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漫人氣比國漫高這麼多?

世界最八卦


大家好,我是西瓜視頻動漫領域的創作者。首先,日漫比國漫人氣高,這是普遍認定的現狀。作為大三在讀學生,我身邊許多的大學同學普遍更加喜愛日漫,更有甚者上課時間還在某些APP上看動漫。多數在刷例如《海賊王》、《柯南》等等。在這其中以宮崎駿最為出名。

談及到日漫人氣的問題,在一方面,日漫在動畫場景和興趣方面做得很到位,迎合國人的胃口。我們國漫的起步是比較晚的,比如前些年大火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和近些年熱播的《熊出沒》。雖然國漫做到了動畫場景的優化,興趣方面的進步,但在另外一方面,國漫大多適合小齡兒童觀看,對於青少年以及成人吸引力不大。

其次,日漫是一類連環劇集,而國漫卻是一集一集的續集。在短時間的吸引到觀眾的眼睛的時候,由於內容不能滿足觀眾的消費慾望,致使觀眾尋求更有價值的東西,去滿足看劇的慾望。在這一空缺下,日漫找準了這一縫隙,逐步的侵佔了國漫的地位,甚至於成為了主導。

最後一點要說的是,日漫是一種持續性輸出的動漫種類,續集非常的塊。在相同時間內,日漫生產的內容多,必然的可以霸佔市場。作為一種需求量大的視頻消費內容,少而精並不是最佳的選擇,流量時代,把握住流量,才會更有競爭力。不過,隨著我們文化的日益昌盛,在各個領域愈加優秀的同時,衷心的希望我們國產的動漫,有朝一日會取代日漫的地位,甚至走出國門,面向世界。以上便是本人的思考答案,希望大家可以採納!


阿宇談美人


說點最淺顯的原因,就是質量問題

國漫和日漫要是往深裡挖,根本的本質區別是各種政策,扶植程度,國家和國民態度,這種東西比較空,比較大,而且說來說去就那麼回事。日本動漫百年的沉澱積累,不是中國十年就能追上的。

就單說說質量問題吧,國漫到現在都沒有自己的特色,在座的各位誰能給我說說國漫什麼特色?有人能說出來?日本動漫的青春+熱血+詼諧幽默,歐美動漫的反烏托邦+現實諷刺+超級英雄,香港漫畫的武俠+玄幻+都市。國漫有啥?大雜燴?別人那個火了就抄哪個?這算特點嗎?

最基本的態度決定了你的質量,以日本為例,A漫畫家靠著A題材的作品打出一片天,B漫畫家還能用同樣的題材?肯定是冥思苦想用其他題材來對抗,比如當年熱血格鬥漫畫經典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車田的聖鬥士,聖衣華麗還引入了12星座的新穎題材;原武的北斗拳拳到肉,彰顯純爺們本色;鳥山明的龍珠衝出地球,毀天滅地。這些大作一個比一個精彩,雖然都是熱血格鬥漫畫,但是完全不一樣。

中國呢?你有火影,我就有XX。你有海賊王,我就弄XXX。我不點名了,不然腦殘粉又要上來BB,你知道是啥作品就行了。這些年比較火爆的秦時明月,一人之下,鎮魂街算是難得的優質國漫了。

然而就是這些優質國漫也不過是在國內屬於優質,原創還是太少,或者說腦洞還是太少,也許是大環境限制了想象力,又或者外界因素需要這種中規中矩,總之我並不覺得國漫能和日漫有PK的資格。

國漫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看看日本吉卜力的動畫,真的甩了國產100年,就是沒貨,即便你技術厲害了,跟上了,腦子裡沒貨都是空的,你過一輩子也別想超越別人。


武天老師


從三個方面淺顯的談談。政治,文化,經濟。中國動畫其實也發展很早,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中國早期發展,走的是強國之路,那時的人們普遍鬥志昂揚,為祖國建設奉獻一切,動漫這種偏娛樂的在當時是不受政策扶持,沒有很大的受眾群體,而且電視機並不普及,傳播也受限。老的一批製作人退休之後,出現過時間的斷層,沒有優秀的繼任者,沒有一塊大的土壤文化,何談發展。雖然出現了《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優秀作品,但是從量上來說還是偏少,而且當時日本,歐美經濟上,普遍發展較好,他們形成了職業的動畫體系,能夠穩定不受影響的向外輸出,對日本,動漫文化可以說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一種精神代表。日本動漫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周邊經濟,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漫畫家 ,他們的出現讓動漫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山海創想


近幾年國漫發展迅猛,但為何日漫為何比國漫人氣高這麼多?


