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繼東漢、唐朝之後,第三個“宦禍”時代。和唐宦官專權亂政相比,明朝“宦禍”延續時間更長,禍亂範圍更廣,對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各個方面的危害程度更深。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卻是歷史上對宦官專權反應最為激烈的封建君主,其即位後製定的一系列抑制宦官專權亂政的法令制度也最為周全。即便如此,也難以阻止宦官勢力在有明一代的泛濫猖獗,且愈演愈烈。

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思想家黃宗羲認為,“奄寺之禍,歷漢、唐、宋而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有明之為烈也。”(《明夷待訪錄》)

明朝“宦禍”為什麼如此猛烈?導致其氾濫猖獗的根源是什麼?對此,後世史家學者多有論述,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明朝“宦禍”始於明英宗時期,英宗對王振的縱容,使權閹王振專權亂政,帶了一個壞頭。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明朝第一個專權宦官王振形象圖


這一觀點主要是針對“專權亂政”而言,但並不是明朝宦官勢力氾濫猖獗的根源。從明朝宦官勢力的發展演變看,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宦官勢力就開始逐步興起,併為以後的泛濫成災埋下了禍根。

也就是說,明朝“宦禍”的根源,恰恰是對“宦禍”危害認識最為清醒、也大力抑制宦官勢力的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正如清代史學家、《明會要》作者龍文彬所言:“自來宦官之禁,未有如明太祖之周······自禁之而自紊(亂)之,又何怪後人之變本加厲耶?”

一邊制定禁令,大力防範宦官專權;一邊又出爾反爾,帶頭破壞禁令,導致宦官勢力興起,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分析朱元璋自相矛盾的背後原因,不妨先看看他是如何認識和防範宦官弄權亂政的。

1、朱元璋注重吸取漢、唐“宦禍”亡國教訓,對宦官專權亂政的危害有著清醒認識

朱元璋於1368年正式登基稱帝、建立明王朝後,十分注意總結借鑑歷代王朝興衰經驗教訓,採取了一系列重建政治秩序、整頓吏治、發展經濟文化等措施,鞏固統治基礎。

他特別重視君主專制,對漢、唐兩朝宦官專權亂政、最終導致亡國的歷史教訓有著清醒認識,曾當著眾朝臣的面感慨地說:“我讀史書,漢、唐後期,都是宦官亂政誤國,每次都覺得很遺憾。宦官只能在宮廷灑掃使役,豈能參政掌兵?漢、唐的宦禍,雖然是宦官之罪,但還是君主太寵信他們了。假如不讓宦官掌兵參政,他們就是想禍亂朝政,也做不到啊!”(據《明史紀事本末》)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還多次強調宦官的職責、數量和使用原則,“此曹(宦官)止可供灑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 “(宦官)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不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明史》)

正是基於對漢、唐宦官禍亂朝政的認識和教訓,朱元璋稱帝后,先後多次下令,頒佈抑制宦官勢力的法令、制度和措施。筆者根據手頭資料,大體統計了一下,從明朝建國第一年,即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七年間,朱元璋至少先後七次頒佈“鐵令”,禁止宦官專權參政,抑制宦官勢力:

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不久,即下令禁止宦官參政典兵;

洪武二年,命吏部定製宦官機構編制,對宦官的職責範圍和數量提出明確要求,只准灑掃使令,不能過多;

洪武四年,又命吏部制定各級宦官的官品,規定宦官的品級在從七品到五品之間,並再次強調宦官職能為“司晨昏,供使令”;

洪武六年,下令借鑑前代對宦官的糾劾辦法,設置內正司,專門糾察宦官失職犯錯及不法行為;

洪武九年,再次強調宦官只可灑掃役使,嚴禁染指兵權;

洪武十七年,下令宦官不準參與職責以外之事,各朝廷部門嚴禁與宦官有文書往來;

同年,朱元璋專門讓人鑄造了一塊大鐵牌,立於宮門,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以警示宦官越權干政。

朱元璋制定的抑制宦官勢力措施遠不止這些,據明史記載,洪武年間,還陸續頒佈了一些其他限制宦官的制度法令。如,宦官不許讀書識字、不得穿戴朝臣官服,等等。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朱元璋畫像


這些禁令都是以朝廷名義正式發佈,可謂“鐵令”。如果嚴格執行落實,無疑是對宦官勢力的有效制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些制度法令,在執行過程中,很快就成了擺設,而破壞這些制度法令的帶頭大哥,正是朱元璋自己。

2、朱元璋帶頭破壞抑制宦官干政的制度法令,既與當時的政權結構有關,又與自身性格特點密不可分

一套周全細密的“限宦”制度,是如何被朱元璋自己出爾反爾,一步步破壞掉的呢?

