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發佈 丨嚴防嚴把交通輸入關 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走進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現場

渭南發佈 丨嚴防嚴把交通輸入關 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走進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現場

隨著全市復工復產平穩有序推進,各火車(高鐵)站、汽車站場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輸入的重要關口,城際客運也成為內防擴散的重要戰場。3月4日,記者走訪了渭南火車站、北站、西站等主要交通樞紐瞭解到,返程客流到渭後能迅速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實現了人員快速分流,避免了人員聚集,返程高峰秩序井然。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新聞鏡頭——

“堅決落實落細各項舉措,讓乘客暖心更安心”

採訪地點:渭南火車站駐站小分隊:市運管處、渭運集團

“@大荔縣聯絡員:旅客某某,戶籍地為河南淅川,由西安經渭南到大荔親戚家,有咱村委會同意接收出具的證明。接站人××,車牌號××,聯繫電話××,請做好防控對接工作!”凌晨2時許,“渭南火車站重點旅客分流聯絡平臺”微信群內,彈出這樣一條信息。不到兩分鐘,對方回覆:“收到!”市運管處駐火車站值勤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樊滿堂介紹說,為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有序、高效推進,他們專門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形成重點旅客分流接收保暢、重要信息發佈、快速應急反應、跨區域聯動的工作機制。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早上8時許,幾位穿著防護服的值勤人員正在對返渭旅客進行信息登記,不遠處停放著幾輛渭運集團的定製快客。記者還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手邊放著一沓“旅客運送交接三聯單”。“我們必須將每一位乘客精準分流,再分別由我們駐站、隨車、接收點進行協調交接,這也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管控體系,確保不落一人。”值勤點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王博理說。

這只是市運管處、渭運集團駐紮火車站值勤的兩個縮影。

“把接回來的來渭返渭人員一個個送到住處,簽好接收回執的那一刻我們的心才能放下。”據市運管處副書記、工會主席原歡武介紹,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對火車站的消毒、通風、登記等防疫工作進行督導,對除臨渭區、渭南高新區、渭南經開區、華州區之外的分流工作進行指導,對從重點地區返回的其餘縣(市、區)旅客進行分流。為此,站內製定了相關的預案,堅決落實落細各項舉措,所以不會出現乘客聚集的情況。實行24小時輪崗制,通過定製快客和租賃包車進行分流。目前,定製快客有8輛,租賃汽車5輛。下一步將根據情況,隨時調配應急班車,讓乘客暖心更安心。

記者看到值勤點帳篷內的簡易床上放著幾件棉大衣,正準備拍照時,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員溫博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後半夜冷得渾身哆嗦,所以拿來給大家備用……”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多方聯動有力保障,我們協調對接順暢多了”

採訪地點:渭南北站駐站小分隊:市客運管理處

早上10時許,記者來到渭南北站出站口看到,這裡設立了體溫檢測通道、省內返渭通道、省外返渭通道、重點地區來渭返渭旅客分流點、各縣(市、區)換乘旅客登記分流處……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市客運管理處的李小平從年前至今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為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嚴把出口關,李小平和同事一起對乘客出站、排查、分流、安置等情況全方位盯死守牢,經常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緊張。

“有許多志願者主動報名,幫助我們協調對接乘客分流、接收工作。多方聯動有力保障,工作順暢多了,已經進入規範化、精細化的狀態。”市客運管理處副處長張娟感慨地說。

據瞭解,除了對返渭旅客登記運送工作之外,為保障乘坐人安全,市交通運輸局還設置了乘坐公交車、出租車掃碼登記信息制度,每位乘客在上車時都要進行掃碼登記,同時每趟載客結束時,必須對車輛進行消毒,確保司乘人員安全。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只要有任務,我們24小時待機”

採訪地點:渭南西站駐站小分隊:市公交總公司

下午1時許,在渭南西站出站口,市公交總公司副總經理馬正利帶領值勤人員有條不紊地對重點省市來渭人員登記,並一遍遍講解返家流程和自我隔離注意事項,再根據分流信息,逐個撥打電話與應急班車協調對接。突然,一對剛從浙江返回來的夫婦衝上前稱,對於工作人員提出的“回家前必須先被送至醫院做體檢”一事不能理解,要求解釋。在馬正利的勸說下,這對夫婦最終欣然坐上了定點醫院的車。

“特殊時期,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所以我們作為城市的‘守門人’,不得不謹慎小心,多解釋就好,大多數人都很通情達理。”馬正利還告訴記者,他們根據客流變化精準安排公交運力,目前運行車輛有80輛,基本可以滿足市民需要。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他們還安排了13輛定製車輛方便開工企業人員出行。

“只要有任務,我們24小時待機。雖疲憊卻依然堅持,希望一人辛苦換來萬家甜。”22時的微信朋友圈裡,馬正利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渭南发布 丨严防严把交通输入关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走进渭南交通疫情防控现场

新聞解讀——

築牢“防控牆”,全力守好來渭返渭“第一關”

“當前,外防輸入、內防輸出仍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絕不能有絲毫放鬆和大意。我們要嚴而又嚴、細而又細落實各項措施,全力守好來渭返渭‘第一關’。”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家安說。

為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市交通運輸局第一時間調配工作力量,組成聯防隊伍,通過統一指揮調度、統一職責任務、統一流程標準、統一信息報送、統一工作紀律,進一步優化各火車(高鐵)站旅客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出站分流接收以及換乘公交、出租、定製快客等環節流程,嚴把輸入關口,形成閉環管控,力爭“嚴防死守不漏一人,精準登記不缺一項,無縫對接不少一環,密切協作不誤一事”。

嚴防“鐵路輸入關”。在全市14個火車(高鐵)站,設立了來渭返渭旅客管控排查分流點,累計排查旅客13萬人次,共移交疑似發熱人員37人,做到了不漏一人、閉環管控。

嚴把“城區流動關”。全市24家客運汽車站場第一時間暫停了旅遊包車、班線運輸及城鄉公交,各站場及時設立隔離室,全面實行實名登記和消殺作業,累計排查乘客2.3萬人次。

嚴守“公路進口關”。對全市9條出入省界卡口、24條出入市界卡口實行全面管控,先後參與21處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卡點排查工作,投入一線防控力量2.3萬餘人次,累計排查人員21萬人次。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還將進一步優化車站檢查流程,把好疫情輸入關;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運行管理,把好城區流動關;進一步加強客貨行業指導服務,把好跨區移動關;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防控監管工作,把好建設前提關;進一步加強機關單位防控管理工作,把好自身安全關,加快復工復運復產,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