國漫技術與日漫技術對比。

有人說日漫技術甩國漫幾條街,對於這個說法真實嗤之以鼻,但就輪技術製作而言,國漫製作水平並不次與日漫,從《大聖歸來》到如今《白蛇緣起》國漫製作技術也是突飛猛進,而日漫向來也不是以工業製作所出名的。

日漫環境與國漫環境

日漫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其動漫環境已經十分成熟了,不論是周邊還是版權保護都做的十分好。而國漫環境目前還是處於賠本賺吆喝的階段,許多良好製作動漫流產,爛尾更是數不勝數。

國漫版權問題也是十分敏感,有的毫不在意,有的卡的飛起,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兩者都是有礙國漫的發展,不在意的錢讓別人賺了,卡的太嚴的影響該劇宣傳。我們應該借鑑日漫環境,形成一個使用我國動漫行業的,產業鏈才是我們國漫的未來。

國漫為何不如日漫?我們差在哪裡?

  • 一、近些年來大火的國漫並不少,如《秦時明月》《一人之下》《鎮魂街》等,國漫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 這些國漫對比同時期的日漫,我們並不差,甚至還優於日漫。我們所缺少的是一個大IP,日漫的《海賊王》《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等周播劇,吸引了大量動漫愛好者,漫謎們更是快越了一代人,一對父子都是該劇的愛好者。
  • 我們缺少這樣的大旗,我們長篇連載動漫還是停留在電視兒童劇中。我們如果想豎起這面大旗,對於我們現在的市場氛圍來說,還處於拿一筆投資,做一季動漫看下市場在做下一季,我們想要擁有這樣的大IP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


  • 二、國漫劇本創作也不同於日漫只是來源於漫畫,我們許多國漫來源於小說的改編。這是一把雙刃劍,多一條渠道本是好事,但有的小說就是賣IP的,改編成動漫也就是一個周邊給他的讀者,這就造成了許多大IP,粗製濫造的結果。


  • 三、觀眾的不認可,我國從原先的動漫大國,原地踏步了近三十年,原先輝煌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淡出了我們的視野。長達近三十年動漫是給兒童看的印象,這個刻板印象不是一天兩天所能消滅的。

  • 對於已經開始工作的動漫愛好者來說,他擠出點時間來看下他追的日漫,或是回憶下童年就已經把他的時間用光了,他們很難再去嘗試新動漫了。
  • 而這樣的難題只能交給那些新朋友,這是屬於他們時代的產物,他們會喜歡國漫的。


日漫比國漫強這個概念一般都存在於我們80後90後,00後對於這種觀念在淡化,他們在關注國漫,他們在看國漫的進步。加油吧,國漫!


動漫界的多肉一族


1.畫風:我個人也是更喜歡看日漫,日漫畫風是很有特色的,風格明顯,作畫也很精緻,每個畫師的畫風大多都不一樣,有時我看畫風就能認出是那部漫畫( ´_ゝ`)

國漫畫風相同或相思的太多了,幾乎沒有分辨率,不過國漫也有畫風很有特色的漫畫

2.劇情:懶得寫了,日漫腦洞比較大,哪怕同一種題材,不同的人設也會有不同的劇情

國漫劇情老套,有些瑪麗蘇還很低俗,賣肉的也有

3.用戶年齡.日本我不瞭解,略過(是你懶得寫吧!

