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

身死道消阿悟


林黛玉高貴美麗,聰明靈秀,溫柔善良,多愁善感,沒有心機城府,身體先天不足,從小藥不離身,父母雙亡,兄弟姊妹全無,在外婆家寄人籬下。林黛玉在賈雨村的教導下,只讀過一年書,作詩可以一揮而就,讀書時,賈寶玉是過目不忘,她是一目十行,這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姑娘。她和賈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情相悅,卻被薛寶釵橫刀奪愛。在悲痛和絕望之中,林黛玉含悲早逝。

很多人說林黛玉愛哭,愛使小性子,那是因為不瞭解林黛玉的處境。書上有句話:“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黛玉的哭,作者飽含悲憫,作者知道黛玉哭的原因,作者把這些原因全部隱藏在小說故事情節之中,就是不說破,一直在跟讀者打啞迷。讀者只要讀懂了賈寶玉給林黛玉講的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就會懂得為什麼。

林黛玉在賈府,真正能給她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只有賈寶玉,只有賈寶玉懂林黛玉,知道她哭泣的原因。

賈寶玉和林黛玉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住在賈母的房間。在元妃省親之前,兩人就兩心相許,賈寶玉每天把林黛玉給他繡的荷包貼身戴著。賈寶玉的小廝們經常把他身上戴的東西拿去當賞錢,賈寶玉身上能剩下的,只有黛玉給他的荷包。黛玉哭哭鬧鬧,只有賈寶玉能說到黛玉的心坎裡去。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葬花,共讀西廂,一起作詩,一起放風箏……。賈寶玉只有和林黛玉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彼此都懂對方。

如此美好的感情,卻半路殺出程咬金,薛寶釵為了搶奪賈寶玉,幾乎是全家總動員,薛姨媽、薛蟠都出動了,薛姨媽負責拿下王夫人,薛蟠負責搗亂、把賈寶玉帶出去喝酒、看戲。直到賈寶玉捱打,薛蟠才有所收斂。最可怕的是,賈母慢慢地也不支持林黛玉,王熙鳳更是薛家這邊的支持者。

賈寶玉給林黛玉講的關於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其實就是薛寶釵搶走賈寶玉的故事,或者說是從賈寶玉的身邊趕走林黛玉的故事。這個搶法不是明搶,而是暗搶,神不知鬼不覺地搶。薛家人想盡辦法,找藉口,只要看到賈寶玉和林黛玉獨處,正在說笑、高興的興頭上,就會有人來喊走賈寶玉。

舉一些例子說明:

賈寶玉和林黛玉講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時,正說得高興的時候,薛寶釵走了進來,接著賈寶玉的屋裡吵翻天,李嬤嬤因為楓露茶、攆走茜雪、酥酪等事大罵襲人。賈寶玉去處理問題,賈寶玉和林黛玉愉快的笑談終止。

楓露茶是賈寶玉交代留給晴雯喝的茶,酥酪是賈寶玉交代留給襲人吃的,都被李嬤嬤喝了、吃了,晴雯和襲人都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李嬤嬤喝了楓露茶,賈寶玉氣得摔杯子,襲人還替賈寶玉遮瞞。因為這事,茜雪捱了賈寶玉的罵,無辜被攆走。李嬤嬤吃酥酪時,已經告老,而且襲人也沒說任何不高興的話,她因為受涼感冒,吃了藥正躺在床上休息。按理李嬤嬤沒有任何理由吵鬧。李嬤嬤吵鬧總得有個理由,無風不起浪,如果沒人挑事、添油加醋,李嬤嬤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罵襲人。究竟是誰在吃裡扒外,後面會慢慢浮出水面。

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葬花,共讀西廂,正玩得開心的時候,賈母派鴛鴦來找賈寶玉,襲人把賈寶玉喊走。賈母叫賈寶玉沒有別的事,只因為賈赦受了風寒,感冒了,根本沒有任何大問題。賈家三春、賈環、賈蘭都去探望賈赦,林黛玉和賈寶玉在一起,賈母都不叫她和賈寶玉一起去。從這個時候起,賈母已經開始把林黛玉當外人。

馬道婆幫助趙姨娘搞鬼,害王熙鳳和賈寶玉之後,王熙鳳和賈寶玉在癩頭和尚、跛腳道人的幫助下,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終於康復。賈寶玉出門散步,來到林黛玉的瀟湘館,兩人剛剛說話說得高興處,襲人說老爺(賈政)派人叫寶玉過去。賈寶玉、林黛玉、襲人都不知道什麼事,賈寶玉急急忙忙往賈政那裡去,結果是薛蟠在半路上等著賈寶玉,薛蟠以賈政找賈寶玉的名義,把賈寶玉拉出來,其實跟賈政沒有任何關係。給薛蟠傳話的小廝叫焙茗,賈寶玉罵薛蟠,薛蟠嬉皮笑臉,寶玉又罵焙茗:“反叛肏cao的,還跪著幹什麼?”

