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崇信手扎燈籠由“紙”變“布”更加氣派且耐用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馬上就要過年了,在過年期間掛燈籠是很多人家必不可少的快樂儀式,不僅象徵著闔家團圓、事業興旺,還可以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不過,如今多數都是工業流水線上生產的燈籠,目前從事手扎燈籠工藝的匠人少之又少。而在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柏樹鎮三星村,村民王拴祥至今仍保留與傳承著這項手藝。傳承中也有創新,紮了30多年的紙燈籠,王拴祥現在開始嘗試用布料製作,讓燈籠能夠保存得更久,樣式也越來越好看。從小年開始到現在,王拴祥進入到扎燈籠最忙碌的階段。


村裡只有幾位老人還會手扎燈籠


燈籠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並流傳至今。每年一到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高高地掛起大紅燈籠,不僅喜慶,還寓意吉祥如意,來年紅紅火火。


市面上現在有各式各樣的燈籠,但大多數是機器製作,傳統手工藝的紙紮燈籠基本消失了。可在崇信縣柏樹鎮三星村,還有人會這門手藝,那就是因手扎燈籠在十里八鄉都頗有名氣的王拴祥。


甘肅崇信手扎燈籠由“紙”變“布”更加氣派且耐用

崇信縣文化館供圖


王拴祥一直居住在三星村,據他介紹,以前很多村裡人都會手扎燈籠,但慢慢隨著手藝人年齡的增長,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會老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不愛學,而這個手藝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學會的。現在村裡還做燈籠的也就一些上了歲數的,但還好,只要還有人會,就算沒有失傳。”


手扎燈籠只分為扎、糊、貼三步


如今56歲的王拴祥已經做了30多年的燈籠,他表示,最早的燈籠是用竹竿、紙張製作而成的,大體可分為三個步驟,扎、糊、貼。“扎就是先把竹竿裁剪好,做成比較薄一點的竹篾,然後根據燈籠的形狀來決定竹篾的長度,然後將竹篾搭建燈籠的骨架,這個燈籠的形狀就做好了。”王拴祥說,扎的這一步驟,決定燈籠的款式、樣式,“如果要做一樣大小的,竹篾的削減和扎骨架的時候都要適當,一點偏差可能就會大小不一。”


第二步,就需要糊了。王拴祥稱,這個可以用白紙或是彩紙,拿紙張把整個燈籠骨架的四周糊住,“要留下下面的底座和放蠟燭的小口。”王拴祥介紹,底座則要用木板或是硬紙板做成,然後用鐵絲繞在上面做成燈籠盤,擺上蠟燭,放在裡面。


而最後一步就是貼,把剪好出來的花鳥魚蟲等圖案貼在白紙或是彩紙上。但王拴祥表示貼剪紙看似簡單,但剪紙製作起來仍然有難度。“樣式要好看,要符合燈籠的樣子,這也是個精細的手藝,剪的不好看,燈籠就沒有美感了。”王拴祥稱這樣相對簡單的燈籠幾個小時就能做一個出來。


據介紹,燈籠的種類繁多,有鼠、牛等十二生肖,還有荷花燈、菊花燈以及圓宮燈等不同的樣式,但各個精緻美觀。


改良後用布料扎燈籠


但近幾年,紙紮燈籠要被替代了。王拴祥跟新京報記者介紹,現在連自己做的紙糊燈籠已經比較少了,開始改良,用布料做燈籠,“紙紮的確實比較不耐用,遇到雨雪天氣,就容易損壞,布料就能稍微避開這個雷區。而且,現在用新布料做出來的燈籠也更好看一些。”


甘肅崇信手扎燈籠由“紙”變“布”更加氣派且耐用

崇信縣文化館供圖


相比紙紮燈籠,布料燈籠工藝製作上基本一致,只區分在細節上,“有些骨架的地方用的是鐵,這樣不容易折斷,糊的步驟就是用布料代替紙張,布料的顏色更多、更細膩,用大紅布料製作的燈籠顏色上更純正。”王拴祥稱,還有不一樣的就是現在會用鋁箔紙來雕刻、裁剪圖案,“貼在上面看起來更氣派一些。”但布料燈籠做起來難度相對較大,“製作一個可能需要1、2天的時間,比原先紙紮燈籠要慢上好多。”


布料燈籠現在比較受大家的喜愛,主要因為外形美觀、樣式討喜,關鍵是耐用。王拴祥表示,如今村裡還會這樣手藝的人在小年前後就開始製作了,“忙活這些天,正好趕上春節時候用,每年都會做新的,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生活紅紅火火。”


新京報記者 李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