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生活中,唯一性代表了稀缺和不二。有一句俗語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八畝田一根蒜。數學中,也有唯一性這種說法,但這些唯一性背後的數學邏輯,往往為人所忽視。數學中的唯一性大多出現在相關的幾何概念之中,一般是由位置的唯一性而產生相關圖形唯一,數量關係確定。

01--數學中唯一性的相關概念

細數起來,初中幾何入門從直線、相交線、平行線、垂線、中點、角平分線等這些基本概念開始,我們陸續接觸到與唯一性的概念。

  •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 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 過已知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垂直
  • 兩條直線相交有且有一個交點
  • 過不共線的三點的圓有且只有一個

02--這些唯一性背後的數學邏輯

  •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俗稱直線公理,直線公理在教科書上是開門見山第一條。所謂公理,才是不證自明的,大家都公認的事實。直線公理是歐式幾何公理體系的基石,整個歐式幾何體系就是建立在23個定義,5個公設,5個公理的基礎之上的。

  • 過已知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俗稱平行公理,歐幾里得第五公設,是《幾何原本》中的第五條的公設,不證自明。由此還得出出另外一條推論: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1

如圖1,平行公理的說明:已知點A為直線a外一點,直線l過點A且l//a。設直線l1過點A且l1//a,按平行公理,直線l與直線l1必然重合,即過點A與直線a平行的只有一條。

  • 在同一個平面內,過已知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垂直

俗稱垂直定理,這條定理可以用歐氏幾何的公理來進行證明。證明要分兩種情況:已知點在直線上;已知點在直線外。

如圖2,當點A在直線a時,直線l過點A且l⊥a,求證:直線l是唯一的。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2

證明:假設另有一條直線l1過點A,且l1⊥a,則∠2=90°;由l⊥a得,∠1=90°;l1在∠1的內部,則∠1>∠2,這與∠1=∠2=90°矛盾,因而直線l唯一。

如圖3,當點A在直線a時,直線l過點A且l⊥a,求證:直線l是唯一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3

證明:假設l1過點A且l1⊥a,則∠1=90°;由l⊥a得,∠2=90°,因而∠1=∠2=90°,所以l1//l,這與平行公理矛盾(

過已知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假設不成立,故直線l唯一。

綜上所述,在同一個平面內,過已知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垂直。

  • 兩條直線相交有且有一個交點

如圖4,設直線a,b相交於點A,求證:點A是唯一的。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4

證明:假設直線a,b相交於另外一點B,則直線a,b同時經過點A和點B,即點A,點B確定兩條直線a,b。這與直線公理矛盾(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故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 過不共線的三點的圓有且只有一個

如圖5,△ABC,⊙O過點A,B,C,求證:⊙O唯一。

分析:欲證⊙O唯一,即證圓心O唯一,半徑是定值。圓心O必須滿足條件:到點A,B,C的距離相等。為此,作兩邊的中垂線,兩條中垂線的交點即為圓心。

證明:作兩邊BC,AC的中垂線a,b,相交於點O。

點O在中垂線a上,由中垂線的性質,OB=OC;

點O在中垂線b上,由中垂線的性質,OA=OC;

所以OA=OB=OC,即點O到A,B,C三點的距離相等。

因而點A,B,C在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

因為兩條中垂線的交點O唯一,OA是定值,因此⊙O唯一。

值得再多說一句的是,這個證明過程還順帶推出另外一個結論: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必然相交於同一點,該點即為三角形的外心。

為什麼呢?因為已證點O唯一,因此過點O與AB邊垂直的直線c唯一(垂直定理,前面已證),由垂徑定理垂線c平分邊AB,因此直線c是邊AB的中垂線。所以三邊的中垂線必相交於一點O。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5

03--唯一性的應用之最(小)值

  •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聯結這兩點的所有線中,線段最短。所有線,包括折線,曲線等,如圖6,折線長>AB,曲線長>AB,即AB最短。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6

  • 垂線段最短

過已知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有且只有一條。這一點與已知直線上所有點的連線中,垂線段最短。如圖7,點A與直線a的任意點所連線段AB,AC,AD,AE,AF,AG,AH,。。。,中,垂線段AD是唯一的且是最短的。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圖7

  • 三角形兩邊的關係與三條線段組成三角形的條件

利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以推導出: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條較短的線段之和大於第三條線段,則三條線段可以組成三角形。

  • 將軍飲馬問題

如圖8,點A,B在直線l的同側,在直線l上作一點P,使得點P到點A,B的距離之和最小,即PA+PB最小。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作點A關於直線l的對稱點A',連A'B交直線l於點P,點P即為所求。在直線l上另取一點P1,點P1到點A,B的距離之和=折線AP1B=折線A'P1B=A'P1+BP1,點P到點A,B的距離之和=折線APB=A'P+PB=A'B。在△A'P1B中,由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A'P1+BP1>A'B=點P到點A,B的距離之和,即點P到點A,B的距離之和最小。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04--結語

唯一性以直線公理,平行公理為基礎,推導出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概念,並在應用中與求相關量的最(小)值相聯繫。其證明方法,常常採用反證法,求相關量的最小值,常常將問題轉化為三角形三邊的關係來解決。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