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朝天女”?為什麼後宮妃子都談之色變?

貓眼觀史


這是一項極其慘無人道的陋習,而朝天女正是這種陋習中最大的悲劇女性。

這種陋習就是活人殉葬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其實讓活人殉葬的王朝真不多,秦漢以後就很少有用活人殉葬的朝代了,到了元朝統一之後,由於遊牧政權的特點,把女性作為財物附屬品,所以又開啟了活人殉葬制度,成吉思汗曾經用幾十個女子為其殉葬。

到了明代,出生草根的皇帝朱元璋,竟然也很奇怪的繼承了這種活人殉葬制度,朱元璋規定當自己歸天之後,宮中所有沒有生子的皇妃都要為他殉葬。

或許在朱元璋的心裡,在母以子貴的時代,可能沒有生下皇子的妃嬪對他來說應該下去繼續侍奉他,是這樣對待那些無辜的女子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

到了後來這形成一種制度,這種制度就是不僅妃子要下去侍奉皇帝,由於妃子也是貴人,所以還需要其他的人來侍奉皇帝和妃子,那就是宮女,這些宮女也要為皇帝殉葬。

殉葬的宮女們就被稱之為朝天女,朝天女殉葬當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安倍選為朝天女,大多數女子要被逼上吊,更甚者會將朝天女灌滿水銀,以防止屍體腐爛,要求他們可以支持,至終的侍奉死去的皇帝,確實太不人道了。

但是這些女子唯一可以安慰的是,他們用自己的殉葬,可能會為他們的家族爭得了一份比較好的待遇。

明朝時期為皇帝殉葬的女子親屬,獎勵一定的好處,他們的親屬被明朝政府稱之為朝天女戶,為太祖高皇帝殉葬的宮女們,那家人很多都世襲了錦衣衛千戶或者百戶。

他們用自己的命換來了自己家族的世代爵位傳承,可是對這些女孩子來說,還沒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就被迫殉葬,也實在是命苦,也是很悲慘的人生吧。

好在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廢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宮女們也就不用在為先皇殉葬,算是這位皇帝在死前做的最後的一件好事了。

但是清朝時期,又是遊牧政權掌權,所以又開始進行了活人殉葬制度。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天命11年,公元1626年去世,他去世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俟吾終,必立殉之。當時已經生了幾個兒子的大妃,阿巴亥也沒例外,盛裝殉葬,年僅37歲。

皇太極死後,他的妃子,敦裡達,安達裡都要殉葬。甚至到了順治時期,也有殉葬,而且是即便你有了兒子,也可能要殉葬,清朝無論是皇室還是民間,人殉制度都非常盛行。

而且人殉是非常可怕的,在過去幾十年的發掘墓葬中,能看見很多屍體都是有極其慘痛的死亡狀態,有的人是被慣了水銀,有的人甚至是被截肢,讓人難以接受。

到康熙年間,清朝才下令禁止奴僕為主人殉葬,直到這個時候,殘忍的活人殉葬制度才真正得以結束。


歷史好奇怪


朝天女這個稱呼聽起來很神聖,為何明朝後宮女人聽到朝天女時都會聞風喪膽呢?這還得從朝天女的用途說起。

朝天女的含義和用途

明朝時期有一種戶口叫朝天女戶,這朝天女戶指的就是為皇帝殉葬的女性的親屬。這麼一說,朝天女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朝天女指的就是明朝時期為皇帝殉葬的女性。

明初被用於殉葬的女性包括妃嬪、宮女甚至附屬國進獻的女性。這些女人殉葬後,朝廷會給她們的親屬一定的回報,宮女的話一般就以錢財作為回報,妃嬪的話往往會以錦衣衛千戶、百戶之類的職位讓她們親屬世襲。

實際上殉葬制度並非起於明朝,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殉葬的做法,以後宮女眷或宮女為皇帝殉葬,讓她們陪伴在皇帝身邊,以便使喚。

現在看來,這種做法自然是很荒唐且不人道的,但古時候的科學水平不高,人們的觀念也較為迷信,所以才會出現殉葬這種事。

漢代起殉葬制度逐漸被取締,一直延續到兩宋時期都很少有殉葬的情況出現,但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卻又恢復了殉葬的做法。