之所以是暗偷,神不知鬼不覺,把賈寶玉強行拉出來,總得有個理由,薛蟠的理由是:過幾天是薛蟠的生辰,古董行的程日興送給薛蟠四樣難得的禮物:又粗又長的粉翠鮮藕、一個大西瓜、一尾新鮮的鱘魚、一隻暹羅國進貢的靈柏香薰的暹豬,他孝敬給母親、賈母、賈政夫婦,還有多,所以請賈寶玉和一大夥朋友吃。其實這時候離薛蟠的生日還有八天時間。

賈寶玉和薛蟠以及一大夥朋友吃飽了、喝足了回家,剛回家,薛寶釵來了。為什麼會這麼巧?毫無疑問是薛蟠告訴薛寶釵的。晴雯在外面發鬧騷說:“有事沒事跑來坐著,叫我們半夜三更的不得睡覺。”

正好這個時候,林黛玉因為牽掛賈寶玉去了賈政那裡,不知道有什麼事,因為賈政平常總是訓斥賈寶玉,每逢這樣的情況,賈母、王夫人、林黛玉、襲人都是提心吊膽的,所以林黛玉聽聞賈寶玉回家,過來看望,卻遇到晴雯不開心,晴雯又沒有聽出林黛玉的聲音,所以林黛玉吃了閉門羹,對賈寶玉產生誤會,又聽到薛寶釵在裡面和賈寶玉說話的笑聲,所以林黛玉在門外哭。

把賈寶玉從林黛玉的身邊喊走,然後薛寶釵抓緊機會和賈寶玉聊天說話。蘅蕪苑到怡紅院的距離比瀟湘館到怡紅院的距離遠得多,可是薛寶釵卻先到。做得這麼巧,瞞得了別人,瞞不了林黛玉,林黛玉立刻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是有苦說不出的痛苦。

這是暗搶,在日常生活中,薛寶釵會不由自主地橫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之間,離明搶就差一丁點。

舉例說明:第二十回,賈寶玉正在薛寶釵那裡玩,史湘雲來到賈府,賈寶玉聽了,抬身就走。薛寶釵叫賈寶玉等她一起去。林黛玉問賈寶玉從哪裡過來,賈寶玉說是從寶姐姐家過來,林黛玉冷笑:“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來了。”

賈寶玉笑著說:“只許同你頑,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他那裡一趟,就說這話。”

林黛玉說:“好沒意思的話!去不去管我什麼事,我又沒叫你替我解悶兒。可許你從此不理我呢!”說著,賭氣回房去了。

賈寶玉接著跟過來了,勸解林黛玉,兩人正在死呀活呀地說著,薛寶釵走過來說:“史大妹妹等你呢。”說著,便推寶玉走了。林黛玉看見賈寶玉走了,更加氣悶,抽抽噎噎的哭不停,賈寶玉又走過來勸慰林黛玉。

閱讀原文,不難發現,賈寶玉和林黛玉正處於戀愛期間,愛情是容不下第三者的,只要有第三者出現,就會有人很敏感。林黛玉見賈寶玉從薛寶釵那裡過來,心裡自然會有些情緒,賈寶玉對林黛玉的勸慰,正好可以消除她的誤會。賈寶玉對薛寶釵只是親戚關係,聽聞史湘雲到來,他抬身就走,絲毫沒有想過要和薛寶釵同雙入對地走過來,賈寶玉等薛寶釵一起過來,完全是禮貌。賈寶玉和林黛玉說話,其他人都很知趣,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把賈寶玉拉走。但,薛寶釵做得出來,藉口是:史大妹妹等著呢。兩人在說話,就算要拉,也應該是兩人一起拉,最好就是別拉,消除了誤會,大家高興一起說笑,會更開心。薛寶釵的這一拉,實在不地道,拉走賈寶玉,丟下哭泣的林黛玉,只有薛寶釵做得出來。這其實是薛寶釵搶奪賈寶玉的不由自主的反應,她巴不得賈寶玉別理林黛玉才好。這其實就是明搶。

