在大力推行的新能源相關領域,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支持,提供了大量的產業政策。如果油價持續維持很低的位置,那麼對這些產業其實是不利的。舉個例子,大家汽油車加油很便宜,就沒有動力去買新能源車。

另外,石油價格下跌,還給我國帶來了通縮的風險。如果石油價格下調,而且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很可能造成ppi的下降。

企業將沒有動力去擴大生產,因為未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很高。消費者也會盡量減少消費,因為下個月可能沒有工資。這個時候就會陷入了經濟通縮的風險。

在現在這個時刻通縮比通脹要更難對付。

不過似乎低油價也不會維持太久,沙特美國和俄羅斯都希望油價能夠上漲。沙特和俄羅斯肯定會回到談判桌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莫水宏觀經濟


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桶國內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原油,個人認為國內這時候應該不會大量的儲備原油,不過在原油價格很低的情況下,其實各個國家應該都會適當的儲備些。
發生大量的儲備原油應該是不會發生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原油屬於危險品,如何存儲,如何確保安全,簡單來說原油價格低了,如果建設儲備原油的儲備站(油桶)投資是非常巨大的,在沒有已建設完善的儲備庫,在原油價格低點的時候大量的新建儲備站,可想而知各項投資也就會增加原油成本,所以國內應該不會大量大儲備原油。


其次就是此次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雖說也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但影響較大的應該還是沙特與俄羅斯石油大國的問題導致,近日為了穩住低迷的國際油價,沙特提出再減產150萬桶/日的建議,但在3月7日的歐佩克+會議上,俄羅斯拒絕了減產提議;而次日,沙特對外表示計劃將原油產量提升至1000萬桶/日,4月份原油產能將逼近1100萬桶/日,並大幅調低各地原油售價。
沙特將銷往西歐地區的原油降價8美元/桶,銷往美國的原油售價將下調約7美元/桶,銷往亞洲地區的油價降幅4-6美元/桶。

俄羅斯財政部對外發表聲明稱,俄羅斯能夠在今後6-10年內承擔25-30美元/桶的低油價,據相關報道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可以在長期低油價時代投入使用(簡單來說價格戰)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應該會持續低價位一段時間,所以這時候國內也不會大量的儲備原油。

不過也並非絕對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先觀望適當的儲備些可以,還不到大量儲備的時候,如果石油大國之間有達成某些協議苗頭的時候,可以採取大量的儲備原油,因為在原油價格上漲後,有大量的原油儲備可以適當的壓低國際原油價格(主要還是看是否能抓到實時準確的信息,儲備與不儲備我們老百姓是無法預測的)。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點贊關注」本文章本人原創,謝絕抄襲11:10

福星卡匯


你好,我是財經領域的創作者。國際油價一路走跌,近期更是暴跌,這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中國是原油進口大國,並且也是中國人民現在不可缺少的必要品。

國際原油暴跌,其實正好是國家和央企進口或大量買入原油期貨等交割的時機,在26~33美元區間是比較有價值的。

前一輪的原油價格低點是27美元,希望這一次暴跌能砸到22美元到25美元之間。

其實每一次大暴跌看到的更多的是機會,而不是恐懼,希望這一次咱們國家能借此機會大力儲備原油。

沙特與俄羅斯兩大石油生產國之間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加上全球疫情的影響,國際原油的價格有可能一直都會維持在低位震盪。


何哥說市


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桶中國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

很多人有過類似的想法,就是在油價低時,多儲備一些。也曾經有人建議,中國的外匯儲備很多,應當多購買一些黃金和石油等戰略物資,以應對可能的貶值等。

想法很好,實際不能操作,也不易操作。一方面,世界上沒有這麼多的黃金和石油等供中國來儲備。如果儲備黃金,可以把世界上的黃金全部收購到中國國庫。到時候,黃金就變成沒有市場的東西了。石油也是如此,如果中國也採取大力收儲的方式,那麼,油價一定飈漲。顯然,這是會引起全世界的反感的。所以,不可行;另一方面,美國是國際貨幣市場的主導者,美元是世界通脹貨幣,美國對外匯市場有很強大的主導權。如果中國大量儲備石油或黃金,美國就會動用世界貨幣的手段,讓石油等大大貶值。到頭來,真正受損失的就是中國了。顯然,這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想法很好,卻無法實踐。


譚浩俊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沙特與俄羅斯協議減產最終沒有達成一致,導致原油價格還是暴跌,在這個時候我國到底應不應該全力儲備原油?

其實系統性的來看,這個時候儲備原油是最合適的時機,可以分批進行儲備,雖然大家都知道每桶原油的成本相對較低,但長期來看現在原油依然是主要的能源。

原油未來是漲是跌

其實很多人對於當前原油的價格在30美元左右徘徊,產生了相對較大的質疑,有部分人認為未來原油價格會出現繼續下跌的現象,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未來原油的價格會持續上漲。

但就目前的走勢而言遠有可能在30美元一桶左右徘徊一段時間,主要原因是沙特與俄羅斯在這個位置還是需要尋求一個制衡點。

沙特每桶原油的成本價在9美元左右,而俄羅斯每桶原油的成本價在19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價格繼續下跌率先受傷的是俄羅斯,也就是說沙特目前來說機會大於俄羅斯。

應不應該全力儲備原油

雖然當前各個國家都在全力以赴地研製新能源,一方面是有利於地球的保護,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但就目前的新能源來看主要有太陽能、風能、核能。

而真正造成汙染的主要來源就是汽車,所以說當前新能源汽車使各個領域都在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相對比較領先的有比亞迪,在美國新能源汽車比較領先的有特斯拉。

但目前各個行業都在集中向新能源汽車發展,這其中有科技為主的企業格力電器,其中也有房地產企業恆大集團。

到目前為止新能源只是停留在研發和推廣階段,石油依然作為基礎的戰略儲備與民生儲備,所以說當前儲備石油從價格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

綜合來看:當前儲備石油應該是最合理的時間,一方面在價格上有優惠,另一方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需要依靠石油作為動力源,石油被稱為軟黃金,也是規避風險抵禦通貨膨脹的最後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