據載,朱元璋死後殉葬女性多達四十多人,明成祖朱棣的殉葬女性也有三十多人,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明英宗時期才被下令取締。

明英宗一生大起大落,經歷頗為獨特,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人生境遇,才使得英宗意識到殉葬制度的殘忍,所以英宗死前下令不許以活人殉葬,並且規定後世也不可再以活人殉葬。應該說取消活人殉葬制度是明英宗一生中為數不多的可圈可點的好事。

在瞭解了朝天女的用途後,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明朝後宮女性在談到朝天女時會表現的那麼害怕,畢竟是喪命的事,害怕也是人之常情。


歷史守望者


在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鶴西去,其孫子朱允炆繼承了皇位。因朱元璋生前有遺囑:在其死後,後宮所有沒有生育過的嬪妃都必須去陪葬。當此遺囑被執行時,朝中秩序混亂不堪,嬪妃們是哭天喊地,叫苦連天,後宮之中的場面更是極其混亂,有些官員則趁此機會公報私仇,有的生育過的嬪妃因為得罪了人而被迫殉葬;有些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因為受到被庇護而活下來。這些被殉葬的嬪妃們就叫“朝天女”,其實就是所謂的“殉葬女”。

這是要被拉去殉葬啊,後宮妃子活的好好的,那個會願意?當然談之色變了!如果是你,你能泰然處之?考古學家的確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發現了很多宮女的白骨,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眾多的嬪妃,到底是通過怎樣的一種方式來殉葬的呢?

歷史學界對此問題也一直存有爭議,有些史學家認為:是上吊自殺的。持此觀點的史學家是如此解釋的:在朱允炆下達了殉葬命令之後,就已經將後宮之中所有符合條件的嬪妃名單列出了了,到了殉葬那天,這些名單之中的妃嬪就被集中到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房間裡。裡面早就準備好了和殉葬人數相同數量的椅子,並在每個椅子上方掛好了七尺白綾,為的就是讓這些嬪妃們上吊自殺。膽大的宮女心一橫,牙一咬,頭一伸,腳一登,過不了幾分鐘,自己的小命就交代了。膽小的宮女,已經是被嚇得兩股戰戰,魂飛魄散,癱坐在地上了,已經沒有力氣上吊了,這時,太監們就抬起一個個宮女,強行把這些宮女的扶上椅子,將頭進白綾結成扣中,然後在推到椅子,於是,小命也就嗚呼哀哉了。這種觀點怎麼聽起來都有一點荒謬,不過,下面這種觀點更是不可思議啊!


另外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是通過注入水銀的方式殺死的。有人認為,為了能讓陪葬嬪妃的屍體和朱元璋的遺體都不腐爛,於是就採納了一些侍臣和太監的建議,在嬪妃體內注入水銀的辦法來保持不腐。當殉葬名單確定之後,在殉葬的時候,所有殉葬的嬪妃便每人都喝上管安眠的藥水,待她們熟睡之後,便將她們的頭切開,在往裡面注入水銀,最後再用針線縫好,這些嬪妃就再不可能活過來了,然後被放入墓中陪葬。


小史坑


“朝天女”是明代對殉葬女的一種稱號,在皇帝死後會選一部分宮中女子去陪葬,而這些被選中的女子就叫“朝天女”。

殉葬制度由來已久,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大量女眷被迫替帝王殉葬,後來漢朝年間人們就因為殉葬制度過於殘忍而逐漸減少,有的以陶俑來代替。


直到明朝這一沉睡千年的陋習又死灰復原,不僅不人道,還很殘忍,對於這一糟粕,卻要取一個非常怪怪的名字“朝天女”。

朱元璋一生殺戮無盡,為打江山大開殺戒,為穩固社稷,大肆殘殺功臣,又醜陋又殘暴,就連死了也不放過和他同床共枕的女人,他曾下令讓46個妃嬪陪葬,這些妃嬪都是後宮中沒有子嗣的女人,他的兒子朱棣也曾讓16個妃嬪殉葬。

