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說到唐伯虎,大家肯定會想到他點秋香的影視劇。在劇中,唐伯虎不但風流瀟灑,而且才華過人,甚至還能文能武,讓人喜愛不已。

歷史上的唐伯虎,雖然沒有影視劇中演繹的那麼浮誇,但是在才華方面卻更加厲害。他既是畫家,又是詩人,同時還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家。

他曾經在最失意的時候寫下過一首詩,全詩總共才四句,卻一連用了五個“不”字,看似與律詩的規則相違背,卻反而讓世人為他拍手叫好。

那麼,這首詩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欣賞唐伯虎的才華。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號稱六如居士。他從小對文學非常感興趣,很小就會背四書五經了。在古代,才子多與官場有關,而步入仕途的最佳方式就是通過科考。

像唐伯虎這樣的人才,自然也是有心走上仕途的,他十六歲的時候就參加科考了,還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讓鄉親們都深感震驚。

世人都道唐伯虎是風流才子,卻不知道他風流的背後是別人所看不見的心酸。唐伯虎十九歲那年娶了妻子徐氏,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可能就連唐伯虎也沒有想到,他的人生轉折會來得那麼快。

在唐伯虎二十五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再接著他的母親也病逝,他的妻子又難產去世,連其他親人也相繼去世。在短時間內,唐伯虎身邊的親人都離開了他。

眼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唐伯虎差點因為承受不住打擊而崩潰。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經歷了一番波折後,唐伯虎雖然挺過來了,但是他畢竟只是個讀書人,沒有了長輩的支撐,家裡很快就沒落了。後來,唐伯虎在好友的勸說下繼續苦讀,依舊想要通過讀書來改變現狀。

經過了幾年時間的苦讀後,二十九歲的唐伯虎繼續參加科考。在這一次鄉試中,唐伯虎獲得瞭解元第一名,一時之間名聲大噪。在唐伯虎的名聲達到最高的時候,他順利娶了第二任妻子。

眼看生活就要一點點好起來了,卻不料再次發生變故,也正是這場變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公元一四九九年,時年三十歲的唐伯虎得到大臣程敏政的賞識。

當時程敏政是科考的主考官,能夠得到他的賞識,唐伯虎基本上不用擔心自己的前途了。可是,程敏政卻被捲入試題洩露案,唐伯虎也被牽涉其中。

一心想要求取功名的唐伯虎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被打入監獄。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經過“詩題洩露”案的唐伯虎,名聲跌到了最低點。雖然朝廷調查清楚案件與他無關,他也被放了出來,可是他的仕途卻徹底被毀了,被髮配到邊遠地區當一名小吏。

唐伯虎對於這個職位深感厭惡,拒絕就職,憤然回到家裡,不料回家後不但沒有得到親人的關懷,反而遭到自家兄弟的辱罵,甚至還與他分了家。

與兄弟分家,不但使他遭受更大的打擊,原本就已經落寞的家庭更是變得連生活都難以維持。為了維持生計,唐伯虎只好出來賣字畫。

常言道,書生無用,可是對於唐伯虎而言,雖然算不上功成名就,他卻完全沒有讀書無用的感覺。在他看來,賣詩文字畫不但不會讓他感到可恥,反而讓他覺得非常有趣。

為了告訴世人自己的志向,唐伯虎還特地寫了一首詩,題為《言志》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唐伯虎在詩的開篇便向大家點明瞭自己志向,不像道士一樣為別人煉製金丹,也不像和尚一樣,只會在寺廟打坐參禪。還說自己不會去做商人,也不會去下地耕田。

所謂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唐伯虎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有學才的大男人,絕對分得清哪些是可以做,哪些又是不可以做的。

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前面短短兩句詩就出現了四個“不”字,再加上詩中的最後一句,全詩當中竟然出現了五個“不”字。在一般情況下,律詩是不太可能在同一首詩中出現多個重複字的。

可是,唐伯虎這首詩裡面為何卻出現了那麼多個“不”字呢?難道不會違背律詩的規則嗎?

唐伯虎作為風流才子,自然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他之所以會用這種寫法,主要是因為古人在強調某件事物或者渲染某種情緒時,才會出現多個重複字。

唐伯虎在一首詩裡面用了那麼多個“不”字,正是為了強調自己非常滿意依靠賣字畫為生的生活現狀。從整體上看,多個“不”字也使整首詩讀起來更加押韻,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咱們再來看看最後兩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在有空的時候就會寫一些字畫去賣,然後以此作為一家老小的生活費。不管生活狀態如何,都不會去賺那些來路不正的錢。

唐伯虎的職業如果放在現在,那可是令人羨慕的自由職業啊。如今有很多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會選擇這種自由的職業呢。有錢的時候瀟灑,沒錢的時候再依靠自己本事賺錢,誰也不敢輕視。

不過,古代的觀念可不像現在那麼開放,在功來利往的時代,唐伯虎的這種職業是不被看好的,甚至連他的親人都不認可。

其實,唐伯虎的思想和很多官員相比實在高尚多了,這一點從最後一句“不使人間造孽錢”當中,就可以看出來了。

所謂的“造孽錢”,不正是那些利用不法手段所獲得的錢財嗎?那些當官的所使用的,又有多少不是“造孽錢”呢?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當然,他前文當中所說的“商賈”和“耕田”並不在他的諷刺範圍內,前者是他不想做的,後者則是他做不了的。

縱觀整全詩,雖然只有四句,全文也沒有一個生僻字,可是在五個“不”字的稱託之下,卻把唐伯虎淡泊名利,以字畫為生的心態描寫得淋漓盡致。

時過境遷,如今市面上不管是唐伯虎的字,還是他的畫,又或者是他親手所寫的詩,都達到了有錢難求的狀態,這點不知道唐伯虎以前是否有想到過呢?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