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為什麼要有調性?

fengdxt


迄今為止,本提問的答案已經多達60多份。

縱觀樓上這些答案,大多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

幾乎沒有一份能具體而明確的回答這一問題的令人滿意的答案。

倒是這一瀏覽,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人2019年5月9日在《悟空問答》“一首歌曲如何才能聽出是什麼調性”的答案,在本提問中同時被兩名“搬運工”搬運!

這兩名搬運工分別是網名“葉一秋”與“321蘇一”一字不差的全部與(前半)部分“搬運”?!

“搬運”到處有,撞車很鮮見?!尤其是在同一提問中!

感興趣的客官們可以自行比對一下文後所附的截圖1~3與兩位搬運工的拙劣搬運。

在同一問題的答案中竟然被兩人同時“搬運”?

承蒙抬愛,不勝榮幸!

在受寵若驚的同時,又不得不懷疑頭條的編審,難道是形同虛設?!

雖然我一向喜歡簡單明瞭,但這稍長的開場白實在是不得不說啊!

好了,現在回到正題。

既然“調性”包括“調”高與“調式”類別兩個概念,

我以為一首歌為什麼要有調性,自然應該分別從以下兩方面去尋求答案:

1.從“調”的方面說。

(1)為了確定一首歌曲的音域(從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區域)的具體位置。

在以簡譜記錄的歌曲中,如果抽去了譜首“1=X(代表C~B中的任一英文字母,譬如G)”的調號,歌曲的調式主音將無法確定,真正意義上俗話說的“找不著調”。

因為在簡譜中採用的是隻有相對音高,而無具體音高的“首調唱名法記(唱)譜”的。

這就決定了在這種記譜方法中,只有首先確定了首調唱名1(do)的具體音高位置,調式音階中其它各音的具體音高位置,才能由確定了具體音高位置的調式主音1,按照彼此之間的音程關係導出具體音高。

譬如歌曲的調號標記為“1=G”,則首先可以確定歌曲的首調唱名1的具體音高,等於C(自然)大調音階中的音名G的音高位置。

調式音階中的5(sao)音,也可按照與1音之間純5度的音程關係,按照已確定了具體音高位置的1音導出。

假如沒有調號,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為了加深理解,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假如在一棟高層樓房中,每層的樓梯級數都是相同的16級,爬每一層樓梯的時間都是兩秒鐘,問你從第三層樓梯爬到第五層樓,共需要多少時間?

相信你一定無法答出具體的總時間!

因為每一樓層都有第三級樓梯,因此也就無法確定從第三級樓梯爬到第五層所用的總時間。

只有告訴你從那一層的第三級樓梯起始,才能算出爬到第五層所用的總時間。

在這個比方中,第三級樓梯即相當於採用沒有固定音高的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

而從第幾層樓的第三級樓梯開始爬,即相當於簡譜中的調號。

(2)此外,歌曲的調號還是在器樂演奏、為演唱伴奏中確定調高的標準。

只有參與演奏的所有樂器都統一到同一調高,才能確保每種樂器演奏同一音符都能保證同一音高。

也只有所有伴奏樂器演奏的調高與演唱者演唱的調高相同時,才能確保唱、奏同一音符時都能保證同一音高。

(3)另外歌曲的調號,也是演奏者根據自身的音域特點,調高或調低調號的標準。

就是說,按照歌曲標定的調號,演唱者如果高(低)音唱不上(下)去,則可降低(升高)調號。

至於是否需要改變調號,在自身音域一定的前提下,完全取決於歌曲標定的調號。

2.從調式種類方面說。

(1)為了表達某種特定情感的需要。

每一首歌曲都表達了某種特定的情感。

而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不同的情感,除了音樂中速度、節拍、表情、音級之間的進行這些元素的選擇外,不同調式的選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

一般來說,為了表達歡快熱烈而色彩明亮的情感,在選擇相應的其它元素的同時,一般選擇大調式的音階來創作樂曲。

而為了表達柔和暗淡色彩的情感,在選擇相應的其它元素的同時,一般選擇小調式的音階來創作樂曲。

舉個例子,在《黃河大合唱》中的歌曲《保衛黃河》中,為了表達全國的“抗日英雄”們“扛起了土槍洋槍,揮舞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全中國”的英雄氣概,在音樂中選用了速度稍快的進行曲式的曲式,2/4的節拍,音級之間多以跳躍為主,全曲採用色彩明亮的以1(do)為調式主音的大調式譜寫旋律。