中國小學生看漫畫很普遍了吧,然後他們的素質我覺得是不怎麼樣,ky的一堆,讓人沒有好感

4.限制 國家的限制性很強,日本雖然也限制但是差距太大。

另外還有少部分人可能是因為跟風,網上總有流傳說日漫比國漫好。( ´_ゝ`)其實我感覺看國漫和看日漫都行,又不會有人會因為你看國漫就說你low,要有人敢說你就懟回去,國漫有國漫的優點,日漫有日漫的優點,每個人口味不同_(:з」∠)_


三尺窮勾玉


看大家都從很高的維度(比如環境啊,團隊啊,技術啊什麼的)來解讀這個問題

那我就提供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路吧~


受眾人群

動漫的受眾人群並只有小孩子啊。

事實上,在二次元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年輕人都是動漫的受眾人群。而成年人是有自己的是非觀的,他們看動漫的時候,可不會像孩子一樣只圖個熱鬧。

如果把動漫比作一個童話世界的話,兒童童話和成人童話,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我覺得,國漫現在差日漫比較多的,不在於一些客觀的外部因素,(那些花時間就可以趕上),而是核心的內在因素,即:


國漫告訴我們的是:

  • 好人只能是好人,壞人只能是壞人

  • 好人一定有好報,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


而日漫的內容層次感會顯得更深刻:

  • 好人不一定永遠是好人,壞人也不一定永遠是壞人

  •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立場看,好壞善惡都是相對的

  • 故事一定都是好結局,好人也不一定好報,但這個世界終究會慢慢變好

正是這些更加貼近現實的故事和道理,才會讓我這個成年人覺得相比國漫,日漫更加吸引我吧。


狐狸美劇


大多數人認為動漫和卡通片是一種東西。它們是給小孩子看的。但看動漫的不一定是小孩子,中學生大學生也有許多人看動漫。 國漫都喜歡做成3D。雖然觀看的時候富有衝擊,但3D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更新速度慢。比如秦時明月,都更新好幾年了。

日本漫畫的一集的長度大概是25分鐘左右,出去片頭和片尾,也還有足足20分鐘的時間可以看,但是國產漫畫的時間就很短,大概只有十幾分鍾時間,然後等更新有需要很長時間,搞得大家興致就很低了,沒有觀眾的支持,使得國產漫畫的發展就很緩慢。



日本是以動漫為一大產業,形成連鎖產業鏈,如果一個公司的作品不好,資金就收不回來會破產,所以在此高壓下有許多優秀的作品並且有一定多支持政策,而國內則以各種理由禁播,而國內公司是否賺錢取決於觀眾人數。

還有一個大差別大多數經典動漫是根據同名的漫畫或輕小說改編而成的,在有了前期的一批的忠實用戶,這樣的動漫常常會有著穩定的原著迷。而因為中國網文的縱橫,比起其他國家,我們的網絡自由作家非常多。這樣也就催生出了許多優秀的網絡作品。但他們的大多改編都不怎麼好。


追光的影君子


主要還是質量問題。但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因素:

一、通常能夠傳進中國市場並被各大視頻平臺購買版權的日漫都是經過日本市場認可的、具有潛力的,其質量具有保障。也就是說,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日漫、番劇都是已經被篩選過的,自然在人氣上能先人一步。

二、日本的動漫產業發達,生產鏈完善,各大製作社自帶口碑保障。並且日本有很多知名漫畫週刊如jump等,而國漫在週刊這一方面是完全比不上的,也就失去了一大人氣吸引渠道。

三、觀念問題,其實很多漫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對國漫持有保留態度的,甚至有的人會說出不看國漫這種話。這需要時間和更多優秀的作品慢慢改變。

四、先入為主。在看慣了日漫的畫風,聽慣了日漫的配音後,可能會看不慣國漫的畫風,聽不慣國漫的配音。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或者是喜歡我的風格,可以關注我,我會長期活躍,為你們帶來更多奇思妙想。


小o啥也不懂


第一點:錢=環境

這個很俗氣,但我卻聽說,一開始咱們中國的動漫確實比日本好一萬倍,但是卻缺少了核心競爭力,因為沒有錢盈利而倒下。(咱們當初做動漫那幫人是真的強!)

