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多的男童在幼兒園坐不住,不聽老師的話,一管就哭鬧。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兒怎麼辦?

用戶8619960730898


如果小朋友愛動,且不服管,我認為需要區分原因並針對性的解決:

1、孩子所處家庭教育環境的原因。如果孩子上學前所處的環境非常順遂,家裡特別嬌寵,孩子就極可能養成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即按自己意願做事情且不接受他人的干預,缺乏規則感。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建議慢慢改變關愛孩子的方式,漸進性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畢竟,愛不等於放任。適當的約束和制定規則,這樣也有助於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2、孩子身體原因。我們經常會聽到大家說“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它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其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如果孩子出現類似的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諮詢和治療。

3、教學方法的原因。孩子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或情況,但又不愛聽老師講課,老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一個客觀評估。比如教學內容或教具是否有吸引力,講課是否生動有趣……教學方法的好壞,我覺得要從適應性和教學結果綜合判斷,都說因材施教,那就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就是在不斷進步和提高。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有特性的個體,我們需要多一些理解、包容以及引導。


優育漫話說


三歲多的男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坐不住,不聽老師的話,比較隨意,老師一管就哭鬧,並且也不跟小朋友在一起玩,應該怎麼辦?根據題主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得出來,孩子應該是自己在家裡面過慣了,所以他不和小朋友玩,他只喜歡自己一個人在一起玩。如果老師或者是家長強制性的讓他加入到集體生活的時候,他就會哭鬧不願意。



並且家長如果放任孩子哭,孩子哭一個多小時也能停止,這個時候說明孩子還是有一定的認知能力的。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的這個認知能力明顯一點。只要第一次家長不管孩子的無理取鬧,那麼第二次家長再不管孩子的事,到時候他有可能就不會哭那麼長時間了,慢慢的可能孩子的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

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如果他哭的時候家長妥協了,那麼等下次孩子還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要挾家長。反之如果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家長沒有理孩子,用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那麼等下次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哭那麼長的時間,這樣多對待孩子幾次,有可能孩子就不會用哭鬧的方式來遊戲家長了!

對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個事情我覺得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屬於幼兒園小班的年齡,他坐不住很正常,因為他年齡小,他大腦發育還不是特別完全,並且如果老師講的知識,他再不喜歡聽這個時候他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一直不能坐在凳子上,只要一上課就要跑的話,這個情況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老師和家長制止孩子的。

可能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需要靠老師來引導教育孩子了,因為孩子上了幼兒園,他暫時的監護人就變成了老師,這個時候老師作為孩子的啟蒙。當孩子出現這種不良習慣的時候,一定要嚴厲的制止孩子,讓孩子知道上課就要有上課的樣子,下了課才可以隨便下位。



如果孩子上課的時候隨隨便便下位,老師也不要只嚇唬孩子兩句就完了,一定要讓孩子付出一定的代價,要讓他知道老師說的是真的,如果他真的不坐在凳子上就會受到懲罰的。那麼我相信等下次孩子在離凳子之前肯定會好好想想了。所以這樣的事情可能就需要老師堅持不懈的多引導多教育孩子了。

針對於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不合群的這種現象,說明孩子現在還沒有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還沒有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快樂。老師在幼兒園裡面可以讓班級裡比較活潑的孩子主動邀請孩子參與到集體生活當中,等孩子真正的認識到集體生活的樂趣之後,他就會主動參與到集體生活當中。

當孩子回到家之後,家長平時也不要光讓孩子在家裡面待著,可以多讓孩子出去玩玩,家長帶領孩子到公共場合,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遊戲,同齡的人在玩著同一個遊戲,那麼他們之間肯定會有很多共同點,孩子和同齡人在一起玩的多了之後,他就會知道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那麼等他到了幼兒園之後,他肯定就會願意和他的好朋友在一起玩。或者是有條件的家長,可以邀請孩子班級裡面的小朋友到自己家裡面去做客,這樣也能讓孩子儘快的和班級裡面的小朋友熟悉起來,孩子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特別是針對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因為他剛剛開始上幼兒園,所以他感受不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樂趣,這樣等他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之後,他就會主動的參與到孩子們當中!



