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澤:如何找到你的優勢,活出生命的精彩?

原創:許樹澤 文章出處:許樹澤樹我直言


樹澤:如何找到你的優勢,活出生命的精彩?

大家現在都有一個感受,明明是呆在家裡,但是怎麼日子越過越忙呢?怎麼感覺在家比上班還忙??

·早起上網搶菜;

·研習菜譜,外賣一族從不下廚的你,現在個個米其林三星水平;

·娃要上網課,你既當語文助教、又當數學助教、還要兼任IT技術支持,搞了半天,網崩潰了..

·馬桶壞了要自己通、地板髒了要自己擦

以上這一切,讓我們想起那首詩: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今天在家的日子很忙,洗衣、做飯、打掃,一天下來,怎麼哪哪都得我一人兒呢?!!

為什麼我們在家越來越忙?本質上,這是因為疫情擾亂了社會分工,分工的失衡,讓我們每個人的效率都大為降低,從而拖累社會整體增長

。分工是現代經濟爆發的底層秘訣。究竟什麼是分工?今天,我們就從最重要的經濟學思維,比較優勢,跟你說起。

前兩天,查理芒格在年度問答中,被問及:您平時如何做公司研究?現在在研究哪些公司?芒格回答:我沒有花太多時間研究企業,我傾向把這個複雜難題留給別人,我要思考我的比較優勢,我不想玩別人比我佔優勢的遊戲。

到底什麼是比較優勢呢?經濟學認為,比較優勢就是同樣一件事,機會成本更低的那個人,更具有比較優勢。而機會成本是指,為了一件事,你所放棄掉的事情的價值。因此,通俗來講,比較優勢就是說,去做你代價最小的事,你放棄最少的事。

舉例,某公司白領,月薪1萬6,每月工作160個小時(20*8),每小時平均賺100元。吃飯選擇叫外賣,一次50元;而親自下廚,自購食材便宜只要30元,但是買菜花了1小時,廚藝不精做飯又花了1小時,耽誤掉2個小時。如果用來上班,2小時賺200元,那麼他自己做飯的成本,其實並不是30元,還需要考慮為了做飯而放棄掉的那200元價值。因此他自己做飯的成本是230元,比叫外賣高了足足180元!

舉例,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父母,輔導自己小學的娃,完全不在話下。但是,如果每個爸媽,都在家自己教娃,看似免費,但其實很貴-因為無法出門上班帶來的收入損失更大。而那些大廚師傅、老師輔導員們,因為專注從事這一工作,它無可放棄、不損失機會成本,因此更具備比較優勢。同時,因為批量服務大量用戶,使得專業者自己得到了更高的收入,同時因為規模效應的存在,它們提供服務相比你自己凡事親為,成本還要更低。

這就是現代經濟爆發式增長的秘訣,人類財富的99%以上,是近代這幾百年中創造的。如果你站在外星人的視角去觀察人類,一定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幾萬年來,人類的外形基本沒有變化,沒有變得更大、更強、動作更快;腦容量不變、運算能力也沒有多少提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偏偏讓近代的經濟出現了爆發呢?

答案就是基於比較優勢帶來的分工,我們每個人都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然後通過貿易和交換,我們每個人的處境,都可以

變得更好。通過深邃的射電望遠鏡,外星人最終會發現,是人類偉大的制度,讓每個人變得更好。

說回來,有人會提出聰明的問題:如果做更擅長的事,比如長期健身的小強,手腳麻利,讓他打掃房間,半小時完事。但是如果請阿姨來,年紀偏大,效率不高,可能打掃完房間,需要一個小時。這麼看來,從更擅長的角度,應該讓小強自己打掃啊!

其實,從比較優勢的角度,依然應該請阿姨打掃。因為,擅長健身的小強,30分鐘給人做私教,能獲得一筆不低的收入,如果自己打掃看似免費且更擅長,但私教收入歸零,這基於我們每個人時間是既定的,也是稀缺的。而阿姨如果不來做保潔,就只能賦閒在家沒有收入。因此,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比較優勢做決策,依然是讓經濟增長,讓每個人都變得更好的選擇。即使你是博士比娃的小學老師更會教,也即使你太太比外賣廚師手藝更精,但最優效率的選擇一定是把娃送到學校、工作餐叫一頓外賣。

明白了這個原理,使用比較優勢的思維工具,即使被疫情打斷宅在家中,我們也可以

通過比較優勢,從而建立家庭內部的分工,做每個人相對擅長的事。即使女孩子往往在洗衣、做飯、打掃,這些事情上統統更加擅長,但基於比較優勢,也不應該承擔所有事。有部電影《一出好戲》,講一群旅客被困孤島,帶頭大哥上島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分工和市場規則。同樣都是遇到困境,我們也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明白了這個原理,你也會理解,為何我們不建議全職在家炒股。因為資產本來就不能炒;也因為大多數人做這件事,完全不具備比較優勢,相比你也許可能得到的,你放棄的東西才是實實在在、最可惜的。我們強烈建議:找到你的事業,打屬於你自己的比賽!通過事業,獲得你的現金流,而不是通過交易和炒作、博弈,獲得現金流。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當年人們最悲觀時,依然對全球貿易的長期前景葆有信心

。幾百年來,人們就是依靠(基於比較優勢)這樣的經濟制度,一步步走向富裕。沒有人會和自己的前途過不去,短期總有人犯渾,但是長期來看,沒有誰是傻子

說回到你我。比較優勢思維的真正偉大之處在於:它更加著眼和強調的是和自己比,而不是同他人較勁。世界之大,總有人比你聰明、比你能幹、比你跑的快、比你睡的少,如果追求絕對優勢,那麼每個人終其一生可能都無法站上奧林匹斯之巔,難道我們僅僅因為有人比自己更厲害而陷入焦慮、悲觀、難過?比較優勢原理中的唯一變量:機會成本,這是一個有關於你自己的、內部可控因素,你總能找到一件事,你來做,比那些人更加具備比較優勢。

比較優勢的本質,是讓你去優化自己的機會成本,然後做自己機會成本最低、放棄代價最小的。

秘訣在於:在你可選的範圍內,如果每個選擇都不差,那麼閉著眼睛選,也是最佳決策。在可選的範圍,做容易的選擇,那麼人人都能成為你自己的冠軍!

只愛一個人、只做一件事、相對集中的投資、一生不變的事業,這些都能讓你對所專注的事物更加了解。瞭解會讓你更加擅長,擅長讓你更有優勢、讓你在人生的無限遊戲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