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正在失控,拯救人類唯一辦法也許只有進入工業革命4.0了


全球疫情正在失控,拯救人類唯一辦法也許只有進入工業革命4.0了


近段時間,除了中國外,全球疫情的態勢真可謂越演越烈。


大家都是同住一個“地球村”的,世界任何國家無論發達也好,發展中也罷,誰都無法做到“獨善其身”。


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美國等國家相繼陷入苦戰,全球疫情越發不容樂觀,人類天天被弄得焦頭爛額,甚至有的國家正走向或者已經在失控的路上了。


反觀最早與疫情“開戰”的中國,隨著時間推移,武漢疫情開始不斷好轉了,各地的疫情漸漸控制住了。


我們的抗疫殲滅戰,終於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也是最為艱難重要的階段——

復工復產


現在想急著解決這個問題的,絕不僅只有國家和各大小企業,甚至連普通百姓都在為此頭痛不已。


俗話說得好:手停就口停。


抗疫的最後關頭,誰都不願做那顆壞了整一鍋粥的“老鼠屎”,被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雖然各地已經開始復工,但街上依舊不復往日繁榮,不少店面更是貼上了“旺鋪出租”告示,甚至有人依舊擔驚受怕宅地在家裡不開工上班。


但長時間不去開工上班,哪來有錢養家餬口?企業怎能不關門D閉?社會治安又怎樣維護好?


也許看到這裡,有網友會迫不及待提醒酒少,國內還有外防倒灌的任務,需要提防一些持有中國簽證的外國人,以及在外返回的國人所帶來的風險。


我們姑且先把這個問題放一邊,因為酒少接下來會在下面會提到的。


在疫情面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如何才能安全高效地復工復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冥冥之中,早已命中註定了。


當年抗戰的老一輩常講,在救國存亡之際,要捨身為國家制造飛機大炮,走“科學救國”的路子。


事實證明這做法是無比正確的。現在同樣的,我們依舊要一直沿著這條“科學救國”的路子,繼續走下去。


特別是現在疫情肆虐,經濟受到強烈衝擊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加大步伐,而且要快馬加鞭,全速前進,刻不容緩!


“萬物互聯”戰“疫”,全民加速進入乃至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此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什麼叫第四次工業革命?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21世紀發起的全新技術革命。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再次點亮“中國智造”


“在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不盡如人意的背景下,達沃斯年會似乎找到了破解全球經濟難題的辦法,這次新工業革命將會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動能。同時,也將催生資本市場新的主題投資機遇,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製造業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再次點亮‘中國智造’。”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現有就業結構發生變化。專家預測,在十年內,我們現有的職業將只佔所有職業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目前尚未形成。


工業革命4.0


與之前的幾次工業革命不同,第四次工業革命並不是由新興技術的出現決定的,而是由向與數字革命相關的新系統的過渡決定的。


虛擬現實、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引領我們以瘋狂的速度走上創新的新路徑。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絡物理系統的出現。網絡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件、傳感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


有三個因素促使人們認為“工業革命4.0”有其存在的理由,而且它並不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延續:其影響、範圍和發展速度。


這次新的工業革命基於多個強大的支柱,其中包括大數據、自主學習機器人、網絡安全和雲計算等。這一最新的技術架構將有助於降低成本、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


在疫情當下,人與人必須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萬物互聯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最好的選擇。


但我們要怎麼才能在足不出門的情況下,安全高效地升級到工業革命4.0呢?


在此之前,我們大家先不妨做個大膽的假設。


假設我們擁有一個“萬物互聯”的平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固定賬號,就像我們的身份證一樣。


這個賬號裡面存有我們的指紋識別、眼睛識別、頭像識別、視頻識別等等,甚至個人的人生簡歷,必須保證其的唯一性。


而這個“萬物互聯”平臺到底是什麼?又要用來做什麼的呢?


“萬物互聯”平臺說白了就是人才市場,專門用來發布商業合作、招聘等信息。


在這裡,我們不妨再做一個假設。


假設在“萬物互聯”上的所有企業都能在家辦公,無需我們外出。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網友都會急不可耐地大呼:這不可能!這不科學!天下哪會有這麼好的事情,就算有,也輪不到自己。


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但酒少要回答你們的是:不,這很科學,而且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實現。


而且是人人有工開,人人有飽飯吃,豐衣足食。


5G技術+機器+人


現在復工復員,工廠流水線需要大量勞動力,現在僅僅依靠機器還無法完成所有的工作,但如果再加專業技術人員的遙控操作呢?


2019年3月16日,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凌至培通過中國移動搭建的5G網絡,遠程操控手術3個小時,成功為一名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68歲帕金森患者植入“腦起搏器”。


連醫療這麼講究精細的工作都能解決,社會還有什麼工作能難住它?


5G+機器+人的鐵三角模式安全高效,但很多企業還是不願這樣做,原因是這樣前期消耗成本太高,更多企業選擇了把“人”給剔除掉。


例如智能客服、智能收費站、智能便利店等等。


2020年2月12日,國家教育部表示:2020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


2019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34萬。


2018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20萬。


......


可想而知,我們國內的就業壓力有多重?


企業因人聚而生,如果讓機器把人類的工作飯碗都給搶走了,這就真的本末倒置了。


由人控制,機器代勞。在“萬物互聯”平臺上,無論農業種植和工廠加工,還是直達快遞和汽車代駕,甚至企業上班,全部由專業人員控制,然後用機器代勞。


這樣的話,因疫情被困的人們,社會上一大批閒置的勞動力,都能更合理地調用起來了。


這樣的話,人們在家就可以臉部識別打卡,每天再也不用為上班和別人擠公交地鐵而煩惱了。


這樣的話,身體有缺陷而被受到歧視的一類人,也可以找到適宜的工作,拿到應有的薪酬補貼家用了。


每個人都能在“萬物互聯”平臺上公開授課,每個人都可以學習自己想學的技能,每個人都能在“萬物互聯”平臺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存在地域限制,專業限制,文化限制,性別限制等等。


在“萬物互聯”平臺,只要在上面考取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我們可以找到心儀的主業和副業。


而且我們的賬號記錄著我們每一次工作的成績,方便企業挑選人才,更好地按勞分配薪酬,按能力分配薪酬。


一紙畢業文憑,將不再是限制我們找工作出路的枷鎖,教育減負將真正落到實處。


相信像在2月29日上午,河南初三14歲女孩李某因家中貧困,沒有錢買手機按時跟聽學校的網課賭氣服藥自殺的新聞也不會再出現了吧。


以上的事情,要想完成非常艱難,畢竟是整個社會就業和生活結構都要因此而發生改變,但我們還有其它更好的選擇嗎?而且一旦實現,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生活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時,我們還需要害怕那些從國外倒灌而來的人嗎?


那些留守兒童的問題就不攻自破了吧,那些需要外出打工的父母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了吧,那些在家無人照料的老人也不會為兒女團聚而煩惱了吧。


人們工作之餘,將有更多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城市之間的差距將日益縮小,貧富差異減小,社會將更加公開透明。


這是一場硬戰,也是一盤大棋,更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我們要想完成工業革命4.0的偉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由國家牽頭,企業輔助,全民配合才有望成功。


全世界誰有這個實力和能力做帶頭大哥,相信經過這一“疫”後,明眼人都能看出了。


老實說,這事絕不是一兩個人、一兩家企業,甚至一兩個國家能辦成的事情。


這是一場全新的綠色工業革命,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都與之痛失交臂,這一次我們沒有缺席,也絕不會缺席!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中華民族風雨兼程了幾千年,一直屹立不倒,這一“疫”也定會將其勝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