賈寶玉被馬道婆搞鬼,差點死去,被癩頭和尚、跛腳道人救活了之後,林黛玉聽聞賈寶玉喝了米湯,省了人事,不由得唸了一聲“阿彌陀佛!”薛寶釵立刻笑了一聲,賈惜春問她笑什麼,薛寶釵說:“我笑如來佛比人還忙:又要講經說法,又要普渡眾生;這如今寶玉、鳳姐病了,又燒香還願,賜福消災;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緣了。你說忙得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覺的紅了臉,啐了一口說:“你們這起人不是好人,不知怎麼死!再不跟著好人學,只跟著鳳姐貧嘴爛舌的學。”一面說,一面摔簾子出去了。

賈寶玉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趟,好不容易活過來,只要關心他的親人,都會如釋重負,都會發自內心地高興,林黛玉一聲“阿彌陀佛”,這有什麼好笑的?何況是有事沒事拿她的婚姻來說笑。林黛玉知道,她和賈寶玉之間,八字還沒一撇呢?這哪裡容得下別人拿她的婚姻來說笑?這不是有意壞她的名聲,有意讓林黛玉難堪嗎?就算是佛祖忙得要管林黛玉的婚姻,這憑什麼是可笑的事?這值得笑嗎?可見薛寶釵內心骯髒,她一直想要林黛玉的好看,逮著機會就要搞一把。在她的心目中,賈寶玉是她的,所以她才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林黛玉鍾情於賈寶玉是可笑的。薛寶釵的這聲笑,讓人覺得格外刺耳。

寶釵撲蝶之後,金玉良緣之論又讓賈寶玉和林黛玉噁心了一把,兩人都氣得哭,賈寶玉甚至氣得砸通靈寶玉。

賈寶玉和林黛玉純真的愛情,得不到家族親人的支持,最終淪為鏡中月、水中花。林黛玉為什麼會哭,她的孤獨,她的無助和無奈、絕望,無不扣動著讀者的心絃。






牡丹梅花鑫森淼


據說胡適離開大陸赴臺灣的時候,隨身攜帶的一件珍貴圖書就是《紅樓夢》20餘回的殘卷,可見胡適對《紅樓夢》的重視程度,但是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最討厭的一個人居然就是林妹妹。

林黛玉,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碰不得,摸不得,冰清玉潔,賈寶玉的心都為她而碎了。你為什麼討厭這樣的人呢?

難道是因為林妹妹伶牙俐齒,還醋酸醋酸的嗎?

史湘雲因為說林黛玉和小戲子齡官長得像,被給了冷臉。

這件事發生在寶釵的生日宴會上,由王熙鳳提了句話頭,再由大大咧咧的史湘雲脫口而出說出來的。

賈寶玉因為關注釵姐姐,也被無情揶揄。那也是兩個人鬧彆扭的起因吧。

但是林黛玉畢竟是孤孤單單的一人來投靠賈府的,她葬花的那句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令人觸目驚心。

還記得她和史湘雲在凹晶館聯詩對的句子,史湘雲說:寒塘渡鶴影,林黛玉對:冷月葬花魂。這幾乎是反映出兩人結局的經典名句。

林黛玉,就是這樣有人歡喜有人嫌的一個人吧,我覺得,就倆字,真實。


空想千年


說起林黛玉,喜歡她的人很多,討厭她的也很多,我是喜歡她的,肯定會有偏向。

林黛玉的容貌、才華不用多說,她的性格一般用幾個詞來形容: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目下無塵,喜歡她的人認為這是詩人氣質,討厭她的人說她尖酸刻薄。

初到賈府時,林黛玉處處小心,一舉一動都格外注意,座位、留飯、吃茶等事,能看出來她不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相反,她應對的大方得體。

再看薛寶釵指出林黛玉看西廂記一事,她撒嬌討饒,一副小女兒情態,怪不得人心軟。緊接著眾人商量畫畫時,林黛玉藉機點了西廂記一事,說自己年紀小,不知道輕重,又說幸虧是姐姐,要是換了她自己,絕不饒人的。薛寶釵緊接著給林黛玉攏頭髮,這件事就差不多算過去了。

其實林黛玉是個比較純粹善良的人,這件事過後,林薛二人的關係就變了,有天兩人談心,林黛玉很坦誠,說以前只當薛“心內藏奸”,承認了錯誤。對史湘雲也是這樣,開始不太和,後來一起月下聯詩;還有教香菱學詩。

