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次重新填高考志願的?

深秋的黎明02


回想當時的我,那真是迷茫的很,把能報的不能報的志願查了個遍,也不知道要報什麼,最後還是家人幫忙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也如願的選上了,但其實並不是我感興趣的。如果可以重新選擇重填的話,我會選擇我感興趣和專業來填!


文科代表


如果有一次重新填寫志願的機會,我將不會填報當年的學校和專業!

當年我的本科是在一所工科二本就讀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但是在大一和大二上這三個學期當中就發掘這個專業並不適合我,同時也是在那個期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在考研的時候果斷轉專業考了教育與發展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

後來由於機緣巧合,我進入到了高考升學規劃的行業,慢慢的對高考志願填報的方法、技巧、信息越來越瞭解,最終發現,當年的高考志願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就是浪費了將近30分,對於一個高考生來說3分尚且珍貴,更何況30分了;第二個錯誤就是盲目聽從了家裡人的建議,報讀了機械類專業,而當時我最想讀的是師範,但是我的父親由於平時強勢,並且是機械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就建議我讀機械,我連表達自己讀師範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三句話就被父親頂回來了,最終就懵懵懂懂的去上了這個專業。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會填報重慶某師範大學,報考裡面的師範類專業,這在當時我的分數完全是足夠的。

高考報志願,看似只有一個“填表遊戲”,但實際上,高考報志願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長期發展,學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展起點,而專業決定了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很多孩子由於選錯了專業,而在學校裡面頹廢,很多考生由於選錯了專業,而讓社會中出現那麼多理工類專業同學畢業後專業不對口,導致人才浪費的現象。

我們經常開玩笑:高考前是全家總動員,考生激動、家長更加緊張;而高考後全家歡樂,完全不顧志願填報的事情。

十二年寒窗苦讀,十八年辛苦付出,最後卻是三分鐘,三個人,一張紙,一支筆,一輩子。

在此,我以高考過來人的身份想說,慎重報志願,不然大學很迷茫,像我一樣能在研究生階段調整方向的人並不多;作為高考升學規劃從業者的身份想告訴給各位同學,高考報志願,影響深遠,不可麻痺大意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升學規劃吳瀚老師,你的關注,我的10W+





升學規劃吳瀚老師


如果重新填一次高考志願,我依舊會選擇當初的學校。

第一,雖然說依據當時的高考分數,可以報考更好一點的本科學校,但是在我選擇的大學考取了能夠考取的從業證書,這是我所在的大學給我提供的學習氛圍。如果,選擇其他學校,可能沒有這麼濃厚的學習氛圍。

第二,在選擇的學校,當了四年的班長,雖說在大學當班長比較累,但鍛鍊了自己圓滑處事的能力,並且在大學裡入了黨。如果選擇其他學校,可能沒有這麼多機會。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三,在選擇的學校結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起早貪黑去自習室佔座,雖然有的考研,有的考教師,有的考公務員。一起奮鬥的日子還記憶猶新。

綜上,如果讓我重新填報高考志願,我依舊還會選擇當初的學校。


博知苑


除了考分,填報志願也很重要

2019年有個河南考生530分,上了北大。另一個學生沾光,540分也上了北大。

秘訣就在填報志願有訣竅。




高中生特別高考生如果不懂985和211,輕則浪費考分重則改寫一生!

筆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血淚教訓來寫這篇文章。





首先,我要告訴大傢什麼是985,什麼是211。

985工程是98年5月江澤民提出,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而實施的工程,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教育部表示“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將不會再新增高校,引入動態競爭機制,在一流的行業特色型大學中遴選實施“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以重點打造世界一流學科群。

211工程,是為了面向21世紀,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全國入選“211工程”高校一共有116所。

985與211的不同:

1、985高校都是211工程的。

2、211不一定是985的。

3、985院校知名度更高,實力更強,就業前景好一些,而且,985大學的社會認可度高,很多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也都會優先考慮985大學的學生。

4、985大學共有39所,211大學共有112所。

我年輕時,以為考大學,只有本科,專科之分,本科有重點本科和一般本科之分,重點本科只有清華北大和其他大學之分,其實大錯特錯。

畢業後,你會發現,除了清華北大這個中國並肩頂尖大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叫985高校,211高校。

或者說,本科,專科確實有差別,但是本科裡面重要的的差別不是重點本科或者一般本科,而是985、211和非985非211的差別。

在中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公司,早已在使用一個大學生不得不接受的潛規則來篩選我們。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和大學的普及,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和強烈。

這個潛規則就是,大學本科只有985和211,和其他大學。

有的單位指定只要985,有的指定只招985、211,其他大學畢業生被排除在外了,機會都沒有,沒有資格和人家985和211畢業生搶飯碗。

有的用人單位,他不敢明目張膽指明只要985、211,但是他只去這些學校招聘,非985,非211他不去。間接就把你不是這116所大學的其他畢業生排除在外了。

有的城市,政府在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的時候可以直接從985和211大學畢業生中引進,無須考公或考編。

