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文丨陳霞


《白夜追兇》第二部還沒有影蹤,但其“兄弟劇”《重生》已經熱熱鬧鬧地播出了。


《重生》在開播前就備受關注,首先這部劇由張譯領銜主演並擔任藝術總監,在很多觀眾心裡張譯就代表了演技;其次作為《白夜追兇》的衍生劇,其編劇依舊是指紋,這也是另一層保障。但是即便是雙保險加持,《重生》也沒達到《白夜追兇》豆瓣9.0的高度。


儘管《重生》目前豆瓣7.7也算是不錯的評分,但是《重生》與《白夜追兇》之間的差距不僅是評分的距離,還有整體氣質的不同,這也造成了觀眾有些不達預期的感受。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重生》雖是《白夜追兇》的衍生劇,但卻不是《白夜追兇》的“親兄弟”,只是“表兄弟”。


1

欲構宇宙


《重生》與絕大部分的刑偵懸疑劇一樣,由一件主要案件作為主線串聯起整部劇,其中穿插很多單元劇情。《重生》中的主線案件是“7·14 槍擊案”,男主秦馳是此次槍擊案中唯一的倖存人員,同時也是西關支隊的副支隊長。

單看秦馳這個人物設定其實與《白夜追兇》的主角關宏峰十分相似:命案、最大嫌疑人、善惡難辨、尋找真相。同時《重生》的故事背景設定也與《白夜追兇》一模一樣,都是在津港市,只不過兩位主角隸屬於不同轄區,而且關宏峰是秦馳的叔叔的徒弟。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其實,排在《重生》後面的還有一部《刀鋒上的救贖》,這是編劇指紋早年的另一部作品。雖然目前這部小說還未拍攝成影視作品,但是其主角已經在《白夜》和《重生》中登場了,兩個大家並不陌生的角色——趙馨誠和韓彬。甚至在《重生》中,我們可以揣測到編劇指紋正在醞釀一個新故事,主人公就是與周巡對調的蕭闖,至於具體情況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從這些不難看出,指紋想做的並不只是把《白夜追兇》延續下去,他是想跟構造一個類似“唐探宇宙”一樣的“白夜宇宙”,讓“白夜”不只屬於《白夜追兇》。但是作為平行宇宙,不能僅有人物上的聯繫,整個宇宙中的故事也要有關聯性。

從目前《重生》的劇情來看,我們只能看出《重生》其實是整個白夜宇宙的開端,故事要發生在《白夜追兇》之前。至於兩者之間主線案件有沒有實質上的關聯,這個還不能確定。

“白夜宇宙”的具體走向如何,也很難依憑這僅有的兩部劇下定論。


2

必承其重

《重生》作為“白夜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其重要性並不亞於第一部《白夜追兇》。


它在構造“白夜宇宙”的世界觀過程中至關重要,所以《重生》不僅要講好自身的故事,還要講好與他“表兄弟”之間的故事。

目前來看,《重生》與“表兄弟”《白夜追兇》之間的聯繫已經搭建完成。無論關宏峰與秦馳兩位主角之間的聯繫,還是關宏峰作為長豐支隊隊長出場協助調查“7·14槍擊案”,或者是大家熟悉的配角么雞登場,都能讓觀眾清晰的認識到,《重生》與《白夜追兇》屬於同一個平行時空,並且時間線上《重生》在前,《白夜追兇》在後。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雖然搭建起來了“白夜宇宙”的框架,但是《重生》卻並沒有承襲“白夜”的風格去講述自己的故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要將“白夜”這個名號延續下去,構造出一個龐大的“白夜宇宙”,就要頂著《白夜追兇》9.0的評分壓力前行,就不能辜負觀眾對“白夜”的期許。

觀眾印象中的“白夜”,是快節奏、高密度、硬推理,每一集在哥哥弟弟身份互換過程中,觀眾都能得到大量的案件信息。這種高密度的信息輸出讓人感到舒爽。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但是《重生》與《白夜追兇》在風格上相差甚遠,兩者一個寫意一個寫實。當然,這也與《重生》與《白夜追兇》並非同一個製作班底有關,兩部劇註定要在風格上打上屬於自己的標籤。