明英宗朱祁鎮曾一度廢止了這一無人性的惡習。

可滿清還在沿用這一陋習,最有名的就是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直到近代這一流傳幾千年的人殉制度才徹底的消失。


後宮的妃嬪們在得知自己將成為朝天女後,一個個都嚇得花容失色,她們絕望啊,由開始的哭哭啼啼到後來的哀嚎,沒有那個願意去死啊。

為先帝殉葬的方式主要有一些幾種:

1,自縊,這是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被挑選出來的朝天女先讓她們就餐,吃完後帶到殿內,殿內放了很多的椅子,大梁上懸掛著七尺白綾,這些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椅子上,她們一咬牙將頭伸進了繩子結成的套扣裡,然後用腳推開椅子,幾分鐘後就找到了她們的先帝。

對於那些不想死的妃子,在酒足飯飽之後,由太監們送她們一程,將她們活活勒死。


2,活埋,皇帝死後連同活著的妃子一同下葬,這個比較痛苦,由太監將妃嬪們引入陵墓,然後封死地宮門,待裡面氧氣耗盡,這些妃嬪們就窒息而死,傳說活埋的妃嬪怨氣極大,連盜墓賊都怕。

3,喝毒酒,為了減輕妃嬪們的痛苦,通常都是那種劇毒酒,喝完一剎那便香消玉殞,然後隨先帝一同葬入。

4,灌水銀,為了保持妃嬪們容顏不變、屍身不腐,會在殉葬前將她們迷昏,然後割開她們的腦門,將水銀灌入她們的體內,以達到防腐的目的。


這些宮女妃嬪們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幻想著能成為皇帝的女人的美好願望,本想到宮中來享受榮華富貴的,哪曾想到要去為那個死老頭子陪葬,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她們難以接受,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因此當帝王們駕崩的時候,後宮裡總會一片悽慘的哭聲,這哭聲不是為那個死老頭子的,她們是在哀嚎她們命苦啊。





遺產君


朝天女,即給明朝皇帝殉葬的女子。

殉葬,也就意味著死亡,所以就不難理解後宮女子為何會談之色變了。明朝的殉葬方式主要有幾種,常見的是自縊和絕食。


一般而言,正史很少會記錄這些。

但在朝鮮的《李朝實錄》中,就詳細記載了給明成祖殉葬的朝天女的從殉過程:

據《李朝實錄》記載,給朱棣殉葬的朝天女共有三十餘人。集體殉葬那天,是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這一天,在老太監的帶領下,她們先在殿外用餐,吃完後就被帶到殿內,彼時“哭聲震殿閣,聞者肝膽震顫”。

在殿內,早已準備好三十多張“小木床”。


這些即將赴死的宮女和嬪妃們,被要求站到這些小木床上。她們的頭頂,則是早已準備好的繩子,末端結圈。隨後,朝天女們“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而在這三十多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一個是韓氏,身份是宮女;另一個是崔氏,封號“美人”。在臨行前,仁宗曾親自來和她們“辭別”,宮女韓氏趁機擺脫了太監的控制,跑到仁宗面前苦苦哀求,請求仁宗放她回國,說她家裡還有老母親要贍養。

仁宗不為所動。不久,她們腳下的小木床被太監抽走,轉瞬之間,三十餘人皆喪命。


明朝的皇帝會給她們的家屬一些好處,比如給她們追贈諡號,表彰其行之類的,而她們的家屬一般能得到一些實質性的好處,例如世襲錦衣衛千百戶或者直接得到財物。

總的來說,後宮女人談朝天女色變,其實是比較正常的,畢竟,怕死乃人之常情。


金兔歷史


提起“朝天女”別說後宮妃子們提起色變,就連我們現在的人也對比唏噓不已。

這裡說的“朝天女”,可不是素面朝天的女人,“朝天女”這個詞源於明朝朱元璋時候,意思就是殉葬的女人。關於殉葬這一制度,盛行於奴隸社會,像夏朝、商朝、周朝,這三代君王,這裡姑且稱為“腦屎君”。腦子裡都是屎的人,那思想生出來的就是臭蟲。他們自己大限來了,竟見不得伺候自己的宮女、侍女們、還有自己的嬪妃們活著,竟想出讓她們陪同自己一同死亡的陰招!真是臨死還拉一堆墊背的,幻想死後能和生前一樣,高高在上,讓人服侍。


