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一名財政幹部的戰“疫”故事

通訊員 侯存國

疫情來臨,東平縣各行各業湧現出眾多戰“疫”標兵、先進人物,託舉起全縣疫情防控工作平穩向好。在東平縣財政局,有一位同志,在接到通知後,聽從指揮、立整行囊、辭別家人、即可啟程,在疫情防控一線蹲點值守、巡查督導,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成為防疫堤壩上的一塊磚瓦石,成為防疫戰線上的一名排頭兵。誰曾想,在戰“疫”的現場,他接到了母親離世的消息。噩耗傳來,母親臨別前叮囑的眼神,成為永久定格。那天清晨正起濃霧,他的心中更是驚濤駭浪。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兄妹七人長大成人的場景,一幕幕、一例例,迴盪心頭、刻骨銘心。然而,他因一句“自古忠孝難兩全”的話,讓身邊同志們肅然起敬、敬佩有加。他,就是東平縣財政局國庫收付中心副主任陳書國。

东平县:一名财政干部的战“疫”故事

“老母親92歲了,我來銀山之前,就發現老人身體不太好。”陳書國回憶母親在世時的情景,“年前出現了貧血心衰等症狀,住了20多天的院。”陳書國的老家在沙河站鎮丁堂村,母親文化不高,卻用自己的言行影響了孩子們。岳飛、諸葛亮等精忠報國的故事陪伴著陳家子弟從童年到青年,再到走上工作崗位,在各自領域釋放光與熱。“其實,老陳大年初四去防疫一線那天就心神不寧,老是牽掛著老人。但他還是去了,未能見老人最後一面。” 陳書國的妻子說。

雖說心裡有顧慮、有牽掛、有不捨,但在東平縣銀山鎮防疫工作上,陳書國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他深知,銀山鎮作為防疫的主戰場,東茂王與崑山兩個村更是防守環節的重中之重。為了打贏疫情阻擊戰,力量在銀山鎮匯聚。縣領導帶頭一線作戰,醫務人員日夜守護,鄉鎮幹部嚴查死守。陳書國與同來的另一名財政幹部,與所有參戰人員盯靠在防疫一線,每天休息僅為幾個小時。在崑山隔離區,陳書國對現有房屋、水電、門窗等基礎設施進行了仔細查看,根據自身經驗與建設者進行了交流。哪些地方存在危險需要去除,哪些設施涉及生活需要添加。事無鉅細、林林總總,他像叮囑臨出遠門的孩子說了一例又舉一例,只想把份內事做到最好。殊不知,此時他的母親生命燭光已快燃到盡頭,就在他利用空閒時間與母親通話時,他能感受到在母親含糊不清的話語裡,飽含著對自己的牽掛與不捨,那是真正的母子連心。

东平县:一名财政干部的战“疫”故事

陳書國對母親的愛,體現到工作中。他在銀山鎮駐地超市督導時,發現一位老太太向超市門口顫巍巍走來,忙上前詢問,講明瞭當前疫情時期不帶口罩嚴禁入內及不帶口罩的危害。在老太太拘束不安的神情中,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從自己外衣口袋中掏出一盒為家人購置的醫用口罩,遞到老人手中說:“您老走了那麼遠的路,留著用吧,記得以後出門要戴口罩。”

為了檢查銀山鎮駐地及220國道兩側的20餘處加油站、超市、飯店,陳書國來回奔波,認真核對需要改進之處,對測體溫、戴口罩、做登記、勤消毒等事項,一遍遍叮囑沿街商戶,用行動扣緊了戰“疫”的關鍵環節。他給人的感覺是溫文爾雅,很少見他發過脾氣,是大家心中的“老好人”。但他在一次例行檢查時卻發了火,並給予當事人嚴厲的處分。在督導巡查中,陳書國發現220國道邊一家飯店似乎在營業,他立即前去查看情況。當時店主心裡有鬼,蠻橫阻擋、拒不承認。他義正言辭對當事人批評,並及時上報,由公安部門當場對其開具了處罰決定書,維護了廣大群眾生命安全,震懾了一批“投機者”,贏得了周邊群眾一片讚譽。還有一次,去蔡窩村檢查,發現通往220國道路口的卡點無人值守,他立即與該村村幹部聯繫,迅速查缺補漏、恢復值守。事後,經銀山鎮黨委研究,決定責成鎮紀委對該村負責同志進行約談。

大愛無聲、親人永辭。陳書國在處理完老人後事之後,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單位。在他心裡,母親化為天上一顆明星,在看著自己的兒子。為了祖國母親,為了更多母親的安危,陳書國在奮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