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本文為諾貝爾獎得主與楊振寧研究的系列文章之一,更多作品將陸續刊出,敬請大家期待!


中國近代史上,清華大學數學系早期有一個祖籍安徽鳳陽、生在合肥的教授,名叫楊(楊)武之。

楊老先生一輩子做數學研究與教學,教過的學生數不勝數,其學生華羅庚、陳省身時常來家裡與他探討數學。

其實,在他心裡面,最得意的學生還有他的子女(據載五個子女,其中一個不詳)。

在他和夫人羅孟華的嚴格要求與悉心培養下,子女們大多數都成為了棟樑之才。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他們的大兒子楊(楊)振寧,1957年與人共獲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說起楊振寧的名字,還有一段來歷。原來,名字中的“振”字是楊家到了楊振寧這一代的輩份名;而“寧”字是指代懷寧。懷寧是地名,因為他父親那會正在安慶(又叫懷寧)教中學。

除了楊振寧外,他的弟弟振平、振漢、妹妹振玉幾乎也都是個個爭氣,也都有不俗的成就和事業。

楊振寧先生的胞弟、胞妹以及堂弟們不是術業專攻的教授、高級工程師(或副研究員),就是事業有成的社會公眾人物。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01 胞弟楊振平

楊振平1930年出生,長相與大哥楊振寧有不少相似之處。

兩兄弟不僅志趣相投,從小也對理科很感興趣,而且一起玩,有共同的朋友圈,兩人都玩得好的朋友有著名海歸科學家鄧稼先。

1948年,楊振平從昆明的高中畢業後,在大哥楊振寧幫助下申請了布朗大學的入學許可。

這一年夏天,在父親楊武之的託付下,楊振平和鄧稼先一同結伴出國,坐船先是到了舊金山,然後坐火車到達芝加哥,一起在楊振寧當時租來的房子裡住了幾天。

後來,楊振平去了布朗大學攻讀,在大哥楊振寧的資助下,在美國上完了大學。

楊振平1954年進哈佛研究院,當時學電腦,後來學物理。

再後來他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物理學,學生中有改變世界半導體產業發展進程的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林本堅等人。

他與大哥楊振寧也有研究上的合作,在學術期刊發表了一些論文。

近年來,楊振平也偶有回國,一般會到北京、上海,比如在楊振寧的北京清華園家中短住一陣。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02 胞弟楊振漢

1932年,楊振漢出生在清華園。他的年齡比1922年出生的大哥小了10歲。

與兩個哥哥的興趣有些不同,小時候,他更喜歡機械方面的玩意。

1937年的“七七事變”發生以後,北平已經不能呆下去了。他跟隨家人離開清華園,途經長沙,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在西南一隅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園成長和學習。

1948年,他隨同父親楊武之去上海,住進如今華山路上的一棟花園洋房。

1953年,他從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畢業,學的是化工機械專業。

隨後他被分配到北京,在當時的冶金部從事設計工作,趕上了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自1965年起,他在國企幹得風生水起,相繼出任車間技術副主任、技術辦公室主任、副總工程師等職。話說王洪文當年仕途,就是從這個廠起步的。

改革開放後不久,他被組織任命為上海柴油機廠總工程師,也是這一年,他作為上海的先進工程師代表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後來,他還曾擔任該廠廠長。

後來,他被調到上海市委進出口辦工作,負責籌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經貿委。1985年初,他擔任上海外經貿委負責人。

這期間,他主持創建了國內第一家自主經營的商業化運營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還引進了花園飯店、哈根達斯等著名跨國企業。

1985年後,他被統戰部委派前往香港,組建東南經濟信息中心(SEIC)。至1991年期間,他擔任東南經濟信息中心副董事長、總經理,研究相關重大政策等課題。

自1992年起,他和妻子再創業,任楊譚顧問公司董事長、楊譚(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一家人

說到他的妻子譚茀芸,這可是曾經在上海婦女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作為紡織工程師,她可是一位婦聯管理者,曾任上海/婦/聯/主/席及全/國/婦/聯/副/主/席。

她不僅曾多次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市勞動模範、市三八紅旗手,而且還是2002年內藤育兒獎獲得者。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譚茀芸

她還有兩件事情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 一是她推動創辦了親子夏令營,促進了親子教育在大陸的普及;另一是她倡導發起成立了上海市女工程師聯誼會。

楊振漢夫婦現在已經定居香港,也經常在香港或內地與大哥一起參加活動。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翁帆、楊振寧和楊弟、弟媳

03 胞妹楊振玉

妹妹楊振玉受父輩和兄長的影響,一心向學,術業也是有專攻。

1958年,她從復旦大學生物系畢業,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最初是研究實習員。

後來,她參加了中國第一個海洋動物生理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並赴青島海洋動物生理實驗室從事課題研究。

以後,她長時間在中科院上海生理所工作,成為了一位潛心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20世紀80年代以後至今,她與丈夫定居美國,落腳在大哥工作了30年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楊振玉夫婦一起琴瑟相合,合作翻譯了大哥楊振寧的一些著作、文章,並有出版、發表。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04 堂弟楊振懷

