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近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苏锡常都市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那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苏锡常都市圈是否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有所不同了呢?“强省会”浪潮已经来临,“苏锡常”都市圈该如何自处?未来苏锡常都市圈拓展的空间、发展的潜力会在哪里?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缘起,至今

苏锡常都市圈位于江苏省南端,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


苏锡常都市圈缘起于江苏省的规划,当时省里规划三大都市圈,苏锡常是首个。在2003年前后,徐州、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规划制定已全面完成并付诸实施。

这次规划奠定了苏南城市空间格局,影响很多年。此后,在《江苏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送审稿中提到,全省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格局,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是主要的城镇集聚空间。


近日,“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被官方提及。江苏将增强南京国际枢纽功能,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建设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苏北“物流金三角”。


这是在十余年之后的今天,苏锡常作为一个相对整体,出现在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框架中。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那些年


苏州、无锡和常州曾经被誉为“苏南三霸”,在那个年代,苏南模式在全国红极一时。

也许现在看来,苏州的经济实力令人称赞,无锡的经济也不容小觑,相比之下常州稍稍有些相对滞后。但在最初,常州的风头才是一时无人能及的“盛”。

当时的常州,说是江苏最亮的一颗“明珠”也不为过。在1975年,新华社便有文章号召全国向常州学习“常州经验”,中央也曾提出“中小城市学常州”,可见当时的常州经济发展是很强劲的。


无论如何,在当时,因为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都较为相似,城市之间距离又近,文化和语言也相似,民间开始流传“苏锡常”的说法。

2003年,江苏省正式向外界宣布要打造徐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这三大战略城市组合,作为省内核心都市圈发展方向。至此,“苏锡常”都市圈算是被官方正式定义了。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2030)》是关于,规划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为“一核五圈四代”,一核即为上海,五圈为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和苏锡常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大概在2000年以后,尤其距今十年前开始,外界开始质疑苏锡常之中常的地位,认为常州在发展路上“掉了队”。


事实上常州一直都在努力追赶。2003年的时候常州的GDP是无锡的一半。全国GDP排名中,无锡已经排在第12名,而常州排在了第40名。常州这些年来努力发展,全国GDP排名从40名提升到33~36名,2017年进步到了第28名,2018年是第29名,而在2019年上半年也是冲到了第24名。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不过现实是,苏州近年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无锡和常州想要追赶实在是有些困难——苏州的GDP基本等同于无锡和常州加起来的数据。“苏锡常”都市圈的排名也就基本固定在了苏州第一,无锡在中间,常州排第三的顺序,“苏锡常”的说法已经渐渐淡出。


后来也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苏州已经成为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霸王”,无锡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常州一直在奋力追赶。


开始是量变,后来逐渐就开始出现了质的差异。但真正质的差异并非量带来的,而似乎是与生俱来——


强省会


随着武汉、郑州、重庆等传统大城市的回归,一个强省会时代已然到来。


提到省会城市的崛起,我们不得不想到在2018年上升到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市,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连接我国东部与西部的节点,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普通地级市省会升级到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唯一一个。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一些重大功能上能够起到决策、控制、管理、服务全国的城市,包括综合功能国家中心和重要功能的国家中心。这意味着郑州的城市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许多优惠政策都会关照到郑州,国家级别的资源也会优先考虑郑州,支持郑州的发展。

而与郑州相比,济南市区相对比狭小,受长条形发展的限制,作为省会的济南经济排名却排在青岛和烟台之后。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但随着强省会时代的热潮,山东做出了济南兼并地级市莱芜的选择,正式把莱芜划为济南的一个区,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这是山东省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所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就是为了把省会城市济南做大做强,用省会城市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整个省的发展。


说到建设强省会,那么四川省就不得不提,几乎是举全四川之力建设一个成都。当然,建设成果也非常明显——在四川省内,说成都的经济是独领风骚也不为过。2018年成都GDP为1.53万亿元,排第二的是绵阳,2303亿元,还没赶上成都的零头,经济差距非常大。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成都位天四川平原中部,通过“强省会”浪潮的发展,如今是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

说完了西部,我们再说说中部。中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大家应该都会想起武汉吧。


2018年,武汉的GDP是1.48万亿元,居湖北首位,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九位,而在湖北省排名第二的襄阳GDP是4309亿元,同样也是不到武汉的零头。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上这些城市,郑州、济南、成都、武汉,都是作为省会城市,拥有着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更拥有国家和本省给予的支持,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反观“苏锡常”都市圈呢?苏州、无锡、常州,不是省会城市,只是江苏省的地级市,他们的发展所受到的关注和支持肯定是较省会城市所远远不能及的。

“苏锡常”都市圈这些年被“淡忘”,江苏城市论坛的小编认为,行政地位与经济实力不够匹配,发展受限,应该是很大的原因。


作为地级市,处在比较低的行政级别,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什么权限,能够取得的上级资源也少,大多数情况下想要发展只能靠自己。

“苏锡常”通


如今,既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推动,“苏锡常”都市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再次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的发展,“苏锡常”或许可以与南通联手。

“苏锡常”都市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个发展方案可不是空穴来风,正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为大家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推动苏锡常通共同打造环沪枢纽集群”,正是通过交通来把这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上海紧密联合起来。苏锡常通都市圈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正是新的发展机遇。

既然南通新机场的定位是上海未建的“第三个机场”,那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苏锡常”都市圈加强自己的交通建设,完善交通网,同时加强与南通的合作交往,着力构建形成环沪枢纽集群,是目前很好的一个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