所以,985是多麼尊貴的一種身份,如果上了985,他能夠讓你贏在起跑線,少奮鬥10年,如果你有實力上985,但是因為不懂而錯過了985,那你肯定會被這現實社會的殘酷面目重重打擊,悔恨一生。

而我,深有體會。

曾經,有16所985大學和58所211大學擺在我的面前讓我選,隨便上,但是,因為我的無知,因為我的太年青,太天真,愚蠢地錯過了或者拒絕了他們,至今,悔恨不已。

當年,2005年,湖南理科,一批分數線544,奇哥考了559。

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已經超過本科一批即重點線544分有15分。我仍記得,我當年填報了9個志願共9個學校:

提前批報了3個學校:國際關係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未被錄取;

本科一批報了3個學校:中國海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江蘇大學,且都服從調劑,但也都未被錄取;

本科徵求志願填報了3個學校,因為當時衡陽市一中負責志願填報系統電腦操作的老師催促,時間緊迫,慌亂中告訴老師選了3個學校,我已然記不清我指了哪3個學校,但是最末一個是大慶石油學院,最終也是被大慶石油學院錄取。

因為我出身農村貧農家庭,也沒有貴人指點,也怪自己太年青太天真太相信學校發的志願填報指導書,所以導致志願填報嚴重失誤,浪費了高考的分數,上了一個三流大學,更加沒有想到的是志願填報失誤也從此改寫了我的一生。

浪費分數是小,更加使我不能釋懷的是,當年的我根本不知道大學除了清華北大本科專科還有985和211這一存在,我因此也就愚蠢地錯過了或者說拒絕了16所985大學和58所211大學,這也是我高考14年後大學畢業10年後所悟出的悔不當初。錯過985和211大學,讓我在畢業後飽受學歷歧視和就業不公平對待,我甚至要比當年志願填報正確的考生多付出10年甚至更多的努力才能企及他們一畢業就能達到的高度,每思及此,我就悔恨不已。

2005年,信息技術的發展第一次影響高考,湖南省高考志願填報第一次從紙面填報改革走向電腦系統填報。而我那時候,懵懵懂懂,連985和211是什麼概念都一無所知,家裡也沒有電腦,手機,甚至電話都沒有。

2019年,信息技術空前發展,任何信息和技能都可以在網絡世界中獲得,人人擁有一部手機即可開啟自媒體,人人足不出戶就能夠看天下各色百態,曉世界大聞小事。

錄取我就讀的大學居然是調劑的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改寫志願,一定會謹慎再謹慎填報

我撰寫此文,也是希望考生不要重蹈我的覆轍,原本你應該獲得更高起點更舒適的人生陰差陽錯被改寫。


長沙小玉兒


我一直偷偷的思考,如果人生有幸給我重來一次的機會,我的人生會有怎樣不同的境遇呢?會比現在的自己更勇敢嗎?還是會比現在的自己更努力?我不敢保證,畢竟,現在的我也算處在花樣年華。但是,我卻沒有很勇敢,也沒有很努力。整天渾渾噩噩,想賺錢,卻不夠努力;想補充知識,卻意志不夠堅定。其實,說來悲哀,我至今都不知道什麼是我所喜歡的。每一次瞭解到別人為某一件事或者某個領域堅持了好久並最終有所成績時,我就特別欽佩,也特別的羨慕。欽佩的是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羨慕的是他們的人生活的是那樣的明白。

我不羨慕有目標的人,我羨慕有目標並視它為一生目標而為之努力的人。羨慕從小立志當醫生並考入醫學院最終從醫的人,羨慕從小立志當教師並考入教育學院最終從教的人,羨慕從小喜愛畫畫並考入美術學院最終與繪畫伴一生的人。當然,我不是這樣的人,我就比較庸俗了,我的人生是在合適中度過的也沒有開闊的眼界。

人生本應該有所追求,可是哪怕我有重新填報高考志願的機會,就算帶著記憶去那又能怎樣呢?成績改變不了,依舊無法選擇你想選擇的專業,更別提都不知道想選什麼了?說到底還是分數太低,更是自己不夠努力。

我從來都不敢想象有重來一次高三的機會,因為從心底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如當初的自己。那時,經歷了系統的學習,習慣了早起晚睡。當然還有更重要的,那時的自己思想單純,活的單純,心中可以只有學習。這幾年所經歷的無奈,所經歷的變故,讓心中怎麼可能只有學習。偶爾想起這些變故和無奈,我時常問自己,怨嗎?當然怨。但是自己卻也有所成長,雖然這個過程不是很開心。

當然,這都是幻想,時間是漸漸流逝的,怎麼可能給任何人重來的機會?珍惜現在,珍惜發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哪怕它給你帶來的是痛苦和傷害,但也是催促著你成長的養料。


檸檬小味


不會-_-||

當時是家長給自己選的學校和專業。到了大學覺得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只是應付考試,歷經波折才轉入到自己熱愛的充滿熱情的教育培訓行業。

所以再給我一次機會,一定會選擇大城市的高校,選擇經濟管類理管類或教育學類的專業


教育踐行裴旻昊


如果有一次重新填高考志願這一次我會義無反顧的填東北師大。


haiqing148


會的,興趣是最主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