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伯纳德·阿尔诺


伯纳德·阿尔诺,世界上野心最大的那个男人

在很多人心里,一提到世界首富先映入脑海的依然会是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的名字,而实际上在伯纳德·阿尔诺之前,贝佐斯和他的亚马逊已经占据了这个不短的时间,此次贝佐斯陷入离婚风波后被分走了4%的亚马逊股份,而阿尔诺则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帝国路威铭轩(LVMH)集团在短短两年半内疯涨了123%的市值夺去了首富的位置。

很多人虽然对路易威登、轩尼诗、迪奥、罗意威、宝格丽、丝芙兰等等很多奢侈品品牌非常耳熟能详,但对其背后LVMH集团的发展史和掌舵者伯纳德·阿尔诺却并不熟悉,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从小商人到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这个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野心所带来的一场场资本战争。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Louis Vuitton


LV品牌的诞生

1837年,路易威登先生抵达花都开始成为Marechal先生的徒弟生产行李箱。同年法国首条铁路通车。

1838年一艘欧洲蒸汽轮船首度成功横越大西洋,标志现代旅游年代正式来临,当时巴黎行李箱工匠以人手制作的白杨木衣箱非常精美,他们又精于为皇室贵族收拾华丽的行装,所以首都巴黎对其产品需求随之急升。

1853年,路易威登已晋升为老板的首席助理,同时成为Eugenie皇后最信任的行李箱专家。自成为皇家御用后,来自上流社会阶层的时尚客人随即纷涌而至。

1854年路易威登结婚,同年建立自己的公司,夫妻俩在尊贵地段Rue Neuve Des Capucines四号(即今天的Rue des Capucines)开设店铺,选址跟梵登广场(Place Vendome)及后来兴建的歌剧院仅咫尺之遥。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路威铭轩集团


贝尔纳·阿尔诺登上历史舞台,掌控LVMH集团

1987年,LV集团掌控在第四代传人拉卡米耶的手中,他完成了LV与Moet Hennessy(轩尼诗)的合并,形成了今天的LVMH(路威铭轩)集团。起初虽然两个集团完成了合并,但在管理、整合等方面却几乎还是完全割裂,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合并后的派系之争与内斗。

为了进行这场权利的斗争,各方派系也开始大范围的从外部号集力量,而我们今天的主角贝尔纳·阿尔诺就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LVMH的历史舞台。彼时的阿尔诺抵押了自己在家族企业,并买下了比自己家族企业规模大一倍的纺织品公司博萨克(Boussac)集团,而他之所以买下博萨克恰恰是因为今日LVMH帝国中一个重要的品牌迪奥(Dior)。彼时的阿尔诺带领低迷的博萨克在奢侈品领域逐步崭露头角,这也是阿尔诺最早在奢侈品圈子中赚下的声誉。

当时阿尔诺正是在LVMH集团合并初期的内斗中被某一方势利引入战局,但可能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从外部来帮忙的人实际上眼睛里却盯着整个LVMH集团。进入LVMH后,阿尔诺开始周旋在各大派系之间,而私下里却在以各种途径和手段增持LVMH的股票,1987年10月,因为法国经济的整体走势问题,股市崩盘,LVMH股价一泻千里,阿尔诺看准时机以及凭借与生俱来的胆识与野心大把抄底LVMH的股票,彼时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的阿尔诺借此一举成为了LVMH的第一大股东,占股比例达到44%。

随后,眼看着以拉卡米耶为代表的前大股东门上演的血腥教训,阿尔诺开始对LVMH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他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彻底将原有各派系清洗干净,从而才使得路易威登和轩尼诗彻底从根本上完成了合并,阿尔诺也彻底成为了LVMH时至今日的老板。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LVMH今日的版图


阿尔诺从未收敛的野心,缔造了今天的奢侈品巨擎

1988年,刚刚完成内部整合的阿尔诺就开始了野心扩张,这次阿尔诺盯上的是陷入财政危急的纪梵希(Givenchy),最终在多方融资未果的情况下,纪梵希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卖身LVMH,这也是阿尔诺资本狙击的起始。1995年纪梵希创始人于贝尔·德·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以退休名义宣布退出,此后纪梵希品牌几经更换设计师均未获得成功,品牌一度走向低迷,直到1996年今天为我们所熟悉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接管设计工作,才彻底帮纪梵希品牌走出困局。