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插曲《葬花吟》中,選用了稍慢的速度,抒情的2/4節拍,音級之間以級進為主進行,全曲採用了以6(la)為調式主音的色彩暗淡的小調式譜寫旋律,有力的表達了催人淚下的悲傷情感。

(2)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在音樂中各自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的調式種類,成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標誌。

為了表達這種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在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必須優先選用與該地域、民族相匹配的標誌性的調式種類,才能表達這種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

譬如要表達中華民族的鮮明特色,就要優先選用民族音樂所特有的五聲調式。

如果採用各地域,各民族通用的七聲調式,就很難與中國的民族特色相聯繫。

(3)在歌曲的演唱或樂曲的演奏中,為了表達某種情感的變化,在歌(樂)曲中常採用“轉調”的方法,使轉調前後的情感產生明顯的變化,以實現某種意境。

這種轉調,既有同種調式之間的轉換,也有不同調式之間的轉換。

如果沒有調式的功能,這種通過轉調來產生情感變化的功能是無法實現的

總起來說,一首歌曲有調性的原因,就是為了確定歌曲音域的具體位置,也就是確定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

為了統一合奏,演唱與伴奏之間的音高標準;

為了適合不同音域演唱者演唱同一調高歌曲,為移調提供標準。

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的需要。

這就是本提問的簡單答案。








千枝萬葉74080886


在探討問題之前,必須首先明確一下關於“調性”的概念。

所謂的“調性”,包括“調”與“調式”的兩個概念。

所謂的“調”,指的是在音樂作品中,首調唱名1(do,下同)音所在的音高位置。

所謂的“調式”,指的是幾個(一般不小於3個,不大於7個)音高不同的音,以某個音(調式主音)為中心並按照一定的音程關係及音級之間的穩定與不穩定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


其中:以唱名1音為調式主音,各音級之間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稱為大調。

以唱名6(la,下同)為調式主音,各音級之間按照“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關係建立起來的樂音體系稱為小調。

在小調體系中,按照調式音階各音級之間的音程關係不同,又分為自然、旋律與和聲小調。

此外,還有我國民族音樂中所特有的五(六)聲調式。

在大小調的不同體系中,依據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不同,又可分為以七個基本音名及其升降變化音名為主音的各種大小調式。

從樂理方面講,歌(樂)曲的結束音一般都是結束在調式的主音上(個別情況下結束在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上)。

只有這樣,歌(樂)曲才會給人以穩定的結束感。


否則,會給人一種歌(樂)曲還要繼續進行下去,而不是結束的感覺。

利用這一理論,從理論上講,可以很容易地區分辨歌(樂)曲的調。

在實際的聽辨中,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絕對音高與音程的記憶與聽辨能力,才能完成調性的聽辨。

在具體的操作中,首先要找出並牢記歌曲的結束音是唱名1(do)或6(la)及其音高。

然後與C大調音階中的音名進行比對。

與結束音等高的音名(譬如說音名G),就是歌曲的調高,即1=G。


如果結束音是唱名1,則歌曲一般情況下為大調式。

如果歌曲的結束音為唱名6,則歌曲一般情況下為小調式。

說到這裡,結合上面說的調高的聽辨,就完成了題主所提的歌曲調性的聽辨。

還可以對照音階中各音級之間的音程關係來區分大調還是小調。

方法是,從調式主音開始,構建一列音階,找出各音級之間的音程關係。

如果各音級之間的音程依次符合“全(音)全半(音)全全全半”音程關係的,是大調。

如果各音級之間的音程依次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音程關係的,是小調。

至於小調體系中的旋律、和聲小調,由於篇幅所限,此處就不一一展開詳細討論了。


葉一秋


調性是調的主音和調式類別的總稱。

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人們發現音與音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與制約的特性。有的音在音樂的進行中因為不穩定而是音樂向前發展,有的音因為穩定而起收束作用,不穩定的音總是趨向於穩定印,這就是調式。

