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的歷史地位及市場價格。

唐朝初年仍沿用隋代舊錢,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下令廢除五銖,鑄“開元通寶”,中國錢幣開始由銖兩制轉入通寶錢制,此後錢幣不再以重量為名稱,開始以紀年為主。開元通寶鑄行200多年,比價穩定,數量巨大,版別眾多,流傳甚廣。


一,初唐武德四年所鑄開元錢,稱為“武德開元”。銅質純淨,鑄造精良,歐陽詢所書錢文,大都是優質的開元錢,面背肉好,輪郭平整,錢文深竣清晰,錢背平素無紋,稍後出現月紋,錢徑2.4釐米,重3.6克。另外早期開元通寶錢中,有一種白銅開元錢,異常精美,形制與武德開元相同。


三,晚唐開元錢。鑄造粗劣,輪郭淺闊,錯範較多大小不一,錢徑約2.3釐米,重3.3~3.4克。

開元通寶有哪些材質?

開元通寶除青銅質地以外,唐初還鑄造有金、銀、鉛、鐵、陶質地和鎏金的開元通寶。這些質地的開元通寶多作為宮錢和冥幣,專門用於賞賜和殉葬,不參與流通。金銀質地的開元通寶作為賞賜錢,陶質的則為冥錢。此外陝西還發現了玳瑁雕刻的開元通寶,應為供佛而特製。


開元通寶的市場價格。

對於普通版的開元通寶可能只值幾十元,但是也有一些畢竟特別的開元通寶。比較以背三朵雲的開元通寶,因其做工精緻,存量極少,使得其被賣出幾萬甚至是十多萬的價格,也是開元通寶中難得的競品以及珍品。


並且其他版本的價格也有不同,具體的還是以市場最新價格為準。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價格為35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價格為7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價格為800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價格為20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價格為25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價格為1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價格為12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價格為15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價格為 2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面帶有四月的價格為2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面帶有左右月的價格為35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面帶有同心結的價格為700元;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的價格為80000元。


開元通寶在錢幣史上的歷史意義。

開元通寶的出現是中國古代前進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改變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名聲,確立了一兩十錢制的衡法,開啟了中國鑄幣以“通寶”為名稱的先河。

開元通寶的出現,因有人旋讀“開元通寶”而出現了“開通元寶”,就直接形成了“元寶”一詞的最早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