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吞不掉”西夏?

玩味的歷史


西夏這個國家無論地理位置、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或是經濟實力相比同時期的遼國、金國、北宋、南宋都是彈丸小國級別的,為何就是這樣一個夾在幾大強國之中的彈丸小國,卻讓周邊諸國頗為頭疼?尤其是北宋,終北宋一朝一百多年,北宋政府始終是無法徹底消除西夏的威脅,北宋為何無法滅亡西夏?一句話:錯失良機、坐視做大。



宋太祖時期:宋太祖趙匡胤在對西夏的管理上處理得當,其制定了正確的民族關係:讓夏州首領世襲罔替。此階段是宋夏關係比較平穩的階段。宋太宗時期:宋太宗在滅亡了北漢同時妄圖恢復漢、唐舊疆土,對西夏採取了吞併的政策,他忽略了夏州地方政權統治其地已經二百多年、根深蒂固、民眾皈依的實際情況。此時宋夏發生摩擦不斷戰爭頻繁。宋仁宗時期:元昊於宋仁宗在位時公然稱帝建國,與宋庭分庭抗禮。宋夏之間經歷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後,雙方皆損失巨大,簽訂和議,西夏皇帝元昊取消帝號,接受北宋封號“夏國國王”宋神宗-宋徽宗時期:由於宋英宗在位時間較短,宋夏再此階段未有大規模戰亂。神宗即位後,曾趁西夏發生變亂而五路大軍伐夏,但是由於缺乏戰略眼光、後勤補給跟不上,只是佔領了一些城池,並未滅亡西夏。徽宗年間,宋軍攻陷西夏橫山地區,使西夏喪失天險,隨後北宋被金國滅亡,西夏趁機奪回橫山地區,南宋建立後,國土中間為金國阻隔,已經不與西夏接壤。



北宋一朝169年,終究沒有滅亡西夏,反而讓西夏越做越大,這固然有北宋的重文輕武、文恬武嬉的原因,也有北宋錯失良機、缺乏戰略眼光的原因,更是因為西夏政權確實頑強。

西夏在與宋遼兩國鼎足而立時,採取了“騎牆術”。西夏統治者在清醒的看到自身實力不如遼宋兩國時便主動採取了左右搖擺的政策,下下經常參與遼國對宋朝的軍事行動,儘管很多時候這並非出自真心實意,但是西夏卻不得不為之,因為只有抱緊遼國這條大腿才能保證西夏在被宋朝打擊時能留有後路,在遼國滅亡後,西夏隨即倒向了新興的金朝。這實際上是西夏曆代統治者制定的正確的戰略方針。西夏軍隊的英勇善戰也是北宋不能將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党項人全民皆兵,立國前後的百年時間裡,党項人經歷多無數次戰爭的鍛鍊,已經使得他們變得英勇善戰了。這樣一支隊伍對軍事力量一直薄弱的北宋來說無一不是一個強敵。


歷史課課代表


西夏的領土不大,150萬人口左右,立國189年。不但北宋沒有滅了他,遼、金、成吉思汗也沒滅了他,我來簡單聊一聊。

西夏可以說是“以戰立國”,實行全民兵役制,高峰時期的兵力約有15到20萬。

雖然西夏的農業、手工業總體發展水平遠不如北宋發達,但在“以戰立國”的國策下,其軍工生產水平頗高。西夏佔據河西走廊和陝、甘、寧、河套地區的天然牧場,而党項人自古以來,就以善養馬而著稱,元昊立國時專設有群牧司,以董理養馬事業,故西夏騎兵所需的長生馬和善馬是有充足來源的。

西夏生產的弓和劍,在當時頗享盛譽。如熙寧年間,向宋神宗進獻“最為利器”的神臂弓,即是“本黨項羌酋”李定所為。莊綽《雞肋編》捲上說:“西夏興州出良弓,中國購得,雲每張數百千,時邊將有以十數獻童貫者。”西夏劍更是聞名遐邇,夏人劍曾被宋人譽為“天下第一”。西夏製作的鐵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人”。由此可知,西夏軍隊的裝備是比較精良的。

西夏的軍隊給養不如北宋完備,但是西夏有對策。第一,利用邊市貿易,用青鹽換糧食;第二,劫奪宋軍的糧食給養;第三,積極發展農業,儘可能的讓人民多提供稅糧;第四,挖掘宋方邊民的糧食窖藏。