針對於孩子不讓管,一管就哭的這種情況,家長和老師也不能怕孩子哭而妥協管教孩子的這種情況,孩子現在剛開始上幼兒園,其實只要家長好好的管理孩子,這種情況絕對能改善,不要怕孩子哭壞了,現在的孩子都非常的聰明,如果他發現老師和家長並沒有仔細看著他,他不會一直在那哭的。所以說作為孩子的父母和老師,當孩子犯了錯誤需要管教的時候一定要管教,這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方式。


最美幼兒緣7


我相信如果家中有這樣一個寶寶著實讓媽媽頭疼,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現在幼兒園的一個班級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或兩個這樣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呢?

就這個問題來說,我們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一方面要從孩子三歲之前的帶養人來分析,如果帶養人是老人,會存在隔代帶養的隔代溺愛,也許這個孩子的情緒是需要及時得到滿足的,且不只是情緒,可能孩子其他的需求也需要得到及時的滿足。因為在早期的帶養過程中,已經養成了不良的情緒方面的一些需求。如果是父母自己帶,我相信孩子的等待或者是傾聽的能力還是具備的,不應該出現剛才問題所說的這種現象。如果是保姆帶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保姆一直都是在迎合孩子的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所以如果帶養人是老人或者是其他人代養,會容易由於隔代的溺愛或者是替代包辦的比較多,導致孩子的需求被及時的滿足。這樣在孩子進入幼兒園適應的就比較慢,會出現以上的情況。不聽老師說話,他以為還是在家庭當中,沒有分清楚兩個環境的不同。

第二方面要從孩子入園的時間方面去做分析,一個剛入園的三歲左右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如果他已經入園半年或者一年了,依然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認為這個孩子的適應能力是非常的緩慢,那這很有可能跟孩子的觸覺敏感有關係。這種敏感大多是來源於家庭的帶養人,比較不愛說話,不愛表現,不愛在人多的地方參與活動,導致孩子也相對來說比較內向,比較內斂,也不愛參與外界的一些活動。還有可能是感覺統合,但我們看到這個孩子一不聽老師的話一管就哭,二還不跟小朋友玩兒,不參與到集體當中。首先就要想到孩子的個性使然,個性是受遺傳所影響,如果父母當中有比較內向,不愛參與活動這種狀態的,這個孩子有可能受到遺傳的影響。第二就是環境的影響不夠,入幼兒園之前,孩子接觸的面不夠廣,接觸的人不夠多。第三是帶養的方式比較單一,不夠活躍,導致孩子進入一個新的團體當中沒有辦法很快的融入新的環境,接納新的人。那麼他目前已經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從家長方面說,孩子已經送入幼兒園,所以家長利用週六日的時間要多陪同孩子到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引導孩子與社區裡其他孩子進行互動,減少老人在此時對孩子教育的干預,家庭教育要達成一致。第二多做一些付出,多給孩子做撫觸、按摩、擠壓一類活動的感覺統合的訓練,感覺統合失調要儘早的進行訓練,三到六歲是行為糾正的階段,如果這個階段沒有糾正,未來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學習,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多做一些感覺統合方面的練習,多擠壓拍打他的身體,消除他身體的敏感度,多帶孩子去不同的環境,比如遊樂場,商場等等適合孩子去的所有地方都可以帶孩子去。尤其多讓孩子玩玩水、玩玩沙子、玩玩海洋球,這些都是可以有效的消除孩子觸覺敏感的小方法和小技巧。

第三多與老師進行溝通,請老師多引導孩子儘快進入集體當中。當然家長不用去強求孩子,每一個孩子成長,有他自己的成長的速度,家長更多的去做引導而不是強迫他。第四,在家庭互動的過程當中,逐漸的學會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有物質方面的需求,家長可以稍微延緩滿足他一下,不是馬上讓他得到。比如說可以等五分鐘以後給他,或者是可以讓孩子付出一定的勞動力,又或者是可以跟他一起約定,等他做好一件事之後再給他,這樣都是有效的延緩他的需求的方法。最後一點要強調的是,孩子進入幼兒園是一個新的環境,他對新的人,新的環境,都需要適應的過程。請媽媽放下心中的焦慮,給孩子時間,只要家長意志力堅定,態度很堅決送孩子進幼兒園,我相信孩子會盡早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儘早的能夠學會傾聽老師和小朋友的說話,而且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互動起來。提問提的媽媽可以試試以上的方式,其他的媽媽也可以聽一下你的寶寶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但是在這裡我想再一次的強調大家,如果寶寶滿屋子亂跑,根本不關注其他人,與他講話,他不看與他講話的人眼睛的時候,請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儘早的帶孩子到相關的機構或者是醫院去做一些檢查鑑定,看孩子是否有感覺統合方面的嚴重失調,如果不盡早的去幫助孩子去做這些訓練,孩子未來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如果家長忽略了這些,那麼孩子將來真的可能很糟糕,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多關注,與孩子的眼神的對視。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從您的問題中,我們可以明確幾點。

