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簡單易懂的意思,哪位大師能解釋一下?

佔吉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一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心即理"。朱熹理學認為理在物上,陽明則認為"心外無物"。中國思想由於缺乏西方哲學那種極其嚴密的概念、範疇體系,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西方哲學去分析,所謂心即理,就是先驗的道德律令,它獨立於經驗而存在,先於經驗,不依賴經驗。比如子孝父,孝道既不在子身上,也不再父身上,而在"心-理"上。陽明常說的"至善是心之本體",就是繼承孟子性善論而來。從人之為人的特殊性上來講,與其說性善是一個事實,不如說是一個價值。事實是"這樣",價值是"應該"。提倡性善,有利於事實與價值的互相促進,互相成就,我認為這是孟子比荀子高明的地方(但需留意李澤厚先生提的"舉孟旗,行荀學"意見)。而提倡心外無物,發揚"至善是心之本體",也就是致良知,比理在物上更有價值,這也是心學比理學進步的地方。嚴格意義上講,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故引入西方哲學的參照系去理解中國思想,是必要的。

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實屬無奈救偏之語。在他看來,知行本來就是一體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嚴格來說,不是知行合一,而是"知行不二"。當然,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論上看,知出於行,先行後知。如是而已。


書評人段超


我不是大師,也只是個王陽明心學的仰慕者。“知”是人天生就存在的分辨是非善惡的良知,“行”是用實際行動去檢驗,兩者是合在一起的一種概念,不是分開來說的,這就是“知行合一”。王明陽心學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

一、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出現。

在1508年,王陽明經過了從立志到學習,從學習到入仕,從入仕到貶謫,從貶謫到悟道,這之間整整經歷了25年,終於在貴州龍場驛突然頓悟,被稱為“龍場悟道”。每一個聖賢在成聖的道路上總是經歷無數的磨練,默罕默德在顛沛流離的放逐過程中才參透了大道,最後創建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的名份,度過無數艱難困苦的歲月,才在菩提樹下悟道,開創了佛教,就連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唐僧,也是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修成正果,少一難都不行,可見成聖的道路多少的艱難。王陽明經過二十五然後的持之以恆的艱苦磨練,終於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這個道理,意思是聖人之道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有自己才能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要遵循自己的良知,就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 的境界。

二、心學第一階段—心即理。

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朋友圈馬上都知道他這個偉大的感悟了,便陸陸續續趕到王陽明這裡聆聽他的思想。王陽明對朋友們說:“是非善惡的良知一直存在於我的心中,因此一切的道理都在我的心上,心即理。”朱熹和陸九淵認為通過經書或者靜坐,得到天理,然後才能去實行,知行是有先後順序的,而王陽明則認為知與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那怎麼樣才能做到呢?據此王陽明也給出了方法:雖然通過靜坐得到天理作用巨大,但純靠靜坐還不能徹底根除私慾成為聖賢,而且靜坐有可能引發弊端,走入枯禪之境。於是便提出了方法論,就是在事上練。人須要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才有益處。 事上練,就是要廣泛開展實踐,在紛復的事務中鍛造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以此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這是心學的第一階段。“事上練”是王陽明心學的頂級方法論,它不是陽明心學的補充,而是和陽明心學理論息息相關,渾然一體。事上磨練,練的到底是什麼?很簡單,事上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練心,煉得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三、心學第二階段—致良知。

有了方法論以後,如何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二階段“致良知”。什麼是“致良知”呢?人的意念一經運轉,就會出現善和惡的意念,若不能及時明白和區分它的性質,就會將是非善惡弄的混淆在一起,這樣的話,若想讓意念始終真實純潔,是做不得到,因此想要將意念變的純正,就必須在致知上下功夫。致知就是指達到我本心具的良知,這和孟子提倡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同一種道理。這種知不需要思考和學習,就能知道,因此稱他為良知。良知存在於我們的意念之中,無論它產生的是善念還是惡念,我們心中的良知都會明白,天下一切事,都是良知的事。“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在良知的前面冠上一個“致”字,就恰如其分地點出了核心。

