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你的性格有哪些影響?

三弓水長


原生家庭對人性格方面的影響對於我來說特別體現在夫妻關係上,比如我結婚後在和丈夫生氣的時候,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就倒頭就睡,生氣時會摔東西,會離家出走,這些都是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我爸媽吵完架後就各自倒頭就睡,爸爸會摔東西,會離家出走。還有我媽媽性格方面有些強勢,控制慾強,我很多方面像她,對老公控制、操控。當然還有一些積極的影響,比如媽媽的勤勞能幹,爸爸的善良,這些都影響了我。我學習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十幾年,非常明白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我帶著覺察去看到那些影響,去調整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問題歸結到原生家庭上。無論我們的原生家庭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影響,那都不是我們過不好自己人生的理由



水韻心理


簡單做出以下七種解析:

1、完美主義式家庭

完美主義是一種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人格特徵。以制定個人高標準、有較高的自我懷疑傾向、恐懼失敗、追求條理與整潔為主要特徵。

完美主義家庭對孩子要求過高,一旦孩子無法達到要求,會遭遇嚴厲懲罰。成長於這種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性格中有焦慮、畏懼強權的部分。在日後的工作、生活中,一旦做不好事情,往往認為是自己的錯,甚至會失去再嘗試的動力。

2、過於嚴厲式家庭

中國人常說,“嚴父出孝子”,但過於嚴厲的家庭,缺失了溫馨的家庭溫度,讓孩子無法真實表達自己,包括反對意見。在父母的高壓控制下,孩子表面很“乖”,但叛逆心強。一旦沒有監管,難以自我控制,反而呈現以放縱來反叛家庭。這樣的孩子擔當力差,甚至養成愛撒謊的性格,遇到困難容易畏縮不前。

家長應該以相互理解、溝通的方式平等的和孩子相處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心靈健康的成長。

3、過度溺愛式家庭

過於溺愛,就是對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是毫無原則的妥協,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但要知道,“慣子如殺子”,過度溺愛最終會只會培養成一個“巨嬰”。

被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回報。他們往往覺得被愛是應當的,從而長期以自我為中心出發看溫度。他們的共情能力差,不理解對方的難受,缺乏真正解決問題的思維,更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擔責任,不懂長大後要學會反哺父母。

4、保護過度式家庭

過度保護是家長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充滿了焦慮,所有事情都有家長來包辦,不給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如果孩子的港灣太過溫暖,依賴感增強、獨立性差。他們沒有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很容易與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動和關係,但因為自己能力的缺乏會與人的交往中過度依賴對方,造成關係的不平衡。適當放適當放手,給孩子一點挫折,他們才會更加強大。

5、嚴格懲罰式家庭

很多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錯誤動輒打罵。

懲罰型家庭中長大孩子,學會撒謊,內心變得敏感自卑,缺乏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兒童所受到的懲罰,只應是他的過失所招來的自然後果。過度的懲罰帶給孩子的影響是災難式的,父母應該把犯錯看成是一種機會,正向思維的引導孩子從而避免懲罰孩子。

6、太忙碌的家庭

雙職工家庭為生計所迫,不得不讓老人帶孩子。而缺乏高質量陪伴的孩子常會感到被忽略,他們覺得沒有價值感,缺乏被愛的感覺。成年以後,容易在感情問題上滋生問題。變得爭強好勝,甚至缺愛。如果女孩,遇到渣男的可能性會變大。

即使在百忙之中,也要努力擠出一些專屬於孩子的時間,給予安慰和鼓勵,畢竟父母的愛和引導,是任何人也沒辦法替代的。

7、爭吵頻繁的家庭

夫妻之間難免爆發口舌之爭,如果訴諸暴力,且時常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了。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缺乏親密感、責任感,處理問題的時候容易走向極端。他們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往往處理問題極端和小心眼。他們難以信任他人,對生活中的許多小事斤斤計較。

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你是以上一類家庭,請為了孩子,改變家庭的生活模式。


仙女爹爹xndd


原生家庭對於性格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

控制型的父母,喜歡維持子女的無力感希望子女離不開他們,子女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兩種性格,一種是比較順服,另一種是比較叛逆。

酗酒型的父母,孩子受酗酒父母的影響,其子女至少有1/4會成為酗酒者,或者是子女的配偶,也常常是酗酒者,這是因為人都有重複熟悉情感模式的需求,無論這些情感是痛苦與否!酗酒父母的子女很難信任他人。

言語虐待型的父母,對孩子進行語言虐待的常見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爭強好勝,父母為了保持自己的優越感而貶損子女;二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子女十全十美,父母因此用激烈言辭敦促孩子,孩子一旦失敗就向孩子發起責難,這樣的父母會導致孩子患上拖延症,最終一事無成,造成心理癱瘓。

原生家庭給性格形成造成的影響,該如何改變呢?

一作為子女沒有必要一定要原諒傷害過自己的父母。可以將對父母的憤怒或悲痛以恰當的方式釋放出來,這樣情緒和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二擺脫和父母的糾纏。子女與父母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聯繫是有益的,但過度的話就變成了糾纏,有問題父母的家庭裡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糾纏,其影響難以估量。糾纏關係有兩類:一類是子女不斷向父母屈服,另一類是子女對父母吼叫、威脅他們或者和他們形同陌路,表面看似與父母分離,其實他們仍舊和父母親密不可分。

三自我界定。對於被傷害的子女來說,撇開父母或者其他人的影響,一個人仍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面對父母的言行觀念,擁有選擇的權利和質疑他們的自由。可以採用"少一些反應,多一些回應"的方法。反應是指情緒的影響為自己辯護的行為。回應則是通過使用非辯護性回應,溫和而堅定地表明立場。

四不再自我懲罰。要卸下為童年不幸承擔的責任。將責任歸還給責任人。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拿著自己童年的照片大聲的說出你不需要……負責,這句話的中間加上你受到的傷害。反覆練習,讓你的感受,慢慢適應新的認知!



二毛細語


有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背景

造就了什麼樣子的性格 人生三觀 與社擔當

一百個家庭有一百種影響和結果


七哥開陽


父母經常吵架會讓孩子恐懼,沒有安全感


201515wangzi


有一本可以解決你原生家庭問題的書,建議看下


精神有問題有什麼可笑


很大的影響,性格幾乎是小時候形成的!後期會有變化的,環境和人不同,都會改變自己的性格!


於燕江


關注外界評價,擔心別人議論自己,敏感多疑,害怕深入融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