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作者 | 稻盛和夫

來源 | 活法( ID:huofa2005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稻 盛 • 金 句】即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也仍然肯定有未被髮掘的市場需求存在。

——《稻盛開講6:企業擺脫經濟危機的五大方略》


音頻 —684來自稻盛和夫商學院00:0006:49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東方不亮西方亮”

如果老客戶的訂單以一成兩成的幅度開始減少,那麼即便去登門拜訪這些客戶,也很難爭取到新的訂單。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增加新客戶了。

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既然老客戶的訂單減少了,那就通過增加新客戶來彌補。

不過,我指的並不是指揮公司的業務員東奔西走地跑業務,而是必須由社長“親自出馬”,不辭辛勞地去一家家登門拜訪,從而拓展新客戶。

而拓展新客戶的要訣在於:不要只是一味地說“請給我們訂單”。

當然,這是拓展新客戶的目的所在,也不能隻字不提,但應該做到換位思考——如果客戶把訂單給了我們公司,那我們公司能為客戶做出什麼貢獻呢?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要讓客戶覺得有利可圖

因此,必須提出對客戶而言具有建設性的提案——如果採購我們公司的產品,對客戶而言有這樣那樣的益處。

換而言之,必須要讓客戶覺得有利可圖,要讓客戶感到開心愉快。如果不能做到,就無法拓展客戶,也無法爭取到訂單。


以自己處境艱難為由,在跑業務時一味懇求客戶給予訂單,這樣的做法並不會輕易奏效。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產品不僅僅是價格優勢

不要僅僅依靠低價去拉攏客戶,而要提供真正能夠引起客戶興趣的信息,比如“如果和我的公司合作,就會有這樣的益處”“如果和我的公司合作,我們能為客戶做到這些”等等。

具體來說,可以在很多方面下工夫,例如“不僅僅是價格優勢,還能為客戶提供這樣那樣的額外服務”等等。

在京瓷還只是一家中小企業時,我經常說:“辦企業和當傭人是類似的。”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在推銷和擴展業務方面,多想點子

甘願承受客戶的“頤指氣使”,客戶要求大半夜送貨,就大半夜給客戶送去。

我認為,這種“像傭人伺候主人”一樣的姿態,恰恰能夠緊緊抓住客戶的心。我自己對客戶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態度,也一直要求自己的員工這麼做。

如果自己能細緻入微地滿足客戶的期望,那麼客戶也勢必會認同自己。於是客戶說:“如果要把這個訂單交給其他公司,那還不如交給京瓷做。”


所以各位請務必用心致力於經營。要在推銷和擴展業務方面下工夫、想點子,使得企業根基鞏固、長足發展。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發現市場的新需求點

努力研發新產品和新商品,正是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這一點才顯得更為重要。

因為原有的訂單量大幅減少,因此如果還依靠既有產品的話,是無法打開銷路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也仍然肯定有未被髮掘的市場需求存在

換言之,市場的需求是絕對不會完全飽和的。至於這潛在的需求是什麼,就需要企業的高層通過“親自公關”“親自推銷”的方式去探求

然後,在發現了市場的新需求點後,就要著手推進相應的研發與製造。這是企業研發新產品的基礎和準繩。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全力開發新產品

即使你的企業並不從事製造業,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

你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採購的商品。也就是“什麼銷路好進什麼,什麼銷路好賣什麼”。

經濟低迷的大環境正好是企業研發新產品和新商品的時機,我們京瓷亦是如此。

面對經濟的不景氣,京瓷以“死地求生”的精神和勁頭,努力進行著新商品的研發工作。

因此可以說,經濟大環境的低迷期恰是企業研發新產品和新商品的最好時機。

本文摘自《稻盛開講6:企業擺脫經濟危機的五大方略》

稻盛和夫:在經濟蕭條中取勝,做好這一點很重要

每天誦讀六項精進:《活法》P113-114


①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鑽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捨,持續不斷,精益求精。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謙虛戒驕。“謙受益”是中國的古話,意思是謙虛之心喚來幸福,還能淨化靈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沒有卑怯的舉止,自我反省,有錯即改; ④活著就要感謝。活著就已經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報; ⑤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利他,言行之間留意關愛別人。行善積德有好報; ⑥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後懊悔。

我經常將這“六項精進”掛在嘴上,提醒自己實行。雖然字面上平凡之極,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必須一點一滴去實踐,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這些道理當成擺設,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貫徹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