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演人生的捷徑

讀《人生創意十四堂課1》有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時期,我們有不同的步伐,李新平是一個特別的女孩,特別地感恩,特別地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特別地享受生活。


1.這本書解決什麼問題?


此書說是一部心理書,倒不如說是一部讓你開拓眼界的書。世界有各種可能性,而你是唯一的個體,怎麼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創造一點新的軌跡?每一點新的軌跡,在李欣頻看來,都叫創意!


如何尋找自己的創意?在瞭解世界之前,先端詳自己,訓練自己的感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以廣角的鏡頭去看世界。


閱歷通過每一個腳步、每一個眼界來告訴我們,世界是多樣的,世界是充滿色彩的。我們以閱歷來繪製自己的生命藍圖,發掘自己的興趣點。發掘自身不同時期的優勢,在優勢和興趣中深挖,你會找到一塊新的版圖,這就是你的創意版圖。


多旅行、多讀書,把閱歷和見解畫成自己的生命藍圖,這是李欣頻推崇生活的方法。


孔子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瞭解無邊浩瀚的宇宙中更多的知識面,掌握底層邏輯。在旅行中,意外無處不在,我們通過掌握的知識,隨時迎接意外,去調整、去解決、去適應。


李欣頻正是用自己的腳步,走出觸角與世界連接,建立自己的情報系統,畫出自己的生命藍圖,從而描畫出豐盈人生。


2.這本書為什麼是李欣頻寫?


人生是可以預演的。透過不同的劇本,不同的歷史結果,我們可以瞭解自己沒有經歷的各種可能。


李欣頻帶我們認識了很多部電影,讓我們從家庭,工作心理等範疇上了解更多的可能性。看電影不僅是短短兩個小時的消遣,更是人生百態的預演,避開悲劇結果的一種遠見。


同時李欣頻親身走過了40多個國家,她的每一個腳步都是充滿對知識的渴望與探索。例如,她想了解美學,她會跟隨專業的建築團一起到意大利,從設計師的眼裡和行為中瞭解這個藝術品。同時接收藝術品的美學和專業人員的解讀,讓自己更快更深入地萃取知識。


所以寫書的同時,李欣頻是帶著學習的功利性去遊走世界。沒有了親身經歷,沒有當地環境的耳目渲染,她是不可能寫出這麼淺顯易懂的書,讓你願意讀,讀得懂,讀得明白。


3.值不值得讀此書?


這本書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大道理,只是淺淺地跟你細說她走過的每一個腳步下的見解和親身感受。


她把閱歷生活後的感悟寫成書,告訴你,閱讀吧,看電影吧,旅遊吧。用這種方式開啟你探索自己內心、瞭解生活的步伐。


雖然閱讀、旅行、看電影,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李欣頻以上帝視角,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解讀之旅。讓你從宏觀上看到整個人生藍圖,更清晰自己在某個時期做了什麼,錯過了什麼,應該怎麼做。


提前掌握這些人生技能,才不會像我現在這樣子,到35歲才悔不當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