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2020年2月5日,河南省衛健委下發通知,要求即日起鶴壁市中心血站每週向省血液中心調劑30個治療量機採血小板,來支援武漢血液供應。 市中心血站接到通知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工作人員馬上給志願者聯繫。但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個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居民出入都要出示證明,為加快採集速度,2月6日,中心血站派專車接送志願者,並出示省裡的通知,防疫卡點的工作人員也給予了積極配合。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這期間,不管是下雪,還是颳風下雨,都擋不住志願者前往血站獻血小板的腳步。在這些志願者當中,有黨員、醫生、民警,有農民、工人、夫妻……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用實際行動來抒寫“血脈相連、助力武漢”的動人篇章。圖為夫妻倆雙雙把血獻。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每週採集血小板的時間必須在一天半時間內完成,機採時間長,一個人需要2小時左右,一臺機器上午只能採兩個人,1天半要採30個單位血小板難度是很大的,機採血小板的保質期只有5天,也就是說從採集、化驗、送到武漢、用到患者體內,要在這5天內完成 ,難度可想而知。血站職工“無償獻血金獎”獲得者崔麗萍已經累計獻血8500ml,在2月6日上午她第一時間報名獻血,等化驗結果時還讓同事撥通老公電話,讓他也來獻血小板。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此處無聲勝有聲,崔麗萍在一旁幫老公按住針眼。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2月6日上午,黨員孫振軍接到血站通知後,也毫不猶豫來獻血小板,孫振軍也是一名“無償獻血銀獎”獲得者。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拿著獻血證,感到自己能為助力武漢做出貢獻孫振軍感到很欣慰。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特殊時期的榮譽證書,是對逆行獻血志願者最高的評價。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採集血小板的工作人員姬婷也是一名“無償獻血銅獎”獲得者,她已累計獻血4400ml。2月6日,她忙碌了一個上午,中午草草吃了份盒飯後就擼起袖子進行捐獻。她說,中午來獻血的人少,才能輪上工作人員採集,自己只想為支援武漢出一份力。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2月6日下午,一位身材纖瘦的姑娘來站獻血小板,胸前還掛著防疫值勤的牌子,看的出是剛剛值勤回來。雖然她各項指標都達標,但醫務人員看她偏瘦勸她別獻了。她卻說:“我大老遠跑來就是要獻血的,只要符合條件就獻。”聲音不大卻很堅定,沒有絲毫猶豫。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過年回家休假的援非工作者王札根在捐獻時也說:“我幫不上武漢別的忙,只能獻血小板了。”沒有華麗的詞語,卻感覺到無比真誠。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圖為2月7日上午,一對好閨蜜相約來獻血小板。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老同學也一起來獻血小板。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2月7日中午,鶴壁高中劉青雲老師趁老公在家看孩子,抓緊時間來獻血小板,她已經累計獻血7800ml。在獻血小板的一個多小時裡,還用手機在網上給學生批改作業。因為疫情期間學校實行停課不停學,學生作業要在網上批改,網上批改作業比要線下要累的多。一般抽完血都要休息15分鐘後才讓走,防止獻血反應,而她立即就要回家,她說:“經常獻血沒事的,我回家照看孩子老公才能去上班。”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最美逆行者直強醫生也趁中午休息時間來血站獻血小板,獻完血又投入到疫情一線工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醫務人員衝鋒在疫情一線,他更是一位堅強勇猛的戰士。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每位獻血志願者背後都有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無償獻血支援“疫”線,不能去一線幫忙,就希望能通過無償獻血,為全面抗擊疫情、救助生命盡一份綿薄之力。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其實,還有好多因化驗指標不達標,沒有捐獻成功的志願者,他們同樣也是最美逆行者。圖為正在捐獻血小板的志願者。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在廣大志願者的積極參與下,一天半時間就採集了30個單位血小板,第一週支援武漢的血小板工作圓滿完成。2月7日下午,採集的血小板整齊地儲存在血小板震盪儀裡。

他們用鮮血支援武漢,現場志願者們說出最溫暖的話

2月8日上午,醫務人員抬著裝滿血小板的送血箱,開車急速送往河南省血液中心,集中後將送往武漢。在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非常時刻,鶴壁市的志願者們積極參加無償獻血,他們默默地擼起袖子,捐獻熱血,他們用逆行身影詮釋了人間大愛,匯成共同抗“疫”的暖流。疫情無情人有情,有了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疫戰爭。圖文/李雪萍 編輯/蘇瑞 瞭解更多疫情中的暖心故事請關注頭條號攝客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