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前段時間,在家裡和親戚的孩子們一起玩"真心話大冒險",其中有一真心話問題是:你最不喜歡聽的外號是什麼?一些孩子支支吾吾,但因為是真心話而且我答應保密之後,便告訴了我。有些孩子的是"臭蟲",有些孩子的是根據名字改編的,比如"王八蛋"。孩子們說起這些外號的時候,臉上閃過的是沮喪,是生氣。

我小時候沒有被起過外號,如今也不記得自己有沒有給同學起外號。現在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心中覺得不是滋味。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覺不是特例。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也被起過外號,便覺得孩子被起外號也不是什麼大事。實際上,孩子在學校被起外號,我們家長必須要警惕,尤其是惡意綽號——校園欺凌的一種。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惡意綽號,隱形的校園欺凌,顯性校園欺凌的幫兇

綽號有兩種,一種是善意的綽號,一種是惡意的綽號。善意的綽號是友誼的象徵,表示朋友之間彼此瞭解、關係深厚。比如我與朋友之間會因為一個稍微胖一些一個稍微瘦一點,所以會叫對方胖子或者瘦子,聽到彼此這樣叫自己還會呵呵一樂,並不會生氣。

惡意綽號也會根據人的身體特徵、行為、事蹟、性格、名字等來起,但起綽號的人言語之間帶著不友好的語氣和態度,如嘲諷、鄙視、嘲笑、厭惡。就像親戚其中一個孩子和我說的那樣:"我一點都不喜歡別人叫我臭蟲,我一點都不臭。"我明白,"臭蟲"兩字雖是簡單文字,但同學言語之間的"臭氣"已經有些不簡單了。那樣的惡意綽號,給孩子帶來不少的傷害,還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幫兇。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最典型的就是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中,易遙是同學們口中的"賠錢貨",這樣帶有貶低意味的綽號就體現了同學對她的不尊重、不友善。也因為本身的不尊重和不友善,當關於她的謠言四起時,同學們就越肆意地"踐踏"她的尊嚴。如果她起初的"綽號"能被老師、家長重視,結局或許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如今,校園"惡意綽號"被歸為校園隱形欺凌的一種。去年廣東省等省市出臺了關於治理中小學生欺凌的實施辦法,其中就有提到校園欺凌的分類,都將"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的"、"侮辱其人格"歸位校園欺凌事件。這些政策一出臺,很多網友都回憶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傾訴起自己被起綽號的傷心往事。更有明確數據表明,這樣的政策呼應了學生的需要。依據"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81.45%的被訪小學生都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校園問題。還有一項調查表示,40%小學生"經常性地"遭遇語言依據"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組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81.45%的被訪小學生都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切需要解決的校園問題。還有一項調查表示,40%小學生"經常性地"遭遇語言暴力的傷害。。

可見,惡意綽號不是個例,更不能因為普遍存在而忽視其所存在的傷害。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惡意綽號危害不小,孩子會一直在意他人給自己的綽號

惡意綽號永遠不是簡單的玩笑,把綽號當孩子間的玩笑是家長們很容易犯的錯誤。畢竟,惡意綽號這個"玩笑"有可能傷害孩子一輩子。

1、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當我們大人被他人嘲諷、起外號的時候,心裡都會過意不去,小孩子更是如此。自尊心可以使人自強不息,但自尊心受到傷害後,孩子會煩惱、憤怒、怨恨,嚴重便導致孩子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報復心理極強。有些孩子不想去上學,便是因為其自尊心和尊嚴受到傷害,不願意再去與"惡意綽號"挑戰有些孩子去上學,但成績一落千丈,因為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而自卑不再自愛,覺得學習也沒意義,更不想努力,甚至自殺。有些孩子心生恨意,便開始報復毆打、殺害同學。言語的傷害,別樣的眼光,如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刀扎進孩子的心裡那樣疼,像小針扎進手指甲裡那樣痛。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2、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一是來自父母,二是來自學校。尤其當孩子進入學校學習後,孩子對孩子的認知主要就是來自學校了。如果孩子受到"惡意綽號"的語言暴力,經常受到他人的嘲笑和鄙視,受到一群人的孤立,請問孩子會怎麼想這個世界?如果這時候家長還說"不要那麼小氣",老師選擇模式,孩子會不僅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還會覺得這個世界不美好而是醜陋無比的。帶著這樣的認知,孩子在以後成長路上有很大可能形成心理疾病。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3、使得孩子長時間譴責自我