而在調式之中起核心和主導作用的音叫做主音。

主音是極其穩定的,調式中的其他音都是圍繞主音而進行,調性音樂通常由主音或主和絃開始,結束時又將回到主音或主和絃,所以你聽到一些樂曲最後結束在主音上的時候會有一種完滿的感覺。

因此調性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音樂進行具有強烈的方向感。

從幾個角度上去說吧。

你不定調,伴奏肯定不好彈,用主和絃、上屬和絃、屬和絃,就可以完成整個伴奏了;

旋律的音符,雖然不是全部都是音階,但是旋律部分也全部都是調內音符,相當於把音階打亂順序組合,給調式比較容易找到規律。





DJ炫音嗨


歌曲風格和調式是有一定聯繫的.歌手寫 歌時大都首先考慮的是風格 旋律這兩點定下了 調式也基本就定了如何判斷呢?(以下為引用)常常會有人問到: 1=C 是什麼意思啊!?其實,就是表示這首曲目是C調的意思!那麼,怎麼才能記住和知道一首歌是什麼調子的呢?現在我來簡單地說一說!最簡單的記法!就是把C這個音唱作1(do)的調就是C調!同理,其他調也一樣!把什麼音唱作1do,就叫做什麼調! (記住這句話!)D調就是D=1do!G調就是G=1do!把鋼琴鍵盤上音名為C的音的音高唱作1do,就是1=C調!如果把D的音高唱作1do的話,就是D調!其他調同理!這種方法所有的樂器都適用的!不僅僅是鋼琴和吉他!你們要是想在吉他上面找到調子!首要任務是先把音階12345671唱準!唱熟!如果這個做不到!就不要痴心妄想找到調子!但是,可以有另外一種方法補救的!就是,去練習各個調子的各種指型!用這些指型把各個把位都跑上幾千遍!幾萬遍!用耳朵聽這些都是什麼樣的音階!把它們一邊彈,一邊唱出來!用心去把它們記住!如果,我說的這兩種方法,你們不去做的話,那就不要談什麼在吉他上找調子了!更不要問“怎麼即興啊!?”之類的問題了!如果,你們能夠做到,那麼,你們在任何的樂器上都可以找到調子的!那就不僅僅是吉他了!另外,建議大家多聽各種音樂的!聽的時候,不要盲目的聽!要學會分析!要能夠聽出旋律來!這點,你們要是能夠做到!那麼,再想要學習其他任何的樂器都比較容易了!如果,你們能夠唱準12345671,而且在第一遍之內,就可以聽出任何一首歌的旋律,並能夠把它們準確的唱出來!這就好辦多了!你們在吉他上找到這首歌旋律音階所在的位置!看主音1do落在哪一個音上!那個音的字母名稱,也就是音名是什麼,就是什麼調了!就是這麼簡單的! (記住這句話!)比如說,1do這個音落在第1弦的第3品上,那麼這個音是G,所以這首歌的調子就是G調了!也就是1=G !同樣道理,如果1do這個音落在第3弦的第2品上,那麼這個音是A,,所以這首歌的調子就是A調了!記作: 1=A !其它調類推!那麼,如何區分大小調呢!?大調就是,旋律以1do.3mi.5sol為主,並且多數以它們作為結束音的!大調歌曲比較歡快激昂!熱烈雄壯!比較陽剛!小調就是,旋律以6la為主,並且多數以6la這個音作為結束音的!小調歌曲比較抒情委婉!纏綿悠揚!比較陰柔!那麼,什麼是唱名和音名呢!?唱名: 1 2 3 4 5 6 7 1無論在那一個調子裡,都要用“首調唱名法”!也就是說,無論這些音有多高,你都要唱作: 1 2 3 4 5 6 7 1 !發音是: do,re,mi,fa,sol,la,si,do !音名: C D E F G A B C(僅限於C調)G A B C D E #F G(僅限於G調)A B #C D E #F bA A(僅限於A調)這些音階的構成,都符合大調自然音階的構成規律,注意音程關係:全全半,全全全半 !(這個就是大調音階構成的條件和規律的!)以下類推!首調唱名法,也就是說,無論你唱的歌的調子是多高,你都要把這個調子內的自然音階唱成: 1 2 3 4 5 6 7 1(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音!這種唱名法的優點是很適合迅速記譜!記譜比較簡單,快捷!調式清晰等!而與"首調唱名法"相對的是"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調的歌曲或者是旋律,都要按照以C調為準,把所有的音階都當作是C調裡面的音階!按照C調裡面的音階的高度和名稱把它們唱出來!比如說吧!G調中音符(大調自然音階),按照首調唱名法就是: 1 2 3 4 5 6 7 1而按照C調固定唱名法就是: 5 6 7 1 2 3 #4 5固定唱名法的好處是,應用於五線譜,鋼琴與鍵盤等樂器演奏起來看譜特別的方便!你不需要過多的去考慮,這些音都是什麼調的!當然,如果你知道,這是最好的!演奏者可以直接的把五線譜上的音,按照固定唱名法,把這些音都當作是C調中的音,把這些音在C調中的音高的位置在樂器上找出來,並演奏出來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的!建議各位,如果你們想要更多的瞭解音樂,甚至是準備做自己的音樂的話,最好是對兩種唱名法都有所瞭解!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相信可以幫助一部分人解決找不到調的問題!就是:去找幾首自己最最愛聽的歌曲!各種不同調子的!把它們唱熟練了!這樣,你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就感覺到這些調子中的1do這個音到底有多高了!遇到一首新歌的時候,就可以去和你最熟悉的這些歌曲中的1do這個音的音高來做比較!看看和哪一首歌,哪一個調子中的1do這個音是相互吻合的!那麼,基本上就是這個調子了!但是,要注意有一些歌曲當中會經常用到轉調!這時候,要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來分別用上面的方法確定都是哪一些調!


