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是什麼環境下死心塌地跟劉備集團的?劉備對他如何?

五金員工陳可為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原本追隨的是東漢末年割據勢力之一的公孫瓚,而劉備在落魄之時亦曾一度在公孫瓚那裡,在這段時間裡,劉備和趙雲相交甚好。劉備志向遠大,自然不會長久在公孫瓚那裡,在劉備離開公孫瓚後,趙雲亦離開了公孫瓚,之後趙雲幾經轉折最終歸附於劉備,成為劉備賬下重要的將領之一。

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他雖然沒有關羽、張飛追隨劉備的時間早,但他同樣受到劉備的信任。再則,趙雲追隨劉備時,亦是劉備落魄之時,如此趙雲可謂是追隨於劉備與危難。

趙雲雖然少有像關羽、張飛那樣統兵作戰、獨當一面,但劉備讓他護衛自己的安全,劉備把自己的安全工作交給趙雲,可見劉備對趙雲的信任。換而言之,若劉備不信任趙雲,趙雲又何以會把自己的安全交給趙雲呢!

當然趙雲不僅對劉備忠心耿耿,而且對蜀漢儀是忠心的。趙雲還曾兩次救後主劉禪於危難,這兩次都是可以說明趙雲的忠心和勇敢的。

那趙雲在什麼環境下死心塌地的追隨劉備呢?劉備待他如何?

前面說了,趙雲追隨公孫瓚的時候,劉備亦曾一度依附於公孫瓚,這時趙雲得以和劉備深交,之後亦曾和劉備一起出徵。

後來趙雲離開公孫瓚,劉備則不捨的和趙雲分開,趙雲深感劉備之德,亦決定將來會跟著劉備。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趙雲是追隨劉備了。

趙雲忠肝義膽,他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自然對他也很信任。雖然趙雲獨自帶兵、獨當一面的時候少,但劉備能讓他做自己的護衛工作,還是可以看出劉備對他的信任,不然劉備何以會大膽的把自己的生家性命交給趙雲保護呢!

再則,劉備能在東漢末年的亂世經過努力而三分天下得其一,那他在用人方面還是有能力的,他知道趙雲為人謹慎、處事得當,但至於帶兵卻並非長處,所以趙雲雖未在軍事方面重用,但這並不說劉備待他不好。


中孚鑑


我是【十二十頁】我來回答:常勝將軍趙雲,蜀國五虎上將之一,不僅在古代眾人皆知,在現代,趙雲的形象也廣為流傳。其中就包括當下流行的各類網絡遊戲,例如王者榮耀、三國殺等等,幾乎都有趙雲的形象。為何趙雲會被大家所津津樂道,因為趙雲代表著勇猛,趙雲代表著忠心,所以才會被人們銘記。至於提問中所說劉備對趙雲如何,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下面我淺談一下個人感受。

一、趙雲為什麼會死心塌地跟隨劉備

1、劉備與趙雲相識的經歷

《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提到三國,提到武將,第一個想到的基本上是“武聖”關羽,基本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企業供的都是“關二爺”,其實,關羽和劉備結為兄弟之前是通過做買賣認識的,劉備賣草鞋,關羽賣豆子,兩個都是老闆,都是隊友,所以相識了,後來結拜了兄弟。認識的比較早。

但是,趙雲跟劉備的相識不像關羽跟劉備一樣,趙雲跟劉備的相識,中間還有個介紹人,就是公孫瓚,劉備和趙雲都跟了公孫瓚之後,劉備升官了,趙雲跟著劉備去打了一場仗,兩人去了田楷一起抵抗袁紹。

再後來,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之後前去依附袁紹。趙雲到鄴城見到劉備,二人同床眠臥。劉備秘密派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的部曲,而此事袁紹並不知情。劉備在汝南侵擾曹操後方失敗後,趙雲便隨劉備來到荊州依附劉表。

