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定要考到985、211才有意義嗎?

陳剛舉


現如今,很多大學畢業生都面臨著考研院校選擇的問題,有很多人堅定地選擇了名校,也有很多人選擇了本校或知名度很普通的大學。那麼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嗎?下面小編就來詳細分析一下。
能考上名校肯定要考,名校有以下優於普通高校。
一、名校知名度和美譽度高,對社會影響力、干預力大,實力強。從物質上講,教學設備更為高檔豐裕,實驗室,圖書館這兩項重要指標更有保障。一般在社會上報學校的名字別人就很熟悉。
很多知名企業,乃至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都更青睞於名校畢業生,因為,名校生在考研時,難度就比普通高校大得多,這就說明這些名校的學生能力特別強,素質非常高,用人單位自然就會更願意要。
二、師資力量強大,資源豐富。名校的師資,軟硬件環境,學習氛圍、實習機會都不是一般學校的學生所能比擬的,名校生的課程難度會更大,學到的東西更多更深入,付出的依舊更多,因此,畢業時的水平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也不是一般高校的畢業生可以比的。選擇名校,會給你豐富的資源,見賢思齊,名校的魅力也許就在這裡。任何一個人未來的發展都需要豐富的人脈資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接近性是一條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規則。
三、地理位置優越,名校所處位置和城市往往是經濟發達,信息暢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很可能也是一個大地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帶。由此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找工作或者繼續深造或者出國都有了一個好的平臺。也會讓你的眼界開闊許多。
當然,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有很優秀的學生,並非所有普通高校的每一個畢業生都會進入一個不好的單位,關鍵是看兩方面,一方面是個人能力,一方是運氣。
有很多普通學校畢業生,在學習期間,付出了很大努力,不僅獲得了各類獎學金,還參加了各類校園活動,以及名企實習,他們的大學生活十分充實,再加上經常對校園招聘的深入研究,對行業的深入理解,對招聘的萬全準備,因此,在校招中,超越名校生,是很正常的事情,假如90%的用人單位不願意錄用非名校畢業的學生,但是總有10%的優秀單位還是願意破格錄用那些非名校的畢業生的。
而這些優秀的非名校畢業生,關鍵一點在於勇於嘗試,勤奮努力,本質上,與名校生並無差別,進入優秀企業,並不意外。其實,只要你考上了碩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那麼你至少在學歷上,已經超越了無數人,這一點就已經構成了你的優勢,已經是很優秀的一種表現了。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努力上進,你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所以能考名校即考名校,但是也不能偏執非要考取名校。名校是能夠給人帶來光環,但並非每一個人都能遂心所願,人的潛力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有一種破釜沉舟,努力拼搏的決心,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是你可以去期望,去通過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活五彩繽紛,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交大升學小博士


211都沒意義 985裡還得排名靠前的...因為現在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下面所寫希望同學們仔細看看 興許 也許一定會有幫助😉

我上面的評論確實有些尖銳 讓一些打算考研 剛剛考完研 剛剛考上研究生和已經在讀的同學看了不爽 還請理解 畢竟是網絡語言...

我之所以有上面的評論 並非憑空想象 也是有一定思考的回答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分析一下:

按照時間軸縱向比較看 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學歷比起10年 15年 20年前的含金量 企業及社會欣賞度和認可度 都已經差了非常多 我是2003年大學畢業 那時本科生也可以做老師 現在不是知名院校的博士畢業都不能進入本科院校了 那時的研究生數量相對較少 個人 社會和企業認可度普遍高一些 對比本專科生 研究生學歷確實有很明顯優勢 而現在研究生學歷的學生已經非常多 研究生學歷已經不能帶來曾經的物質和精神回報 物以稀為貴 說它不值錢了也不算離譜吧 當然還是物以稀為貴 頂級大學和一流大學的研究生畢竟還是少數 所以含金量比普通大學就高得多...

按照空間橫向比較的話 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還是好不少的 但相對於十幾年前的本碩差距來說 已經微乎其微...雖然很多機構和企業崗位要求必須是研究生學歷才可 但那也只是因為研究生很多 同樣的工資支付為啥不用好點學歷的呢 也就是用人單位並沒有將研究生學歷同學的個人收入增加 反而只是壓低了本專科生的收入 給人感覺研究生還是賺得多些...說到底是中國教育進步太快 人才市場的供求關係在不斷髮生變化 店大欺客 客人之間打了起來...

有個高學歷 總強過沒有 這點總不錯 只是要考慮你的付出和回報比(費效比) 讀研要付出時間成本 要考慮機會成本... 讀研與不讀研 讀好大學與讀普通大學 讀碩還是讀博 自己應該有一個系統全面深刻的分析 而不是感性用事 想應該如何

對於年輕學子 馬上要畢業或剛剛畢業的同學們來說 充滿夢想和激情 滿懷抱負和理想 這挺好 這也正是青春少年應有的樣子 但是在繼續求學還是工作 求啥樣的學找啥樣工作方面 我建議大家不要自己獨自判斷 更不要跟風和隨波逐流 最好在自己分析和判斷的同時 能夠向身邊有認識 有總結有一定歷史和社會經驗的“智者”諮詢和尋求幫助...青春時光有一些專門是為碰壁準備的 誰也逃不脫 但一定要保證這個碰壁不會讓人不可救贖不能回頭才行 否則人生會多出許多後悔和遺憾...