在成功并购纪梵希并完成整合后,阿尔诺也彻底总结出了一套自己在资本狩猎当中的办法,就是在市场中寻觅那些产品出色,品牌号召力大但目前形势低迷或现金流出现问题的企业,然后以“趁你病,要你命”的方法,猎取他们。

此后的主要并购包括:

1993年收购法国男装品牌伯尔鲁帝(Berluti)和高田贤三(Kenzo);

1994年收购化妆品品牌娇兰(Guerlain);

1996年收购西班牙奢侈品牌罗意威(Loewe)和法国奢侈品品牌思琳(Celine);

1997年收购莫杰(Marc Jacobs)和丝芙兰(Sephora);

1999年收购法国彩妆品牌浮生若梦(Makeup forever);

2000年收购意大利品牌璞琪(Emilio Pucci);

2001年收购芬迪(Fendi)、萨玛丽丹百货公司(La Samaritaine)和唐纳·卡兰(Donna Karan);

2007年收购超跑品牌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

2008年收购了葡萄酒品牌努曼西亚(Numanthia)和豪华腕表品牌宇舶(Hublot);

2011年以换股加现金的方式收购了著名奢侈品品牌宝格丽(BVLGARI),这次换股加现金的收购虽然使得宝格丽并入LVMH集团,但也使得宝格丽家族成为了LVMH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收购蒂芙尼( Tiffany)。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Gucci


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阿尔诺在古驰(Gucci)身上铩羽而归

90年代末期,Gucci家族因为内斗的原因使得自身在市场上节节败退,萎靡的Gucci被一个巴林主权基金接盘,在被接盘后基金主张更换了集团的CEO及创意总监,才使得品牌逐步走出低迷,而重新起航后的Gucci成为了彼时阿尔诺眼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市场上与LV你争我夺,于是阿尔诺便动了收购Gucci的心。

在经历了二级市场的偷偷扫货后,阿尔诺已经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掌握了Gucci4.99%的股票,没有处罚5%的报备机制,而在做足了一番准备后,阿尔诺开始在二级市场上突然突破5%的持股比例,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收购股票,并且开始向Gucci的各个股东释放信息想要高价接盘他们手中的股票,而双管齐下的方式也使得LVMH在一个月之内就将股票的控制比例由4.99%飙涨至34.4%,其实此时LVMH已经成为了Gucci的第一大股东,只是在Gucci的CEO提出让阿尔诺全盘收购接手Gucci时,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还是人心不足想以更低的价格进行收购,阿尔诺居然回绝了这个要求。

反过头,Gucci总裁德索尔触发反恶意收购手段,而这个反恶意收购的“毒丸计划”是允许公司员工及管理层获得零利率贷款购买公司新股,从而实现股票的增发,从而将阿尔诺手中34.4%的股份稀释至20%,而后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反收购操作的诉讼中旋涡中,Gucci又快速增发了3900万的定向新股变为了Gucci集团10%的股份卖给了开云集团(PPR),使得阿尔诺的股份又被进一步稀释,阿尔诺这才意识到收购无望,在荷兰诉讼Gucci和开云集团违规操作未果后,只得将手中的Gucci股票变现,但即便如此阿尔诺还是赚了几个亿的美元。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爱马仕


资本“拿破仑”的最大滑铁卢发生在爱马仕(Hermes)身上

爱马仕这个在奢侈品消费者眼中都会保有特殊地位的品牌,曾经也成为过阿尔诺的猎物,毕竟虽然LVMH集团强大如巨人,但在奢侈品界爱马仕才是那个高不可攀的象征,所以像阿尔诺这种野心狂人当然想要一口吃掉爱马仕给王冠上填上一颗最璀璨的宝石。

2010年10月,阿尔诺用当年对付Gucci同样的办法通过不为人知的股权互换合约方式在股票市场上快速掌控了爱马仕17.1%的股份,这个持股比例实际已经成为了除爱马仕家族外实际上的第二大股东,加之对赌协议外在二级市场上已经购入的不触发报备机制的4.92%股份,LVMH此时实际上已经掌控了爱马仕22.02%的股票,使得此时LVMH实际已经成为了爱马仕最大的股东。