2、為何趙雲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備

趙雲是心繫天下的一個人,為百姓著想,從讓劉備給百姓分地這件事就能看出趙雲是個仁義之人。所以趙雲選擇主公的原則就是“仁義”二字,恰巧劉備的原則是“以德服人”。

例如趙雲於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趙雲與夏侯蘭是同鄉,自小相知,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劉備任用夏侯蘭為軍正。劉備沒有處決夏侯蘭,還給了個官,這非常符合趙雲的擇主標準。

其實在趙雲投靠公孫瓚時說的一段話,也能證明趙雲和劉備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致的。

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 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
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經過商議討論,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

從這段話中能看出,趙雲所謂的明主,跟劉備的形象基本上符合的,所以才會認為跟著劉備沒跟錯人,才會死心塌地的幫劉備打天下。

劉備對他怎麼樣

其實將心比心這個詞用在劉備與趙雲身上非常合適,你對我怎麼樣,我就會對你怎麼樣。提到趙雲,最出名的戰役便是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這是廣為流傳的一段故事,當時劉備跟曹操一戰,劉備戰敗,在逃跑時劉備把媳婦和孩子丟了,趙雲一人闖入曹營,七進七出救回了劉備的夫人和阿斗。

在把阿斗給與劉備時,劉備說的話就能看出劉備對趙雲的態度。

劉備:“為此豎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這話就表明了劉備的態度,趙雲甚至比親生骨肉都重要,趙雲聽了這話更加對劉備忠心耿耿了,並且在劉備死後,還輔佐了劉嬋,在建興七年,趙雲去世。劉嬋封趙雲為順平侯。

【結語】

趙子龍一身肝膽一人挑戰數十萬曹軍,顯示了其出不畏艱險、勇猛頑強的精神。而其本可以知難而退,明哲保身,但出於對劉備的義氣,忠誠事主,知難而進, 其忠心赤膽更值得人們敬佩。

對於趙雲,很多人說劉備對趙雲又意見,如果說有意見,趙雲為何還會不顧自己的性命保護劉備,輔佐劉嬋,拼了命的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呢?我認為趙雲是不追求功名的人,並且它的良言基本上是正確的,是仁義的,只是有時候忠言逆耳而已。


十二十頁


環境背景

當時趙雲帶著人馬投奔公孫瓚,那個時候袁紹在擔任冀州牧,公孫瓚呢?他怕手下的人馬背叛他,但是又對趙雲來投靠又很高興,於是譏笑趙雲:“聽說你們冀州人都願意追隨袁紹,你為何不投靠他,反倒奔我而來?”

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雲別傳》

趙雲要投靠的是有仁義的君主,會實行仁政,而袁紹一看就不會那樣,於是就到公孫瓚這裡(其實趙雲也不知道公孫瓚什麼樣),然後跟隨公孫瓚征戰天下。

死心塌地

後來劉備跑的公孫瓚這裡和趙雲結識,前期的結識根本不可能是利益相關,完全就是靠著劉備自己的個人魅力。趙雲非常喜歡劉備這個人,認為劉備這個人很仁義,就打算跟劉備幹了,趙雲便將自身的理想與抱負告知劉備。後來趙雲因為家兄亡故,然後暫別公孫瓚回家為兄料理後事,走的時候說了一句“終不背德”,意思是不會背叛劉備。

之後劉備投靠袁紹的時候,當時公孫瓚已經敗了,趙雲跑到鄴城,劉備和趙雲相遇,那天晚上劉備與趙雲同床而睡,更加促進了感情,之後他們倆的感情就上升到很不一般的地步了,快速升溫,加上之前的交情,好了,我趙雲跟定你了。之後暗自派遣趙雲招驀來幾百士兵,都成為劉備手下將士,而此事袁紹並不知情。劉備偷偷摸摸的招募士兵,已經開始有打算了,這個時候趙雲才算開始給劉備打工了。

後來的長坂坡,更能體現趙雲對劉備的感情,非常的死心塌地,側面上也看出來劉備的為人處世確實很厲害,拉攏人心。

劉備待人如何

劉備也是知人善用,一直把趙雲留著身邊,大大小小的戰役參加的也不少,劉備基本就是靠著關張馬黃趙打天下。趙雲的為人也是比較謙卑,感覺基本沒做錯什麼事,很穩重,講義氣。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是趙雲參與其中,功績非凡。

