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一名财政干部的战“疫”故事

通讯员 侯存国

疫情来临,东平县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战“疫”标兵、先进人物,托举起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平稳向好。在东平县财政局,有一位同志,在接到通知后,听从指挥、立整行囊、辞别家人、即可启程,在疫情防控一线蹲点值守、巡查督导,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成为防疫堤坝上的一块砖瓦石,成为防疫战线上的一名排头兵。谁曾想,在战“疫”的现场,他接到了母亲离世的消息。噩耗传来,母亲临别前叮嘱的眼神,成为永久定格。那天清晨正起浓雾,他的心中更是惊涛骇浪。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兄妹七人长大成人的场景,一幕幕、一例例,回荡心头、刻骨铭心。然而,他因一句“自古忠孝难两全”的话,让身边同志们肃然起敬、敬佩有加。他,就是东平县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副主任陈书国。

东平县:一名财政干部的战“疫”故事

“老母亲92岁了,我来银山之前,就发现老人身体不太好。”陈书国回忆母亲在世时的情景,“年前出现了贫血心衰等症状,住了20多天的院。”陈书国的老家在沙河站镇丁堂村,母亲文化不高,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孩子们。岳飞、诸葛亮等精忠报国的故事陪伴着陈家子弟从童年到青年,再到走上工作岗位,在各自领域释放光与热。“其实,老陈大年初四去防疫一线那天就心神不宁,老是牵挂着老人。但他还是去了,未能见老人最后一面。” 陈书国的妻子说。

虽说心里有顾虑、有牵挂、有不舍,但在东平县银山镇防疫工作上,陈书国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他深知,银山镇作为防疫的主战场,东茂王与昆山两个村更是防守环节的重中之重。为了打赢疫情阻击战,力量在银山镇汇聚。县领导带头一线作战,医务人员日夜守护,乡镇干部严查死守。陈书国与同来的另一名财政干部,与所有参战人员盯靠在防疫一线,每天休息仅为几个小时。在昆山隔离区,陈书国对现有房屋、水电、门窗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仔细查看,根据自身经验与建设者进行了交流。哪些地方存在危险需要去除,哪些设施涉及生活需要添加。事无巨细、林林总总,他像叮嘱临出远门的孩子说了一例又举一例,只想把份内事做到最好。殊不知,此时他的母亲生命烛光已快燃到尽头,就在他利用空闲时间与母亲通话时,他能感受到在母亲含糊不清的话语里,饱含着对自己的牵挂与不舍,那是真正的母子连心。

东平县:一名财政干部的战“疫”故事

陈书国对母亲的爱,体现到工作中。他在银山镇驻地超市督导时,发现一位老太太向超市门口颤巍巍走来,忙上前询问,讲明了当前疫情时期不带口罩严禁入内及不带口罩的危害。在老太太拘束不安的神情中,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从自己外衣口袋中掏出一盒为家人购置的医用口罩,递到老人手中说:“您老走了那么远的路,留着用吧,记得以后出门要戴口罩。”

为了检查银山镇驻地及220国道两侧的20余处加油站、超市、饭店,陈书国来回奔波,认真核对需要改进之处,对测体温、戴口罩、做登记、勤消毒等事项,一遍遍叮嘱沿街商户,用行动扣紧了战“疫”的关键环节。他给人的感觉是温文尔雅,很少见他发过脾气,是大家心中的“老好人”。但他在一次例行检查时却发了火,并给予当事人严厉的处分。在督导巡查中,陈书国发现220国道边一家饭店似乎在营业,他立即前去查看情况。当时店主心里有鬼,蛮横阻挡、拒不承认。他义正言辞对当事人批评,并及时上报,由公安部门当场对其开具了处罚决定书,维护了广大群众生命安全,震慑了一批“投机者”,赢得了周边群众一片赞誉。还有一次,去蔡窝村检查,发现通往220国道路口的卡点无人值守,他立即与该村村干部联系,迅速查缺补漏、恢复值守。事后,经银山镇党委研究,决定责成镇纪委对该村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大爱无声、亲人永辞。陈书国在处理完老人后事之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单位。在他心里,母亲化为天上一颗明星,在看着自己的儿子。为了祖国母亲,为了更多母亲的安危,陈书国在奋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