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拍攝於2015年意大利Montalcino的Le Chiuse酒莊,這批酒將於2020年才上市,也就是今年


2020年2月26日是我的生日,也就是昨天。此時,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中,無數人主動或被動地修煉著家裡蹲大法,我也是其中一員。百無聊賴之際,突然想開始做一做很多身邊的朋友曾建議我做,但出於各種原因拖了很久沒做的葡萄酒公眾號。

之所以拖了那麼久,除了無法治癒的懶癌(其實是主要原因)外,更重要(只是藉口)的是隔行如隔山,或許我這座小丘陵在一片平原上看起來是挺突出,但我能看到平原上的朋友們沒看到的三山五嶽,自忖何德何能在這種公共場合班門弄斧。

但可能實在憋壞了,再加上最近聽到一位老師講到葡萄酒教育在各個層面上的意義,突然意識到拯救地球不一定非得做了超級英雄才行,勸導身邊的人不要亂丟垃圾又何嘗不是一種貢獻(這是多麼閒的領悟啊)。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閒得長葉子的酒神巴克斯


既然是面向大眾的,還是得自我介紹一下,我本職是影視工作者,但朋友圈裡發的一半照片都是酒瓶子,導致有些人常常懷疑我的職業到底是啥,怎麼也不見你發發明星啊、電影首映禮啊、糜爛的趴體啊……不好意思,有那時間我都去參加酒會了。

言歸正傳,正兒八經開始入坑葡萄酒大概九年時間了吧。其實最早開始涉獵葡萄酒既不是因為很多人的入坑電影《杯酒人生》,也不是被愛好者奉為聖經的漫畫《神之水滴》……而是在豆瓣無意間看到的一篇文章,大致內容是關於在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超市裡能買到的150塊錢以內的葡萄酒推薦……一時興起便照著攻略開始逛超市,第一次小心翼翼地捧回一瓶桑塔麗塔120(Santa Rita 120)的梅樂(merlot),等了幾天找了個黃道吉日才開了喝……當時的感覺是……嗯,還不錯,比張裕好喝多了,但好像沒有品酒詞裡形容的那麼花哨。

不過,葡萄酒的大門自此打開了……回想起來那大概是2011年的時候。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致敬那瓶萬人嫌的梅樂(截取自電影《杯酒人生》)

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究其原因並非我多麼愛喝酒,更多的是研究的慾望,那麼多的產區、那麼多的酒莊、那麼多的葡萄品種、那麼多的工藝……就像一個有無盡任務的沙盤遊戲,充滿了誘惑。

一路走來認識了無數的酒友,混跡過無數的酒局,喝過無數的好酒爛酒,連出國旅遊的目的地首選都得是葡萄酒產區。現在回頭看,空瓶子鋪滿了來時的路……當然,這是比較浪漫的說法,來過我家的都知道,一堆堆的箱子和落灰的瓶子放在那裡其實一點都不雅觀。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想象中的浪漫(截取自電影《酒業風雲》)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現實中的狼狽


雖然酒齡算是比較長的,但其實大部分時間在瞎喝,算是有不少酒的閱歷,也形成了一些歪門邪道的經驗,就像沒有拜入師門而是四處打架偷師的江湖人士,有時候能亂拳打死師傅,有時候也能被一套羅漢拳帶走。

只是這個江湖人士後來想不開,去考了個WSET三級證,變成了持證酗酒的“正派中人”。其實這種認證,不管是WSET還是CMS、ISG,並不能證明你有多厲害,我有很多沒考過半個證的酒友但是非常牛掰的品酒者的,也認識一些持證人士沒喝過多少酒的。我認為這些葡萄酒教育認證機構最大的作用是幫你係統地梳理知識體系,考一個證不能讓你成為高手,因為成為高手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體驗以及感悟。系統的學習雖然不能提高多少上限,但可以幫你守住底限,至少不會再被一套羅漢拳帶走。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來自《酒業風雲》的野生品酒高手

不過在這裡,我不會講什麼艱澀的知識體系,畢竟我不是講師,而且講了也沒人聽。我打算做一個佛系的葡萄酒知識普及的公眾號,從一個“姿深”的葡萄酒業外人士的視角,聊一聊我在葡萄酒大染缸裡的所見所聞所感,一半感性一半理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酒,酒生萬物……


“酒生萬物”佛系葡萄酒知識普及-開篇語

特邀佛系貓的典範“四哥”為公號帶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