劉備重用點體現:

(1)趙雲跟隨劉備平定江南,升任為偏將軍,代替趙範擔任桂陽太守。足以看出趙雲前期的能力。

(2)趙雲和諸葛亮張飛作為第二批部隊入蜀。三人兵分三路,趙雲定江陽、犍為。

(3)漢水之戰,和曹操對戰,趙雲是主帥,形成拉鋸戰,不落下風,扭轉了漢中劉備軍與曹操軍僵持不下的戰局。

(4)攻打吳,成為江洲都督,為主力。

趙雲死後也,賢良慈善為‘順’,遵照法紀做好份內之事為‘平’,成功平定戰亂為‘平’,所以應追諡趙雲為‘順平侯’,加官封侯。


獨白L


陳壽《三國志-趙雲傳》記載,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劉備曾和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老師,是同學關係,私教非常好,劉備把公孫瓚當大哥看待。

公孫瓚先發跡,為北平太守。當時,劉備仕途不順,投靠公孫瓚。青州刺史田楷受到袁紹的攻擊,向公孫瓚求救。公孫瓚派劉備前去救援,並讓趙雲跟隨劉備。從此,趙雲就成了劉備的鐵桿心腹!負責率領騎兵,並充當劉備的貼身侍衛長。

趙雲對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在當陽長坂坡,劉備帶著十幾萬百姓從襄陽向江陵撤退,途中,遭到曹操親率的五千輕騎兵追殺,劉備被擊潰,只帶了諸葛亮等幾十人逃跑,連甘夫人和阿斗都顧不上了。而趙雲在亂兵之中找到了甘夫人母子,保護他們脫險。如果沒有趙雲,恐怕後主將不會是劉禪!

劉備稱帝后,以趙雲為中護軍,也就是中央警備團團長!加軍號徵南將軍,後升至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可見,劉備一生對待趙雲相當不錯!


caniforget999


三國時代也因為他特有的格局,出現了許多到現在人們還在敬仰的英雄,趙雲就是其中一個,他的經歷可以說非常豐富,他的英勇也成為人們稱讚的一點。他的出場也非常讓人驚奇,在公孫瓚與袁紹忙著爭奪冀州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位令人為之驚歎的猛將,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趙雲。趙雲第一次見到公孫瓚的時候,說道,我原來是袁紹手下的人,但是沒想到這個袁紹只想著自己的私利,根本不是為了挽救這個國家,一點也不想著忠於朝廷,所以我來投靠你。

但是在見了劉備之後又是另一種說法:曾經的公孫瓚人人都都稱讚他為英雄,但是沒想到他與袁紹同類之人。後來劉備與趙雲分別,不忍相離。從先前袁紹手下的一位無名小卒,轉而投向公孫瓚,但不久又心向劉備並最終歸順於劉備,那麼趙雲的態度為何在短時間內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也許是因為當初袁紹獲得了韓馥的糧草接濟之後,又忘恩負義想著去圖謀冀州,這被認為是不義;其次,不以董卓為敵,反而趁亂擴大自己的勢力,被認為是對漢朝的不忠;再者,趙雲長期在袁紹軍中,雖然武功和其他武將不相上下,但始終沒有出頭之日。

在這種情況下,趙雲認為繼續效忠袁紹已經毫無意義,於是轉而投靠公孫瓚,但是不久公孫瓚與袁紹同時接到天子詔書,兩下罷兵講和,這等於是迫使公孫瓚承認了袁紹對冀州的合法地位,因而在失望之餘,趙雲認為公孫瓚與袁紹是一丘之貉,但此時再想想,其實公孫瓚也有難處呀,朝廷都已經承認了袁紹是冀州的合法主人,如果此時再出面反對的話,那就不是反對袁紹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而是成了朝廷的叛道,這個罪責公孫瓚自然是承受不起的,但趙雲當時比較年輕,也許看不到這一深層次的道理。

