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五隊演出陣容堪比商演,郭德綱分配不均不怕徒弟有意見嗎?

喬鬆


這個應該不算什麼意見吧,每個徒弟郭德綱都會有安排,八個隊和青年隊都不錯,每個隊在隊長的帶領下都很好啊,七隊孟鶴堂,堂主雖然日常被架空,但是隊裡隊員關係都很好,能夠認真演出給觀眾帶來快樂,八隊就更不用說了,張雲雷當隊長,經常空降三慶園劇場,從後臺到演出張雲雷盡心盡力的付出,八隊隊員也在隊長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成熟,從之前的羞澀到現在自由的控場都是一步步鍛煉出來的,八隊出了隊歌之後七隊,六隊都有隊歌和口號了,德雲社的師兄弟關係都特別好,大家一起進步,繼承傳統曲藝,願德雲社越來越好,各位角兒越來越優秀!





相思賦予九辮兒


說句大實話,郭德綱也是老狐狸,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五隊的實力最強?五隊的陣容到現在都還沒有變過,這就說明五隊的組成是穩定的、被市場認可的。

德雲社的小分隊除了在院子裡說相聲之外,還得跑各種商演,別看五隊陣容豪華神仙打架,現在要是說會院子裡說相聲,想湊齊五隊的人馬,那可真有點難。燒餅組合和雙九兄弟,這兩對現在也可是大紅人,商演都還忙不過來,怎麼去園子裡說相聲?

德雲社最不怕分配不均,郭德綱說過,你來我這裡說相聲,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飯。這就非常形象的說明了問題,德雲社不是體制內,他按勞分配,你多勞多得,飯都遞您嘴邊了,恁硬是不張嘴,餓死也不怪誰。

五隊的人在院子裡說相聲是按照德雲社的規矩結算工資的,但是商演這一塊郭德綱就有別的規定了,這些人相當於是“賣身契”在德雲社,你可以去外面接商演,但是有分配比例,這些都是明面上的賬目,做不的假。

五隊綜合實力可能是稍微強一點,但是又不是德雲社內鬥,在院子裡演出的機會均等,剩下的就是憑本事吃飯了,就拿上節目這事來說,誰能上綜藝,這雖然是老闆說了算,但是能不能讓老闆看到你,這是個人的問題了,不是說你在五隊,五隊實力強就能順帶讓老闆帶你玩,沒這道理。

在郭德綱的領導下,似乎德雲社從來都沒有因為分配問題鬧掰過,除了出走的那位爺,其他人在德雲社也是任勞任怨,這其中除了公平的分配製度外,想必老郭在籠絡人心這方面沒少下功夫。老郭舌燦蓮花,兩句話安撫好徒弟,應該是分分鐘的事兒。

不怕陣容豪華,陣容再豪華,你是墊底的笨蛋,這些好事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


入行娛樂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想要走紅,必須要靠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靠郭德綱的分配。5隊的陣容確實比較豪華,但徒弟不會有意見的。

德雲5隊演出陣容堪比商演,是因為有燒餅這樣的好隊長

德雲5隊的陣容如下:燒餅、曹鶴陽、張番、劉銓淼、張九齡、王九龍、劉九思、劉喆等等,隊長是燒餅。

燒餅是郭德綱的兒徒,與郭德綱情同父子,更是郭德綱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郭德綱才會將5隊隊長的職位授於燒餅。


燒餅在所有的隊長當中屬於出類拔萃的,主要是性格好,嗓子不太好聽,但騷浪賤的風格特別有活力。

燒餅又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隊長,他對5隊隊員的要求很嚴格,無論品德還是做藝方面,都不能有任何差錯。

郭德綱願意把著重培養的人放在5隊,是因為很放心,比如張番、劉銓淼。

張番、劉銓淼之前不屬於任何門派,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大放異彩,與孟鶴堂、周九良不相上下,深得郭德綱的賞識。

而張番、劉銓淼又藉著德雲社的小劇場鍛鍊了一番之後,更是被郭德綱看中。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郭德綱直接跟他們說,從這兒下去以後,就可以到德雲社上班,直接邀請他們進德雲社,他們當然樂意了。

之前,張番劉銓淼一直沒有名分,說相聲賺不到錢,據說一場只有200塊,進了德雲社以後跟著郭德綱,就可以賺大錢了。

張番、劉銓淼本身實力就很強,放在其他的隊伍並不合適,放在5對由燒餅來管理就比較好一點。他們是新人,要照顧他們的感受,燒餅是很周到的,因為他處處為郭德綱著想。

德雲5隊人才多

德雲5隊的陣容看起來像商演一樣,是因為隊伍裡面人才多,當紅相聲演員多。

張九齡、王九龍於2018年11月24日首次開專場,之後迅速走紅,而他們已經在小劇場鍛鍊了七八年。

燒餅、曹鶴陽雖然之前就有名氣,也參加過商演,只不過是助演,參加過《歡樂喜劇人》等電視節目,但他們真正開場演是在2019年5月4日。

燒餅、曹鶴陽屬於大器晚成,而張九齡、王九龍屬於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比較幸運,都被郭德綱分配到了5隊,一起待了很多年。但同時走紅以後,會非常亮眼,好幾個都是角兒。