可能是我有濾鏡,林黛玉耍小性子我並不討厭,反而覺得她有幾分可愛,比如“理他呢,過會子就好了”那段,個人覺得超可愛。

有人說林黛玉不適合管家,其實書裡隱約帶了一筆,說林黛玉私下合計,認為賈府繼續下去恐入不敷出,後手難繼,可以看出她也不是不會管家。不過賈寶玉完全不在意,還是短了誰也不能短了他倆的。林黛玉後來沒再提了,作為一個外人,想必也管不了太多。

林黛玉有缺點,不過個人認為瑕不掩瑜。就算不看才華,只看臉,那些小性子又算啥呢,明明那麼可愛。

《紅樓夢》有些片段特別有趣,多看幾遍就能發現驚喜。


邙山塵


林黛玉身上的標籤有兩個是非常鮮明的,第一多愁善感,第二聰明清秀;多愁善感算是她性格上的缺點,包括林黛玉小心眼,愛使小性子。我看到有很多黛玉粉為林黛玉的“多心”辯解,說什麼只給賈寶玉使小性子。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想笑,如果林黛玉只在賈寶玉面前使小性子,那麼林黛玉肯定不算是小心眼。可是在賈府從主子到奴才,都知道林黛玉是“愛使小性子”,難道這些人全部是眼瞎?還是心術不正?連賈寶玉自己都承認,林黛玉小心眼。賈寶玉算是最維護林黛玉的人,難道他也說瞎話嗎。

我想說的是在紅樓夢中,美玉微疵,是作者對人物最好最真實的描寫,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有缺點,如果林黛玉沒有多心,她還有其它缺點嗎?應該是沒有,沒有缺點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當然在很多黛玉粉眼中,林黛玉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然而這樣的“林黛玉”絕非是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人,一個會對寶玉說“放屁!外頭不是枕頭?”這樣帶有粗話語氣的女人,我倒是覺得很多讀者分不清林黛玉與絳珠仙子的關係,總是把林黛玉看成仙子,而不是看成已經下凡歷劫的女子,在人間林黛玉就是人,她有著正常人的喜怒哀樂。所以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點。對於林黛玉的缺點,她本人也承認,如黛玉對寶釵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當然如果黛玉粉,為了維護黛玉的完美形象,也可以說黛玉說這一番話,只是自謙。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善良的一個女性,為什麼要用最呢,除了在賈寶玉的問題上,她會主動出招,攻擊薛寶釵史湘雲外,林黛玉對任何人都沒有敵意,無論賈府上下多少人,中傷黛玉詆譭黛玉,林黛玉全然不在意,也絕不會伺機報復,這是林黛玉最大的優點,也是黛玉最大的善良,整部紅樓夢中能達到這種思想境界的,也只有賈寶玉一人而已。


青埂峰下的鬼話


怎麼評價林黛玉?!在我眼裡的黛玉,至情至性,幾近完美。畢竟我那麼喜歡這個人物。

初讀紅樓,剛上初中,那時還沒接觸各種紅學專家的解讀,純粹是眼見即所思。書上怎麼說的,我便怎麼看的。那時覺得如果能和黛玉成為朋友該有多好,我眼中的她,聰明,善良,伶牙俐齒,而且有點狡黠。以上所有在我眼中都是優點。唯一缺點,為什麼要喜歡寶寶。

到現在,反覆看了很多遍,也看了不少相關文學,林妹妹始終是我心中的不滅的夢,且對她的喜愛越加深沉。畢竟一開始我以今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她,已經覺得她是神交已久的摯友,及大一點後,想想她所處社會,再想想她的處世為人,真的是接近完美了。

紅樓夢的人物都刻劃的栩栩如生,很多小細節讓人物形象豐滿,所以,她時而自怨自艾,時而活潑靈動,待人至真至誠,驕傲自尊卻不以勢壓人,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我笨口拙舌,難以描畫她一二,總之,紅樓夢中,唯她最愛,因她喜而喜,因她悲而泣。

對她,只有喜愛!


