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的嬰兒拉肚子快一個月,用了不少的藥就是效果不好,你有好方法嗎?

沉靜悟難


當下最先做的就是去醫院檢查,建議去查個大便常規和抽血檢查過敏源這兩種。

查大便主要是排除是不是腸道感染以及是否感染輪狀病毒。

如果大便檢查都沒有問題的話,就要考慮過敏的問題了,7個月寶寶這個階段主要是以奶為主,輔食少量添加。所以寶媽最好查個過敏源排查下。

另外拉肚子期間建議暫時先將奶粉換成專門的腹瀉奶粉,腹瀉奶粉主要用於寶寶腹瀉階段和恢復階段,其與普通奶粉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不含乳糖。長期腹瀉會導致寶寶乳糖不耐受,等恢復後,再換回普通的奶粉,如果母乳餵養的話,可以一起喝。

寶寶腹瀉最主要的在於家長做好預防工作,比如避免接觸或者食用過敏源,做好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定期消毒寶寶餐具奶瓶等。


家有萌娃育兒


首先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如果有炎症,要及時治療,如果化驗結果沒什麼問題,那就說明是小兒腸胃功能紊亂,在醫生的指導下調理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我家兩個孩子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大寶十個月的時候,就這樣,一天拉好幾次,拉了一個多月,大便蛋花狀,怎麼都治不好,化驗大便也沒什麼,孩子精神狀態也很好,不同於平常的腹瀉,結果熟識的醫生說,可能就是腸胃功能紊亂,回家注意孩子飲食,別讓孩子吃油。結果不治了,過了一段時間真好了。到了二寶時,有經驗了,吃了幾次藥,不管用,看他和姐姐小時候的症狀一樣,索性沒治,過一段時間,自己也好了。

但是腸胃功能紊亂是有誘因的,比如,你覺得孩子五個月開過葷了,就可以吃點帶油的食物了,結果就引起了孩子腸胃功能紊亂了,或者是孩子受涼了,都會引起腸胃功能紊亂的。我家的是奶奶心疼孫子,見母乳不夠孩子吃,買了些豬骨頭燉湯給孩子下麵條,結果,孩子腸胃受不了引起的。


秀逸寧人


對於這個問題:

第一先去醫院給孩子化驗一下大便 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

第二 如果寶寶還在哺乳期 寶媽一定要注意不能吃冷的食物,寶寶的拉肚子很有可能和寶媽平時的飲食有關係

第三 七個月大的寶寶也添加輔食了 有可能有的食物寶寶不好消化 導致腸胃不好。

總之要多方面去找寶寶拉肚子的原因。我在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記得當時我家寶寶七八個月左右的時候也拉肚子 大概拉了兩個多星期,孩子的大便像蛋花湯 每天拉好幾次,我們剛好去打疫苗問了醫生 醫生直接說 哺乳期寶寶拉肚子和媽媽的飲食有關係,後來我很注意飲食 不吃涼的 ,(之前喝過涼果汁)過了一陣子 寶寶就好了 。所以要看你家寶寶是怎麼拉肚子了,有的和媽媽有關,所以要先看醫生。





全職寶媽凱利


我家孩子七個多月的時候也是拉肚子拉了一個多月。當時估計是餵奶有點過度了,一直給他吃的多,消化不了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後來,就減少餵奶量,當時是我同學給我推薦的藥,他是兒科醫生,拉的特別稀次數多的時候給他吃的蒙脫石散,拉的不是太稀的時候,吃了雙歧桿菌,吃了兩三天好點了,後來又吃了幾天,總共吃的大概一個星期,好了。雙歧桿菌我是給孩子碾碎泡水給他喝的。我感覺雙歧桿菌效果還可以。


勇敢做自己貝


寶寶拉肚子一個月沒有好,這個很大的原因是護理方面沒有做好。

腹瀉大多是自限性的。

寶寶腹瀉常見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乳糖不耐受,過敏,積食,細菌感染,受寒等。

不同原因調理側重不同,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導致腹瀉的結果都是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黏膜受損,滲透性增加,。所以,只要腹瀉了,都可以第一時間吃補液鹽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導致腹瀉的結果都是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黏膜受損,滲透性增加。