楊振寧的大家族學風濃厚,父輩和同輩都是努力讀書,積極進取,以圖能夠出人頭地、有所作為。

在他降生6年後,1928年9月的一天,一個男孩在安徽合肥的楊家大宅誕生了。

這個男孩就是他的堂弟,名字叫楊振懷,是新中國水利水電界名人之一,為水利專家、高級工程師。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1950年,22歲的楊振懷從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畢業,同年還入了黨。

大學畢業後,他就去了東北,從基層幹起。

在水利部瀋陽設計院,他曾經是穆稜河水利工作隊隊長;

在水利部哈爾濱設計院,他曾經擔任水工室主任;

在黑龍江省水利設計院,他曾經出任副院長。

後來,他調任水利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緊接著,他擔任水利電力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

以後,楊振懷更耀眼的職務是副部,後來他擔任了五年的部長。

在他任上,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上馬。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若論成就,也許他的貢獻難以和諾貝爾獎得主去比較。

但是,若論身份和地位的級別,他位居正部級,比堂哥楊振寧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身份享受的副部待遇略高一籌。

據媒體有關報道,楊振寧還曾在東北專門見過這個實在是不簡單的堂弟。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05 堂弟楊振斌

媒體的文章中還透露了他的另一位堂兄弟楊振斌,是一位曾任安徽省工商聯常務副會長的高級工程師。

振斌是楊先生的堂弟,比楊小了差不多22歲,而他的父親與楊武之先生是親兄弟。

1967年7月,這位23歲的大學生從安徽工學院汽車專業畢業了。

之後,有著好文憑的他曾經去了西南邊陲的貴州省工作,在遵義地區汽車運輸公司做工人、當技術員。

1975年11月,他調回安徽,曾經擔任合肥市公共交通公司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等職務。

五年後,他被組織批准去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工程研究班進修、學習。

由於技術與業務能力表現突出,後來他得到不斷的提拔,走上了技術管理方面的領導崗位。

從1982年7月開始,他先後擔任合肥市公共交通公司生產科副科長、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生產技術科科長、副總工程師等職。

1988年4月,他離開國企單位,開始擔任安徽省工商聯副主委、副會長、常務副會長。

2004年,他被聘為安徽省政府參事(廳級),為政府出謀劃策。

值得一提的是,他與大堂哥的聯繫和互動很頻繁。每當楊振寧回安徽的時候,他一般都會親自陪同;而他要是去北京出差或旅遊,也會常去清華園堂哥的家中探訪。

有篇文章記載,楊振寧樂於推薦大陸有潛質、有抱負的年輕人去美國名牌大學留學,而且那些名校一般也會給他面子。但是,楊振寧並沒有給老家的侄子開過後門。

在論證這個觀點的時候,作者引述了楊振斌先生的表述。

據楊振斌先生介紹,楊振寧為人正派,楊振寧和楊振斌的家人有不少孩子也是學物理的。有一次,一個侄子想讓楊振寧寫一封推薦信給美國的大學,但是楊振寧拒絕了。

究其原因,“楊振寧總是說,他自己沒有親自教學過這些孩子,對他們的學業成績並不瞭解,如果寫信推薦是不合適的。”

楊振斌先生還透露,這些孩子後來出國留學深造,也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

當然,據楊振斌先生介紹,其實楊振寧也很關心這些孩子。他會找時間也侄子、侄女們聊學習狀況,根據自己的經驗,適時地給予他們學習和專攻方向的一些中肯建議。

他的一個侄子就讀合肥的中科大,本來學的專業是動手能力要求強一些的低溫超導方面的專業。但是,楊振寧卻建議這個侄子去改學物理學理論研究相關的專業,因為他覺得正好可以避開動手能力偏弱的不足,而充分發揮數學功底基礎好的優勢。

這個情況其實和楊振寧先生自己的經歷如出一轍,當初他正是放棄了實驗物理的鑽研,而主攻理論物理方面的研究,不斷努力和探索,終獲得學術上的巨大成就。

網上對於楊振寧家族同輩成員的介紹有限,其他兄弟姐妹的情況不詳。如各位讀者能夠提供線索,非常歡迎進行補充,在此不勝感激。

揭秘楊振寧的弟、妹背景,1堂弟為正部,1弟媳為副部,牛人居多

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授權,如需引用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全文複製、抄襲或篡改很有風險,感謝支持!


1、百科相關詞條

2、楊振漢伉儷:有幸跟上祖國每個階段的步伐-新華網

3、楊振寧傳

4、鄧稼先與楊振寧-網絡文章

5、楊振寧兄弟姐妹合影-中安在線[2007-11-14]

6、堂弟稱楊振寧很愛國 為回國遠離美國機密-青島新聞網-2007-11-15 中安在線

7、重視早期幼教 冀撰親子書籍-香港文匯報[2005-11-16]

8、青島海洋動物生理實驗室的籌建過程和主要工作-範世藩-《中國科技史雜誌》第32卷

9、其他相關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