另外 很多特別知名的機構和企業 要求第一學歷比碩博還要嚴格的多 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校或較好學校 即使碩博為北清畢業 也可能不被待見和接受...這個我有一定的切實體會啊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所以同學們努力要趁早啊 讀書時一定要真正用心 刻苦努力 別枉費時間和精力 讀研不要只為了一個證書和暫時逃避...

還有讀什麼專業的研究生 讀研究生時應該努力掌握什麼知識 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儲備哪些能力 這個可以與已經就業的同類專業 同樣學歷的網友或朋友聊一聊 或者在招聘網站上看看那些相應崗位的職位描述和任職要求是怎樣的 以做到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就努力成為那樣的人才 以客戶為導向 拉動式生產...

再者 要儘快根據自己的智力 知識 性格等等的特點和優勢 規劃自己的職業規劃 最大的事業高度是什麼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職業人 然後把大目標細化到1年 3年 5年 10年...的職業進步目標 有戰略目標 也有階段性戰術目標 每一個行動和積累都更容易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假如現在考了研 畢業後找了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這個往往是人生路上的小目標 解決了階段性困難 隨著年齡增大 閱歷增多 每個人都不會再滿足於年輕時的小目標 所以眼界要放長遠 心要放大 應該問問自己“我現在取得的成績能給我帶來幾年的舒服 安逸和滿足呢?” To think big 未來無止境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都不是瞎說 你不想當總統 沒人會逼著你必須當...

我的學習和職業道路也可以說是比較坎坷吧 因為事事都是自己做主 而身邊沒有有認識人的提醒和點撥...

希望能幫到年輕的你哦


東華的深想簡說


考研不一定要選擇985/211,但是選擇985/211能給你的收穫是非常多的。很多人考研其實為了搞學術研究的並不多,大多是為了考個層次高一點的學校,再有個高學歷,以彌補高考的缺憾。所以,考研才會選擇985、211高校。985的考清北復交、C9高校,211的考985,雙非的就選擇了985或211,而考研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是普通高校的,所以,自然就選擇了報考985、211。

那麼,選擇985、211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平臺優勢。985/211高校裡,國家給予的扶持是很多的,舉個例子哈,北京大學的地質學專業本科野外實習是在阿爾卑斯山,而普通的好像可能就是國內的一些地質公園,這就是差距。名校的師資力量雄厚,名師也很多。你會接觸到你的專業領域裡的很多院士專家學者,而你在普通高校裡只在課本或ppt上見到過他們的名字。而你考研選擇985/211,這些名師就有可能成為你的導師,和你面對面講課。

第二,地理優勢。很多985/211都在大城市裡,比如北上廣,武漢,西安,成都,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給了這些高校學生很多便利的機會。比如實習,北京高校的學生可以去京東、百度、頭條或大型央企甚至中央國家機關實習或工作,而身處二三線城市的普通高校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再比如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招志願者,肯定是就近原則北上廣高校,不可能北京奧運會跑到其它地市招志願者吧。

第三,就業優勢。就業優勢,其實也是地理優勢或者說平臺優勢的延伸。我們熟知的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頭條,以及一些著名的國企央企,證券公司,大多是在北上廣深,而這些公司招聘,肯定也會優先選擇985/211的學生,因為他們的HR相信這些學校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要更好一點。即便有的同學選擇考公務員、選調生,現在很多省份的部分崗位也要求985的畢業生。

第四,彌補缺憾。很多同學高考失利,遺憾地選擇了不理想的學校,但心志依然很高,有名校情結。所以,考研選擇985/211高校是彌補當年缺憾的最好選擇。

綜合以上幾點,考研為什麼選擇985/211高校,供大家參考,歡迎補充!😄​​​


阿牛哥說




之後我又考取了博士,也是雙非學校,但是專業很強的!有時候很多地方雖然歧視雙非學校的學生,但是國內這麼大,雙非學校學生有限,大多數還是非雙非學校的,所以雙非學校的學生怎麼辦?要是按照你們想的,雙非學校畢業的都找不到工作麼?我感覺不是這樣的,雖然差距是有的,但雙非學校的學生照樣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彭博士固化長膠


並不是,當然考上985,211更好,全國的985,211大學只有那麼一百多所,大部分考研人是進不了這些985,211大學的,難道那麼多人考非211大學就沒有意義?


