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武則天的“飛白書”《昇仙太子之碑》碑額

【書法非常道】

在男權社會里,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天底下就沒她不敢幹或幹不成的事。這位曾經是唐太宗皇帝的武媚娘,陪侍李世民左右,自然也受其影響,非常喜歡書法,而且也像太宗皇帝一樣善於飛白書,傳世至今的《昇仙太子碑》就出自她的手筆。她以白書體書寫碑額,用行草書體書寫碑文,其書法水平堪比當今的許多中書協會員。

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武則天的行草《昇仙太子之碑》碑文

不僅如此,在她成為大周皇帝以後,為了顯示皇權和自己的統治思想,有一天她竟然突發奇想,要廢棄一些原有的字,自出新意,專門創造一些“新”字。大概她是想以這些新字來顯示她的新時代——大周。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她曾專門授意時任鳳閣侍郎(中書侍郎)的宗秦客負責造字工程,而且對於新造的字,甚至會在御前會議上聽取大臣們的意見。結果,創造新字就成了她的小癖好。

宗秦客當然不敢怠慢,帶領一幫文人認真研究,揣摩聖意,為造新字而挖空心思。終於在那天的朝堂上,他呈上新造的字若干個,其中有一個字是方框裡邊置一“武”字,讀作“國”字,也視同“國”字,意思是武則天是一代女皇,號令天下,整個國家都是武家的。這個馬屁不是拍得很好嗎?

可是,朝堂上還是有一位大臣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說:“把‘武’框起來,這與‘囚’何異?寓意不好。”最後,武則天決定還是把“八方”放在方框內,造字為“圀”字,取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面八方則為“國”。眾臣自然稱妙。

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八公山人語】

宗秦客的母親是武則天的堂姐,他曾主持《聖母神皇實錄》,又曾首倡武則天改朝換代,所以在大周朝建立後,他官至宰相(內史)。“造字”之事看起事小,實則重大。當年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倉頡也因造字之功,被後世尊為“倉聖”,至今還留有倉聖廟。

當然,造字的是武則天,宗秦客不過是執行者。689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他製作了12個新字,包括"照"、"天"、"地"、"日"、"月"、"星"、"君"、"臣"、"載"、"初"、"年"、"正",即所謂 “則天文字”,在690年至705年的武周王朝使用。這些字採用“六書”中的會意手法,把一些字拆解後重新組合,而且內含深意。例如,以“永主久王”為“證”;“地”作“ 埊 ”含“山水土”;“臣”字,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就是臣(見上圖)。如此等等。

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王世國編著《書法非常道》

武則天的專名就是“曌”(照),寓意她像是日月當空。造了新字後,她便“指鹿為馬”,頒佈天下,在全國推行使用。她在位15年裡,共用了13個年號,其中“天授”、“證聖”、“聖歷”和改元大周前的“載初”4個年號,全是她新造的字。

武則天造字癖好,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只是這些通過王命頒佈使用的文字,違背了文字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特性,所以在她死後,也隨她去了,日常生活中已沒有人再用,只是在一些匾額中還可以見到(如下圖)。

女皇武則天的小癖好

你認識這幾個字嗎?就是:天長地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