西夏的作戰策略。

李繼遷叛宋後,百餘年之戰爭期間,不斷採和戰並用之策。久戰力疲,則用和平攻勢;戰力漸復,則立即進攻。又自始至終,採聯遼戰宋之策,或為互相聲援,東西夾攻;或於久戰力疲之後,則邀遼出面以逼和。又延攬宋之失意文人為幕府,或重幣收宋所遣散之宮女,以窺測宋朝廷之內情。

在戰略方面,則利用廣漠原野,宋進則退,宋退則進。宋駐戍不出,則窺破良機,集中絕對優勢之兵力,以行局部之殲滅戰。戰術方面,則以設伏誘敵為慣技。宋之所以屢敗,即此故也。


陵西散人


開始是不想吞,後來西夏成了氣候就吞不了了。

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與北邊的遼朝(契丹人所建)互稱南北朝。在宋遼交惡期間,遼人還鄙夷地稱宋朝為“偽宋”。與此同時,活動於西北的党項人不甘寂寞,強行在宋遼之間插一扛子,硬生生把南北朝對峙擠成了三國鼎立。西夏在三國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戰鬥力足夠強悍,經常把宋、遼打得灰頭土臉。遼興宗耶律宗真伐夏失敗,險些被活捉。

西夏的疆域並不大,西以約今甘肅與新疆接壤處為界,北以今內蒙古與外蒙古接壤處為界,南約以祁連山與吐蕃、回紇諸部為界,東約以陝西北部的長城、寧夏南部、黃河北岸與北宋為界。
說到西夏的開疆擴土,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西夏名氣最大的皇帝李元昊。李元昊一直被認為是西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並非如此。他的祖父和父親,才是西夏真正的開國皇帝。這有些類似建立晉朝的晉武帝司馬炎,如果沒有祖父司馬懿,大伯司馬師、父親司馬昭兩代三人的和,司馬炎早不知道哪涼快去了。
咱們看看李氏祖孫的廟號就略知其情了。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廟號太祖,父親李德明廟號太宗,而他本人的廟號只是景宗。
事實上,在西夏疆域的定型過程中,夏太宗李德明起到的作用絲毫不遜於其子李元昊。李元昊對西夏最大的貢獻,是在宋遼兩大強國的夾縫中頑強生存下來,並加以壯大。而西夏疆域的定型,如果一定要找一個首功之人,這個人無疑應該是李德明。
李德明是李繼遷的長子,生於公元981年。公元1004年,他繼承父親李繼遷王位的時候不過24歲(虛歲),但李德明的所作所為,證明了李繼遷把王位傳給他是正確的。
西夏的前身,是唐朝末年的定難軍節度使,有五州之地,轄區約有內蒙古西南部、陝西西北部。公元982年五月,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獻土於宋太宗。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卻不甘心祖業淪喪,起兵反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李繼遷據有寧夏黃河東岸的靈州(靈武),以及河西走廊的涼州(甘肅武威),聲勢大振。但在1004年初,在剛下涼州後,李繼遷就被反對他的吐蕃六穀部首領潘羅支用計射死。李德明繼位後,面對的實際上是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定難軍(與後文的“夏國”或“夏人”同一個概念)位於大西北,這裡土地相對貧瘠,財賦困難。李繼遷實行的是游擊戰術,農業生產基本無從談起。這種情況下,李繼遷二十多年來到處用兵,定難軍處境非常困難。宋人也看出了這一點,認為夏人處境日益窘迫,內部形勢非常不穩。
李德明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向宋稱臣,以放緩宋朝對定難軍的進攻。否則,以宋朝的國力,如果全力進攻的話,他們未必撐得住。李德明的應對策略,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就是“向宋請和,向西擴邊。”
1004年,北宋與遼朝簽訂《澶淵之盟》,宋遼結為兄弟。夏國此時沒有在外部“拉幫結派”的空間,只能向宋請和。但是夏國的西邊卻雜亂無序,各部出沒,沒有一個強大如宋遼的勢力。宋真宗趙恆也不想再用兵西北,給李德明,也給自己一個臺階下,所以李德明就足夠的外部空間向西用兵。
李德明盯上了涼州,在當時的大西北,有兩個較強的勢力,一個是李德明的夏國,另一個就是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回鶻勢力。甘州勢力的實力強,有條件以涼州為戰略跳板,向東進攻夏國。涼州之於夏國,就相當於潼關之於長安,鎮江之於南京,都是門戶所在。站在夏國角度,不吃掉甘州勢力,大不了夏國地盤小一點。但是,如果不吃掉涼州,甘州勢力隨時能堵在夏國的大門口,李德明還能睡踏實嗎?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李德明率軍親征涼州。要知道,夾在甘州與夏國之間的涼州是夏國的門戶,也是甘州的門戶。甘州當然不會讓唇亡齒寒的事發生,出兵援助涼州,李德明暫時還打不過,只好退兵。
李德明想得到涼州,又一時拿不下來,怎麼辦?他的辦法是“圍魏救趙”,直接攻打甘州,只要拿下甘州,涼州就成了無根之水。
甘州是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城市,甘州勢力控制的地區,水草豐盛,早就被李繼遷盯上了。但是現實很快就在李德明的頭上澆了一盆冰涼的洗腳水,夏兵三次攻打甘州,都慘遭失敗。第三次還是李德明親征,也被打了回去。
李德明及時調整了戰略,還是按地理順序次第取涼、甘。再說涼州實力弱於甘州,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壯大自己的實力,再與甘州決戰。可事與願違。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十一月,甘州直接吞併涼州,給夏國的西部防線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李德明並沒有急於進攻涼州,而是想辦法積蓄財力,他知道戰爭打的其實就是後勤,是錢糧。夏國向宋稱臣,用虛名加常見的駱駝、馬匹,換了來了北宋賞賜的大量錢財物資。
有了錢,李德明就有了再次用兵的本錢。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李德明進攻甘州。不過,李德明並沒有就近進攻涼州,而是繞過涼州,向西拿下了甘州。帶兵的是誰呢?正是李德明最器重的長子李元昊。李元昊趁夜色偷襲甘州,一舉拿下。
甘州自古就是西北兵家爭奪的重鎮,史稱甘州“東近黃河,南扼青海,西低弱水(今甘肅中部的黑河),北抵居延(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附近的嘎順淖爾、蘇泊淖爾)”。佔據甘州後,夏國等於打開了向北進入蒙古高原,向南進入青藏高原,向西進入西域的大門。
甘州以西還有個勢力,就是割據瓜州、沙州的歸義軍節度使曹賢順。曹賢順識時務,於1030年降夏,反正打不過,不如趁早投降。夏國拿下甘州、瓜沙,把困守涼州的甘州勢力圍個水洩不通。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一切水到渠成,夏國太子李元昊率兵拿下涼州。夏國勢力逐步統一河西地區,羽翼漸豐,已可與宋遼成鼎足之勢。夏國拿下河西,最痛苦的莫過於宋朝,因為宋朝就此失去了與西域聯繫的絲綢之路,只能走海上絲綢之路。