那麼為何趙雲會對劉備一見如故呢?也許答案在於“忠”與“義”這兩個字,劉備做事一向標榜以忠義為本,出道之時,協助朝廷平定黃巾軍起義,成功後不計較官職的低微,參加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是繼孫堅與曹操之後唯一與董卓交過手的人,況且還打敗了呂布,但此後仍然屈居於個小小的平原縣縣令之職,這些行為表現出來的是對朝廷的忠。當公孫瓚與袁紹交戰失利的時候,劉備又毅然出手相救,那是對朋友的義,忠義兩全。

這自然是趙雲所期望投靠的主公,自投靠劉備後,趙雲始終盡忠盡義,毫無二心,一直到死為止。劉備自出道以來,始終以忠義自居,他也的確在身體力行,因而成為下屬的表率,眾所周知,其二弟關羽也以忠義而流芳百世,後來關羽無奈斬投曹操後不久又欲離去,張遼曾經問他:劉備與兄的交情和我與兄的交情比之如何?關羽正色道:我與文遠僅為兄弟之情,但是我與劉備不僅是兄弟之情,還有君臣之禮。

當然,張飛對大哥的忠誠也是毫無二心的,甚至為了自己的大哥,不惜將丈八蛇矛刺向自己的二哥。雖然其中有著諸多的誤會,但可以看出張飛對關羽只是兄弟情義,而對於大哥劉備不僅有兄弟之情,更有臣對君的忠,在他的心目中,劉備的地位要遠遠高於關羽,而趙雲的行為方式也是以忠義為基礎,自然也希望找到這樣一個主公,在各路諸侯中,劉備無疑是他最佳的選擇。

從以後的經歷中可以看出,趙雲果然沒有看錯人,劉備的行事準則果然很符合他對主公的期盼,或許以我們的眼光來看,覺得劉備為人太過虛情假意,只會用這些手段來留住人才,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處事方式是符合趙雲的理念的,而且劉備站在大義的一面,他打的旗號一直是漢朝的後代,以正統的身份出現。在最終選擇劉備成為主公後,趙雲也一直盡心盡力,對劉備特別的忠心,也就有了後來不顧性命救劉備兒子的故事了。可以看出選擇一個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主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理念不合,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在這件事情上,趙雲做了最好的選擇。





阿輝看歷史


人和人的交往,很多時候靠第一印象。趙雲加入劉備集團也一樣。

想當年公孫瓚以二萬騎軍打敗三十萬黃巾軍後,信心大增,於是他決定挑戰袁紹。可惜界橋一戰,公孫瓚的霸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這時候閃耀三國的名將常山趙子龍出現了。我現在還記得我是在小學五年級在莫干山的樓裡讀到這段三國演義大致是這樣,公孫瓚被文丑追擊掉下馬來,文丑挺槍便刺,千鈞一髮之際,一個少年將軍殺了出來,擋住文丑,大戰五十回合,等公孫瓚的救兵趕來,文丑拔馬而回。公孫瓚連忙詢問少年將軍來歷,少年說,“某乃常山趙子龍也。本是袁紹下面的人,因為袁紹沒有忠君救民之心,所以來投將軍。公孫瓚聽了大喜。如果子龍真是這樣出場的,那麼他給公孫瓚的第一印象必定是讚了又讚,這樣的人才他總用上一用。事實上,子龍同志是這樣出場的:界橋大戰後,公孫瓚事業陷入低谷。這時趙雲受常山郡百姓推舉,率領本郡義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公孫瓚想聽幾句馬屁話,安慰一下自己被袁紹摧毀的自尊心但趙雲沒有說出來,於是不管趙雲多麼相貌堂堂,始終也沒受重用。不過此時有一雙眼睛卻因為小趙的到來而熠熠生輝,相見恨晚。後來公孫瓚派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雲去和袁紹軍打仗,取勝後公孫瓚升了劉備關羽張飛的官,獨獨不升此戰的騎軍統領趙雲的官,趙雲給公孫瓚留下的第一印象作了怪。當然趙雲也不含糊,既然你不是仁政,那偶也不奉陪了。幾天後趙雲借兄長去世,回家奔喪,離開了公孫瓚,再也沒有回來,直到七年後,再次遇到已經投靠袁紹的劉備,遇到了七年前那雙渴望的眼睛,當晚就同床而眠,從此結伴一生。