  • 寶寶目前只有三歲三個月大。

  • 寶寶本身很喜歡去幼兒園。

  • 寶寶無法專注地聽課。

  • 寶寶不喜歡集體活動,喜歡一個人看書。

  • 家長管教時常常妥協。

想要判斷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我們需要從孩子、家長、以及幼兒園這三方面來尋找答案。


1、孩子自身的原因


首先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孩子目前的年紀還很小,此時的寶寶並不能理性地去看待問題,支配他們行事的是自己的情緒,所以孩子們對於規則的遵守首先是要建立在自己情感可以接受的基礎上的。


如果是孩子自身問題佔主導原因的話,那麼家長和老師關注的重點可以放在與孩子的溝通上。


在溝通的時候要注意方法,不要居高臨下地去命令孩子,可以用一些寓教於樂的方式,或者是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來讓孩子產生同理心,這樣都可以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2、來自家長的原因


在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時,家長也需要反省一下,是否在育兒的過程中,自己一直都十分遷就孩子,並沒有為孩子確立一種規則呢?


對於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慢慢地做出改變了。首先可以從一些日常小事入手,讓孩子明白做事是需要規則的。


同時家長也不要輕易妥協,可以現在小事上,堅決一次,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有用的,否則的話,孩子會將哭鬧當成是威脅家長的手段,這樣的情況會一直無法得到改善。

3、來自幼兒園這方面的原因


家長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可以著重瞭解一下是否是幼兒園的活動或者是課程,讓孩子產生了反感,或者是無法讓孩子提起興趣。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先讓老師以孩子感興趣的點來作為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彩頭,然後再讓孩子慢慢地體會到集體活動的樂趣,這樣可以讓孩子逐漸地適應在幼兒園中的集體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家長可以想一下,是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一個人玩耍,所以他才無法接受其他人陪著自己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家長可以在課餘時間多帶著孩子外出玩耍,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同齡人,這樣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歡迎關注大條媽咪,瞭解更多育兒知識,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大條媽咪


你的孩子沒有任何問題 相信我親愛的 我不是老師 也不是育兒專家 只是一個深愛自己孩子的母親 任何孩子都會坐不住 坐得住的不是孩子 或者是折翼的天使 他們曾經因為坐不住而受到過來自外界或者成人的懲罰 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可想而知 拋棄那些虛無縹緲的問題(什麼感統失調 多動症什麼的 真是可笑)我們的寶貝是最棒的 不是嗎?他是您的孩子 相信他 對他來說異常重要 在他哭鬧的時候千萬不要冷落他 過去抱抱他 等他平靜一些輕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 相信有了你愛的擁抱 孩子會告訴你一個不可思議的原因(哈哈 那就是我們可愛的孩子 他可能是因為不喜歡板凳的顏色 可能是想坐在桌子上 可能想去摸摸別的玩具 總之 很多可能)但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把他交給醫生 就是很多家長懶惰思考的開始 試問把一個沒病的人交給醫生 不就是為了證明他有病嗎?那些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這樣那樣問題的 回想一下你是怎麼跟孩子相處的 你跟他相處的時候 是不是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孩子就是你的複製品啊!