拿下涼州一個月後,52歲的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繼位,於1038年稱帝建夏,成為北宋的西北勁敵。西夏之所以強勢,有一大半的基礎是李德明打下的,如同晉武帝司馬炎滅吳的基礎,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打下的。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我認為這跟宋軍的兵種構成、當時宋國主張防禦的國策,以及西夏所處微妙位置有關。


宋軍因為建國前已經丟了唐朝時的傳統養馬地,加上遼、金和西夏一起控制對宋的馬匹出口,造成宋軍沒有能力組建,成建制機動性強的精銳騎兵,而把步兵當成主要兵種,宋時的步人甲軍團就是宋步兵的巔峰。宋步人甲以唐步人甲為基礎發展而來,全身覆蓋鱗甲,重20-30公斤。身著步人甲的重步兵組成的厚步兵線可以有效的抵抗騎兵的進攻,但重步兵的最大缺點是,缺乏機動性,在勝利時無法有效追擊敵人,失敗時無法及時撤退,以宋金的幾場戰鬥就可以看出。步人甲軍團防守有餘進攻不足。每次跟遼、金、西夏打都是擊潰戰,打不過他們就騎馬跑了,使三國保存了有生力量。


西夏是遊牧党項人建立的,基本上全民皆兵而且是精銳騎兵,西夏對付宋步兵還有個神器---神臂弩,對移動緩慢的宋步兵實行騷擾戰術,能硬生生的拖垮宋軍,配合西夏騎兵作戰,宋軍每次都是付出很大代價,但並不能對西夏造成實質性大損失。