這樣中國的發展變成的短暫的停滯,而日本開始了漫畫的開端。比如:鐵臂阿童木,僅僅只是一個動漫,貼上標籤以後,就能夠讓這個品牌成為日本的糖果的頭號大咖。

當時日本已經看出來這個行業的潛在能力了,就開始了動畫化,雖然是幾個小人亂打一通,異常簡陋。但這個也是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因為動漫的優勢就是,能夠將現實無法實現的東西實現,讓人感覺到新奇。

大咖們,嚐到甜頭以後,有利益之後,就會擁有市場,加大人才的產生。這個行業有錢賺,我才去當,都是為了錢在奮鬥。當年的中國,能夠吃飽飯就行了,誰還管那些?

第二點:沉澱=知名度

這個點和上面的點其實差不多,只要有了錢,環境就可以將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環境好了,有實例了。人才就可以放心在這們心思上奮鬥,沒有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誰會放心地鑽研一個東西呢?

日本的情況下就可以乘大樹了,有先輩們的辛苦勞作,換來了優質的環境,讓新人徹底的發揮自己的才華,什麼都不用怕了。有了知名度,就會有人投資他們,做出的動漫越好,就會令所有人所矚目。

其實我個人覺得知名度最大的還是美國,人家利用好幾億美金去做一個動漫,同時人家收穫的錢也越多,這就是知名度的好處。日本《你的名字》也是一樣,有了知名度,啥事情不好乾?

中國而是比較悽慘,因為中國的技術改革,(自營自虧)曾經的那些先輩們因為不會掙錢,從而轉行。優秀人才沒有了,後面的環境很難;更沒有沉澱了,知名度也就消失了,幾乎沒有什麼人聽說過中國的動漫。

第三點:慣性=人氣

這個也是我不願意去說出的一點,我看動漫,感覺看日本的動漫有一些感覺。但是在中國動漫上,我體會不到那種聲優傳遞給我的感情,(鎮魂街我可以感受到,僅限第一部)感覺他們大多數都是空殼。畢竟日本動漫會有專業的聲優培訓,而中國我卻不瞭解,應該也很少吧!我倒是聽說有幾個大師級別的人物,但總體來說比較少。

這就導致我喜歡上了日本的畫風和聲優,他們讓我很有吸引力。總是喜歡先看日漫,之後有人說哪部國漫十分不錯,我再去看。我也算看了七年的動漫了,比我還打不起精神的人大概率會看別人評價的神級動漫吧——clannad、鬼滅之刃、約定的夢幻島這類。

很少去看國漫的人,除非像《刺客伍六七》《鎮魂街》《王牌御史》這種現象級的動漫才會看一眼吧。這種人看動漫都是很挑的。(曾經的我也是,直到沒有動漫可看!)


老貓動漫剪輯


首先現在國漫才是剛剛起步的階段,而從很久以前開始國漫與日漫就一直被大家拿來做對比,兩邊各有不同的聲音。有說國漫好的,也有說日漫好的,不過大部分來說都是喜歡日漫多一些,畢竟國漫的發展與日漫相比較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首先說風格,我們來看一下早期的國漫《虹貓藍兔七俠傳》,早期的國漫設定就是動物直立行走的設計,感覺上更適合孩子觀看,國漫一直以來的低齡化風格也使得動漫迷們形成力一定的刻板印象
。反觀再看日漫風格的“虹貓藍兔”,是不是感覺順眼多了,這種擬人的設計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所謂宅男們的口味。

再來說劇情,關於動漫劇情的問題。中國不缺好劇情,從來不缺。但是國漫早期出現的問題更多出現的技術層面上,不少畫風牛逼的作品就是被慘烈的分鏡毀了的。但這只是說早期的問題,現在國漫正在往更加優秀的方向努力。目前,國內市場上也不缺好的國漫,還是有很多的。

最後就是市場,早期中國的動漫產業並不景氣,大部分流量都被日漫的風格,完美的擬人畫風吸引。而國漫市場就無人問津,可我們從來不缺人才,只是那個時候沒有人去欣賞。可現在我們的國漫也在慢慢成長中,推薦大家有時間可以多看看現在的國漫。變化真的很大,也需要有人站出來支持我們本土的動漫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