所以,只要腹瀉了,都可以第一時間吃補液鹽業維護腸道滲透壓,防止脫水,吃益生菌、鋅,修復腸道粘膜維護生態環境,也可以根據程度改吃更好消化的水解配方奶,或者先把乳糖酶吃上,防止乳糖消化不良,加重腹瀉,嚴重腹瀉,吃腹瀉奶粉。

其他的看具體腹瀉的原因是什麼,再對症護理:護腸道滲透壓,防止脫水,吃益生菌、鋅,修復腸道粘膜維護生態環境,也可以根據程度改吃更好消化的水解配方奶,或者先把乳糖酶吃上,防止乳糖消化不良,加重腹瀉,嚴重腹瀉,吃腹瀉奶粉。

其他的看具體腹瀉的原因是什麼,再對症護理:

1.乳糖不耐受:母乳的需要加上乳糖酶,奶粉的改喝無乳糖奶粉或者無乳糖的腹瀉奶粉,不確定是否乳糖不耐受,也可以先服用乳糖酶看情況。

2.過敏:迴避過敏原,奶粉過敏需換成氨基酸配方奶或者深度水解配方奶。

3.細菌感染:必要時候用抗生素。

4.積食、消化不良,除了益生菌、酵母鋅、補液鹽,飲食方面需要合理安排,

5.病毒感染:加上乳鐵蛋白(奶粉不過敏的前提下才可吃。)

適合不用類型的腹瀉干預處方:

.營養素:

益生菌,酵母鋅,

食療:焦米湯

護理:丁桂兒臍貼

飲食建議:

如果只是寶寶精神好飲食可不改變,如果拉水狀次數明顯增加,那麼應該暫停不宜消化的肉類,所有食物要特別軟爛,比如可以吃米粥,山藥粥,爛面,蒸蘋果泥,等過度,千萬不要喝沸騰的牛奶,如果很嚴重腹瀉,喝奶要稀釋一倍,有必要時換成腹瀉奶粉。

我是職業營養師秀媽

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及疾病營養調理

育兒問題可以私信我


兒童營養師秀媽


去試試小兒推拿吧。

如果各種原因都查過,各種辦法都試過,排除了人為疏忽,母乳的話排除了媽媽的原因。可以考慮看看小兒推拿。

孩子越小推拿效果其實會更好。我家孩子小時候拉肚子,感冒咳嗽等小毛病基本都是推拿好的。很少吃藥,所以體質一直很好。

當然推拿一定要選擇專業的地方專業的人。

寶媽也可以試著學習一些基本的推拿手法。

另:可以試試艾灸熏熏小肚子,主要不要燙到。


迪爸迪媽


七個月的嬰兒拉肚子快一個月,用了不少的藥就是效果不好,你有好方法嗎?今天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七個月的嬰兒拉肚子快一個月,用了不少的藥就是效果不好,你有好方法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寶寶一直拉肚子,快1個月的時間了,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帶孩子去醫院進行一次檢查,因為1個月的時間裡寶爸和寶媽肯定是能想到的辦法都試過了,但寶寶的症狀還是沒有好轉或者改變,這時候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由專業的醫生給出科學的診斷,然後再根據診斷結果和醫生的建議對症下藥或者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化驗血常規、大便常規等,如果發現是腸炎的時候還需抗炎治療。

寶寶拉肚子的症狀有哪些


嬰兒拉肚子主要常見於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一天排便2-5次,2-3個月後大便次數減少到每天1-2次。寶爸和寶媽們首先要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第一時間準確判斷寶寶是不是拉肚子。

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數,家長還要注意觀察便便的形態,如果便便的次數比平時多,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就有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症狀,同時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症狀。

寶寶拉肚子主要症狀有:

1、輕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到10多次,大便呈蛋花樣或水樣,黃或黃綠色,有白色小塊,寶寶還有低熱,溢奶的情況,精神還好就是有點兒不愛吃東西,體重不增加或略有下降,沒有脫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伴隨有中度發燒。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樣便,黃色,嘔吐,發熱,尿少,食慾差,體重下降,迅速出現脫水和酸中毒,低鉀、鈣、鎂血癥等。

4、有的寶寶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症狀。

寶寶拉肚子家長怎麼辦


1、一般療法:

如果寶寶在6個月大甚至更小,同時是母乳餵養,首先就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如果不是母乳餵養,可以用寶寶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製品繼續餵養,輕症的寶寶適當減少吸奶量。如果寶寶年齡在6個月以上或者已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則需要給寶寶吃一些米粥或其他澱粉混合食物,也可以加些蔬菜、魚或肉末,每次餵飯可以加少許植物油。

(1)給寶寶製作些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補充鉀。

(2)喂新鮮製作的食物,食物要很好地烹製、研磨或搗碎。

(3)鼓勵寶寶吃飯,每天至少喂6次。

(4)腹瀉停止後繼續給寶寶喂上面的食物,並且在腹瀉停止後兩週內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到體重恢復正常。

需要注意:如果寶寶拉肚子情況嚴重,就要禁食8-24個小時,並且靜脈補液。

2、液體療法:

(1)口服法:適用於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的寶寶。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用於中度、重度脫水的寶寶。

3、藥物治療:如果寶寶腹瀉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症狀時帶病兒去看醫生:

多次水樣便、頻繁嘔吐、明顯口渴、不能正常飲食、發燒、大便帶血。

4、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

5、治療偏方:取新鮮胡蘿蔔適量,洗淨切碎,加水煮爛,然後取出胡蘿蔔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蔔的水留作備用)。

每100毫升煮胡蘿蔔的水中,加入5-10克(大約一小匙)胡蘿蔔泥。食用量根據寶寶的食慾,可按平時的量餵給。一般來說,餵食胡蘿蔔泥2至3天,便便就可以成形。

6、保護嬌嫩皮膚:尿布必須勤更換,需用清水清洗屁股並吸乾。

7、適當增減衣物:嬰幼兒穿衣,應該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避免飲食過量或者吃用脂肪多的食物還應該保持經常溫水浴的習慣。

上面的內容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採用第二種液體治療的話,應該到醫院請醫生給予更專業的治療。

寶寶腹瀉的原因


1、體質因素

(1)寶寶胃腸道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同時營養需要相對較多,胃腸道負擔重。

(2)寶寶容易得佝僂病和營養不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3)孩子的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都不成熟,身體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感染。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內感染:

微生物隨汙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

病毒通過孩子呼吸道或水感染。

孩子接觸成人帶菌的人。

(2)消化道外感染:

引起腹瀉的原因:

(1)腸道外感染引起寶寶的消化功能紊亂

(2)腸道內外均為同一病毒感染。

3、濫用抗生素導致寶寶的腸道菌群紊亂:

抗生素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寶寶的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發生腹瀉,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4、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過敏;

(4)藥物影響;

(5)其他因素: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氣候的變化等。

好了,今天的這個問題,七個月的嬰兒拉肚子快一個月,用了不少的藥就是效果不好,你有好方法嗎,就回答完了,各位讀者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家長日記


發生這種問題首先上醫院做個檢查,化驗一下便便,看看有沒有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如果有的話那麼就遵醫囑,如果沒有的話就找其他原因,看看是什麼引起的腹瀉。

一般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拉肚子,如果檢查沒有細菌和病毒的感染,那麼就要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排除。

第一點,如果是母乳餵養的,看看最近母親的飲食結構與前一段時間是不是有了變化,涼的食物,辣的食物,還有寒性水果,吃的是不是多了?比如:獼猴桃,甜瓜,冰淇淋,麻辣燙等等。

如果有以上情況的話,寶媽要及時調整食物結構。

第二點,如果是奶粉餵養的話,看看近期是不是更換奶粉品牌了 ,雖然都是嬰兒配方奶粉,但是不同階段不同品牌的成份還是有一些細微差別,某些品牌的乳糖含量高,引起消化吸收不良,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如果是的話,那就要考慮更換一下品牌。

第三點,這個月份的嬰幼兒,已經開始接觸輔食了,是不是最近輔食的添加方法不正確?