为什么LVMH掌控了22.02%的股份就成了爱马仕的第一大股东,是因为爱马仕家族庞大的体系使得其家族虽然拥有70%的爱马仕股份但却分散在200多位家族成员手中,单个成员的持股比例均不足5%。

就在阿尔诺以为自己已经大获全胜的时候,爱马仕家族开始了保卫爱马仕的战争,12月的一天,52位爱马仕家族的主要成员再巴黎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经过整个家族的磋商枪口一致对外,家族的成员们将爱马仕50.2%的股份经过托管的方式进行锁定形成了一个新的控股公司成为了实际上的控股股东,并且规定这50.2%的股份在未来20年内都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出售,就此彻底避免了LVMH的股份超过50%的可能性。

在彻底规避了被恶意收购的风险后,爱马仕开始通过法律和监管途径LVMH进行反击,2013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监管调查和诉讼后双方达成和解,AMF(法国金融市场监管局)以违反公开披露原则判LVMH集团支付800万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在未来五年内LVMH不能购买爱马仕任何股份,并且法院判定LVMH集团将已持有的23%爱马仕股份降至8%,但其实即便LVMH也已经通过股票获利38亿欧元。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迪奥


失败转变为成功,阿尔诺此后利用爱马仕股份收购迪奥剩余部分

2017年4月,阿尔诺终于将垂涎已久的迪奥彻底揽入怀中,此前LVMH已经拥有迪奥化妆品、香水部门及迪奥集团的74.1%的股份,此时阿尔诺一举拿下了剩余25.9%的股份及迪奥时装部门。

在经历了多轮谈判后,阿尔诺家族以121亿欧元收购迪奥集团剩余25.9%股份,又以65亿欧元买下迪奥时装部门,而阿尔诺家族在收购中给每股迪奥股票支付172欧元现金加0.192股爱马仕股票,原本自己手中保有的爱马仕股票在收购最终完全收购迪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阿尔诺虽然收购爱马仕不成但却因此变相帮助自己实现了完全控制迪奥的梦想。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蒂芙尼


162亿美元收购蒂芙尼,阿尔诺在硬奢侈品市场要与历峰集团扳手腕

虽然LVMH集团是今天奢侈品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甚至自己的体量是身后第二到第四名的总和,但在硬奢侈品(珠宝、腕表)市场这个细分领域中历峰集团(Richemont)则要压过LVMH一头,所以阿尔诺这个野心家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所以这次以超过预期收购价格逾40亿美元的最终成交价的收购显示出LVMH对蒂芙尼的势在必得,毕竟以珠宝为主要经营范围的蒂芙尼在未来与历峰集团的对抗中是LVMH重要的一块拼图。

而在LVMH宣布对蒂芙尼的收购后,显然市场的反馈也非常直接,这也可以说是将LVMH股价推至今天高位的一个重大利好原因之一,在收购了蒂芙尼后,加上LVMH已有的宝格丽、迪奥、宇舶、真利时、泰格豪雅等硬奢市场品牌,实际上也已经成为了硬奢侈品市场的龙头,再也不是过去在硬奢市场上矮历峰集团一头的情况。


新世界首富伯纳德·阿尔诺,与路威铭轩(LVMH)集团的前世今生


超过所有投行预期,LVMH的股价持续起飞

2017年4月彼时的LVMH市值987亿欧元,而就在2010年1月19日,LVMH的市值在上涨了0.7%后攀升至2209亿欧元(约合1.68万亿人民币),LVMH的市值在两年半的时间内上涨了123%。而阿尔诺的个人财富也直接来到了1165亿美元(约合7991亿人民币)取代贝佐斯成为了新的世界首富。

在这两年多的过程中,因为全球经济的低迷,LVMH主营的奢侈品市场一度多次不被看好,也没有什么投资机构起初会想到LVMH会斩获今天的成绩。而在阿尔诺的带领下,整个集团的业绩非但没有受到全球经济走势的影响,业绩反而越发出色。

阿尔诺其人凭借着超人的野心和对成功的苛求在奢侈品圈呼风唤雨,从一个小商人发展到了今天的世界首富,可以说终于他的野心彻底得到了释放,通过一次次血腥的资本战争捏取其他优质品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一切背后推动的核心其实都是资本势利,显然伯纳德·阿尔诺将这一切演绎的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