可見第一印象多麼重要,又多麼要命啊。因為第一印象公孫瓚失去了他職業生涯裡可能是最出色的下屬,因為第一印像劉備收穫了三分天下的得力助手。所以第一印象壞的時候,請給人一個第二印象的機會,不但是給人也是給已。

不過趙雲一生正直,不迎合不拍馬,所以在大耳朵創業之時,對趙雲還是可以的。但大耳朵稱帝后要打孫權,趙雲是堅定的反對者,因為子龍心中除了蜀國還是匡扶漢的正義,所以以為討伐曹魏才正途,於是從此遇冷


南門江老頭


小郎君認為也許是因為當初袁紹獲得了韓馥的糧草接濟之後,又忘恩負義想著去圖謀冀州,這被認為是不義;其次,不以董卓為敵,反而趁亂擴大自己的勢力,被認為是對漢朝的不忠;再者,趙雲長期在袁紹軍中,雖然武功和其他武將不相上下,但始終沒有出頭之日。

在這種情況下,趙雲認為繼續效忠袁紹已經毫無意義,於是轉而投靠公孫瓚,但是不久公孫瓚與袁紹同時接到天子詔書,兩下罷兵講和,這等於是迫使公孫瓚承認了袁紹對冀州的合法地位,因而在失望之餘,趙雲認為公孫瓚與袁紹是一丘之貉,但此時再想想,其實公孫瓚也有難處呀,朝廷都已經承認了袁紹是冀州的合法主人,如果此時再出面反對的話,那就不是反對袁紹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而是成了朝廷的叛道,這個罪責公孫瓚自然是承受不起的,但趙雲當時比較年輕,也許看不到這一深層次的道理。

以後的經歷中可以看出,趙雲果然沒有看錯人,劉備的行事準則果然很符合他對主公的期盼,或許以我們的眼光來看,覺得劉備為人太過虛情假意,只會用這些手段來留住人才,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樣的處事方式是符合趙雲的理念的,而且劉備站在大義的一面,他打的旗號一直是漢朝的後代,以正統的身份出現。在最終選擇劉備成為主公後,趙雲也一直盡心盡力,對劉備特別的忠心,也就有了後來不顧性命救劉備兒子的故事了。可以看出選擇一個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主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理念不合,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在這件事情上,趙雲做了最好的選擇。

但劉備對趙雲,下郎君認為從兩件事上可以看出來

一:長坂坡救幼主,

是趙雲此生最大的功勞,但同時也讓劉備對趙雲產生了懷疑。在《三國志》中,曾有這樣的一個細節,當劉備聽聞有人稟報,趙雲投降了曹操後,劉備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用手戟——可投擲的兵器,狠狠擲向那人,道:“胡說!趙雲不會背叛我的!”劉備的這個舉動,可謂是過激了,可見當時劉備是何等狂躁、失態,幸虧不一刻趙雲就回來了,那麼劉備為何會出現如此狂躁、失態?

別忘了當時趙雲的身份是劉備的衛隊長,也何以說是保鏢頭子!參看典韋保護曹操,會很容易發現,趙雲失職了!也許有人會說,劉備被曹操大軍追殺,都亂套了,非常情況下發生的事情,如何算?況且身邊還有張飛。但保鏢是做什麼的?越是非常情況,其作用就越突出和重要。可趙雲卻脫離最應該保護的劉備,雖救回了幼主劉禪和劉備的老婆,但是若是劉備不幸死於亂軍呢?劉禪和甘夫人活著又有什麼用?