四、心學第三階段—四句教。

什麼是四句教,在王陽明平定廣西的路上,距龍場悟道20年後,王陽明在“心即理”、“事上煉”的基礎上,提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這是王陽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我們簡單舉例說明:我們坐在步行街旁看美女,這時突然發現一個小偷正準備對一位美女下手,我們的心馬上就會靈動起來,這就是“意之動”,它會產生兩種意念,一種是“善”,一種是惡,善的意念告訴我們,一定要去制止這個小偷,這樣才是心中良知的做法,惡的意念告訴我們,小偷偷東西關我什麼事,我只需要在這裡看熱鬧就行了。如何知道哪種意念是善,哪種意念是惡呢,因為我們心中本身就有明辨是非的良知,所以我們能分辨出哪是善哪是惡,因此我們就要去“為善去惡”,我們必須去提醒那個美女或者是制止那個小偷,這就是煉心,將自己的心煉成仁者的心,那樣我們就無敵了。

綜上所述,其實“知行合一”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驗證自已心中的天理,做該做的事,做善良的事,摒棄惡的意念,存天理去人慾,這就是知行合一。


清悠初見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簡單講就是知和行是一件事的不同階段,不是兩件事。

泛泛而談可能不好理解,拿身邊的事情舉例:

1、中學你學習了勾股定理,老師一講你似乎明白了,但是你做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用,或者單個知識點簡單計算你會了,但是幾個知識點混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又懵逼了,這情況是知還是不知?很明顯,你還是不知,沒學會。如果真的知道了原理,你怎麼能不會用呢?不管題型怎麼變,你都一眼能看出這是考的哪個知識點,應該用什麼思路去破解,這才算學會了。啥叫知行合一?學瞭然後去用,就叫知行合一。

2、紅燈停、綠燈行這個曉得吧?你做到了嗎?有交警有攝像頭的時候你可能做到了,沒有的時候你做到了嗎?幼兒園的娃娃都知道的道理吧,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的人有多少?為什麼你做不到?還是內心對此事並未真知,行動才是檢驗知與不知的唯一衡量標準。啥叫知行合一?知道條款並一絲不苟的去執行,就叫知行合一。

3、喝酒不開車瞭解吧?沒有現在的高壓政策的話,你能做到嗎?即便有了懲罰措施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為什麼存在僥倖心理呢?不被抓住就等於沒發生嗎?抓還是不抓或者抓沒抓到是你做不做這件事的判斷標準嗎?知行不是兩張皮,是一件事,你沒做到就等於你不知道。

不再多舉例,生活中實例比比皆是。

多說一句,王陽明講致良知,你所有的行動都在良知指引下,假如你不知道你內心良知真正想要啥,那就分析你自己的行動,看每一件事你是如何做的,你嘴上說玩手機太長時間不好,但還是玩到凌晨一點多,這說明良知認為你嘴上說的是錯的,玩到半夜才是你內心真正的需求。當你的行動總是與嘴上說的心裡想的不相符,那說明良知已蒙塵,該去修煉了,從每一件小事練起,你做的事不說100%,即便能達到50%的知行合一幾率,那你就是個相當了不起的人了。


居高而遠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理學的一個概念,也就是修心養性理論的核心和精髓。

其本意是:有良知的人必能做到為善去惡。這裡的“知”是指良知。“行”就是為善去惡。“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只有“行”才能達到心智的成熟,也就是達到“知”。

知行合一涵意有二,分述於下:

(一)第一種涵意:

「知」是知道良知(吾人處事物均以惻隱真誠惻怛之心為準),「行」是凡事依照良知去做(實行、實踐、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就是「吾人處事物均以惻隱真誠惻怛之心為準,而判別其是非,是則便去做,非者便不去做。」

(二)第二種涵意:

「知」是指良知程度而言(吾人處事物均以惻隱真誠惻怛之心發揮到圓熟境界)。「行」在此處是指實踐工夫的程度言「也就是指工夫已到圓熟境界,凡處事物一切自然而然的合乎良知。」

中國古代心理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修心養性也有參考價值,人修行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良知,良知是人的一種美德,是一種人生智慧,具有良知的人是心理成熟的標誌。


瀚海煙雲


論“知行合一”與“知先行後”

一、概念解釋(知、行,大知,大行)

二、儒釋道三家的知行論

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是與非”

一、概念解釋(知、行,大知,大行)

知(小知):通俗的理解,即認知,認識。即理論。

行(小行):通俗的理解,即行為,行動。即實踐。

不通俗的理解呢?

