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 場景問答Vol.1

薛定諤的麻煩時代,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定義「好問題」。


「吳聲造物」2020年推出「場景問答」專欄,分享吳聲在演講、授課、直播、文章留言等情境下的「快問快答」。也歡迎你在每篇文章下留言,提出一個「具體的好問題」,便有機會得到吳聲與場景研究團隊的回答,收錄到專欄中分享給更多人。


這是「場景問答」的第1期內容,本次「問答」來自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在「騰訊青騰匯一課公益聯播」的直播分享。


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 場景問答Vol.1


問:請問吳聲老師,B2B企業在疫情期間如何加強與客戶之間的連接?


答:可以從三點去考慮。第一,企業能否與客戶共同面對和服務消費者。當你的客戶受到疫情影響時,形成共同應對的伴隨機制非常重要。


第二,在疫情期間,要針對痛點問題,幫助客戶實現開源節流——不僅僅是免房租或者服務器存儲費用,而是幫助客戶增強「開源」的新價值。


第三,現在是非常好的契機,基於新的商業模式,重新梳理客戶關係。譬如大客戶模式的企業運營,可以思考是否能給大客戶提供更多提案式的有效預警。如果是小客戶模式的企業運營,則要思考如何更深入地「賦能」,解決不斷湧現的新痛點。


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恰好提供了一個增加客戶投入的好時機。只不過這個付費機制是後置的。


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 場景問答Vol.1


問:吳聲老師,最近大量明星和網紅入駐B站,這對於B站的內容生態有什麼影響?長期來講,您覺得B站自身內容生態會變得怎麼樣?


答:「鵝廠」等也已入駐B站,這確實給小眾up主帶來一定壓力。但只要堅持內容基礎定位,無論「古風」還是「小興趣」都有立足之地。B站對內容的包容機制、分發機制,始於用戶訂閱形成的圈層信用。


最近有一部劇《掌中之物》特別火,大家都在討論。我比較能理解,在B站首發的大量主流科技產品、數碼產品、美妝產品、遊戲產品、文學產品等,都是要「討好」年輕人。


B站的內容生態,會進一步成為新IP的打造陣地,成為「新主流文化」的策源地。同時,也承擔著主流商業形態、傳統文化的亞文化之間的翻譯橋樑。考驗B站的,在於能否持續公平的運營規則和「不干預」立場,讓主流IP在「良性算法」中運行,形成價值的稀缺感。


我自己比較看好B站長期的內容生態。目前B站的內容,維持在有一定距離感,但又隨時能夠響應主流文化訴求的變化。這將是一種常態,甚至我認為現在B站的價值還是被低估的。


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 場景問答Vol.1


後置付費、新IP陣地與社區決策引擎 | 場景問答Vol.1


問:吳聲老師,物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與AI結合之後,是否會有矛盾和衝突的點?


答:可以四個方面看待「AI物業」。第一點在於,是否能形成更加友好的社區服務的非接觸解決方案。第二,社區的智慧化、智能化設施,在保證家庭隱私安全的基礎上,數字鏈路是完整的,能夠形成可視化和建模化分析。


第三,針對AI物業而言,其本身是家庭單元作為「社區會員」的新試驗田——是否能夠形成開放系統和開放平臺,創造新的訂閱模式?無論這種訂閱模式是來自蘇寧的「到家」業務,還是來自京東PLUS會員,或者本地生活服務的模型。要通過數據創造價值,通過物業的服務對象形成更好的Insight,去定義場景的解決方案。


當然最後一點,要真正意義上讓「AI物業」的智能化,形成新問題的發現引擎,社區算法的決策引擎。AI社區是更加智慧的控制,更加可視化的分析,和更加智能的決策機制。


並不存在物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與高科技的矛盾,它們其實是在彼此賦能。未來物業的從業者可能都是985、211畢業的大學生,正如電視劇《安家》中,它是高科技裝備熟練應用的形態,是小而精的服務網絡。而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建模能力,基於更加顆粒度家庭單元場景的算法能力。作為一種新商業模式是否有面向家庭會員的場景訂閱機會?對此,我個人還是非常樂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