女人如貓5


顏值氣質,從曹公的各種正面側面描寫,就可以知道黛玉的顏值是拔尖中的拔尖了。曹公先通過寶玉的眼睛,把黛玉的外貌描寫出來,一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敏感、細心、淡泊、真實、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自尊自愛,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胸中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還有些叛逆, 淡泊名利, 多愁善感。






浮華6180


疫情期間剛看完87版紅樓夢,87版紅樓夢是結合紅樓夢原著以及眾多紅學家的分析來拍的,個人覺得比續寫的紅樓夢要略勝一籌。

100個人的眼中有100個林妹妹,我在看視頻的時候,彈幕也都在刷不同的看法,多人是把林妹妹和薛寶釵相比。有人說談戀愛和林妹妹談,結婚和薛寶釵結婚;林妹妹和賈寶玉是純粹的愛情,你妹妹不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但是寶釵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林妹妹心裡從始至終只有寶哥哥一個人,但是寶哥哥卻只是寶釵宮中選秀落選後的第二選擇。

作為一個女生,我佩服寶釵與人相處的圓滑、說話的周全以及管理能力,這個黛玉是比不上的,但是寶釵有時候會為了自己做出一些“卑鄙”的事情,比如聽到丫鬟在說一些秘密的事情,她在外面偷聽被發現了,就大叫“顰兒在哪”,讓丫鬟誤以為之前是黛玉在這偷聽……所以我更敬仰黛玉的真性情。下面是原文、黛玉自評和他評:

1.原文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2.自評

(1)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2)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3.他評

(1)賈雨村: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可傷上月竟亡故了。

(2)賈母:①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裡孽障?偏遇見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②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她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

(3)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此為寶釵勸寶玉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4)妙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5)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她想的倒也快。

(6)鳳姐:①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②(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7)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她“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4.評點者評價

(1)脂硯齋:

黛玉之心機眼力。(甲戌本第3回)

可惜這樣才情學術卻只一耗耳。(甲戌本第19回)

黛玉情情。(戚序本第19回)

奇文!寫得釵、玉二人形景較諸人皆近。何也?寶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論貴賤,皆親密之至,豈於寶釵前反生遠心哉?蓋寶釵之行止,端肅恭嚴,不可輕犯,寶玉欲近之,而恐一時有瀆,故不敢狎犯也。寶釵待下愚,尚且和平親密,何反於兄弟前有遠心哉?蓋寶玉之形景已泥於閨閣,近之則恐不遜,反成遠離之端也。故二人之遠,實相近之至也。至顰兒於寶玉似近之至矣,卻遠之至也。不然,後文如何反較勝角口諸事皆出於顰哉?以及寶玉砸玉,顰兒之淚枯,種種孽障,種種憂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辯哉?此一回將寶玉、襲人、釵、顰、雲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啟後大觀園中文字也。今詳批於此,後久不忽矣。釵與玉遠中近,顰與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庚辰本第21回)

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庚辰本第22回)

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具不然,嘆嘆!(甲戌本第25回)

(2)張汝執:

寶玉之痴,痴得正;黛玉之痴,痴得偏。寶玉之痴,痴得真;黛玉之痴,痴得詐。寶玉之痴,痴得渾厚;黛玉之痴,痴得乖張。同一痴也,大有天淵之隔。

寶玉為人,尚可規正。其奈與黛玉日相親密,所以將性靈錮蔽住了,甚為可惜!

書中每寫黛玉處,其性情何等乖張,何等猜忌。惟此一回,寫探春之因抄而動氣,寫寶釵之未抄而尚且回家。若黛玉亦在被抄之列,而乃默無一言甘傷顏面,而忍受,何也?

(3)夢覺主人:

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甲辰本卷首)

(4)王希廉:

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護花主人總評)

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第27回)[74]

(5)周璇飾林黛玉(1944電影劇照)

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第28回)

(6)塗瀛:

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於姊妹,不得於舅母,並不得於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於是乎黛玉死矣。

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7)姚燮:

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第1回)

黛玉自雲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第49回)

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於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乾淨”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淒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第98回)

(8)張新之:

寫黛玉處處口舌傷人,是極不善處世、極不自愛之一人,致蹈殺機竟不覺。(《紅樓夢讀法》)

(9)周春:

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於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紅樓夢約評》)

(10)文學史評價

林黛玉出身於“清貴之家”,由於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後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語言“比刀子還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她在寶玉面前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才是她的“知己”。她和賈寶玉之間的真摯感情,成了她能在這個勢利環境中生活下去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斷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後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

(11)王文娟飾林黛玉(1962版越劇電影劇照)

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許,在那人際關係冷漠的封建大家庭裡,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其它評價

(13)魯迅:你們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臉,哭哭啼啼,小肚雞腸,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雖然美,但那是一種病態美。