知(大知):指由真理流露出的智慧。儒家稱為“良知”,道家稱為“道心”,佛家稱為“佛性”。

行(大行):指由真理而發出的行為。儒家稱為“良能”,道家成為“功行”,佛家稱為“萬行”。

通俗理解“知行合一”:

一個人要說到做到,自己標榜的道理自己要親身實踐,否則就是理論與實際不能對應。

不通俗的理解“知行合一”:

儒家修行者,證悟到“賢人”,道家證悟到“人仙”,佛家證悟到“羅漢”,統稱“見道”,也叫“明心見性”,“玄關竅開”,此時已經徹底掃除了心中的私慾,所以一心一念一言一行,自然流露出智慧,行為也是無私至善的。因此,這種全自動的境界,就叫做“知行合一”。

二、儒釋道三家的知行論

比如儒家的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明心見性,入了賢人境界,因此他和弟子講起儒家孔孟之道,講起《大學》《中庸》,就能信手拈來,行雲流水,言談之間讓人如沐春風,見地為之驚歎。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很多他和弟子的對話,其間常常被弟子問到朱熹說應該如何理解聖賢的某句話,王陽明每次都會指出朱熹理解的不到位之處,句句在理讓人信服。這是因為朱熹雖博學多聞,但因為沒能盡掃私慾,所以未能入賢者境界。只能說是位好學者,是“名師”,但不能稱為“明師”。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才可做“明師”。

比如道家張三丰祖師,這樣形容進入“知行合一”境界的人:“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張三丰列舉了張良、諸葛亮、許旌陽等歷史上著名的英雄賢達之人,說他們都是先完善了“內聖”功夫,然後可以運籌帷幄、披靡天下:

“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後能用漢報韓;諸葛君之安臥南陽,而後能輔蜀伐魏;李鄴侯之贍養衡山,而後能興唐滅虜;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趙清源之刺嘉州、許真君之治旌陽,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義之心哉!”

——張三丰《水石閒談》

而佛家,對於“知行”很有名的屬“四大菩薩”了。其中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薩,即是象徵“知”。而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則代表“行”。佛家一部很著名的經典叫《般若波羅蜜心經》,其中的般若即是“知”。而佛家又把般若分為三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這其中的實相般若是代表真正的真理流露出的智慧,是“大知”。而觀照般若是行中悟得的智慧,是為“中知”。文字般若則是通過理論文字研習而得到的似是而非還未經過實踐驗證的智慧,又叫“幹慧”,在某些時候(主要是品德不足的人,因為有所得而自大自誇時)又稱作“狂慧”,這是“小知”。(具體可參見《大乘起信論》)

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是與非”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不可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王陽明《傳習錄》)

王陽明說的是極好的,因為到了他那個時代(明朝),儒家學說已經被繼承者們解讀的拖泥帶水,偏離了孔孟的本意。所以拋出一個“知行不二”,來抨擊那些靠讀書,靠分析,靠訓詁,靠在心外做功夫的腐儒們的見解。此觀點一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極為震撼的。

不過,這也難免會使一些不動腦筋的人們倒向另一個極端,比如走向“反智主義”,比如變成不學無術,只會玄談空談打嘴炮的人。正如禪宗歷史上,慧能神秀之爭,引發了許多後世的狂禪和野狐禪,導致了宋明許多“口頭禪”的泛濫,不管有沒有真才實學,做和尚的都以談論禪宗公案和參話頭為本事。真應瞭如來那句“說食不飽”,成天咀嚼別人的公案話頭,怎麼可能讓自己悟呢。

所以錯不在王陽明,錯不在慧能神秀,錯在於眾生愚昧,錯是必然。

所以,為了不然王陽明說的“知行不二”被錯誤的偏執的理解,我們仍要一分為二的談論“知行”。

中國最古老的經典《尚書》中即談論了知行問題:“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孔子也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以上可見,聖人對於知行,亦是分開兩者說的。因為聖人不僅要考慮上根人,也要考慮到中下根器的人如何知行。

因此,以心學派,以王陽明的“知行不二”,“格心物致良知”這種頓悟說,和以理學派,以朱熹的“先知後行”,“格外物窮天理”這種漸悟說,兩者不可偏廢。

當我們一無所知,也沒遇到明師的時候,那博聞多學是必要的,否則無處下手。

當我們已經走上了修行之路,有了知識和一定學問後,那就必須重視“知行”的根本在於去除自己內心私慾,抓住這一點努力用功。

如此,兩者不可偏廢,相得益彰,是對“知行”關係的全面理解。



儒釋道小火鍋


不好意思,我不是什麼大師,我也只是試著把我理解的「知行合一」的意思說出來,不一定對。

其實,就我所瞭解,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揭示人的一種基本行為方式,是客觀事實,所以沒什麼神秘的,每個人做的事情都符合「知行合一」,只是有的人沒意識到而已。