古代君王,老爺,王侯將相,有頭有臉的都進入到這一濁流。從考古專家對殷墟墓葬的發掘情況看出,人殉的數目讓人觸目驚心,少的幾十人,多的甚至上千人。


還有的君王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用卑劣的手段讓大臣陪葬。秦穆公臨死前騙大臣們飲酒,灌醉他們,誘導大家說出願和他同生共死的話。結果大臣們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進了他的墓穴。

《吳越春秋》裡有個闔閭的,他的女兒因和他吵架,自殺身亡,闔閭的陰毒無人能及,他把女兒的葬禮安排的十分宏大熱鬧。一路上舞弄個大白鶴,引來無數人圍觀,博足了大家眼球,大人、小孩、老人們流連忘返,一直跟隨到墓穴深處。這個陰毒貨色趁機讓手下封閉了墓穴的大門,任憑墳墓內哭聲震天,最後都成了最無辜的殉葬者。

闔閭劇照

這種所謂的“上層們”真是滅絕人性,落後野蠻。所幸的是在漢朝的時候人殉制度被廢除,可是到明朝朱元璋的時候又死灰復燃了。還美其名曰“朝天女”,朝向西天的女人。朱元璋喜歡的兒子朱樉死了,朱元璋腦子生蛆,讓朱樉的兩個妃子殉葬了。

後來老朱死了竟然立遺詔讓自己的後宮嬪妃們殉葬!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老朱一閉眼,結果是隻要是沒有生育孩子的嬪妃都得殉葬,一個不留。她們的死法慘絕人寰,分兩種死法,一種是吊死,殉葬名單上有名字的都要集中到一塊,一個秘密的黑屋子裡,屋子裡幾十個凳子一字排開,上面房樑上懸掛著七尺白綾挽好的脖套,這些可憐的宮女和妃嬪們在太監們的逼迫下站在凳子上,然後將自己的頭伸進那個刺眼的套子裡,太監們立刻把凳子撤掉……再一個就是,有的宮女嬪妃會嚇的腿軟,站不起來,那些太監們就用毒酒,或者用弓弦勒死她們。


後來明英宗禁止人殉,清朝建立初期又一次死灰復燃,直到康熙皇帝繼位,這一制度才從中國歷史上徹底消失。


小姐姐講史


雖然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擁有世界上最為璀璨的文化,我們今天弘揚傳統文化時,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取之精華,棄之糟粕,在我國古代的各種禮儀制度上,有一些制度是非常的殘忍,就比如殉葬制度,題目中問的“朝天女”就和殉葬制度有關,殉葬制度出現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前,大約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現了活人殉葬,並在商周時期發展到了頂峰。

殉葬制度一直到了康熙年間才被下令禁止,但是在民間卻一直持續到了民國時期,“朝天女”是出現在明朝時期,古代除了北魏時期和武周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其他大多數時候,女性的地位是十分卑微的,特別是在皇宮之中,女性往往就只是皇帝的附屬品,深宮中的生活並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那樣養尊處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都只是小事,真正危險的是四處暗藏殺機。

皇帝對於國家,除了管理國家之外,最為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傳宗接代,這樣才能確保一個國家的穩定,所以帝王才會有所謂的後宮佳麗三千,當然一般情況下就十幾個人,這樣就可以更大概率的讓皇室開枝散葉,對於大臣們而言,將自己家的女眷送進宮中,如果被皇帝寵幸,那麼這是得到榮華富貴的最佳捷徑,《紅樓夢》裡賈家,清朝的年羹堯紅極一時都是通過這個途徑。

明朝有個非常厲害的特務機構,叫做錦衣衛,很多人都想進錦衣衛工作,倒不是這個活待遇好,主要是錦衣衛權勢非常大,明初四大案,和後來的各類政治鬥爭中都有錦衣衛活躍的身影,朱元璋這位大明開國皇帝,雖然很有本事,但是同時卻非常的殘暴好色,他的妃子就有多達二十人,當皇帝擁有了權力後,慾望也是會不斷的膨脹的,隨著朱元璋漸漸老去,他擔心自己死後,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不能在享受帝王的榮華富貴,不再有美人相伴,於是朱元璋死後就留下了一道遺詔:“太祖朝,天女戶。”