黑桃六的美媽


有的孩子上學就是這種情況,孩子在家自由慣了,學校裡又是一個有規則的群體,冷不丁的被管制被限制,他肯定不習慣,需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要強制去讓孩子執行他沒接觸過的規矩,要用慢慢滲透的方法,小班是幼兒適應生活和行為習慣培養的階段,為以後中班和大班做準備,不過我要說一點很多家長不愛聽的了,孩子這種行為除了不習慣以外,和家庭教育也脫離不了關係,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可是家庭也要有規矩,也要適當的去規範一下孩子,不能說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自由散漫慣了,這種情況就會發生,你這種情況的孩子我也見到過一個,沒有上過小班,到中班的年紀之後直接上的中班,和你家孩子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孩子不會學習,不會和小朋友相處,自我意識特別嚴重,對老師提的要求不予理睬,如果老師強硬一點就會大聲哭鬧,通過老師和家長長期的溝通之後總結為兩點:一,就是不習慣。二,慣的,過於依著孩子了,沒有給過她任何規則。幸好你家現在上小班,家長要和老師積極溝通,要和老師相互配合,徹底做到家園共育。孩子在學校一個樣在家又是一個樣,那肯定是緩不過來了


旋轉芬芳


根據您說的,首先我們可以判斷,孩子是喜歡去學校的,進一步想就是學校裡有孩子想去上學的原因。然後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課,跑來跑去,這個的原因很幾點。第一點,講的內容對於孩子沒有吸引力。第二點,孩子有不專心的習慣。第三點,有什麼事情刺激孩子坐不住,跑步跑去。這三點都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但是根據我的發現,老師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主要還是孩子在家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時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陪孩子一起玩遊戲或者看電視,而不是強制去做事情。孩子雖小,已經有了自己的人格,需要互相尊重才對。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就要提出問題給孩子,比如:“學校裡面講的課是不是你不喜歡呢?或者學校裡好多孩子都想和你玩,你喜歡和誰一起玩呢?”通過不斷的誘導,當然父母要想好問題怎樣問最好,孩子慢慢就會吐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後要注意的就是,每天都要這樣做,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時間長了,和孩子之間會形成互相信任的關係,孩子自然而然會主動把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和父母分享。


經典教育之家


謝謝頭條悟空問答的邀請。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解決:

一、孩子先隨他去,只要不打擾別人,給他自由,愛幹嘛幹嘛,讓環境去感染他,而不是強迫他。

自由教育是未來教育的一個趨勢。英國有一所學校叫夏山學校,裡面倡導的“自由教育”在整個全球教育界有很好的口碑。全球每年有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去考察,因為它的教育理念很領先,代表著未來教育的一個發展方向。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自由發展,“靜等花開”。夏山學校的創始人A·S·尼爾認為,自由的意義是,是在不妨礙別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想做的事,因此你就完全自律。

你孩子喜歡上學,這證明他對學校是沒有牴觸的,每個小孩子的個性特徵不同,他可能更希望能夠自己去探索這所自己喜歡的學校。當他心滿意足地瞭解了學校和教室後,受群體的感染,他應該也會加入到集體活動中來。因為人都是社會性動物,會好奇,也會感到新鮮。

如果你和老師故意強迫他,會讓他感覺到壓抑,說不定開始討厭起學校來。


二、和老師溝通好這一想法,避免老師太過強迫他。

和老師溝通,告訴老師也許他需要更長的適應時間,也許他對這個環境感到新鮮還在探索中,集體活動可以告訴他,但不要強迫他,尊重他的選擇。說不定,後面他的新鮮感過了,他的探索結束了,就開始加入到集體活動中了。

三、平時多帶孩子去社交,培養他交朋友、融入集體等等。

或許你的孩子平時和同齡小朋友玩得少,自己玩比較多,可能有點不知道怎麼融入,感到害怕或者不習慣。那麼,平時下班或者週末就,呀記得帶孩子都去社交,感受一下朋友或者集體帶給他的快樂。長期下來,一定會慢慢有改善。


歡迎關注@媽媽關注,提供前沿育兒書籍精讀分享、養育乾貨、育兒技巧等,與我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媽媽關注


孩子幼兒園坐不住,不聽老師的話,哭鬧等等問題,都是幼兒剛上學的正常反應。

只要孩子沒有身體方面的問題。家長就要放手了,現在孩子多數都是一個,孩子依賴性強,獨立性差,融入集體的協調能力也相對來說要弱一點。

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點。讓孩子知道,那些是該做的那些是不該做的。

幼兒園裡,幼兒老師有自己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家長不用過於擔心。雖然現在幼教負面新聞很多,但要相信那只是及個別現象。


柏文蓉蓉


看到這個題目,我有很多疑問。不能坐下來聽課,不知道這個課指的是什麼?要聽多長時間?孩子上的是什麼幼兒園?怎麼會在孩子還是小班的情況下要求孩子坐下來聽課?