如果是的話就要及時改正,添加輔食的品種要從單一到多樣,開始只能添加一種新食物,試吃3到7天再添加第二種,萬一寶寶有過敏反應或者消化不良就可以知道是哪種食物引起的,而且儘量不要給寶寶吃寒性水果汁,比如獼猴桃汁,西瓜汁,柚子汁等。

第四點,寶寶的輔食工具,小碗,小勺一定要保持清潔衛生,經常消毒。

第五點,這個月份的寶寶,已經可以用手去抓周圍的東西了,並且有的寶寶已經開始喜歡啃有一些玩具,所以寶寶的小手平時要清潔乾淨,寶寶常往嘴裡塞的玩具要保持乾淨衛生。

第六點,由於此月份的寶寶,胃腸消化系統比較弱,腸道的菌群環境並沒有很好的建立,所以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一些菌群製劑。

――希望以上的方法對您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關注我,也可以私信我。


英傑媽媽


首先應該明確寶寶是否屬於腹瀉,孩子一出現“拉稀”,就算腹瀉嗎?不是這樣的。在臨床上,每日大便三次以上,並且是含水量多的不成形稀便,並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或黏液膿血,這種情況稱為腹瀉,即俗稱的“拉肚子”。

那寶寶真的發生腹瀉了怎麼辦呢?這是嬰幼兒中的一個常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引起腹瀉的原因,主要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消化不良等。

針對寶寶腹瀉情況,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都應做好以下幾點:

1,根據寶寶腹瀉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減少進食,腹瀉嚴重的寶寶甚至需要禁食,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建議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吃母乳的寶寶仍可以繼續喂吃,吃牛奶的寶寶,6個月以下給予1/2-2/3稀釋牛奶,2-3天后逐漸恢復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可繼續吃平常習慣的飲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麵條、蔬菜,魚或肉末等,由少量開始。

2,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鹽分,寶寶腹瀉的時候很容易發生脫水情況,如果腹瀉嚴重的話應該去醫院查血,看一下是否電解質不平衡,必要時需要輸液。

3,針對腹瀉可以吃一些改善症狀的藥物如益生菌,它有調節消化功能的作用。也可以使用蒙脫石散止瀉。這個藥對寶寶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4,要注意護理好寶寶的小屁股。腹瀉的寶寶屁股容易發紅,嚴重的還會出現破潰,因此,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要及時處理,然後用溫水清洗乾淨小屁股,這樣可以防止尿道感染及臀炎。

在家照顧寶寶時要注意病情變化,一旦出現下列情況,及時就醫:

1、腹瀉次數多,寶寶不肯喝水。

2、口服補液後還頻繁嘔吐和(或)腹瀉。

3、孩子目光呆滯、眼窩凹陷、皮膚乾燥。

4、孩子意識不清醒,四肢發冷。

5、孩子大便中帶血和(或)尿量變少。





小護士說健康


如果寶寶拉稀水要分清楚是病毒性腸炎,也是一種感染性腹瀉,還是有合併細菌感染?不能單純的說是拉稀水,如果有感染存在,適當要用抗感染的藥物。如果光是一個消化不良拉稀水的話,咱們當然可以用止瀉的藥了,我們醫學書上止瀉的藥就是蒙脫石散,他有很多藥廠做的,通通一個藥名化學名叫蒙脫石散,商品名有很多很多的。如果要是拉得特厲害,那就按說明書服用,如果拉的不厲害,可以減輕一點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