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時代週刊》等,哪個比較適合大學生看?

liu_uil


其實我認為,這些雜誌都不太適合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閱讀……

因為雜誌篇幅較大,所以很多文章都是有關美國英國本地的事件,比如我記得去年有一期的紐約時報頭版就是講美國輪胎回收法案的,這個和咱中國人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所以只能是一讀了事,浪費時間。第二,專欄作者為了追求效果,都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難度非常大,專業詞彙、俚語俗語棒球用語超多,讀起來也完全沒有任何代入感,我在大學的時候也曾經硬著頭皮讀過,但是效果非常非常非常差,簡直可以說是浪費時間。

四六級什麼的只是浮雲,千萬別當回事,我都是裸考輕鬆過的,雖然沒到600分,說實話四六級只要詞彙熟練掌握託福8000都能輕鬆過,閱讀滿分沒問題,但是離閱讀報紙差距還是太大了,閱讀報紙的詞彙量要求最少最少是20000,。而且這20000詞絕對不是混個眼熟的程度,而是看到中文能反映出英文,聽到這個詞腦子裡能反映出意思的程度。沒有這個詞彙量,讀這些期刊完全是一種折磨。

現在的大學英語教育總是一味強調閱讀,聽說寫能力一般都不培養,所以雖然你四六級過了,但是口語、聽力、寫作能力恐怕還不如國外的中學生吧。有時間去看無聊的高深文章,還不如花點時間練練口語、聽力寫作實在。你現在能不用字幕完全看懂《老友記》嗎?能不借助字典看懂原版《哈利波特》嗎?見到老外能用正常人的語言和他(她)聊聊你最喜歡的明星、球隊、遊戲嗎?這些大概都是美國小學生能做到的事情吧,要是連這都做不到,去看那些個煩人的原版文章又有多少實用價值呢?

我原來也走過一段時間彎路,希望閱讀提高,其他跟進。所以硬是背下了所有的託福GRE詞彙,看了大量的英文報紙。但是呢?還是寫不出、說不出、聽不懂。後來痛下決心,放低身段,大量利用沒有字幕的視頻材料,從走遍美國聽起,然後是成長的煩惱、老友記、然後是BBC、AP、VOA的新聞廣播、然後是一些美劇、電影,最後是一些名人脫口秀。通過不看字幕聽、看腳本學習句子、慣用語、再聽、再記憶、再模仿的方法。現在雖然還是不喜歡看紐約時報等國外的期刊雜誌報紙,但是已經能達到不用字幕看美劇,聽懂各種主題的英語廣播、以及和別人正常交流的目的(寫作還是比較一般,只能保證一般應用文沒問題,呵呵)。

通過自己的學習經歷,我總結:口語體系和書面語是不同的學習體系,必須專門訓練學習。不要以為提高了書面閱讀能力就能自然提高口語聽力寫作水平。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必須從實用出發,學習自然的語言形態。先聽懂,能說,能寫。掌握了基本的交流能力,再去深入學習語言,才能掌握較為複雜的專欄文章,千萬不能好高騖遠。

不過說了這麼多口語的重要性,期刊報紙什麼終歸也是要學習的。畢竟英語書面語還是很重要的嘛。我的建議是:首先你必須能聽懂所有的BBC、VOA、AP的常速英語新聞廣播。因為用詞是最簡單的,句子也是不復雜的。如果連這都聽不懂,去看那些報紙實在太痛苦了。在弄懂簡單新聞之後,真的有決心,有毅力要讀那些專欄文章的話,還是希望你先去背一些詞彙。至少等熟練掌握了所有的詞根,認識的詞彙達到20000以上再去讀他們,這樣才不會太痛苦。你上面舉的那些報刊裡我還是比較推薦經濟學人,因為我本人是學經濟的。經濟學人的文章比較偏重全球化,所以文章的主題你都比較熟悉,讀起來代入感比較強,也比較有學術思維。其他的那幾個期刊報紙實在是……嗯,有機會你看看他們的中文版或者有人翻譯的中文文章就知道他們到底是講些什麼了,反正作為中國人讀起來是沒什麼意思……說實話別說是這些國外報紙,我連國內報紙都懶得讀,成天看著這些毫無營養的陳詞濫調,人生都被浪費掉了(終於說實話了,其實是你自己太懶不喜歡讀報紙吧,喂XDDD)

其實說實話,就是水平到了能看懂專欄文章的階段我也不想花那個時間去讀報紙,有空讀讀英語的名著小說、散文集什麼的多好,再有空研究一下原版的國富論、道德情操論,哪怕是聖經也行啊,那些個雜誌期刊能有多少文學營養啊,想想看,小學的時候老師總不至於讓你多看報紙寫作文吧,那你家長還不抽死他。

嗯,不知不覺講了這麼多……抱歉

反正我覺得,體現一個人的英文水平,不在乎他讀的是什麼樣的文章,而在於他究竟能寫什麼樣的文章,用英語能有怎樣的談吐。與其為了提高英語而去看一些本來自己都不會感興趣的文章,還不如紮紮實實從基礎做起,提高聽說寫的應用能力。而這,是研究高深文章所不能帶給你的……


外圍城


這是要分專業,因人而異的!《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突出時政新聞熱點,而《經濟學人》和《時代週刊》偏重於對經濟走勢與世界經濟熱點新聞的透視,這幾個載體都是全球化的媒體,某種程度引導世界輿論導向。

從大的宏觀分析,現在的大學生更偏重於關注現代經濟業態與走勢,對於自己的專業深造和就業、創業有幫助。因此,大學生更親睞於《時代周刋》和《經濟學人》。


牛廷相


任何一個非英語專業的人讀起這幾種刊物都會感到吃力。如果從有意識的提高自己對英語的閱讀能力上看,訂閱哪一種,都有幫助作用;如果從瀏覽內容看,這幾種刊物都屬於世界知名的刊物,不說其刊物內容的政治傾向性,但說對國際事務或新聞記錄看,也都是比較全面的。其中也有一些網上翻譯過來的所謂中文版本。如果是大學生一般閱讀,我比較傾向於《經濟學人》,因為它的可讀性比其他幾個比較嚴肅的刊物來說很容易接受一些。總之,閱讀的目的不同,對刊物雜誌的選擇也不同。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想通了就好


閱讀這些媒體之前,先讀一遍《美國新聞史》以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然後再閱讀這些媒體。理論上,這些媒體都適合英語水平六級左右的閱讀。

我推薦時代週刊,他會比較關注中國。他的創始人在上海出生。


老王說新聞手冊


經濟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