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一大早,就接到了同學小文的電話,借錢。

小文是我的同學,平時得過且過,工作馬馬虎虎,30多歲了在公司還是基層員工,孩子一歲了,家裡幾乎每月都是月光族。

平時的時候,小文覺得日子還算不錯。

雖然存款不多,但是從來也沒有為難的時候。

前幾天,小文的媽媽突然查出癌症,需要錢做手術,大概要幾十萬,又沒有保險,眼看著人一天天憔悴。

小文沒辦法,聽別人說期貨賺錢,馬上從網上貸了5萬塊,在網上學別人炒金屬。

結果連期貨網站都是假的,5萬塊顆粒無收。

小文的例子,又是多少人的現狀。

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沒錢時才想著賺錢,很可能飢不擇食掉入陷阱。

當一個人到了絕境的時候,尤其是因為金錢導致的絕境,很難做到理智。

這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陷阱,等待著“病急亂投醫”的人。

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1.沒錢的人,其實更容易上當

有一項很有意思的統計。

在買二手車的人群中,有錢人受騙的幾率比沒錢的人低的多。

原因就是,有錢人買車往往買高端車,前車主多很愛惜,問題車較少。

沒錢的人選二手車,往往只注重價格,越便宜越好,但卻不符合價值規律,通常價格很低的車,毛病也多。

這表明,沒錢的人過於注重成本考慮,目光短淺,往往以少付出,多獲取來評價事物,卻總是違背發展規律,被佔便宜的喜悅屏蔽了雙眼,而騙子往往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屢屢得手。

還有一點,沒錢的人,幾乎不瞭解資本的逐利性,面對從天而降的餡餅,往往以為是老天開眼,卻忘記了自己在拿真金白銀投資,等冷靜下來,騙子早已遠走高飛。

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2.賺錢與存錢,人人能做到

很多人覺得賺錢很難。但難的是很多人不願做,而不是不會做。

可以概括為長中短三方面:

長線:要自我投資,讓自己變得值錢。趁著有時間,難考的證書,熱門的證書,多考幾個,讓自己的價值越來越高。價值越高,越有人找你,就是給你送錢。

中線:儘管很LOW,但還是要說,有錢的時候還是儘量存點錢吧,儲蓄很土,關鍵時能救命。

短線:實在不行,做做兼職。如果你在學校教書,下班時間幫人補習補貼家用;如果你白天在寫字樓坐辦公室,晚上還可以送外賣開出租車。雖然辛苦,但是踏實,當危險來臨的時候,有時就能度過難關。

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3.賺錢,需要長期合理規劃

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說:生活的基本問題並不存在所謂的特效藥和快速方法。要做出預測,並提前制定相應策略。

在職場,規劃的第一步是有目標,要有非常精確的賺錢目標來引導自己,比如說,今年你的目標是賺多少錢,薪酬想達到多少。

很多人都曾夢想過一年掙100萬,可究竟有幾個人具體算過,一年掙一百萬,一天需要掙2700元,一週要掙夠近2萬才行?

有了目標,還要捨棄不切實際的一夜暴富的思想,成天夢想天上掉下金元寶的人,往往喪失了行動的能力,僅剩下了虛無的幻想。

股神巴菲特,縱橫金融界60餘載,其實平均的年化收益率也僅有20%左右,如果單論一年的收益,可能身邊很多人炒股一年的受益也要超過這個數字。

但他堅持長線投資,價值投資。所以,財富以每年20%的增長速度,累積了60多年,就是天文數字。

一步一步,積少成多,才是道理。

沒錢的時候才想著賺錢,你不上當,誰上當?

很多時候,天上掉的不是餡餅,而是騙子的釣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錢的時候,就是危機來臨,唯有居安思危,捨棄暴富的夢想,保持清醒的頭腦,腳踏實地,才能避免成為騙子的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