這道遺詔的意思就是說,明太祖朱元璋死後,要讓沒有給自己生育過子嗣的妃子全部殉葬,皇帝自稱天子,皇帝的妃子就被成為天女,在明朝後來就把沒有給皇帝生育子嗣的女性稱為“朝天女”,也從朱元璋這個時候起,殉葬“朝天女”就成為了明朝皇帝殯葬的一個環節,一直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才下令廢除殉葬“朝天女”,據記載,僅朱元璋一朝,被殉葬的朝天女就多達四十多人,前面說了朱元璋的妃子只有二十人,所以我們可以大概推測,其中一些朝天女很可能只是被朱元璋臨幸過。

遺詔中的天女戶,是指“朝天女”的家屬親人,在皇帝死後,會經過一系列的處理,確保這些為皇帝殉葬的妃子容顏不腐,作為補償“朝天女”的家屬,“朝天女”的親屬成員就有機會被選為錦衣衛,或者升官發財。所以這些被選入皇宮的妃子們,如果始終沒有為皇帝誕下子嗣,她們自然也知道自己將會面臨的下場,如果皇帝身體不好,年事已高難免還得整天提心吊膽,說不定哪天就被賜死成為“朝天女”,去給皇帝陪葬了。


玄坤文史


朱元璋在明初時把老百姓分為民戶、匠戶、軍戶這一類世襲職業戶口,但是後來還有一個叫作“朝天女戶”的戶口存在。

“朝天女戶”究竟是指的什麼戶口?“朝天女”又是指的什麼人?一直令人費解。但是這段史料把這個問題給解釋清楚了。

“太祖崩,宮中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撫卹。如張鳳、李衡、趙福、張壁、汪斌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宣二宗皆然。”——《明史 后妃傳》

就是說朱元璋死了,但是在宮裡有很多人跟朱元璋去了,不管是不是願意的,但是他們的家人在後代君王這裡得到了相應的撫卹,甚至列出了第一代的這些“朝天女戶”的主家名姓,張鳳、李衡、趙福、張壁、汪斌,等等。這些人都不同程底得到了世襲錦衣衛千戶,或者錦衣衛百戶這樣的撫卹。


而我們知道明朝的錦衣衛千戶或者百戶,一般都是由祖上軍功獲得的此類世襲職位。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戚繼光家族,戚家的第一代戚祥,曾經是朱元璋親兵,而且跟隨朱元璋很多年,但是即便這樣他或許也沒有世襲職位。這主要是洪武14年(1381年)戚祥跟隨傅友德、藍玉遠征雲南時陣亡了,為了撫卹表彰戚祥的武功成就,才讓他的後人世襲了明威將軍武職。

所以一般來講這種世襲職位,除了普通的軍戶、民戶外,只要有丁點官職的,都要拿人命來換的。“朝天女戶”家的世襲千戶、百戶,就是拿這些人家的女兒的命來換的。

但是往往這些家庭不但不覺得自己女兒死得可憐,反而覺得非常榮幸。因為這些“追隨”先帝的女兒們不但被追贈諡號,表彰其行外,而且“歲時侑食於本陵之享殿,俱得標名沾祭”,也就是說可以分享皇家的香火,這也就意味著世代和皇家搭上親戚關係了。更關鍵的是子孫後代都得到世襲官職的撫卹。

“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澤常憂雨露偏。龍馭上賓初進爵,可憐女戶盡朝天。”


這裡就說到了“追隨”先帝而去,皇家賞賜和補償如此豐厚,所以這個追隨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追隨,而是殉葬,而且基本上是生殉。所以“朝天女”就是不是鼻子朝天,就是雙腳朝天。

至於明朝殉葬的方式,不需多說,總之是一旦被選中殉葬,願意也得殉葬,不願意也得殉葬。自己梳洗打扮好吃好喝完畢,把自己掛起來,也是一種方法;別人幫你掛也是一種方法;甚至被灌水銀更是一種方法。

