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勢下,物理和歷史的錄取分數線會不會也像文理科差這麼多?

我是啊雕


目前不管哪個省份採取新高考的改革,不分文理後各科難度肯定不同,正式因為各科本身就錯在難易不等所以新高考採取賦分制,各個省份出的賦分方法不盡相同但是大同小異,都是按照排名來進行賦分,就是不看分數看名次,只要排名靠前,賦分後就會取得好點的成績。

通過賦分後各科就相對公平了,雖然分數有差異,只要排名相同,那麼賦分就相同,所以新高考改革後目前情況下還算是個比較公平公正的考試形式!!


志願大神


你是哪個地區的?

浙江的話是用賦分制的。也就是按照分數最高的分值做為一百分,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來計算每一考分算多少賦分。這個話說起來有點拗口。舉個例子來說吧,假設這一輪高考最高的分數是90分,那麼這個最高的人賦分為100,另外89,88分的很多,那麼87分就有可能被賦為80分。如果89,88分的人很少,那麼87就有可能被賦為95分。因為這是按照比例來的,有點類似於學考。但分數劃的更細一些。

這種劃分方式重點看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數,如果你考了70分,但你的排名是前10,那麼分數也會被賦到90多分。

另外歷史可以考兩次,1月和6月,如果一次沒考好。還有第二次機會,讓一些失誤的考生也有機會。第二次考的話,好處是少了許多高端競爭對手,有些學霸第一輪賦分高就不會參加第二輪。但也有壞處,就是你第二次考的時候要多考一門,而那些學霸會少考一門,這樣在1月到6月期比你多出很多時間去學習其他科目。

接下來,我說說歷史的學習方法吧。

有些人對於歷史有些誤會,認為文科類型的只要背就行了。

顯然,這是很片面的。

就目前的情況,國家的教育對於理解越來越重視了。象我們這邊中考,開卷考的難度遠遠高於閉卷。如果你題目都讀不懂,根本就答不對題目。所以理解力的提升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因為文字理解力不僅僅對於歷史有用,對於其他科目的影響也很大。

個人建議對於語文的詞和句子這一塊補一下課。搞清楚詞性,各種詞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等等。具體的東西太多,在這個短短的問答裡我給不了你太詳細的答案。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評論區留個言,我抽時間寫一篇專門介紹加強文字理解的文章。

其次,對於歷史這門課,你最好用網格法,以年代為橫線,各個國家為縱線。在網格點上列上重大歷史事件,對於整個歷史的框架有個大致的瞭解。

然後分塊攻略,比如說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分塊會讓你感覺難度不會那麼高。

這裡一般會以一本課外的輔導書為重點,對於考點進行分析。例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每個學校推薦的不一樣,以你們學校的為準。其實歷史這門課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大量的文字理解,包括題目和答案都需要你清晰的理解。對於象你這樣能考入重點的同學來說。歷史不會成為你的難點的。

最好一點需要提醒:速度!速度!速度!



這個很重要!


嫻意有效教育


讀歷史的人愛記憶哪年哪月發生什麼事,用歷史的眼光,預測未來,這是“溫故而知新”的原意。所以想考好歷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物理固然難,但歷史如果你沒有去縱看橫看,聯繫起來看,你是看不透的。這要運用聯想力來解決。對,就是瞻前顧後的學習。


草草痛的活著


新高考很多省份都實行了3加1加2模式,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物理的重視,這是正確的,將來國家的科技,還需要物理支撐,同學們也都感覺到了。那麼到底選哪3科,還有看具體情況,說到分數原來文理課分數線差挺多,因為那是固定科目,現在差別就在物理和,歷史上,別的科目也都是新的計分模式,總體那4科影響不會太大,所以我覺得有差距,但是應該沒有原來差的多。


賀老師講物理


河北省老高考2019錄取分數文理相差近50分,從新高考物理、歷史報名情況看,與老高考差不多,因物理、歷史分別錄取,若國家招生計劃不變的話,差距還會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