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歲杪斫琴記

己亥歲杪斫琴記

斫琴工序之“挖槽腹”。

己亥岁杪斫琴记

斫琴工序之“放樣定式”。圖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學琴數年,沉迷於古琴沉靜中正的獨特聲音。而親手斫一床古琴卻是從不敢想的。這麼專業的手作,一個手無縛雞之力、沒有任何木工漆工經驗的弱女子怎麼可能做到?所以對溫州東嘉琴社和貴州雙忘琴社聯合開設的斫琴學堂的古琴DIY招生信息熟視無睹。

但師姐影的一句話“見證做琴的過程蠻有意思的”勾起我貪玩兒的本性,臨時決定加入課堂。首期三天的斫琴課證明這個決定無比正確,這是我前半生碰到的最好玩兒的事了!貴州雙忘琴社的佛德師彈過無數古琴,唯獨對東嘉琴社溪山館制的古琴情有獨鍾,給予了“不比大師琴差”的高度評價,所以也不遠千里帶著學生們來斫一床給自己彈的琴。

己亥臘月初九,2020年1月3日下午,溫州東嘉琴社與貴州雙忘琴社的琴友們來到夏家山一個僻靜的山岙裡、竹林與芭蕉掩映下的溪山館裡。一群對木工一竅不通的好奇者們躍躍欲試地開始了斫琴第一道工序:木坯製作。

第一步,選材。宋代朱長文《琴史》記載:琴有四美,一曰良質,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良質和善斫屬於古琴製作範疇。良質在於選材,這是古琴誕生的非常重要的條件。製作古琴一般以青桐為面板,梓木為底板。老杉木也是很好的面板材料。東嘉琴社溪山館斫琴師程紀之老師嚴秉古法斫琴,十幾年來儲存了上千片二三百年老杉木。這些經年老料木性穩定,老師們教我們用手指扣擊木板,聲音清脆、外觀紋正少節為佳。我們抱著相中的一塊看著順眼、敲著好聽、聞著有木香的老料很是新奇,同時心中又忐忑,我能將它能變成一床好琴嗎?

第二步,放樣定式。穿上袍子,戴上帽子、口罩、手套,拿著工具,我們如同拿手術刀的外科大夫,給百年老料“開膛剖腹”,期待它煥發生機,繼續陪伴幾代人。挑戰開始了!生平從未做過木工活的我們拿起刨子,要將面板表面刨平整。老師教我們紮下馬步,拉開架式,教我們如何拿刨子如何用力。推!呀!推不動!再推,前進了一點,又卡住了!肯定是刨子刀片不夠鋒利,哈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師幫我調整下刀片唄!可不能一開始幹活就敗下陣來,我不是來裝裝樣子的哦!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模仿,嘗試,調整……出汗了,終於不只是花架式了,終於可以從尾到頭嗤溜一聲推出一條彎彎曲曲的刨花了!哇!太有成就感了!如此一下又一下,面板刨光滑後,將喜歡的仲尼式模板置於其上,沿著模板畫上式樣,我選了簡潔的大仲尼式!一個下午很快過去了。

晚飯後,挑燈夜戰,將古琴式樣的彎曲部分銼出邊角弧度來。原來銼刀有方平的、有尖圓的,各有功能。隨著吭哧吭哧聲,木屑紛紛揚揚飄落。一開始使不上勁,一不小心又磨到線內,嚇得趕緊叫老師,老師說:“放心,有我呢!腐朽都能化為神奇,這點算什麼。”才吁了口氣,安下心來。

一天的粗重體力活兒後,身體很累,大腦卻異常興奮,這就叫樂此不疲吧?山村的夜裡,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卻有半夜雞叫,一呼百應,此起彼伏,好不有趣,我與師姐影啞然失笑。

4日,第三步,初挖槽腹。就是在面板的背面挖出個共鳴箱,這是“善斫”中最重要的工序,聲音從此處生髮,音色特點在這裡形成,最能體現斫琴師的斫琴觀和功力。我等初次開挖,自是小心翼翼。第一回用鏟子,也是一開始找不到鏟入和剷起的角度,慢慢地就順手了。一剷剷“推心置腹”只為“知音”。剷起的木片如花瓣般綻放,凹槽逐漸顯現。開挖槽腹是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怎樣的結構才能求得琴體震動最大的平衡、在聲學上更合理,是每個斫琴人畢生的追求,有經驗的斫琴師會盡最大可能考慮5-10年後古琴音色的變化,並保證琴的活性。而我們只是新手,挖個雛形,留待有功力的老師們深挖精修。

第四步,用斧頭砍去面板多餘的邊角,使其兩邊成流線形。製作古琴的專業術語為斫琴。斫,就是以斧砍的意思,真正是“千刀萬剮”方成器。斧頭太沉了,舉不動,又怕掌握不好砍下去的力度毀了面板,我太難了!還得求老師幫忙。砍完後,刨光滑,這個我行,我已是刨木花小能手嘍!堆積成小山的刨花是我們勞作的見證。

5日,第五步,初定位嶽山,初校音。老師們已準備好大紅酸枝嶽山,我們用砂紙將其打磨光滑,在琴額上畫上嶽山厚度,挖出凹槽,嵌入嶽山,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初校音!校音器安在嶽山上,右手挑動琴絃,左手走起!出聲了!如聽到孩子降生的第一聲天籟,這是我親手斫的琴發出的初音!弦附於嶽山上,手指挑弦,弦振動嶽山,由嶽山傳導到面板,面板背面是槽腹,共鳴出聲,所以右手指法皆應向下傾向於面板,此時才真正懂了古琴的發聲原理!此時才深深認同先賢所說的如果沒有機會走進古琴內部,也許就無法真正理解古琴的音色。

大器初成,不容易!看著靜立於牆邊的大仲尼面板,如注視著初長成的孩子,很是喜悅,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歷經三百年的老料本已木性穩定,被人為打擾後又需近半年時間釋放內應力,待其再次平復後方可進入下一步工序:合底、安裝配件。此後還有裹布護體、數道漆灰、上面漆、揩清推光,最後上弦開彈。一塊良材經時間沉澱、千錘百煉、掏心掏肺、砥礪琢磨,歷時兩年才能脫胎換骨成為一床好琴。手工琴的價值就在於此。

感謝東嘉雙忘斫琴學堂,感謝程紀之老師、佛德師、李老師、劉老師。

溪山館,再見!大仲尼,再見!“貴友”們,再見!我們5月第二道工序時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