(14)王國維:賈母愛薛寶釵之婉嫕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而思壓賈寶玉之病;王夫人固親於薛氏鳳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於己也;襲人懲尤二姐、香菱之事,聞黛玉“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東風”之語(第八十一回),懼禍之及而自同於鳳姐,亦自然之勢也。賈寶玉之於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於最愛之祖母,則普遍之道德使然,況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種種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離,又豈有蛇蠍之人物、非常之變故行於其間哉?不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為之而已。

(15)俞平伯:①釵黛雖然並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寶釵曲,黛玉剛而薛寶釵柔,黛玉熱而薛寶釵冷,黛玉尖銳而薛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薛寶釵世故……一個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個是它的肖子寵兒。②作者借了抑揚褒貶進行批判,對於釵黛有所抑揚。其揚黛抑釵,他的意思原是鮮明的。

(16)王蒙:林黛玉是理想、是詩,她本身便是情,是一切電腦沒有,而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她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她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的不願人知的那一面內心。

(17)呂啟祥: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的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整個中國文學史的重要人物。她是凝聚著本民族文化的華粹精英……如果說,他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麼,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如果說,他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創造了充滿詩意的真正的藝術,那麼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於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不懶卻愛吃的梅子醬


感謝您的提問,大體跟您說一下哈!

林黛玉是曹雪芹飽含著血與淚精心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也是一個具有一定叛逆思想的典型。黛玉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孩,其特點可概括為“悽美”二字。

“悽”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淒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延、內涵、才華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悽美”的悲劇形象:黛玉出生於一個世襲侯爵的書香門第,但早年父母雙亡,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是一個自尊心極強、極為敏感的少女,既不想改變自己的孤傲自許,又要時常提防別人的敵視,永遠也無法擺脫寄人籬下的陰影,所以多愁善感是她的性格,眼淚成了她的知己。

黛玉性格直率,卻跋扈,在人際關係冷漠的封建大家庭裡,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其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黛玉並沒有為了爭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於環境,也沒有適應家長的需要去勸告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的道路。

黛玉出生於清貴之家,比較任性,用尖刻的話語揭露著醜惡的現實、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黛玉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的愛情而付出了全部的生命。








影視君舒克


林黛玉首先是個內慧外秀的女性,“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首詞中盡現了黛玉迷離、夢幻、病態、柔弱、動靜交融的美麗和氣質,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形容詞來綜合形容這樣脫俗的美和媚,或者“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黛玉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卻又作出“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的詩句,為何?就是因為太注重細節了吧,到頭來竟在無奈中香消玉殞,留下千古遺願。


子辰天命


初讀中國古典名著《紅樓》時,說實在的不太喜歡林黛玉哭哭啼啼的小兒女態!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現在想想,也是一個出身官宦世家、書香門第、曾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小女孩兒,早早地父母雙亡,有寄人籬下,還生活在這個處處講身份,論背景的侯門公府裡她的淚水向誰灑?身邊只有賈母和寶玉全是可以暫且依靠,只有在賈寶玉面前,她才可以放縱自己,跟他鬧彆扭,使性子。好讓這個男孩兒給了她心靈的安慰,也讓她痛苦和恐懼的是賈寶玉的身邊圍繞著一群優秀的女孩子,除去那幾個出類拔萃的丫環,還有他的情敵薛寶釵、表妹史湘雲!更鬧心的是薛寶釵的金鎖和史湘雲的金麒麟,都符合那句“金玉良緣”的傳言,她悄悄跟蹤他,用尖利的言語試探他。果然在第32回裡賈寶玉表明心跡以後,林黛玉終於不再懷疑,自此言語平和。後來紫鵑故意說林黛玉要回蘇州老家去嫁人,賈寶玉急火攻心,大病一場。林黛玉更是明白了賈寶玉的一片真心。

   林黛玉繼承了探花郎父親的頭腦,是個有才的江南少女,她寫菊花詩、桃花詩時不過十幾歲,那些生動的詩句,資質愚鈍的人一輩子也不見得寫出來。林黛玉寫的詩,誰讀了也說好,但是誰也沒有賈寶玉理解得透徹,若論才學姐妹中無人能比,在元春省親時對她們的評價就可以看出!

還有一次大觀園裡姐妹們傳看一首好詩,賈寶玉也拿過來看,是一首《桃花行》,賈寶玉“看了並不稱讚,卻滾下淚來。”“又怕眾人看見,又忙自己擦了。”寶琴問他是誰作的,寶玉說是黛玉!由此可以看出寶黛的愛情才是純粹的,真摯的?可是事與願違在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他們兩個一死一出家,也算是對愛情的捍衛吧!可嘆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