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避免將寫景文變成敘事文?

用戶7751410335857


大家好,首先在這裡我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風景寫作的主要參考是我已經看到或正在經歷的風景。我覺得我必須掌握風景的特點和特色。我必須一勞永逸地寫下風景。我不能像流水一樣寫一切。我必須避免寫沒有任何重點的風景,沒有任何突破或寫作點。如果是這種情況,很容易寫敘事文章。

  此外,敘事重點通過時間、低點、人物和事件四個要素,緊緊圍繞這四個敘事要素展開。

  然而,當寫一個場景時,一個人必須抓住要點和吸引人的風景,強調描述。英語委婉優美,跌宕起伏,要突出場景的意境而避免大量的口語化如敘述是不可能的。

  除了突出景物和描述景物之外,景物的描述還應融入創作者對景物和意境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區分景物的描述和敘述。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透視表面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的描繪出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抓住景物的特徵,全面細緻地觀察。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令人折服。

2: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麼樣子的。二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麼樣子,近處看它是什麼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麼樣子,從下看是什麼樣子。

3:展開合理的想象。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從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注意情景交融。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思想感情。如《林海》,處處流露出作者對綠色寶庫—林海真摯的感情,一腔讚美之情。


自由衝鋒號


寫景記敘文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敘文,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作文類型之一。那麼,怎樣才能寫好寫景記敘文呢?

一、抓住景物特徵,細緻觀察

觀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學生髮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有動有靜地描寫,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出了從不同角度看廬山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他筆下的林海是那樣的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正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景物描寫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由動到靜,由人到物等。總之,只有把握好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新自然。景物描寫的順序通常有兩種:一是按時間的發展順序寫,如按四季的交替順序寫一棵樹的成長過程;二是按空間的順序寫,如按從遠及近的順序寫一座山的樣子。

三、展開合理想象,描出氣色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把景物的狀態、顏色等寫下來。例如,“一隻黃鸝站在樹枝上歡快地唱歌”就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黃鸝的活潑可愛。

1、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點。

第一要抓時序的特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黃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一樣。

第二要抓場所的特點。寫景的文章要指明瞭場所。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點。不同的風景點特點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為主,有的以奇石聞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應當抓住這些不同的特點,寫出景物的個性。

2、動靜結合,寫好景物特點。

在寫景作文中,景物有靜態與動態的區別。自然景色總是沉靜的,但又都在不斷地運動與變化之中。寫景時既要注意靜態的景,又在善於看出景中的動態,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描寫時或先寫靜態後寫動態,或先寫動態後寫靜態,使景物處於靜態與動態時的特徵和諧完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中的景色特點“活”起來。

三、以情觀景,借景抒情。

寫景物的作文,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它最終的目的是要表達人的一種情感。關鍵在於處理好“景”與“情”的關係。景與情貴在溶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達到水乳交融、不可分離的境界。在方法上,可多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景物帶有人的特點,讓寫實與想象完美結合在一起。一篇優美的文章只有滲透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才能更好地表達文章中心,準確地抒發作者的情懷,使讀者也能從課文美的文字中真切體會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對景物的喜愛。

總的來說,寫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根據所寫景物的特點,有所側重地選擇景物描寫方法,寫時要展開豐富的聯想,並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平時要多觀察、多練習,把你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色寫出來,讓寫景,就是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自然景物用具體生動的語言文字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氣氛,突出中心,抒發感情。


百里圖書


寫景的文章,我們往往稱它為散文,也就是狹義上的散文,而敘事的文章我們往往叫他記敘文,那麼也就是說他們的體裁是有所不同的。

第一,寫景的文章有分為遊記,有分為抒情類的。我們通常說以景寄情,就是說在寫景物類文章的時候,往往襯托作者的一種心境,也就是能夠做到以景抒情,那麼就很難變成記敘文。

第二,記敘文往往需要以時間或者空間作為一種順序來組織文章的,而寫景的文章往往是以作者的心境,或者以某種情感作為一種組織文章的結構。也就是說,記敘文需要具備六要素或叫五要素,而寫景文就不需要有這樣的限制。

第三,記敘文需要的是能夠清楚地將一件事情記敘清楚或幾件事情有條理組織起來,同時能夠表達某種思想情感,而寫景文往往作者的思維是天馬行空,一件事或者一個景物觸動了作者心中的某種情愫,而引起的對周圍環境的一種表現。


寧德時代記錄者


寫景主要參考自己看過的,或正在經歷的景色景緻,有感而發,寫景要抓住景的特點和特別之處,寫景更要有主有次,切不可流水一樣啥都寫,寫景更忌諱沒有任何重點,沒有突出點和可寫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寫成敘事一樣的文章了。

另外,敘事的重點是時間,低點,人物和事件經過四要素,緊緊圍繞這四個敘事要素來展開。

而寫景的話,就一定要抓住突出點和吸引眼球的景色或景緻,重點突出描寫,英文以委婉美麗,跌宕起伏,忌敘事一樣白話一大堆,卻無法突出寫景的意境。

寫景的話除了突出景色和景緻展開描寫,更要融入創作者對景色的瞭解和意境,這樣的話寫景和敘事才能更好的區分開來。






塵言鋒語


1.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須包括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誰做了什麼”或“誰怎麼樣”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 2、找主旨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還有標題。 3、文眼: 標題是“文眼”,統帥全文(新聞);有時交代首要人物、故事情節,有時交代首要事、物(“物”象徵意義);有時還是“線索”。

3.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讚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繫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裡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後文作鋪墊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21.鑑賞詩歌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鑑賞古代詩詞,分一下幾步: 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註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繫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 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繫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電商直播小助理


說兩句耳熟能詳的詩句來對比一下,如:

寫景——“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寫事——“路上行人慾斷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由上可見,將物喻物則是特殊象徵意義的寫景,但是如果將情感代入景色,就特別容易將景緻變成一種敘事文體。

也就是說,如果單純的去寫景,就應當不要以個人思想為主體去代入描寫,而是應當從宏觀角度去描寫物,以物為主,將主心骨全權控在“物”的美感之上,自然就會做到形象生動的去描寫景物。






避免將寫景變成敘事文,首先大腦中要有一副獨具特色的風景畫,通過這幅風景畫,抒發出自己的情感主題!再通過觀察,形象,生動,清晰的描繪出景物的特徵!再者,寫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通過生動,細緻的描寫景物把感情表達出來!寫景要採用多種寫作手法,比如擬人,比喻等!使景物形象化,帶有人的特點,人的感情,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有機地融為一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0c370ae70a44effbc458bffc23bd866\

13769808859


這個對自媒體人要求很高了,拍攝風景,不能平鋪直敘,你要被你所拍攝的景物所感動,把情感寄託在景物上,寓物於情,情景交融。


容乃為上


心裡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