滿堂阿明


調性(Tonality)是調的主音和調式類別的總稱,例如,以C為主音的大調式,其調性即是“C大調”,以a為主音的小調式,其調性就是“a小調”等。以此類推,一般音樂中主要有24個調性。

 

調性分析的作用:

1. 和聲結構與曲式結構密不可分,分析和聲有利於幫助判斷句法。調性的構建基本上決定了和聲架構,所以分析調性有利於搞清楚曲式結構與句法(在分析曲式中,尤其是奏鳴曲式的展開部需要用調性去判斷曲式句法與結構)

2. 調性的佈局具有一定的邏輯觀念,從而反映了材料作曲家對於預製材料的嚴密組織邏輯(參考貝多芬諸多拱形結構的調性佈局)

 

如果不討論調式只是調性的話,拋去不必要的元素,簡言之就是“do到底定多高”這麼個問題。

 1、決定一個有人聲的歌曲的調性,肯定是以人聲的音域為主要參考,所有樂器應該是為人聲服務的。樂器的音高系統會有影響,比如有首歌依照人聲,我想定1=bB,但是伴奏有樣樂器是C大調的,演奏不了bB這種音。那麼看看人聲能不能在1=C的時候演唱好這首歌,能行就定成1=C唄,如果不行那咱們換個樂器。至於曲風,可能影響比較微小吧。可能有的曲風需要旋律線大起大落,音域寬闊,有的曲風旋律線可能比較平直,但我想來這跟定調並沒什麼太大關係吧。

 2、你所說的“有所謂麼”非常之有所謂,因為鋼琴能演奏那麼多音並不表示那麼多音都是同樣制式同樣音色的,它有個常用的“好聽”的區域,除此之外有些低音區的音快聽不見了,最高音的部分叮一下就沒什麼延續了,這些音肯定用得比較少,不可能圍繞著它們來作曲吧(一般情況下)。 至於最初的調性怎麼決定的,首先還是樂器的音域吧,更多是“好聽”部分的音域,考慮理論音域可能少一些。 不過有個不得不提的是,有種類似“bB大調雄偉,F大調風騷”這樣的很“不科學”的論調,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因為至少本人聽不出來——可能會成為一些很敏感的作曲家定調的依據的一部分吧。  (此段有爭議,但我認為還是玄學成分居多) 然後某些作曲家的怪癖也要考慮進去吧,類似“老子非a小調不寫”這種——畢竟藝術家這個群體裡什麼變態都有。  同樣一個作品在不同調上實現,對聽眾來說最本質的肯定是音高不同了。 但是這會帶來整個感覺都不一樣了,因為音高不同音色就會變。比如人聲本來是真聲,這邊換調上不去了要假聲;任何樂器音高了音色會亮,音低了音色會沉下來。 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會導致整個作品的表達就有了比較大的不一樣。  這方面我覺得可以參考沙寶亮在《我是歌手》第一季演唱的“升一個 Key 再降八度”版的《死了都要愛》………………