二:截江救阿斗,

此事發生在劉備從東吳娶回來了孫夫人後,當時隨孫夫人一起“嫁過來”的,還有許多伺候孫夫人的孃家人。可這些孃家人卻是“縱橫不法”,即,無法無天的同時,估計還有間諜的作用。讓劉備很頭大,所以用趙雲掌管自己內室,整頓自己家務。這個職位大致是“警衛團的團長”。隨後便發生了孫權派船來接孫夫人回東吳,而孫夫人卻要抱著幼主劉禪上船要一起走——注意這裡,截江救阿斗的地點,是發生在東吳派來的大船上!身為掌管內務的趙雲,為何沒在劉備家裡,哪怕是路上截住孫夫人鬥呢?顯然只要不是在船上,趙雲是完全能掌控的,也就根本不需要張飛前來!所以截江救阿斗的功勞,其實全是人家張飛的。

無論何種原因,都不能排除趙雲再次失職的嫌疑,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若不是張飛前來,後果是不堪設想。


弘揚國粹小郎君


背景:趙雲是個忠義之士,劉備和趙雲初認識於公孫瓚陣營。當時已然互相惺惺相惜。只是沒有捅破那層朦朧又高貴的關係。古人最重節操。不可能在公孫瓚陣營挖牆角,劉備於公孫瓚同一老師,盧植(破黃巾首要功臣,東漢末年最後一位名將)。

1.初時公孫瓚與袁紹因河北地域霸主地位爭鋒失利而死亡,河北霸主歸袁紹所有。趙雲從此無靠山在河北一帶地域便沒有了容身之地,四處漂泊,後輾轉汝南地域一把亮銀槍戳的周倉滿身窟窿。佔山為王。

2,幾年後,劉備當時因為投奔袁紹與曹操爭鋒,也失敗了直奔汝南,因為當時汝南是出了名的治安混亂地帶,黃巾軍殘餘眾多。關羽也從曹操陣營護送嫂子來到了汝南一帶地域,先碰見了無家可歸的周倉,在周倉的指路下見到了趙雲,從而後來找到了劉備。趙雲這就遇見了明主,又想起自己跟劉備在公孫瓚陣營時的感情。從此死心塌地輔助劉備了。在最落魄的時候遇上了對的人便是如此吧。

3.劉備對趙雲如何?從演義的角度來說,僅此於關張,更勝於關張。要知道,關羽張飛都不能時刻陪伴劉備左右。唯獨趙雲可形影不離。這從劉備去東吳只帶趙雲一人前往護衛,迎娶孫尚香就知道了,哪怕趙雲直接痛斥劉備沉迷酒色,劉備都絲毫不怪罪他。可見感情之深。關羽張飛也視同趙雲為第四兄弟。因為趙雲是劉備最落魄時義務反顧跟隨他的人之一。要知道當時劉備還是個啥都沒有的落魄小人物罷了,還稱不上諸侯呢。


有故事的劇


東漢末年,中國歷史上差點兒有一位民選帝王,叫做劉虞。當時,他在太行山以東地區深得民心、軍心!趙雲就是代表著石家莊人民投奔了劉虞,提議劉虞當皇帝的人,就是趙雲他們家鄉的最高軍政主官袁紹。

趙雲到了劉虞那裡被安排在劉虞手下主管作戰的將軍公孫瓚的手下。因為劉虞當時是代表著仁政之主!在諸多問題上與公孫瓚產生矛盾,公元193年,劉虞被公孫瓚借刀殺害了。於是趙雲就以兄喪為藉口,離開了公孫瓚。

公孫瓚因為殺害劉虞而得罪了天下盼望施行仁政的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袁紹代表東漢政府和東漢人民討伐公孫瓚。於公元199年徹底擊敗公孫瓚,令其不得不自焚。趙雲因為有礙於公孫瓚沒死,不能背主!就苦等了7年,直到獲悉公孫瓚自焚之後,才於公元200年在鄴城參加了袁紹的部隊。趙雲沒有背主!