《奇葩說》的選手之一席瑞小時候也被嘲笑過"太娘",原因就是他在課間喜歡和女生跳皮筋。他受不了同學們嘲笑,便向老師求助。然而,老師只是淡淡地說:"為什麼他們不嘲笑別人,只嘲笑你呢?為什麼你非要和那些女生一起跳皮筋呢?你為什麼不能改改呢?"現在看來,跳皮筋並沒有錯。但是直到現在,席瑞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他說:"比起嘲笑,更令人痛苦和扭曲的,是多年以來他心中的自我譴責。"這樣的自我譴責一樣煎熬。自我譴責不一定能督促孩子改變自己,甚至永遠不能改變自己。有心理學家說,長期的譴責只能夠創造出偽善。因為自我譴責,知道真實的自己不是理想的自己,孩子就試著去偽裝,去表現出不是真實的自己。接著孩子就在自己裡面產生出一個分裂,就會有一張虛假的臉,不真實的人就產生了,變成了自我壓抑、自卑,批判、緊張的人。

警惕孩子的外號,幫孩子解決惡意綽號的陰影

孩子被取外號是不可避免的事,這是孩子上學後生活逐漸以學校為主,我們對孩子的瞭解歌"掌控"會越來越少。我們不可能親手幫助孩子排除任何障礙,不可能幫孩子屏蔽"惡意綽號"和異樣的眼光,但我們可以幫孩子解決惡意綽號的陰影。

1、瞭解孩子對"惡意綽號"的態度和情緒

"惡意綽號"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但負面都多種方面。我們要了解孩子對此是沮喪還是憤怒還是自暴自棄,才能更好地"對症用藥",有效地解決孩子的情緒。這就需要孩子在提起綽號的時候,就要警惕了。因為一般來說,孩子不常會說起在學校的糗事,當孩子說了可能就是在向我們求助。這時我們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緒,還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回家後的行為,以及上學前的行為和表情,或者打電話向老師瞭解。如果孩子出現異常,就要十分重視。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在學校的生活,及時瞭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比如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什麼事情把你逗笑了;今天課間你和誰玩了;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2、告訴老師,與老師協商解決方案

情況嚴重一定要告訴老師,與老師積極溝通。有時候可能一次溝通不行,需要多次溝通。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報警讓警察處理。家長不要自己出面去教訓孩子的同學,容易使得孩子同學加強對孩子的報復行為家長在安撫孩子情緒的時候,也要積極地引導孩子學會主動去尋求老師的幫助,如果老師不理解或是自己說明不清楚,父母也可以幫忙和老師溝通,讓老師來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

3、引導孩子積極、樂觀面對"惡意綽號"

孩子被"惡意綽號"時,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錢三強曾經的名字並不是這個,是初中同學給他起的。因為錢三強在家排名老三,體育方面比較強。錢三強的父親聽說了,就乾脆把錢三強名字改成這個名字。

另外,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沉默應對。因為孩子們喜歡開玩笑(孩子不知輕重),當他們看到被起外號的人不理會就沒有興致,久而久之便不再起外號

。這個沉默應對,是冷靜,不是生悶氣。這就需要我們在家引導孩子樂觀面對。比如嗯哼和爸爸講起自己外號"肚臍眼"的時候,爸爸並不是不理會,而是說"我小時候也被叫肚臍眼",嗯哼知道了是同學們因為自己的姓才這麼叫自己,瞬間解開心結了。

最後一點,我們還可以教孩子去克服自己的優點,鼓勵孩子,給予孩子方法克服。不管是天生缺陷,還是後天缺點,克服都是心態上的勝利。心態勝利了,惡意綽號的影響就減少了。

孩子在學校被起了外號?家長要警惕,“惡意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我們都知道校園欺凌並不是小事,但往往卻沒有防備意識。一是家長沒有及時瞭解到孩子的情緒以及原因,二是家長缺少教育孩子反欺凌的意識,三是家長缺少教育孩子不要傷害他人的意識。教育的確不簡單,但也不能為此而鬆懈即使校園欺凌防不勝防,但只要我們多瞭解陪伴孩子,少些抱怨和說教,我們必能及時幫助孩子面對困難。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