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為什麼你總是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困擾?

為什麼明明想說“不”,卻始終開不了口,只能事後委屈?

為什麼鼓起一次勇氣“做了一次自己”,卻深陷自責和懊惱?

《自在成長》這本書能解開這些迷霧。這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生前的最後一本書。本書結合了他多年做心理諮詢的案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教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讓我們更加從容的生活。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自在成長》

與目前國內心理學熱衷於技術和技巧不同,李子勳更加看重感覺。就像他書中最核心的觀點: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語的,唯一的工具就是感覺。唯一的技術是接納與認同。

今天我就用“自我探索”的工具和技術,來分析下如何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個具體問題。

1、 感覺是“是否需要做出改變”的唯一標準。

①“在意別人的看法”是生命的本能。人是群居動物,逃避孤獨是人類的本能。社交行為比如談戀愛、交朋友都是建立歸屬感,迴避孤獨感很好的方法在生命的早期,我們“在意他人的看法、遵從社會的規則和期待”才能更好的融入。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從“馬斯洛需求理論”來分析,正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讓我們在生命早期不斷修正自己,以適應社會和環境,完成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初級階段 。換句話說,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幫助我們解決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意別人的看法”並沒有錯,反而對我們有益。

②不想再“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當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勢必向中級階段:歸屬需求和尊重需求躍遷。心理學把“關注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看成是,一種通過壓抑自我來尋求融入他人的能力。那在向馬斯洛中級階段躍遷的過程中,在第一階段積攢的各種壓抑,勢必需要釋放。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我們不再願意通過壓抑和委屈自己,來適應社會,我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③“在意別人的看法”之所以成為一種困擾,是歸屬需求和尊重需求之間的衝突。 歸屬需求需要我們繼續壓抑自己以維持關係的穩定;而尊重需求讓我們更傾向以自我為中心 。前者別人比自己重要,後者自己比別人重要。

中國人很難做到“自己比別人重要”,因為“克己復禮”是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西方文化則比較注重自我,認為有個性、有主張才能算個人。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這兩種思想互相碰撞。在這兩種思想碰撞下長大的80後,更容易在 “在意別人看法”和“做自己”之間搖擺。我們可以看到,80年代以前的人,基本上是通過獲得他人認可完成自我認同;而90後則能很自然的做自己,這都是受時代的影響。

講了這麼其實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在意別人的看法”本身並沒有錯。你不必為自己“在意別人的看法”而苛責自己;也不必刻意“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而特立獨行。你自己的感覺,才是“是否做出需要做出改變”的唯一標準。

當你感覺“在意別人的看法”讓你的內心舒服、安全,沒有對抗,就繼續呆在這裡;當你感覺到“在意別人的看法”讓你的內心委屈、壓抑、懊惱,不舒服時,你才需要做出調整。總之,自我探索的唯一工具就是感覺,你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覺。這個感覺是完完全全的人領地,只是你自己的感覺,與父母、愛人、孩子、社會期待、倫理道德都沒有任何關係。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2、“接納與認同”生命的全部經歷。

上一部分我們分析了“在意別人看法”,在社會、文化方面的客觀原因。我們看到,同樣社會、文化背景下,有的人深受“太過在意別人看法”的困擾,有的人卻“愛怎麼說怎麼說”,活出了自我。那“在意別人看法”成為困擾的個體主觀原因,又是什麼呢?

①“在意別人看法”的個體主觀原因,是童年時,父母的對待我們的方式。

通常一個孩子,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成年以後就會比較在意他人的看法。在該完成自我認同的年齡時沒有完成,心智就會停留在那個階段。舉個更形象的例子:每個孩子都喜歡吃糖,父母提供了足夠糖的孩子,會自然地去探索酸、苦、辣等其他味道;但是沒吃夠糖的孩子,可能始終覺得“糖”匱乏,一生都愛吃糖。

所以,童年時沒有得到父母足夠“愛、肯定和認可”的人,身體雖然長大了,心智卻沒長大,始終困在“愛、肯定、認可”的匱乏裡,試圖從不同關係裡去尋找 。有的人明明已經具備了“做自己”的外部環境:穩定的工作、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別人的評價已經沒那麼重要了。但還是像處在馬斯洛的初期階段一樣“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愛、肯定和認可”沒吃飽啊,沒吃飽當然四處找吃的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個

外部尋找只是徒勞,這份無條件的“愛、肯定和認可”,不可能從任何人身上獲得。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②無條件接納和認可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

這樣來看,好像是無解了 。小時候父母沒給,長大了別人又給不了。但是有些從小沒有“完美父母”的人,也活出了自我,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還有一個人,可以給到無條件的愛、肯定和認可,這個人就是成年的自己。沒有完美的父母,成年的我們,可以

自己當自己的完美父母。這個父母不必有身體,他們只在你的腦袋裡,無論你做什麼、說什麼,他們都無條件的接納你;無論別人如何評價你、否定你,他們都無條件的認可你、支持你。

有了腦袋裡的“完美父母”,你不再是孤單一人。他們無條件的愛你、接納你、認可你;當你做錯了,他們也不會指責你,他們只會安慰你、鼓勵你。有了腦袋裡的“完美父母”,外界的聲音和評價,自然而然的不那麼重要了。即使全世界都否定你,腦袋裡的“完美父母”還是堅定地站在你這邊。

回到《自在成長》裡的核心觀點:自我探索的唯一技術是接納和認可。這個無條件接納與認可的“完美父母”,雖然我們把他們叫“父母”,其實是你內在世界的一部分。逐步用“內在完美父母”的聲音,替代你真實父母、社會評價殘留在你腦海裡的聲音,直到“內在完美父母”的聲音成為唯一的聲音,衝突與對抗自然化解,你終於把“自我”放在了所有人之前,自我探索實現了“自我蛻變”。

《自在成長》:用“自我探索”克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結語:

不得不說,這是一趟艱難並且伴隨著痛苦的探索。就像書中所說:探索自我,是勇者所為探索的路上,你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克服自己的恐懼、忍耐被誤解、品嚐孤立、甚至對抗倫理道德。但這一切都值得,鳳凰涅槃正是這樣的境界。從

此山還是山,人還是那人,自我卻已今非昔比。回望“在意別人的看法”已是幾乎看不見的小山丘,因為你什麼人都敢愛、什麼事都敢做、什麼地方都敢去,總在品嚐自由的感覺。

本文作者:薄荷糖。100本書評:讀書改變人生,因寫作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