要說哪位真的是因為太愛先帝,非得跟著去,怕並不現實,所以後宮妃子談之色變。

後宮的妃嬪們生前還在考慮爭寵,哪個更得皇上恩澤,天天喊著皇上要雨露均霑。但是皇上龍馭上賓的時候,需要這些妃子到地下享受恩澤的時候,有的很多妃子可能生前都沒有享受過恩澤的經驗。


不過還得感謝明英宗朱祁鎮,或許他真的算不上好皇帝,明朝差點在他手上重新上演“靖康之變”,好來重新復位後,還下令殺了于謙。

但是他冒著違背祖制的輿論風險,執意廢除明朝實行了70多年的殉葬制度。就這一點,他的確配“英宗”這樣的諡號。只是不知道那些希望用女兒鮮血換取自己家族世襲官職之路的“朝天女戶”們對他有沒有意見?




炒米視角


用人殉葬的方法自原始社會來已經存在,像現在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經常發現叢葬坑,坑中多有殘缺不全的人骨,應該就是用作殉葬的奴隸或者戰俘。

商代是用人殉葬最頻繁的時代,幾乎每一處商代的大型墓葬中,都會有人殉現象發現。


到了漢代以後,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用人來殉葬,這種不太文明的現象逐漸基本消失了(並不是沒有了,還有,像宋代宋孝宗逼迫自己的妃子為自己殉葬,總之是不那麼普遍存在了),人俑就是絕佳的替代品。


到了明代,或許是受到蒙古人宮廷殉葬制度的影響,朱元璋又開始規定了新的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時期才徹底廢止。


朝天女,就是被選中殉葬的宮人,他們都家庭被稱作“朝天女戶”。

明代被選中殉葬的宮人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在皇帝生前曾經侍寢過的宮女,是殉葬宮人的絕大部分,她們在後宮中沒有任何名分;

第二類,殉葬的妃嬪,一般是沒孩子的;

第三類,外邦進獻的貢妃,特別是有很多高麗女子,被高麗當作貢品送給宗主國,結果來到大明就成了殉葬的首選。

明朝對於被選中殉葬的 宮人的家屬也會給予一定的優待,以減輕他們的喪女之痛。


這並不能掩蓋殉葬制度的殘忍。


程嗣章曾經寫過一首《明宮詞》,裡面就專門描寫了“朝天女戶”的悲慘:

掖庭供奉已多年,恩澤常憂雨露偏。

龍馭上賓初進爵,可憐女戶盡朝天。


一盤拉條子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雖說是窮苦出身,但他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不但把自己的開國功臣殺幹殺淨,而且還開創了一個形容宮中妃子的稱謂“朝天女”。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被稱為“朝天女”是一件什麼好事,雖然被封為“朝天女”的這些宮中女子其家庭會獲得一些物質賞賜和當官許諾,但那卻是用命換來的,“朝天女”是專指那些成為殉葬的可憐女子。



為什麼會有“朝天女”的出現?

  1. 活人殉葬的惡劣習俗,古來已有,但並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人們也逐漸認識到這種行為的不人道以及滅絕人性。唐宋時期用人殉葬已基本消失不見。但是,朱元璋成長起來的元朝殘暴的殉葬制度死灰復燃起來,到了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他為了一己私慾,開創了大明王朝用人殉葬的先例,實在可惡。
  2. 在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接了班,他在朱元璋的葬禮上,下令40人殉葬,可見殘忍。明成祖朱棣去世同樣有30多位女子被迫死亡。


  3. 規定那些沒有生育過的妃子需要跟隨皇帝去世一起殉葬,而這些活著的人,死亡的方式五花八門,極盡惡毒。有吊死的,還有用毒酒和水銀殺死的,還有活埋或者用鐵釘固定埋殺的。
  4. 明朝的“朝天女”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是才被廢止。用這些悲慘女子的性命去換取家庭的升遷實在是一種令人髮指的制度。

所以說,誰被指定為“朝天女”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怪不得那些後宮妃子談之色變啊!封建社會滅絕人性的行為實在可惡!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