當時宋、遼、金、西夏處於一種平衡中,遼金不希望宋國佔領西夏獲得養馬地,組建騎兵軍團,只要兩方開戰,另兩個就會藉機劫掠,使宋國疲於防守。

想回到能給你們幫助。


沒事叨兩句


不是無法根除,而是大環境背景和皇帝以及中書省大臣的胡鬧中斷了這一過程。

根據歷史課本的說法,大多數人的印象裡,一直都是西夏壓著北宋打,然後以此來抨擊北宋軍事孱弱。然而這種觀念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如果真的去關注宋夏戰爭,就會發現,如果宋徽宗不胡鬧,金國沒有崛起,那麼只要再有個七八年,北宋將重新佔據河套地區,所謂的戰馬不足這個問題就會徹底解決。



的確,在仁宗時期李元昊造反獨立開始,北宋曾一度連吃敗仗。一方面是因為宋軍戰鬥力的下滑,以及騎兵不足,機動性不夠。另一方面也是李元昊確實很會打仗,善於利用地形發動奇襲宋軍。像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戰,就是典型的奇兵致勝。


但是定川寨之戰後,西夏的問題就充分的暴露了出來。和大宋一比,西夏的的國力孱弱,物資人口不足,如果和大宋長期打下去,垮臺的必然是西夏。

所以慶曆和議對於西夏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1064年,西夏最後一次主動對大宋發起進攻,失敗之後,西夏轉攻為守,大宋的主場開始了。


1081年,宋神宗趁西夏國政大亂,五路出兵意在消滅西夏,雖然最後沒有達到終極目的,但是攻佔了米脂寨、石州、夏州、銀州等西夏的重要軍事據點,並且將蘭州重新劃歸到大宋的統治之下。

1092年,宋軍擊敗西夏傾國而來的大軍,並且首次擊敗敵軍的中軍大帳。西夏精銳損失慘重,宋軍開始佔據絕對優勢。


1114年,宋軍在童貫、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1119年,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臨亡國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

至此,宋軍並沒有放棄收復整個河套地區的夙願。但是隨後宋徽宗的一波騷操作,卻斷送了這個機會。

1120年方臘起義,為了鎮壓方臘,徽宗調動2萬西軍前去鎮壓。隨後又和金國達成海上之盟,將西軍精銳又調動兩萬混編進伐遼大軍。結果失敗之後,讓金國意識到了大宋的軟弱。隨後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西夏趁機奪回失地,大宋西路軍幾十年的成果,也就這樣付之一炬了……


火器工坊


北宋被西夏建立政權完全是自作虐不可活!按著當時的情況,只要給狄青足夠的支持不罷他的官,狄青完全可以在西夏建立初期政權不穩之時滅掉西夏,但是北宋從皇帝到大臣都防著武將,使得西夏趁機做大做強。

北宋絕對是豬,他們防武將如防賊。在北宋時期武將的領兵不得超過10000人,像北宋明將狄青的部隊最多也只有7000人,然後最後還被削減兵力,只有4300人,這是北宋國防的第一個問題所在,那就是沒大將。比如,在整個北宋時期就沒有一個能夠統領超過10000兵力以上規模大會戰打大戰的將軍,真要打大仗只能隨便派個太監當監軍去指揮作戰,而打起仗來也是各自為戰。比如北宋被滅國的時候,指揮作戰的童貫等人竟連自己多少兵力都不知道。

北宋第二個被稱為豬的地方同樣是對武將的防備。比如,武將不僅僅被限制領兵不得超過10000人,年限也有限制,他們被強制3年一調防,5年必須換將領。這使得軍隊將領對自己的士兵不熟悉,佈防地也不熟悉,兵民很難協同。這是北宋軍事弱的另外一個大原因。


優己


西夏原是宋朝的西北的夏州節度使,但是在1038年李元昊建國稱帝后,宋與西夏基本上處於敵對狀態,因為西夏是獨立出去的,土地是宋的固有領土,宋當然不承認了。在北宋時期與西夏發生了大的五次戰爭。

第一次戰爭:北宋寶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主動進攻,在三川口打敗宋將劉平、石元孫二人,宋的西北地區處於防禦被動地位。(1041年)康定二年,范仲淹韓琦二人主持西北軍務,但因韓琦不聽范仲淹之言在好水川之戰被李元昊打敗,折兵五萬餘人,二人因此被貶。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李元昊欲攻取關中地區(如果這裡丟了西夏東可進攻河南,南下可取四川),兵分兩路一路從劉燔堡(今寧夏隆德)出擊,宋軍在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軍隊的重圍,宋軍大敗,葛懷敏等15員將領戰死,宋軍九千餘人近全軍覆滅。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搗關中的美夢就此破滅。

