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Reddit上的一位韓國用戶今天發了一篇長文,解讀了作為本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發現的一些細節。我不懂韓語,沒法完全核實文中提到的所有內容,只能給大家簡單翻譯一下。有興趣看原文的可以戳這裡:

https://www.reddit.com/r/movies/comments/f22qv0/insights_on_parasite_as_a_korean/​

用語:

和絕大多數語言一樣,韓語中也有明顯的普通用語和敬語的區分。這種區別有體現在用詞上的(例如“你”和“您”),也有一些是在於語法的,總之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分辨出很明確的界線。在金家人和樸家人的對話中,奉俊昊多次通過模糊這種界線暗示了金家人逐漸跨過階級差距、進入上層社會的過程。

最典型的一處在於基婷(金家女兒)和樸太太之間的一次對話,當時基婷要試圖介紹自己的父親接任樸家的司機。在韓國社會的通常認知中,此時基婷既是晚輩,又是僱員,對樸太太說話時應該嚴格地使用敬語,但實際上她的用語非常隨意,用的基本上是密友或者親屬之間的語氣。樸太太對這種很不客氣的做法卻並沒有任何反感,這就暗示了她此時內心已經非常尊重和信任基婷,不再把她當作普通的家庭教師看待。另一方面,整部影片中金家的其他三位成員在面對樸家人時都沒有敢用過這麼不敬的語氣,這也體現出了基婷相對他們更加大膽的特點。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反過來看,樸太太在與基婷的對話中明顯更多地使用了英語單詞,很刻意地將一些明明可以正常用韓語表達的詞彙換成了英語。這也體現出了她對基婷的尊敬,潛意識中認為對方是美國留學回來的精英要比自己要高一檔,所以自己也要儘量變得“洋氣“一點來匹配對方的層次。

另一個例子是兩家“寄生蟲”在地下室初次相遇的場景。一開始忠淑(金家媽媽)掌握了道德制高點,對管家夫婦完全是居高臨下地姿態,管家則一直用的是極度自卑的謙語。而金家其他人暴露之後,整個形勢就完全調轉了過來,雙方的用語方式也立刻反轉了。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供石:

基宇的同學送給他的這塊石頭是一塊供石,其主要價值就在於風吹雨打天然形成的各種形狀和紋理。關於這塊石頭到底是真是假有不同的解讀,這裡暫且不論,至少在劇情中的金家人一定是認為這是一塊真的很寶貴的供石。那他們是怎麼對待這塊石頭的呢?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在基宇第一次出門去樸家前,有一個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媽媽正在背景中很用力地用牙刷清潔這塊供石。懂行的人應該會知道這種操作是萬萬不可的,因為這樣留下的人工痕跡相當於破壞了供石的天然性,是在大大降低石頭的價值。

可是,社會底層的金家人根本不懂這些,她只知道這塊石頭是個寶貝,卻又覺得有點髒,所以才會去那麼認真地拿牙刷清潔供石。

界線:

本片中最重要的主題無疑就是不同階級之間的界線,奉俊昊也用了許多直白的鏡頭語言來闡述這一點。

在基宇第一次到樸家時的這個鏡頭中,玻璃就構成了一道管家和主人之間的界線。當管家湊上前用拍手的方式才叫醒了女主人時,她越過了這條界線,而她的這個行為也同樣越了界。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此後的許多鏡頭裡,這樣視覺上的界線也時時刻刻阻隔著金家人和樸家人。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另外,在電影理論中有一個很經典的180度原則,即拍攝同一個場景時攝像機位置應該永遠處在同一個半圓(180度)中,保證觀眾對空間的理解不會錯亂。而在這個基婷與樸太對話的場景裡,奉俊昊明顯是故意地打破了這個原則,在樸太最驚訝的這個鏡頭裡把攝像機平移到了對面,跨過了180度的軸線,這個機位的“越界”對應的就是基婷在此時越過了階級的界線,成為了樸太信任的對象。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啤酒:

電影開頭金家第一次一起喝啤酒時,所有人喝的都是Filite,這是一個韓國本地的品牌,非常便宜。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在金家四個人都成功打入樸家後,他們又一起在家喝了一次啤酒,這次除了媽媽忠淑仍然在喝Filite之外,另外三個人都換成了更高檔的進口品牌。至於這一點是不是和最後的殺戮中只有忠淑相對平安地活下來有關,大家可以自己理解。

一位韓國觀眾在《寄生蟲》中看到的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