當時的趙雲也不知道他在袁紹的陣營裡能遇見老朋友,這個老朋友曾經與趙雲一起抵抗過袁紹。倆人見面格外親密,就開始挖袁紹的牆角了,由於“老朋友”沒有人手,趙雲人緣又是出奇的好👍!於是,就以“老朋友”的官職左將軍步曲為藉口秘密招募了數百人,左將軍的軍事基礎就是這麼來的。

後來,左將軍由於袁紹在與曹操的戰爭中失敗,不得不投奔相對穩定的荊州劉表的麾下,繼續與曹操作鬥爭。這支由趙雲親自締造的軍隊在與曹操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贏得劉表的敬重,又提供了四千人馬。於是左將軍的地位徒然提升,被荊州的有識之士視為可以抵抗曹操的最重要的力量,這些士人就紛紛向左將軍投橄欖枝了,其中就有諸葛、徐庶、龐德公等名士。他們不但使左將軍發展壯大,還為左將軍的前途命運進行了宏偉的設計。這就使左將軍有了戰略目標,從此不再盲目碰壁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曹操南下進攻左將軍的時候,長江中游地區爆發了舉世罕見的流行病疫!並迅速的蔓延開來,使得本來就缺乏自身免疫力的北方部隊,大面積死亡!北軍多死者,嚴重的影響了曹操進軍的計劃,被迫撤出了疫情地區。

與此同時,左將軍趁機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使得三分之二的荊州歸於他的勢力。地盤、人員、謀士、武將:諸葛、龐統、劉封、馬良、馬謖、魏延、宗預、廖化、陳震、蔣琬、鄧方、輔匡、廖立、馮習、張南、殷觀等;黃忠、霍峻、習禎、伊籍、向朗、向寵、楊儀、劉巴、劉邕、賴恭、韓冉、張存、郝普、潘濬等等等等組成了足以與曹操、孫權分庭抗衡荊州集團。

但是,這個集團對左將軍有一個致命的威脅!過於依賴這個集團勢必讓左將軍,哦,此時左將軍自己給自己封了個荊州牧。感到大權旁落?他當然不肖於只做傀儡!於是在內部就出現了矛盾,也可以說是內鬥!由於左將軍並沒有真才實學,見識、智慧、學問等等內在的東西太少,根本就不可能與荊州集團勢力的代表人物諸葛相提並論,怎麼辦?就在這個時候,益州又送上門來了,左將軍立即帶領荊州的人馬去接管益州,隨即大範圍的使用益州的士人,與荊州集團做對抗,無原則的打壓荊州勢力,造成其眼高手低、漏洞百出、執迷不悟,接二連三的錯誤,使得原本就非常原則的趙雲在是非面前,堅持原則!不向錯誤妥協。

這就深深地刺痛了左將軍!此時的左將軍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權利,人事任免權。就沒有再對反對他的趙雲給予提升。然而,趙雲又是非常重要!他打仗離不開趙雲,所以,每當出戰,趙雲雖然沒有高官名位,卻掌握著最重要的軍權和指揮權!這就使得趙雲在蜀漢集團的地位非常特殊,無論什麼樣的名位將軍,只要是與趙雲在一起打仗,那麼,趙雲始終都是軍隊的絕對領導!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夷陵之戰。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是趙雲與左將軍最後一次出戰,結果是左將軍全軍覆沒,是嗎?都說是全軍覆沒,左將軍僅以身免。如果左將軍是全軍覆沒,那麼趙雲的兩萬多人是哪來的呢?有好事者統計,說左將軍出戰的人數有五萬餘人,包括趙雲的部隊了嗎?如果包括了,那麼一半對一半,趙雲與左將軍平起平坐;如果不包括,趙雲的人馬也是最後投入戰鬥的,也就是說左將軍成了光桿司令了,趙雲接替他指揮戰鬥,還不如平起平坐呢!

我的結論就是,左將軍絕對對得起趙雲!於公於私沒有任何對不起趙雲的地方,趙雲是左將軍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左將軍能把老婆孩子統統交給趙雲就可見一斑了。

趙雲辜負了左將軍對他的信任!!!在大是大非面前,趙雲由於堅持原則,沒有站對立場,讓左將軍非常失望😞。我還是那句話,如果趙雲能夠支持左將軍討伐孫權,很可能左將軍就不會發動夷陵之戰了。


公明淏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縣人。他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共同抗擊袁紹,趙雲隨同前往,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公孫瓚覆滅,趙雲就加入劉備集團。出彩的地方是長坂坡,趙雲這時應該死心塌地輔助劉備。

其後在重點戰略上趙雲並沒有被重用。去世後被追諡號順平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