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大家好,我是喵小姐。

總有人跟你的友誼開始於一句“誒你知道嗎”,聽八卦時心裡想著“這樣不好吧”,身體上卻不由自主地就湊過去拿著火機給對方點了煙,孫子似的來一句“你說你說”。

好奇心面前人人卑微,久而久之誰有八卦誰就是爸爸,就是社交頭子,就是飯局焦點。

剛入職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同事聚餐,發現掌控局面的人居然是一毫無實權的實習生。我正納悶呢,結果飯後罵老闆的時候找到了答案。

他一句“你們還不知道吧”,一下抖摟出了老闆私下亂搞,泡吧一夜花10萬等等一系列破事,還講了沒到場同事的辦公室戀情,刺激之程度讓大家當場結盟,有八卦聽就是姐妹。

要我說一群人講八卦的快感不比一場性愛的效果差,當晚大家回家已經12點多了,第二天8點上班的時候還滿面紅光地交頭接耳,

八卦使人精神充沛,是不是真事兒誰也不在乎,聽一樂兒唄,反正沒八卦到自己人頭上。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我發現販賣八卦是一種社交捷徑,而販賣八卦的人就相當於是在運營自媒體,除了要穩抓用戶痛點,還得會編。

一條新八卦的產生,極有可能是通過50%的真相+30%的虛構+20%精彩絕倫的敘述

產出的,真實性不重要,重點是要夠刺激,夠深入,夠戳人。

十一前的時候看博主@琉玄發了一件挺瘮人的事兒:

一男的在老同學的聚會上語氣非常肯定地說一個未到場的女同學吸毒,被當場拆穿後發現他製造謠言的來頭,竟然僅僅是因為女同學朋友圈照片的臉色不好……

好在是當場有這個女同學的朋友在,否則吸毒這事絕對夠刺激,一傳十十傳百都說少了,值得萬轉。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這時候評論裡就有人問了:編八卦損人又不利己,這人圖啥呀?

你別說,我發現這世界上確實存在這麼一部分人,靠源源不斷的八卦來獲得成就感和別人的注意,甚至會為了保持穩定輸出,不惜去“製造八卦”。

比方說我大學宿舍,一共6個人,分別來自2個班,有3個群,通過我這簡短的描述就能看出關係有多不好。

那會兒有個女生跟我不是一個班的,卻總是主動來跟我玩,按理說一點共同話題沒有,於是她找了個女性絕妙的痛點切入:講同班室友的八卦。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除了八卦她們的私生活之外,還有在私底下說過我什麼壞話,在女生宿舍裡生活過的人懂的,有時候確實需要這麼個“臥底”來認清誰是真正的碧池。

於是很快我和我們班的女孩就跟她熟了起來,她也成了寢室裡最搶手的人,宿舍敵對情緒也越來越嚴重。

轉機是畢業的時候我們決定乾脆痛痛快快撕一逼再散,為了避免尷尬就把那女孩支走了,一通氣兒才發現——她竟然是靠同時出賣兩邊的八卦來維持友誼的。

本以為這件事僅僅是傳遞壞話那麼簡單,後來發現添油加醋的程度真不小,在室友眼裡我自己打工買的項鍊變成了管男友要的,而我眼中那個腳踏兩隻船的室友也不過就是單身的時候有很多人追。

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都不敢信這是真人真事。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後來我們找了一天跟她攤牌,那女孩哭得很慘,說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方式能跟所有人都成為朋友,她只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變成所有人的中心,完全沒想著挑撥離間。

說實話,她是那種能在我痛經的時候走1公里去給我打熱水的女孩,一個人本質壞不壞從平時就能看出來,我相信她說的是真的,但整件事讓人膽寒。

我有一點點能理解她的想法,就像小時候無論向家長彙報好事還是壞事都會“修飾”一下,這是一種討好,也是沒底氣的表現。

但同時我也無法原諒她,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去獲得別人的信任,在我眼裡這就是一種背叛。

更何況製造謠言這種行為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都不值得可憐。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經過以上這件事之後我也總結了兩點,不是啥處世名言,也不是千古絕句,自當在文章結束前分享點我的小建議:

1 啥刺激的八卦聽聽就完了,別太當真,凡事只信眼見為實,沒有依據最好別瞎傳,對當事人,對自己都沒啥好處,傳話一時爽,報應後面追。

2 小心那些什麼八卦都知道的人,當朋友聽個樂可以,深交就算了,雖然總能聽到新八卦,但保不齊某天他轉頭就給你賣了,他交到了新朋友,而你一無所有。

除此之外,也想跟那些出賣朋友隱私來換取新朋友的人說,八卦換來的朋友不長久,早點收手早回頭。


- END -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隱私當談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