徒弟們不會對郭德綱有意見

自從曹雲金、何雲偉等人離開德雲社以後,郭德綱對於德雲社的管理就有了更多的經驗,對徒弟人品的考核也比之前嚴格了很多。

現在能留在德雲社演出的那些相聲演員都很老實,沒有野心,對郭德綱忠心耿耿,不會有任何怨言。

而德雲社相聲演員想要走紅,主要靠的是個人的努力,而不是其他。去幾隊都無所謂,關鍵自己要有實力才可以。

郭德綱現在一直在提攜張九齡、王九龍,以前他就說過,張九齡以後是一個角兒。現在張九齡已經漸漸走紅,那麼以後到一定程度,他有可能會離開5隊,擔任德雲社新成立的隊伍的隊長,到時候5隊就沒有那麼亮眼了。


R娛記


德雲五隊確實有點“豪華”,燒餅和曹鶴陽、張番和劉銓淼、張九齡和王九龍,三對朝陽組合,頗受師父郭德綱重視,有實力有前景。

王九龍是郭德綱的外甥,和郭麒麟同歲但小几個月,為郭麒麟表弟。張九齡既是王九龍的好搭檔、又是好兄弟,所以張九齡經常稱自己是德雲社“太子黨”——調侃的成分比較大。

張九齡在2007年入德雲社,本來是“鶴”字科“關科徒弟”,2013年正式拜師時,成了“九”字科大師兄,可見郭德綱對其重視。每個科的排行老大,都是很受郭德綱器重的,出頭的機會也更大——只要不鬧什麼么蛾子。

《扒馬褂》是一段傳統相聲節目,郭德綱卻經常用來捧師弟和徒弟,孫越、岳雲鵬、張鶴倫、燒餅等都和郭德綱表演過。“九”字科裡,張九齡是第一個得到和師父一起表演《扒馬褂》的徒弟,當然同臺還有王九龍。

張番和劉銓淼,相信很多網友都認識吧,在參加《相聲有新人》之時認識郭德綱,並很快投入其麾下。

搭檔十三年,上過春晚、得過全國相聲大賽一等獎、獲得過CCTV相聲大賽金獎,實力不容小覷,只不過張番和劉銓淼一直不溫不火,就是缺少一個引路人或伯樂。

加入德雲社應該是這小哥倆最好的歸宿了,個人有能力、也得有好平臺,對於相聲藝人來說,目前最好的平臺當屬德雲社了。

當然了,郭德綱也算是撿了個大便宜。許多網友好奇的是,張番和劉銓淼正式“擺知”後,郭德綱會將他們歸入哪個科呢?

燒餅從小跟隨郭德綱吃住,典型的“兒徒”,天生的多動症給郭德綱惹了不少禍,甚至一度鬧著要和曹雲金一起離開德雲社。父母聞訊從東北趕赴北京,一頓“猛削”和教育之後,總算留下了。

也幸虧留下,不然真得“餓死”了。只不過郭德綱很偏心於他,即使有那些“不堪”往事,依然一如既往的特別關照,經常帶著他上綜藝節目,還是五隊隊長。

“小四”曹鶴陽是“鶴”字科二師兄,早年間還是隨趙傳章(師父馮立樟、師爺張壽臣)學習相聲,給燒餅“量活”也是沒得說。


岑詮


德雲社是個大家庭,有400多名演員,我們表面上看著德雲社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但實際上能拼出來的能有多少呢?有那麼幾對就算不錯了,有票房號召力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老郭於大媽自不待言,其它像張雲雷、岳雲鵬、郭麒麟、、燒餅、張鶴倫、孟鶴堂等這幾對,或多或少還有些知名度,其它絕大部分名不見經傳,還得慢慢熬,既看實力也得看運氣。

德雲社裡也是小江湖,有人歡喜有人憂,年年都有新人笑,年年也有舊人哭啊,每年都會有徒弟出走。一大家子400多號人,能夠被老郭推到臺前有機會露臉的,少之又少,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只能在各地的德雲社分店登登臺露露臉,有人能夠沉得住氣,但有些心氣高的可能就沉不住氣了,時間長了他們總會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總會有一種不受老郭待見的感覺,慢慢的心裡有了怨氣,就有了想出走的想法。