 

其次用於教學,在初級階段,為了給初學者培養專業概念,一旦學生通透理解了織體與調性,學過現代技法之後,和聲與調性分析就基本沒有意義了。但除此之外,我們平時還是要讀譜和聽音分析,為了借鑑配器與織體思路,以及材料發展思路。





小段音樂坊


一首歌為什麼要有調性?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咱們要明白什麼叫調性,通俗來講,調性就是指該調主音是什麼,它的音名是什麼,比如說C調,它的主音是C,音名也是C。那麼一首歌怎麼唱,音高在哪裡,樂手怎麼配合都需要一個固定的標準,有了固定的標準大家才能配合融洽,才能合作出一首膾炙人口的音樂,那麼調性就是這個標準。

其次,除了調性這個大範圍的標準以外還有一個調式的具體標準,所謂調式就某幾個音圍繞著一個穩定音的固定音程,C大調就是以C開頭的固定音程,那麼在唱歌的時候,你要知道你唱的是那個調的音,不同調式的音高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會出現跑調的情況。

綜上,為什麼一首歌要有調性呢?為了讓人唱歌時候有個固定的標準,以便於大家能夠完美合作呈現出一首完美的作品。調性這個東西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所謂存在即合理,努力弄懂這些讓你的音樂少走彎路。

希望能幫到你,如有不足歡迎補充,我是箐風隨緣。


菁風隨緣


一首歌肯定要有調性,定位不同,演唱的風格就不一樣了。以吉他為例。c大調與c小調兩種風格。在曲風編配和絃的時候就要知道你的是激情歡快的曲子,還是悲傷揉情的曲子。各類和絃的音色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前一種是大調,後一種則是小調。

一般的流行歌曲都離不開前奏,間奏,結尾。這就需要在歌曲中找一段旋律來當solo. 然後以曲風編制出solo的風格。solo音部分則以根音加旋律音為主,當中可以加花,穿插高低把位。樂感好的人,聽音即可配出和絃了[呲牙]。即興演奏也是沒問題的[耶]


河邊找青青


調性是調的主音和調式類別的總稱。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人們發現音與音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存與制約的特性,有的音在音樂的進行中因為不穩定而是音樂向前發展,有的音因為穩定而起收束作用,不穩定的音總是趨向於穩定音,這就是調式。



滕滕鋼琴教育


舉例來說,一個人從家中出去,不論去多遠的地方、或是要離開多久,最後總應該再回到家裡。調性音樂中每個調子裡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樂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絃開始,結束時又將回到主音或主和絃。此種模式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音樂進行具有強烈的方向感。這種方向感的來源就在於音階的排列上。我們稱二音符間的距離為音程,如果一個音階裡各音符間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說它們之間的距離是一樣,沒有親疏之分。如此便缺乏一種趨勢,自然也沒有進行的方向可言


曉陽的日常


你不定調,伴奏肯定不好彈,用主和絃、上屬和絃、屬和絃,就可以完成整個伴奏了

旋律的音符,雖然不是全部都是音階,但是旋律部分也全部都是調內音符,相當於把音階打亂順序組合,給調式比較容易找到規律

而且每個調性,音階都不一樣的,就比如拿吉他來說,c大調,d大調,a大調等等都完全不一樣,調性錯了,那就變成了一團亂麻

沒有調性音樂叫做十二音體系。簡單的說,它就像是恐怖電影裡的背景音樂,是死亡、痛苦、絕望的氛圍。在當時受到反對者的猛烈攻擊和擁護者強烈歡呼。是屬於少數人才能夠欣賞的音樂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