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過時,別和任何人聊天

難過時,別和任何人聊天


有句俗語說過:“嘆氣,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費力氣的行徑。”

年少時,我們都喜歡把情緒宣洩出來。不開心時,就會大聲哭泣,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四處抱怨。

但越長大,我們卻越喜歡沉默,也漸漸地把情緒藏了起來。

有人說,沉默,是一種妥協,是一種懦弱。

其實不然。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那是一種看淡紛擾、看輕得失後的成熟。


1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生活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過心酸、痛苦的時刻。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難處。

但不是所有的委屈,都有人能懂;不是所有的心事,都可以訴說。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一個勤勞樸實,卻又可悲可嘆的女人。

遭遇了不幸經歷的她,很喜歡將自己的苦難和傷痛訴說給旁人知道。

一開始,大家很同情她,都願意花時間傾聽她的怨言。

然而抱怨得多了,怨言聽久了,大家都不願意再繼續傾聽,紛紛對她避而遠之。

祥林嫂很是委屈,覺得自己難過時找人傾訴根本沒有錯。

可她不知道的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人能夠完全懂另一個人。

即使說得再多,別人也無法真的感同身受。

祥林嫂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一段話: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地熬過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在人前矯情,四處訴說以求寬慰了。”

是啊,成年人的生活,沒有誰是容易的。

每個人,都有無聲的淚;每個人,都有難言的苦。

只是更多的人,選擇了在風雨中打傘前行。



難過時,別和任何人聊天


比爾蓋茨說過:


“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不要抱怨。”

生活,難過是難過,但終將會過。

要記住,難過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無論遇到多麼不順心的事,遇到多麼難過的坎,都不要輕易對別人怨苦怨累。


2


再苦自己嘗,再難自己扛

《親愛的安德烈》裡有這麼一段話:

“沒有誰會永遠陪著誰的。我們都是自己世界的孤獨王者。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一個人去面對,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去走,有些關口只能自己一個人去闖。”

是啊,人生本就是一場獨自負重前行的修行。

沒有人能一直幫你披荊斬棘,也沒有人能常常陪伴在你身邊。

很多時候,我們都要靠自己,勇敢、堅強地度過那些艱難的時光。

當你熬過了所有的難,再回首相望,就會發現:

那些總以為過不去的坎兒,都不過如此,也根本不值一提。



難過時,別和任何人聊天


馮鞏和牛群的相聲中,有一段很經典的話:

“愛迪生賣過報紙,高爾基擦過皮鞋;陳景潤賣過雞蛋,馬俊仁打過豬草;

倪萍撿過柴火,趙本山釘過馬掌;馮鞏撿過菸頭,牛群拾過煤渣......”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生活裡也沒少熬過苦,沒少受過傷。

只是更多時候,他們沒有說苦喊累,也沒有唉聲嘆氣,而是不動聲色,默默耕耘罷了。

每一個人,就像一隻小小的蝸牛。

身上都會揹負著重重的殼,沒有支撐、沒有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默默地緩慢向前走。

《黑天鵝》一書裡,寫過這麼一句話:“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堅強。”

再苦,自己嘗;再難,自己扛。

你要相信,人生沒有永遠的黑夜。

哪怕前路再難走,只要你願意面對,一切都會過去的。




3


人生,就是一路選擇,一路堅持

還記得,小時候買過一種苦味糖。

這種糖剛開始吃的時候非常苦,很多孩子都因為忍受不了苦澀的味道而紛紛吐掉。

然而,只要你選擇再堅持一會兒,等糖果外面的苦層融化掉之後,就會嚐到格外甜的糖果。

假如因為經受不了苦味而選擇早早地把糖丟棄,那麼我們也就無法嚐到後面的甘甜了。

其實人生,也如同一塊苦味糖。

先苦後甜,或者苦甜參半,才是它的真實味道。

如果因為一時的挫折和困難就抱怨萬分,對生活感到絕望,選擇放棄的話,那麼你就很難體會到人生中苦盡甘來的幸福滋味。

唯苦過,方知甜;唯累過,方知閒。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苦,你的每一次堅持,你的每一股勇氣,都是為了未來的成功和輝煌積攢一點兒運氣。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

“生活是一場艱苦的鬥爭,永遠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爭來的,就可能在一剎那間前功盡棄。”

走過四季,走過流年,我們曾失落過,也曾徘徊過。

但無論生活有多苦、有多累,我們都要繼續選擇堅強,都要樂觀面對,都要懷揣希望。




一直很喜歡《小窗幽記》裡的這段話: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真正成熟的人,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因為他們,都懂得用沉默去對抗所有的傷痛,用堅持去擁抱每一個收穫。

難過時,別和任何人聊天。

遇事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