除了這些大學,一大批非211高校在各自的行業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北京語言大學的語言類碩博士專業,中北大學的軍工類專業,上海理工大學的光學與熱能專業,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學類專業,東北財經大學的財經類專業,中國醫科大學的醫學類專業,首都師範大學的教育類專業,燕山大學的機械工程類專業,陝西科技大學的材料工程類專業,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等這些專業,這些高校數不勝數。這些高校的優勢專業並不比一些所謂的211大學差,他們的校友也很知名。

千萬不要被211,985這些名頭所束縛。整個社會的科研和發展並不僅僅是靠211大學支撐的,只要你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定能為自己為社會貢獻一份力,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漫校園


這個答案顯然不是的,並非考取985和211才有意義。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關鍵。

這個問題對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主要是看個人的發展。不可否認的說,考取985和211確實能拿到好的offer並且有好的歷練。但一般大學,只要你夠優秀那同樣也有優質的offer。

很多人在選校的時候,特別是分數處於臨界狀態的時候,名校可能沒好專業,專業好可能不是名校,這些都是兩難的選擇,也有相關的討論。

不管你選擇什麼,名校和好專業本身就給你提升了身價,但你如何你選擇,那就看你個人,我覺得兩個選擇都不會差。

這裡說的考研的確要考名校,但並非名校就不行,專業好有好的項目,得到鍛鍊,能力了提升了,這就是進步。

如果在名校沒有項目鍛鍊也是不行的。

現在很多企業可能更看重能力,HR會在學校上做篩選,這也是存在的,無可厚非。

總結

不管你考取什麼,看你自己的計劃和想法,只要你有思想有計劃,在哪裡都會發光,只是說平臺越好,發光越早,越有前途。

學校和企業的道理是一樣的,大企業也有混日子的,小企業也有年薪百萬千萬的。

謝謝,你有什麼好的看法可以一起交流。歡迎留言討論


生活觀察連連看


小丸子教大家如何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第一梯隊:名牌大學+優勢專業

難度係數:★★★★★

名牌大學多指985、34所,其分數線絕大多數超過國家線,但她們是牛導、科研項目的彙集地,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學術資源、人脈資源,無論在軟件方面還是硬件方面,都是一些普通高校無法企及的。因此,報考難度係數最高,相當於華山論劍,高手過招。該梯隊適合基礎過硬,學習能力好,自律能力強的考生。如果你對未來有追求,目標比較明確,希望提升各方面能力,可以選擇報考。

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強勢專業

難度係數:★★★★

名牌學校難度係數過高,讓大部分考研er望而卻步,但對於那些學習基礎中上,欲在專業上有所造詣的考生,不妨選擇譬如財經類、政法類、紡織類院校等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強勢學科往往另名校側目的院校作為目標院校。該類院校由於專業認可度高其畢業生求職障礙少

,逐漸成為專業型考生競相追逐的對象,難度略低於第一梯隊。

第三梯隊:名牌大學+弱勢專業

難度係數:★★★

由於985、34所院校中弱勢專業或者是新設專業有可能招不滿人,因此第三梯隊院校逐漸成為考研投機黨與實力較好但對名校有所偏愛的考生的第一選擇。越來越多的考生希望通過報考弱勢學科降低難度進入名校,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雖說專業實力稍遜,但是牌子夠硬,不愁就業。 注意報考此類院校要重視情報蒐集,拼人品。

第四梯隊:一般院校+一般專業

難度係數:★★

第四梯隊一般指設有碩士點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強勢專業。適用於只以考上為目標,只要保證能有研究生學歷即可的考生。雖然此類院校複試分數線一般與國家複試線持平,或略高於國家線,報考難度較低。但飯糰兒建議大家不要有“只要報考這一梯隊就能考上”的觀念,畢竟國家線也不是很好突破的。

影響考生考研擇校的因素有很多,不只要看院校考試難易難度,還要考慮個人因素,即個人興趣,自我競爭力,職業意向,經濟實力,人際支援,專業學習水平,目標投奔地區等。

小丸子希望大家明白:考研是一場選擇,但你並不是在尋找一所完美的學校,而是如何在諸多“不完美”的學校中,找到最契合自己的那一個。雖然考慮的因素較多,不能面面俱到,但也要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做出最佳選擇。


小圓說考研


這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東財,中國醫科大學,這些都不是211,卻很值得去考,自然科學學科看專業排名,社會人文學科看學校排名,醫學完全看地域


賀氏吊裝


別為了學歷而追求學歷。

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還是想通過學習讓你在專業領域有所造詣。

985.211固然很好,比起這個我覺得你的國賽美賽獎項,論文,個人成就作品更具有說服力。

學歷只是一定程度上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大企業的,但能力才是決定你是否能留下來。


迷失古零


本人高考重慶一本線上70,已經8年了,不是211,985工程大學,選了專業,沒選學校。其實專業更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荒廢大學。野雞大學也可以發光。但是你到名牌大學你會發現那裡到處都是金子。紀念華科荒廢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