一是不斷擴充宦官機構和人數。朱元璋曾多次明令嚴格限制宦官機構和人數。洪武二年,專門詔令吏部定置宦官機構,設立了內使監、御用司、尚酒局等各類監、司、局等宦官機構約20個,這一數量已經基本接近明朝宦官機構全盛時期的24衙門。宦官人數也遠超明初的“置宦者不及百人”。

其後,洪武3年、10年、12年、16年、17年、28年,又先後六次增設、升格、更定宦官機構,至洪武末年,宦官機構計有十一監、二司、十五局(庫)、三所、七門官。

機構的膨脹必然帶來宦官人數的大幅上升。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僅洪武十五年,一次就增加宦官360人。由於對宦官需求數量不斷增長,洪武時期,朝廷還向高麗、安南等附屬國索要閹人,僅洪武二十四年,就向高麗索要閹人200多名。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明朝宦官形象圖


二是信賴並安排宦官廣泛參與各項政務。朱元璋多次嚴令禁止宦官越權參與外廷政務、事務,但洪武年間,宦官參與政務的記載屢見不鮮,涉及朝廷的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

如外交方面,洪武二年,宦官金麗淵奉命出使高麗國;洪武十年,安南國王去世,朱元璋命宦官陳能代表明朝廷前往哀悼;

經濟方面,洪武八年,宦官趙成、慶童先後被派至西域邊境,購買馬匹,參與茶馬交易。二十五年,派宦官前往邊地購買良馬萬餘匹,交易茶葉30餘萬斤。

軍事方面,宦官開始參與犒軍、視察。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派遣宦官吳誠、呂玉到貴州總兵行營犒軍、觀方略,首開明朝宦官涉足軍隊事務先河。

在政治事務上,宦官常常作為皇帝特使,奉命到各藩王處宣旨傳諭。洪武十二年,因靖江王朱守謙之父作惡放縱,宦官陳景奉命遠赴西南,宣讀朝廷諭旨,警誡靖江王朱守謙遵紀守法,並逮捕了朱守謙的一些親信。

可見,朱元璋雖然制定了細密的“限宦”法令,但並未真正落實,反而不斷增設機構和人員,擴大臣官職責範圍。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與當時明朝的政權結構和個人性格密切相關:

一是廢除宰相,集中君權,為宦官參政提供了機會。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了加強統治,建立了新的政權結構,即,廢除宰相制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專制皇權,所有奏章均由自己處理。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鄭和下西洋開明代宦官帶兵先例


朱元璋是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每天處理朝政,從不間斷,史載其每天批閱奏章200多份,處理政事400多件,最多時一天批閱奏章1600多份。

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在沒有宰相的情況下,身邊的宦官無疑是分擔朝廷事務的最佳人選,從而給宦官參政提供了機會條件。

二是性格多疑猜忌,寵信倚重宦官。朱元璋出身低下,放過牛、出過家、討過飯,從社會最底層起步,登上皇位成為天下至尊,造就其性格中的多面性,即既有堅韌、自信、節儉、勤奮的優點,也有自卑、多疑、猜忌、殘忍的負面性格特點。

特別是其多疑殘忍的負面性格,導致他稱帝后大殺、濫殺功臣朝官。僅胡惟庸案、藍玉案,就分別牽連誅殺朝臣及其家族3萬多人和1萬5千多人。這也是其對朝臣極不信任、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對朝臣猜忌、疏遠,朝廷中唯一可供親近、寵信的就是整天圍在身邊、日夜相處的宦官群體。所以隨著皇權的鞏固,朱元璋逐漸改變了對臣官的反感、戒備態度,不惜破壞自己親自制定的各項打壓宦官勢力的法令,越來越多地寵信並倚重宦官,參與各種朝廷事務。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明末權閹魏忠賢


有一件事頗能說明朱元璋對宦官的態度。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後被朱元璋“撫以為子,令從己姓”,很受寵愛。洪武中期,鑑於宦官參政越來越廣泛、宦官隊伍不斷壯大,時掌大都督府兼國子監事的李文忠勸諫朱元璋“內臣(宦官)太多,宜稍裁省”,朱元璋聽後大怒,說“你是想削弱我的羽翼嗎!這肯定是你的門客教唆的。”