就像王守仁自己常舉的例子一樣,你遇到一個糞坑,心生厭惡,掩鼻疾走。或者,你遇見自己喜歡的女生,心生歡喜,會偷偷看她。

這兩個例子說明,你心生厭惡或者歡喜時,你所變現出來的行為方式跟你內心是對應的。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種。

他還舉過例子,就是關於“孝”。如果你真的孝順,那你所表現出來的,也一定能體現出“孝”。如果你內心沒有“孝”,即使你表現出來孝順父母,那也是不會長長久久的。內心的“孝”是根,表現出來的“孝”就是枝葉。根不穩,枝葉也不會長久。這也是「知行合一」的體現。

看過另一個網友總結「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但是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

其實,這個可以解釋很多事情,比如你讀了很多成功學的書,你就是不能成功。你知道了很多大道理,還是潦倒一生。為什麼?你沒真的理解成功學,沒真理解那些大道理。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再舉個例子,你去學開車,不是學了理論之後,你就會開車了。你不僅需要知道怎麼操作,還需要去實際練習才能真的會開車。

再說一個「知行合一」的例子,杜甫的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大家都懂這句詩的意思。可是為什麼有的會說,你能讀懂詩卻讀不懂詩人?其實,這句詩所表現出來的心情,你是不懂的。“萬金家書”這種心情,你沒經歷過,所以不會懂得。我理解的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種。

如果錯誤,就當我胡說八道好了。有大佬肯教我就更好了。哈哈


用戶6635957324


我很想分享哲學,但哲學是系統的認識,不是一句話可以理解的,故最好是關注一下吧!理論簡單又複雜而重在應用!

知行合一有兩個層面。據我所知,絕對多數人只理解到一個層面。即說到做到,就是理論知識和行為的統一。從這個理解上相當的成功者具備了這個素質,實踐和理論知識的互相幫助,從而得出結論成功的人更重實踐,而不是誇誇其談!

相對於失敗者的認識就是知行合一的另外一個層面。如重言語的人通常是認識不到成功的要素的。故他們也是言行一致的認識,只是認識不到成功才不會行動。相對於這個層面了還有一個意思是言行不一的辯證關係。即通常理解的說一套做一套。我們要看透其本質是內心的認識在行為的統一。並不因為其言語不同就否定了知行合一。這裡有兩個例子,對外表現可以是虛偽,對內表現可以是人格分裂。這裡不包括為行採取的策略。

最後就是任何人都是知行合一的踐行者,此理論是統一於我們每個說的,就是失敗者如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樣。成功是成功的認識,失敗是失敗的認識!

唯一的不同是幾率和能力!至於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論知識知為良知,則有巨大的理論缺陷造就了知行合一理論的虛無縹緲或者難以理解,是另外一個問題。


路上有長生果


大道至簡:

知行合一,就是四個字,

但核心是一,知與行為二,

如何合於一?

合於一者何?

一,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

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所以行之者,一也。

一,大體來說是道丶純丶全丶貫丶基等義。

第一個層面:儒家重天,人乃天地和合之靈,人稟天賦,性相近(性本善),才有偏差(得氣之不均),習相遠(繼天性則成賢聖,反之愚不肖)。如良知良能,所謂不學而知不慮而能者,正是乾易知坤簡能之化也,知能即知行,是以合於天地之德,歸於太極之一,

第二個層面:心即理,知即行,皆在於天理之存於心,合一即合於心之理(天),與前面還是一致的。

一個是向外求,一個是向禸求,似乎不同,其實乃一;

知似乎內行似乎外,但是不行非知不知非行,還是歸於一。

違於天理即不一也。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什麼是知行合一這個簡單,不簡單的是怎麼樣做到知行合一,在大部分人的認知當中,我們對一個事物是先知道,然後慢慢的做到,按照這樣的話,知和行就是兩件事了。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本是一回事,中國思想自古以來注重實踐,論語開篇就講學而時習之,學習就是為了實踐。歷代賢人都注重知和行,法制和行比喻成車之兩輪了之雙翼,是非常重要的兩件事。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把知和行,說成一回事,也就是說你知道一件事,你就一定能做到,你做不到的話,就不能算作知道。王陽明自己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那關鍵的問題來了,我們生活當中知行為什麼不能合一?有以下三種情況。