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產生,對家長和老師的話,不管喜不喜歡,同不同意,不管做還是不做,都回復“不”、“我就不”。兒童用抗拒和拒絕別人的方式,有意識的練習使用著自己的意志。

0~6歲的兒童,幾乎將他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在了自我構建當中。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通過觀察發現:0~6歲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激情和投入,兒童就永遠無法形成自我,最後也無法走出自我,成人後就真的以“自我為中心”了。

當我們感嘆,甚至憤怒的指責孩子為什麼一點也不體諒大人時,好好看一看上面的話:孩子在這個階段本就沒有體諒大人的“功能”。

讓我們看看兒童在自我的成長過程中,是怎麼進行的。剛開始,幼兒用打的方式來表達他不喜歡、不同意的態度,這裡打的含義是排除、不同意的意思。這個時期過去後,接踵而來的是說“不”。兒童就是這樣在持續的重複和深入的發展,感受著“我”和他人分離的快樂。

當孩子說“不”時,這是意識上的最早分離,通過語言表達。當家長或老師採用強制手段時,孩子就會通過哭鬧的形式來進行反抗,以此捍衛自己的自我意識。



家長一定要了解兒童生命發展規律,在瞭解的基礎上,給與孩子協助。讓孩子在一個自由的空間和人文環境中成長,順利度過這個階段的敏感期。如果家庭有經濟基礎,在幼兒園還有更多選擇的話,給孩子換一個更好的理念、人文環境和更瞭解孩子的老師的幼兒園吧!

3歲的孩子,長時間的專注力還沒有形成。這個階段的正常孩子,專注力維持在5-10分鐘時間。

如果孩子不能坐下來,專注的超過他所能接受的長時間聽課,太正常了。

家長經常會發愁孩子的專注力。而實際上,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專注力往往都很好。

比如題目中提到孩子不坐下來聽課,會自己一個人看書。如果一個3歲的孩子看書能持續10分鐘左右,甚至更長時間,那說明孩子的專注力很好。

再比如孩子們都喜歡玩的沙子。很多孩子經常一玩就是一個小時,甚至好幾個小時。你不得不說,孩子們在玩沙子的時候,特別專注和寧靜。而這個時候,往往是大人們受不了,開始催促孩子、甚至強制帶孩子離開。如果大人們能夠做到不打擾孩子,不用太長時間,半年足夠,孩子的專注力就會形成。


3歲左右的孩子之間的人際關係交往,往往從一對一開啟。

這個階段的孩子,你問他你幼兒園裡的好朋友是誰?孩子一般會快速的回答誰誰誰,大多數是一個好朋友,多的也就兩個。所以家長要分辨清楚:想讓孩子融入集體與和別的小朋友交朋友,一起玩是兩個概念。

和別的小朋友交朋友,家長能做的很多。比如接園時可以約別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或者誰家裡玩兒;週末了約著一起去郊遊等,人數不用多,兩三個家庭的小聚會足夠。多給孩子和同班裡別的小朋友單獨接觸的機會,如果兩三個孩子在一起玩的特別好,那麼家長也就不必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狀態了。

想讓孩子融入集體,參加集體活動。首先要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我女兒班裡有個小女孩,2歲10個月入的園。入園後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每天的戶外活動,都是坐在老師旁邊,或者拽著老師的衣角,做小跟屁蟲,從來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老師無條件接納她,接納她現在的這種狀態。正是這種接納,慢慢的給與了孩子安全感和自由。現在,已經和班裡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了,戶外活動也不再跟在老師身邊了。

現實中,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這種情況,都在著急,都是往外面推孩子:“你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你看那麼多小朋友都在轉圈圈,你也去參加轉圈圈活動去。”而往往這種推動,孩子們反而更加不離開媽媽身邊。


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當孩子生病受傷後,恨不得那個人是自己。我們家長要清楚一點是,你愛孩子和讓孩子感覺到愛是兩碼事。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覺到你的愛呢?這些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才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