於是下令將李文忠的門客全部誅殺,李文忠因受驚嚇生病暴亡。在朱元璋眼中,宦官是他的“羽翼”,是他治國理政、分擔政務的幫手,李文忠以外甥兼養子的親情身份都不能與宦官相比,可見其對宦官的寵信程度。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朱元璋為什麼一邊連續出臺抑制宦官勢力措施,一邊不斷增加宦官力量、參與朝廷事務了。

也正是朱元璋的縱容信賴,使得宦官勢力從明朝初期,就廣泛滲透於朝廷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各種活動中,並在其後不斷髮展壯大、愈演愈烈。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


3、朱元璋對宦官干政的放寬縱容,為後期宦官勢力的擴張提供了惡性“示範”,為“宦禍”氾濫理下了禍根

朱元璋雖然開了明朝縱容宦官干政的先例,但其時的宦官並沒有做到專權亂政,這主要是由於朱元璋文治武功,智謀兼備,又勤於政事,治國理政能力突出,能夠較好地駕馭宦官。

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明宣宗前期。作為明朝第三位君主,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奪取皇位的過程中,由於得到了宦官較多的幫助,即位後,對宦官更加信賴依重,明朝的宦官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朝廷的地位和作用也比洪武年間更加突出。

永樂三年,宦官鄭和率領艦隊奉命出使西洋,每次帶領士兵兩萬多人;永樂八年,宦官王安、馬靖奉命出監都督、巡視地方軍隊,開明朝宦官帶兵、監軍、巡視先例。

永樂十八年,特務機構“東廠”正式設立,宦官提督東廠,又為宦官干預司法提供了條件,宦官的權力更加勢重。“自是中官益專橫,不可複製”(《明通鑑》)

宣宗初年,朝廷又專門成立了供宦官讀書識字的內書堂,更為以後宦官參政創造了條件。

從朱元璋到明宣宗前期,宦官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但這期間幾任君主都比較有作為,對宦官的使用、管束把握適當,致使宦官難以形成專權亂政的權力基礎,宦官雖然勢高權重,卻仍在專制皇權的有效控制之下。


七道“抑宦令”難止明朝“宦禍”氾濫,朱元璋做錯了什麼?

明朝宦官劉謹被處死


直至宣宗後期,君主開始耽於玩樂,蠢蠢欲動的宦官開始興風作浪。公元1435年,年僅九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即位,之後,以權閹王振為首的宦官勢力急速膨脹,壓抑已久的宦官專權亂政終於浮上水面。

但從英宗開始,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多沉湎於享樂,不理朝政,甚至幾十年不見朝臣,他們只是接受了先朝君主使用宦官參政的習慣,卻沒有承傳先朝君主勤勉理政的傳統和駕馭宦官的手段,在相權衰落的情況下,宦官趁機擴張勢力,填補了朝廷權力真空。

於是,從英宗朝的王振開始,到憲宗朝的汪直、武宗朝的“立地皇帝”劉謹、神宗朝的皇帝“大伴”馮保、熹宗朝“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直至明王朝滅亡的200多年間,一大批權閹走上政治舞臺,作威作福,禍亂朝政。

這些勢大權重的宦官,結黨營私,禍亂朝政,殘害忠良,魚肉百姓,對明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社會各方面造成極大危害,嚴重影響了明朝的統治秩序和基礎,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將明王朝推向了滅亡。

清代乾隆帝在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時,認為“明亡不亡於流寇(指農民起義軍),而亡於宦官。”(《國朝宮史》)這話雖然有點絕對,但卻充分說明了明朝“宦禍”氾濫的危害。

通過以上梳理,不難看出, 明英宗一朝雖然開了宦官專權的惡例,但並不是宦官勢力興起的根源。明朝宦官走上前臺,步步坐大,以至於禍亂朝政,禍國殃民,其深層原因是朱元璋改革政權體制、廢除丞相制,留下了權力真空,而他對宦官“由防而縱”,並帶頭破壞自己制定的”限宦“法令,又給宦官攫取權力創造了必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明朝宦官勢力由興而盛、愈演愈烈,最終引發亂政誤國,背後的始作俑者正是朱元璋本人。


(參考史料:《明會要》《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