這就是第一階段,這個時期裡西夏主要有開掛般的李元昊存在,在戰爭上沒有取得什麼便宜,還丟失了不少土地,最後慶曆和議,雙方罷兵。

第二次戰爭:治平元年(1064年),西夏攻略慶州,在大順城被宋軍擊敗,夏毅宗(開國皇帝李元昊已經去世)李諒祚受傷,一年多後去世,西夏之後逐漸處於守勢。

第三次戰爭:宋神宗即位以後,任用王安石為相,變法後經濟與軍事實力越來越強並且在熙寧年間,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廝羅等政權,拓地兩千餘里,建立熙河路,形成了對西夏的夾擊之勢。

治平四年 ( 1067) ,宋將青澗城種諤率兵逼降西夏綏州嵬名山部。

元豐四年 ( 1081) ,西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導致國內政亂。宋神宗認為攻佔西夏的良機已至,趁此發動五路伐夏大戰。此戰宋軍只佔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和橫山北側一些軍事要點,雖然沒達到滅夏的目的,但是讓西夏在橫山沿邊地帶不敢耕者二百餘里,進一步打擊了西夏的經濟基礎。

元豐五年(1082年)9月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但因各部配合和主將原因被擊敗,折兵二萬餘。

第四次戰爭:1092年十月十二日,西夏梁太后大舉親征,沿馬嶺水(今環江)發動強大攻勢,西夏兵約二十萬,宋兵五萬。這次西夏主要目標是洪德城。宋主帥章楶執行了嚴密的戰役計劃,挫敗了西夏的目的,也是第一次宋以少勝多的戰爭。

兩次平夏城之戰:在多年的戰爭中,宋發現西夏軍的攻城能力很低,所以每佔一地就修一城,其中平夏城修築意為滅夏之城。平夏城已經修到了黃河邊上了,過了黃河就是西夏的首都興慶,因此西夏夜不能寐,結果西夏兩次發動攻取平夏城的戰爭均未收效果,反而損兵折將,有亡國危險,請遼國出面幫助調停,最終形成西夏遣使謝罪,去帝號的結果。

第五次戰爭;政和四年(1114年),宋軍在童貫、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宣和元年(1119年),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臨亡國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金國入侵,北宋滅亡,西夏獲得生機,得以蠶食宋朝西北領土,宋夏戰爭結束。





拉普拉塔大力神


北宋一直滅亡不了西夏,不是國力問題,根本上還是國家體制問題、戰略問題和人為因素。

前期主要是和遼國的戰爭曠日持久,無暇顧及,太祖、太宗忙著打下燕雲十六州和澶淵之盟,沒有精力去管西夏,兩線作戰,暫時讓其發展壯大。

從宋神宗之後,宋遼之間數百年平安無事,宋國開始處理西夏的問題,但是也遇到困難。主要的困難就是沒有騎兵和後勤保障不足,一旦遇到西夏軍隊堅壁清野,就很難尋找到他們的主力,加上西北地區又多沙漠、多風沙、氣候條件複雜,要一勞永逸的消滅西夏主力是很困難的事,佔領這些荒漠區又成本很大。再加上西夏是一個高度漢化又保持自己民族特性的王朝,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獨特的官制,在中央有十七萬軍隊,地方軍隊加起來五十多萬,全民皆兵,堪稱戰鬥民族,很難攻克,成吉思汗就在這裡碰到了硬釘子。

在歷史上宋朝曾經有幾次機會攻克西夏,一是李元昊叛宋的時候,他的叔父跑到宋朝,這可是西夏軍隊和國內情況的活地圖,但是宋朝政府將其全部禮送回李元昊那裡,導致親宋派的覆滅;二是司馬光和王安石當政的時候,北宋本來已經通過穩紮穩打,鯨吞蠶食的方式逐漸對西夏形成戰略包圍和鉗制,但是司馬光當政之後又把佔到的地盤還給了西夏,給西夏以喘息之機。宋徽宗時期,宋朝再一次確立對西夏的戰略優勢,但是宋金聯合滅遼的戰爭爆發,接下來又發生了靖康之恥,宋朝永遠失去了吞併西夏的機會。


