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外貿“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重點企業全部復工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受人員流動受阻、交通物流不暢、防疫物資緊缺等影響,1-2月我市外貿進出口增速預計將出現回落。

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我市在全力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強分類指導和精準幫扶,加大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力度。來自重慶市商務委消息,截至3月4日,重慶出口千萬以上的重點外貿企業復工90.2%。其中撐起重慶外貿總值“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重點企業已經全部復工。

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市外貿總值5792.8億元人民幣,其中加工貿易實現進出口2973.4億元,增長13%,佔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51.3%。

為幫助企業加快復工復產,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按照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分類施策,我市將加工貿易聚集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從高風險的主城區中單列為中風險區域,分類施策,不搞“一刀切”。針對復工復產,物流先行特點,下發專項指導意見,放開物流限制、建立防控體系,梳理形成全市重點物流保障企業名單並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測,打通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物流瓶頸,推動外貿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

指導企業用足用好中央和國家部委已出臺幫扶企業應政策措施,結合重慶實際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12條政策,重點在有序復工達產、貿易融資、降本增效、國際市場拓展、法律援助、貿易便利化、企業服務等方面精準施策,幫助企業穩定生產經營,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造成的影響。

與此同時,重慶加強商務、海關、口岸物流、外管、稅務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營造良好外貿發展環境。

在貿易管理、通關通檢、物流運輸、外匯結算、出口退稅、法律服務等環節進一步簡化流程,全面推行“零接觸、不見面”服務,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及時摸排處置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減輕經營風險和經濟損失。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