《重生》的推理過程並不像《白夜追兇》那樣高強度,甚至有些平淡。案件設定合情合理,但是鋪墊太多,而且推理過程主要是主角的顱內推導,結合人物設定來看,整體並沒有問題。但是放在“白夜”背景下去看,這種推理風格並不是觀眾想要的。大家期待的是舒爽流“白夜”,面對如此溫和的“白夜”失望感佔比更大。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客觀地講,《重生》已經把自己的故事講好了。開局 7.8 的評分其實在國產懸疑劇中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近幾年炙手可熱的幾部懸疑劇《法醫秦明》評分 7.1、《古董局中局》評分 6.7、《無證之罪》評分 8.2,對比起來《重生》的評分並不低。如果不把《重生》放在“白夜”背景下去講述,這種文藝的敘述風格其實與整體故事、人物設定都十分契合。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但是當這一切建立在構造“白夜宇宙”的基礎上時,那就必須要考慮與整體背景的節奏、風格相適應。只有不斷探索磨合,將個人特色與IP氣質結合,才能讓《重生》更好地嵌入“白夜宇宙”中,同時也不至於讓每一個“秦馳”都變成“關宏峰”。

構造一個平行宇宙會形成巨大的IP,帶來的價值當然也十分可觀。但是在構造宇宙的過程中,人物設定的連貫性、主要人物自己的特點,敘事風格的延續性,故事的相關性都不能被忽略。單純的使用相同的背景,有共同的人物並不能叫構造宇宙,只能說是“友情客串”。


3

欲速則不達

同樣的情況,不僅在“白夜宇宙”中出現,“唐探宇宙”也有,這也反映出現在的創作者有些急於求成。

《唐人街探案2》的結局讓人如鯁在喉,跟第一部比起來遜色不少,當然也不能排除這一切是在為《唐探3》埋伏筆。但是《唐探2》在本質上已經發生了變化,推理部分減弱,喜劇效果增強,與《唐探1》比起來《唐探2》只是披著偵探外衣的喜劇。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唐探1》中推理過程環環相扣,觀眾與主角共享所有信息,推理思路清晰明確,即便是最後的翻轉令人感到震撼,但卻也合情合理。反觀《唐探2》推理環節就比較薄弱,信息的透明度與《唐探1》相比也相差甚遠,一切都在為突出主角而服務。雖然《唐探2》將大家的視野提升到了“唐探宇宙”,但是故事卻背離了偵探的核心。觀眾能認可偵探劇中存在喜劇元素,但是卻未必能認同喜劇披上偵探的外衣。

但是,“唐探”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網劇《唐人街探案》讓“唐探宇宙”得到了完善,它不僅打通了電影與網劇的界限,讓“唐探宇宙”邁入了新的市場,同時也讓“唐探”的偵探初心得到迴歸。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同樣面臨這個考驗的還有即將到來的“封神宇宙”,《姜子牙》又能否完美的將“封神宇宙”的關係串聯起來,讓觀眾的期待得到滿足?

與最初的“漫威宇宙”、“DC宇宙”不同的是,“白夜宇宙”、“唐探宇宙”完全是白手起家,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其人物完全是根據第一部作品衍生而來,而“漫威”、“DC”是在展示自己已有的宇宙,並且還在不斷補充豐富。

“白夜宇宙”不可急於一時


創作者在構造新宇宙的過程中,切不可操之過急。

新宇宙的粉絲來源於對創作者第一部作品的認可,如果想讓IP走得更遠更廣,就絕不能只依靠與一些老面孔的牽絆。宇宙的關係框架要清晰、敘事風格要承襲、作品質量也要有保證,不空耗觀眾感情,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一顆恆星,讓更多的人慕光而來。


劇焦一線(ID:TVfocus)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