青年史學家


唐之前與唐之後的少數民族政權有兩個相當大的區別

第一個是唐之前不說全部吧,大部分都傾向漢化,但唐之後卻少數民族主義崛起,胡化漢族,自創文字,保持相當強的獨立性

第二個是唐之前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就把自己的老家丟了,反而自己老家誕生新的民族。比如鮮卑南下,北方又出現個柔然。而唐以後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老家卻保持的非常好,無論遼金元清,莫不如此

出現這兩個現象,可能跟唐安史之亂後唐對異族政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微妙的變化似乎並沒有引起史學家注意。再談回西夏吧,李元昊著名的禿髮令,卻是典型的反漢化政策,時間一久,加上衣冠風俗不同,文字語言不同,便成異族,典型如新加坡。漢征服周邊,基本處於野人或者無人地,唐朝征服周邊,是漢化非常高的地方政權,而宋朝對付周邊,卻是民族主義覺醒的獨立國家了。比如西夏這塊地,漢朝時是大月氏的地盤,他們跑到中亞去了,漢朝靠移民很容易統治;唐朝時是高昌國,國王本是漢人,唐朝征服也不會有太大困難。但是北宋時期卻完全不一樣了,加上本身戰略與戰術並不高超,政治上也沒有新政策,因此很容易出現反叛與拉鋸,所以說沒有後來金兵南下,估計北宋也很難消化西夏,最好的證據就是越南,北宋對民族主義崛起的越南也毫無辦法。

西夏卻採取了與北魏完全相反的政策

對付這樣出現民族主義的地方政權,是不能消滅其精神的,只有消滅掉精神依靠的肉體。蒙古征服西夏是靠完全的滅族才完成的,但漢族政權是沒有辦法做到。後來西夏遷入大量中亞人,明滅元之際這幫中亞人逃回中亞,原本也沒了党項人,明朝才能收回敦煌故土。但對察合臺汗國佔據的西域,依舊沒有辦法。


銫媒體


前期沒能力,後期沒時間,當然滅不了。

北宋前期滅不了西夏有一個重要因素:後勤供應問題,沒有之一。

其他方面的劣勢或戰略性失誤都比不上這個致命的因素。

太宗和神宗事情的兩次大規模的攻打西夏,無功而返,都是後勤保障不利造成的一系列後果。古代的後期補給方式和嚮導方式都非常的落後,這一隻是要命的問題,若是碰到特殊地形更是讓人絕望。

神宗時期伐西夏

宋軍討伐西夏的路線主要在陝北,要穿越沙漠、戈壁等,極其容易迷路且半路無法進行補給,途中糧食最多帶幾十天,到達指定地點後,如果不能迅速佔領城池,就會馬上斷糧。而在戈壁、沙漠地區頓兵堅城是十分不利的,極容易遭打災難行的後果。神宗五路伐夏失敗,後勤運量的民夫死的比士兵還多,可見位置大軍的後勤遠比軍事行動本身消耗更大。而西夏那邊只要以逸待勞,能宋軍過來時,他們收縮兵力,然後堅壁清野、守住重點城池就行。

神宗後期、哲宗、徽宗時期

神宗後期到徽宗前期,北宋的地堡流淺攻戰術掐住了西夏的命門,解決了最為重要的後勤補給問題,尤其收復河湟後對西夏已經形成半包圍形態。府州折家軍、河東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熙河路等幾路軍隊從東北、東、南、東南、西南方向包圍了西夏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興州、靈州一帶(西夏稱“興慶府”及“西平府”),那時形式一片良好。

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擴建築堡、步步為營,再加上大好的包圍形式。再給北宋一、二十年時間,滅掉西夏如甕中捉鱉。因為西夏對築堡的騷擾效果甚微,加上西夏國力衰落,經不起持久戰。

但歷史總是跟漢人過不去,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又出現了海上之盟、靖康之變。陝西精銳被徵調勤王,結果還被朝廷的昏招給玩了,然後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後派張浚主持陝西,又出了一次昏招,富平之戰直接把陝西給弄丟了,從此之後宋朝與陝西不再接壤。


如果沒有這上面的事件發生,宋徽宗可能就把西夏歸到宋朝的版圖了。而宋徽宗在歷史上的評價就會改寫,西夏的產馬地就屬於宋朝的,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再修生養息幾年時間,宋朝就有大規模的騎兵,把精銳從山西調到河北駐防,在這樣的國防力量下,不管是契丹還是女真,都得乖乖在家裡沒事打孩子玩。

但歷史不能假設,宋朝覆滅了。純正的漢人血統在那個年代已經消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