生活當中知行不能合一怎麼辦

1.並非真知,只是瞭解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末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能行。我們在學習很多理論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對所學的事物瞭解一個大概,知道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就像我們學習王陽明的思想一樣,所有人基本都知道王陽明的思想,心既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你知道以後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其實你並不是真的知道,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

方法論:當你學習一個理論,你發現你知道,但是不能做到的時候。的追問為什麼?在追問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出現新的問題,不斷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你的追問,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沉,你對所學的這套理論會變得越來越完善,你學習一個東西足夠深刻以後,更本不用你時刻提醒自己我要去實踐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已經融入到你的思想當中,變成了你的一種本能,直接影響你的行為,孔子其實隨心所欲而不欲拒,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但是也不會超出仁的範疇,孔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仁內化到自己的思想體系裡面。把剛開始反本能的東西,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本能。這個時候知行就就能合一。

2.知行不能合一的第二方面,被私慾阻斷。

今天中午吃完飯,你突然想看一下書,學習學習上,沒看兩分鐘拿出手機來開始刷抖音,刷著就停不下來了,看書這回事被忘到九霄雲外。等你刷完兩個小時的抖音又覺得有深深的愧疚感,感覺我怎麼會這麼頹廢呢?你也知道看書好看書能夠增長知識,但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就是堅持不下去,被你心中的私慾所阻斷,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天理和私慾,而且天理和私慾在你的內心當中不斷的較量打架,當天理占上方的時候,你就能秉除私慾去看書,當私慾站上方的時候,又去刷抖音去打遊戲,抓抖音打遊戲會分泌多巴胺讓你很爽。

方法論:這時候你需要格物,格除私慾,保存天理。存天理去人慾。

3.知而不行,對你影響不大

假如你和你仇人兩個人站在懸崖邊上,你心裡知道你再往前走到邊上去,你仇人一定會把你推下去,那麼試問這個時候你會往前走嗎?我想絕大部分人不會,為什麼這個時候你知道你立馬就能做到,知行能夠合一,因為這個時候知而不行,對你的影響極大,甚至會讓你沒命。

方法論:知而不能行的時候,就想一下不行的後果,以結果倒逼過程,


知行至善


很回答您的問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簡單易懂的意思,哪位大師能解釋一下?】

01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瑰寶,心學思想之中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和行”作為原點,構建一個不一樣的意義世界。

但是很多人聽到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之後,總會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知和行”是理論與實踐的區別,其實並非如此。

王陽明曾經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同存於心性之中。

“知”本身就是對於世界的感知,而“行”則是起心動念之後的慾望性情,所以王陽明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仍然是雲裡霧裡的繞,我們舉一個通俗點的例子大家也就明白了。

當你看到一個蘋果的時候,知道蘋果好吃,這就是知,然後動了一個念頭想去吃掉這個蘋果,這就是行。

所以當王陽明就說,當你心念的發動之時,便已經是“行”了,就是當內心產生慾望和想要佔有的同時,知和行就已經在自己心中產生。

02

很多人看到這裡覺得不太理解,既然“知和行”同出一源,同歸一體,就是心念從認知到產生慾望的過程,為什麼王陽明故意將這個事情一分為二,分為“知和行”呢?

其實這就是“知和行”的作用根源,在儒學中講究這樣一個狀態叫做“慎獨”,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無論位居人前還是人後,都能秉持內心的一個清靜,保持內心的一種純潔,而不是在人前裝作正直的樣子,背後又心生邪念,這就是慎獨的智慧。

而以“知行合一”這樣一種心態去修養自身心性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心性的缺點壓制在慾望發動之前。

比如說你看到一個女孩,覺得這個女孩特別漂亮,這就是知,但是當你產生邪惡之念的時候,便產生了行。

而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就是讓我們將這一些壞的念頭壓制在“產生慾望”之前。

比如說人生中出現了不義之財,我們知道這筆財對於人生的作用,但是即便不義之財放到自己面前的時候,內心也仍能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以知行合一修養自身,給人生帶來的影響。

所以:一念發動處,便是知的全體,也是行的全體。

在我們人生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甚至獨處一室的時候,也就是儒家所說“慎獨”之境的時候,都能以知行合一的狀態去修養自身境界,避免因為慾望的產生而讓自己產生嘈雜和邪惡的念頭,更避免走上無法回頭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