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要到安全的地方去

研報 | 這個時候要到安全的地方去

這個時候要到安全的地方去

今天新華社報道美國金毛宣佈:美國將於當地時間13日起暫停除英國外所有歐洲國家前往美國的旅行,為期30天。與此同時,美東時間3月11日下午,因為新冠yiqing不斷加劇,華盛頓特區也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並且由於一名爵士球員在新冠檢測中呈陽性,雷霆和爵士的比賽被取消。另外南美要求國際足聯推遲2020年世界盃預選賽。種種跡象表明國外也開始重視yiqing的影響了。

由於海外疫情全面蔓延,而中國經過努力,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企業也在有序地復工復產。另外,和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貨幣財政產業政策空間都比較大,未來可能實施進一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同時經濟可能相對好於海外經濟體,A股表現也相對優於海外市場。可以說,中國的未來會比現在好,而國外仍處於煎熬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未來或將會成為全球避險資金的目標市場。目前美聯儲、英央行等降息已經無法扭轉市場恐慌,只有通過強有力手段將疫情控制住,全球市場才會穩定下來。

在這個時間段內,隨著國內yiqing的過去一些行業的發展也是可以預期的,新基建、5G、特斯拉都會成為未來的目標,基於這個預期我們今天精選了一支實際受益的5G概念股——中科創達。

從產業背景來看,電動化、智能網聯化、自動駕駛化是當前汽車技術發展的三大趨勢,這三大技術趨勢之間關聯緊密。其中,智能網聯化即是指依靠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人-車-路-雲"的廣泛連接和智能化交互。目前,中科創達的汽車業務主要聚焦於智能駕駛艙的軟件實現,屬於智能網聯化的技術領域。相比傳統駕駛艙,智能駕駛艙通過搭載智能化/網聯化的車載設備或服務,使得"人-車-路-雲"之間的交互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和過程更加便利,從而給予駕駛人和乘車人更佳的體驗。除了改善駕駛/乘車體驗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與汽車底層硬件甚至是更為根本的技術架構的革命相關。可以說,智能駕駛艙的發展是汽車實現智能化的必要條件之一。

目前,智能駕駛艙仍屬新興事物,總體處於發展中前期,成長空間依然十分充裕。首先,從座艙內智能電子設備的滲透率來看,儘管新車型中智能中控屏已極為普及,預計裝配率已達80%以上,但其中仍有約2成安裝相對簡單的Linux等系統,而非應用生態豐富、更具拓展性的安卓系統。粗略估計,存量汽車之中,中控屏採用安卓系統的約為4-5成,加之仍有部分老舊車型甚至尚未安裝智能中控屏,因此

IVI(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智能化替代仍需要至少數年方可完成,相應的業務成長機會依然存在。

國內新車型液晶儀表裝配率

研報 | 這個時候要到安全的地方去

在政策層面,智能駕駛汽車是近年國產業發展支持的重點。如2018年12月《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目標為"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新車駕駛輔助系統(L2)搭載率達到30%以上,聯網車載信息服務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到60%以上"。另在2019年12月所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之中,也提出"至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的願景。同時座艙智能化難度適中,又可給予消費者炫酷、便利的車內體驗,是高性價比的賣點。因此,近1-2年車企在智能座艙方面投入精力大幅提升,這在最近幾年的CES上有明顯體現,相應的IT需求因此爆發。

我們認為中科創達的智能汽車業務當前主要聚焦於智能駕駛艙的軟件解決方案。座艙智能化不僅可提升用戶體驗,更是"軟件定義汽車"的一部分,其中"一芯多屏多系統"是現階段一個重要變化。作為高性價比的賣點,智能駕駛艙成為近年車企的重要發力點,公司業務隨之迅猛發展。目前,智能駕駛艙的滲透率遠未飽和,功能模塊也不夠豐富,成長空間依然十分充裕。未來至少2-3年內,公司智能汽車業務將維持高增長,是公司最為重要的增長點。

我們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3.25億元、4.37億元、5.81億元;對應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81元、1.09元、1.44元;對應的市盈率為76.8倍、57.1倍、42.9倍。其對應合理估值的股價應為75—77元附近。

未來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在於:智能汽車業務發展與汽車智能化進程緊密相關,如因技術、市場等因素拖累,智能汽車發展和普及不及預期,則會拖累公司智能汽車業務的增長。對於智能軟件業務與物聯網業務而言,5G通信技術的應用是新的助推力,若5G建設和推廣遲緩,對兩項業務增長的促進作用將減弱。作為典型的技術驅動型企業,公司業務發展高度依賴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若研發進展低於預期,或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及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如有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