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下的康弘藥業


康柏西普下的康弘藥業


最近看了很多材料,大部分都是5G相關和創新藥這兩塊的內容。科技這一塊目前還在惡補知識中,等梳理的差不多了,看看能不能把筆記整理一下,然後也選擇幾家公司研究一下。最近重點還是生物醫藥器械板塊,把跟創新相關的公司簡單翻了一下。

這兩天看了康弘藥業的相關材料,沒有特別想深入細究下去的動力,就不寫那麼詳細了。簡單把看到的情況點評一下,作為資料整理入庫了。

整體上看公司的情況,可以用中規中矩來形容吧。傳統業務中成藥和化藥增長一般,生物創新藥目前靠國家一類新藥康柏西普增長迅速,未來的看點也是康帕西普。具體情況點評如下:

一、看好公司藥品的臨床佈局

公司在核心治療領域佈局產品,通過對臨床需求的深入調研,在眼科、腦科、呼吸科、消化科等領域的多發常見病治療以及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防治上已完成了具有康弘特色的專利或獨家產品佈局,並持續在眼科、腦科、腫瘤等領域聚焦投入,不斷推出臨床迫切需要的高品質新產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全面到來,國內疾病譜已發生了明顯改變,一系列老年相關性疾病、慢性病逐步成為了危害公眾健康的最危險因素,公司的產品佈局將明顯收益中國老齡化進展。

二、看好康柏西普國內銷售的增長

公司核心產品康柏西普是針對新生血管眼底疾病的抗VEGF融合蛋白,於2013年繼雷珠單抗和阿柏西普之後第三個研發成功上市,市場競爭格局良好。目前我國新生血管性眼病患者人數達1160 萬,康柏西普樣本醫院市場佔比45%,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國內針對VEGF 靶點生物藥滲透率僅為1.11%,遠低於歐美國家。預計2025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億元,相對19年的26億元增加空間巨大。如此測算未來五年,康柏西普仍將維持快速增長,2018年銷售額為8.82億元,預計2025年銷售額有望達到40億元。

三、看好康柏西普全球多中心的臨床進展,未來分享歐美市場空間。

目前康柏西普已經開始全球多中心三期臨床,公司與美國CRO 企業INCResearch 公司合作開展康柏西普全球III 期臨床試驗,有助於快速推進康柏西普全球III 期臨床。截止2019 年12 月24日,試驗受試者入組人數已達到臨床試驗方案要求總數的100%,進度相對較快。

預計康柏西普上市後,將通過價格和治療方式上的優勢實現對雷珠單抗的取代。目前雷珠單抗和阿柏西普在美國市場銷售額合計超過50 億美金,在全球市場銷售額接近百億美金,康柏西普未來海外市場空間巨大。

四、核心研發人員出走,後續研發團隊有待觀察

曾任康弘藥業董事、副總裁,負責生物製藥技術開發的俞德超,在2010年8月公司擬上市前夕離職而去。作為康弘藥業核心技術高管,全資子公司康弘生物7項專利發明人,在康弘藥業主導了5個國家一級生物類藥品研發。康柏西普正是在俞德超帶領下逐漸形成的創新藥在研管線。可以說,時間過去了10年,從康弘藥業的研發管線上看,創新藥研發依然只有這幾項。可以說除了在正常推進這幾個項目外,幾乎沒有多大建設。目前的創新團隊依然沒有出現核心人物,未來持續創新的能力值有待商榷。所以說,康弘藥業中短期就看康柏西普,中期還可以看看,長期還是有不少憂患,特別是一旦到了康柏西普失去活力。

具體俞德超主持研發的項目看下圖,數據不一定準確,完全內部的資料沒有拿到,特別是公司一直在忽略俞德超的影響。

康柏西普下的康弘藥業


五、小非上市前突擊入股,過去一兩年持續減持

康弘藥業上市前並不缺資金,而且在上市之前鼎暉系火線入股,過去一兩年也在持續減持,獲利巨大。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深思,目前的減持是不看好公司未來長期的發展,還是上市前就是利益輸送,急於減持套現。天津鼎暉已經完全退出十大流通股東了,目前兩家北京鼎暉創投中心還在持續減持。

六、核心管理人員在持續減持

奇怪的是除了小非在不斷減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似乎也在不斷減持。過去一年副總裁殷勁群、監事袁思旭也是不斷減持。這估計也是影響康弘藥業股價的重要原因,畢竟在康柏西普上市銷售大增的情況下,持續減持,對於股價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七、最後總結

看完所有的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康弘藥業的喜和憂,也基本上可以看出在創新藥大潮下,公司股價一直在震盪徘徊的原因。未來驅動公司股價的重要因素就是康柏西普國內的銷售能否進一步提升,同時國際多中心臨床Ⅲ期的推進,以及未來的上市競爭情況。

當然,這些都是影響康弘藥業的中短期股價,可能是未來三五年之內的情況,更長期的還有關注公司研發團隊的建設,特別是核心研究人員,以及新的在研項目的佈局。

目前還是有不少基金在加大倉位康弘藥業的配置,特別是興全基金旗下產品。中短期影響股價的應該是大小非的減持和康柏西普的研發銷售情況。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以觀察為主,中長期沒有特別強的興趣。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操作,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