特別是那些資格老的師哥們,眼看著比自己晚資歷淺的也有了名頭,開始紅火了起來,這心裡更是來氣。德雲社表面看上去一團和氣,私底下肯定也是勾心鬥角的宮庭大戲,其實這也正常,在任何一個團隊當中,都會有這種現象,有人總會為自己鳴不平,總會感覺自己本事不小,實際上呢,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實力佔多數,沒有那個才氣,別人想扶也扶不起來。


元芳有看法


德雲五隊的組合確實很豪華,豪華的代名詞就說明是走紅了。

如果你熟悉德雲社的收入的話,走紅成角之後他的主要收入就是商演了。而商演作為德雲社主要收入來源,德雲社肯定會特別重視,為了保證德雲社內部平衡,肯定會統一安排,保證所有師兄弟都有個大致平等的演出機會。

而五隊的豪華組合也給其他隊有促進作用。機會是均等的,能不能出名就看自己能否努力了。


口哨哥阿信


德雲社演員眾多,郭德綱的徒弟眾多,如何將這些人實力比較平均地分配到各個演出隊伍當中,避免出現知名度和市場號召力過於懸殊的情況,是一門不容易把握的學問。

如果說公平,也只能做到相對公平,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方面要考慮他們的知名度和演員之間的一些關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演員的知名度和實力是隨著時間慢慢變化的,很難準確把握。

岳雲鵬曾長期在小劇場演出

就拿岳雲鵬來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在自己所在的隊伍中是負責開場的,或者排在前面一兩位的位置。那是由於他當時並不出名,沒有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也沒有固定的觀眾喜歡看他,有些時候上臺還緊張。

而隨著他逐漸開發自己愛唱能唱的特點,逐漸找到自信,樹立自己賤萌的表演風格,也就慢慢多了觀眾看他,他的出場順序也就逐漸向後排,直到後來開始參加商演,再到後來乾脆就不再參加小劇場演出。

連高峰都長期駐紮小劇場

相對來說,在各個小劇場進行演出的演員們,都是德雲社知名度不夠高,還不具備大型商演能力的演員們。高峰、欒雲平的水平已經足夠高,但直到今年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在參加小劇場演出。更多的沒有他們兩人知名度的演員,也就只能踏踏實實在小劇場進行表演。

從德雲社各個演出隊來看,每個隊最後攢底演出的演員,都是那個隊伍中還堅持小劇場演出的最具知名度的演員,知名度和影響力達到之後就脫離小劇場,進大劇場進行商演,這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鏈條。

五隊曾經實力雄厚,而今星度大減

從五隊的隊形來看,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實力確實比其他隊伍雄厚,比如當時燒餅和曹鶴陽還參加小劇場演出,其次有張九齡和王九龍。這兩個人是2019年新近才紅火起來的,尤其王九龍長得比較帥,目前也擁有了超過人氣。不過從近期的演出單來看,兩人並不像以往那樣長期在小劇場駐紮,想看到已經沒有過去那樣容易。

此外這個隊伍中還有兩位外來演員,那就是天津演員張番和劉銓淼。他們兩人是因為參加《相聲有新人》被郭德綱關注,而後招入德雲社並收為徒弟的。兩人已經擁有一定人氣,有幾個月時間都作為五隊演出的中間場次演員出場,不過由於幾個月前的蘇州低俗演出叫停時間,他們兩人也已有幾個月時間沒有出現在公開演出場合。

小演員會慢慢成長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許是好士兵,但不想當大演員的演員大多不是好演員。德雲社的演員們人人都想出名,最好能變得像郭德綱那樣,像岳雲鵬和張雲雷那樣,但目前來看大部分演員還成為不了他們,他們只能在小劇場一場一場地說,一天一天地演。誰又能肯定他們當中的某些人,將來不能成為比岳雲鵬和張雲雷更火的演員,成為郭德綱那樣的角兒呢?

時間,會為他們加冕。



鄭捕頭


真的很難脫穎而出。越到後面的師弟們壓力越大,有個上場的機會不容易


蘭州人說蘭州事


都是公平的,好的結果是自己努力出來的


迷途的小夥伴


把幾個問題歸納一下,這裡面其實問題只有一個: 就是張九齡王九龍是否應該去某個隊當隊長。

如果他們火候還不到,還需要磨鍊,暫時不安排他們當隊長,那麼,去餅四的隊是適合的。

餅四好歹也有自己的粉絲,地位高,經驗豐富。能壓的住玲瓏。

如果去其他比較弱的隊,全場都是玲瓏粉絲,把隊長都擠兌的沒人看了,合適嗎。

萬一再趕上幾個不懂事的,看完玲瓏,呼啦幾十人全去上廁所了,底角隊長上來,臉往哪擱。

現在這樣挺好,底角是餅四,也是深受觀眾喜愛的。觀眾們不會厚此薄彼。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