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於優化城市社區封閉式管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實施社區封閉式管理

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

與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為科學適度、精準有效做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適應當前機關事業單位正常上班和

企業復工復產需要

2月27日

蚌埠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印發

《關於優化城市社區封閉式管理的通告》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我市正堅持從“全力抓疫情防控”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轉變、從“全面嚴防嚴控”向“精準嚴防管控”轉變,更加註重科學管控、精準施策,確保本地疫情全面可控、輸入風險全面防控。

“經過全市上下全力奮戰,目前,我市防控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疫情反彈的風險不可忽視。”談及通告出臺的背景,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雪潔認為,面臨防止反彈的壓力,我們必須把困難想得更多,把防控抓得更嚴,以保持現在難得的、逐漸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勢。

為進一步優化社區封閉式管理,《通告》明確,本小區居民(含購房者和租戶)、車輛可憑上班或復工復產證明正常出入。車輛出入時必須打開全部車窗接受查驗,最多允許後排座位載客1人且必須是本小區居民。所有人員出入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非本小區居民車輛不得進入小區。

通告明確,非本小區居民因探親等需要進入的,受訪者需提前報備來訪人信息。所有到訪人員均需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並登記相關個人信息,由受訪者到小區入口處帶領方可進入。受訪者行動不便的,由工作人員核實後方可進入。居民購買大宗貨物,需快遞人員、搬運工人上門送達的,搬運工人一律佩戴口罩,經測量體溫、身份登記,由購貨的小區業主或承租戶到小區門口帶領一次性進入。鼓勵依託小區智能快遞櫃開展“不見面”快遞送達服務。快遞人員必須佩戴口罩,經測量體溫、身份登記後,方可進入小區投放快遞。對老年人、行動不便人員購買較重物品的,准許送貨人員在佩戴口罩、測量體溫、身份登記後一次性進入遞送。提供電氣管網維修等便民服務,以及向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家政服務的,需提供相關工作證明或本人居住小區出入證。

通告明確,本小區居民從湖北等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繼續執行14天隔離醫學觀察規定。從市外中風險地區返回人員,凡持有健康證明(紙質證明或電子憑證),或經查詢近14天無重點疫情地區旅居史,或經核酸檢測無異常,均可按規定進入小區,不再進行醫學觀察。從本市(含三縣)及低風險地區返回的人員,可按規定進入小區,不再進行醫學觀察。

通告明確,實行隔離期異地互認,在當地已完成醫學觀察的人員,憑相關證明在我市居住地街道(鄉鎮)備案後可按規定進入小區,不再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人員隔離期未滿的,暫不予辦理出入證。

通告明確,非上班和復工復產的小區居民,繼續執行每兩天安排1人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措施。小區內嚴禁人員聚集,居民不聚集、不串門,正確佩戴口罩,不準把口罩拉至口鼻以下。

通告明確,全封閉小區(樓棟、單元)管理仍按原規定執行。

“社區封閉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流動、防治集聚,阻斷感染源和傳播鏈。”劉雪潔表示,希望廣大市民積極理解支持,配合做好優化社區封閉式管理各項措施,大家齊心協力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