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於2004年在法國上映,在第二年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也許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但有些可能不太清楚這部電影。

世界著名的指揮家莫翰奇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它的舊友貝比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馬修留下的日記,莫翰奇慢慢回憶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了自己記憶的深潭。

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因為各領域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後,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他的人生跌入了低谷。馬修因為生活所迫,經人介紹,便來到了法國郊外的一所學校,一所如監獄般的學校。

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劣的兒童。在“池塘之底”孩子們面對著冷酷無情的老師、毫無人道的教育方法,以及以暴制暴的管理方式,被壓抑得喘不過來氣,孩子們並沒有因為酷刑改變自己的本性,反而更加的叛逆狠毒。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讓人意外的是馬修的到來讓孩子們由叛逆到積極改變,那麼馬修到底用了一種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能感化孩子們頑劣的內心呢?

此影片傳遞出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們帶來的衝突及自我的救贖,感動了無數人,豆瓣評分高達9.3分。

電影的上映距今雖然已經相隔16年了,但是我覺得對當下的教育依然有著積極的作用及意義。

哈善教育方式PK馬修教育方式,是“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兩種教育的對立,前者以暴制暴,後者與孩子建立信任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太暴力,在孩子們的腦海裡有著鐵一般的定律:“犯錯必處罰”,這是由哈善校長提出的教育理念及對他們的管理手段,孩子們一旦犯錯,就是動用暴力,不管年齡大小,都不會留情。

例如:

麥神父的眼睛被蓋赫特弄傷了,在沒有找到兇手前,大家都是輪流關靜閉,

被校長稱作“問題少年”的孟丹,懷疑他偷了老師的生活費,校長對他暴力責罰。

有個孩子犯錯了,被校長懲罰15天刷地板,這是“額外福利”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心理學上曾提出“

行為主義”,而哈善校長的教育方式與這個極其相似。所謂的“行為主義”,只要孩子的行為出現差池,沒有按著自己的意願去做,便立刻對孩子進行懲罰,讓孩子在處罰中汲取教訓,從而成為“乖孩子”。

“行為主義”是由心理學家華生提出,他曾說:給我一些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將他們培養成指定的類型的人,比如:醫生、商人、律師、藝術家、小偷等,不管他們天分怎樣、是否有愛好、是否有才能,是否與他父母的職業有某種關係。

其實在“行為主義”教育理念中,把孩子當作小白鼠一樣,成為了他們實驗的犧牲品,沒有愛,只有暴力及冷冰冰的處罰。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背道而馳。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來,哈善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暴力來懲罰犯錯的學生,可是他的麻煩總是不斷,孩子們也聰明,當面乖乖聽話,給你面子,可當他轉身離開,就開始打鬧、抽菸、惡作劇等,當再次被發現,便迎來的就是更暴力的處罰措施,教育陷入了“死循環”。

我們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反抗哈善校長的管理制度。用惡作劇來戲弄老師,用剪刀刺傷老師的胳膊,用玻璃打傷老師的額頭,這就是暴力教育帶來的惡果,以暴制暴。

但相反的是,新來的馬修老師則採取的教育方式跟哈善完全不一樣,他對孩子們除了採取差異化教學,按照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特長分別來對待以外,他最大的亮點就是包容孩子所犯的錯,用自己的愛來感化這些孩子。

比如:

蓋赫特用玻璃劃傷麥神父的眼睛,他沒有向校長檢舉,反而讓他去照顧麥神父直至痊癒;馬修對他說麥神父是一個很好的老人,蓋赫特慚愧的低下頭,沒有說話。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孟丹是個很叛逆,也很難管教的學生,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唱歌羞辱馬修,但他沒有處罰孟丹,準備讓他當男高音,只可惜孟丹太叛逆。

在進教室門口時,有個小男孩因犯錯被懲罰刷地板,他連忙向麥神父詢問這些孩子的狀況。

孩子們偷拿他的樂譜到衛生間,他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於是組建合唱團,卻沒有放棄一個孩子,根據每個孩子的音色特點,分為高音、中音、低音,讓唱歌跑調的孩子當“琴譜家”,讓不會唱歌的孩子當指揮助理,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合唱團中,用音樂感化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馬修老師只是一個音樂家,他不懂心理學,但他的教育方式體現了“人本主義”思想。

所謂“人本主義思想”是以人為本,注重人的整體性、獨特性和自主性,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鼓勵和引導,幫助孩子發現自我價值,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並助孩子積極向上。

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孩子們並沒有反抗,反而與馬修建立了信任,願意把心裡話跟他說,影片中的莫翰奇對自己的母親有誤解,都是馬修老師跟他說,他的媽媽是愛他的,她在一個飯店工作,很辛苦,莫翰奇果然知道母親在飯店工作,跟媽媽的關係變好,這就是愛的教育所給的答案。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自從馬修老師來到了“池塘之底”,孩子們犯錯的頻率在下降,老師們都發生了變化,就連哈善校長都玩起了紙飛機。馬修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尊重與信任,他們開始主動積極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所以孩子們越來越好。

在哈善校長和馬修老師的心裡,都希望孩子們變乖,哈善校長更多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惡”,而馬修老師更多看到的是“善”,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對孩子們產生的影響也是不盡相同的。

暴力壓制PK包容理解,孩子們面對不同的教育方式,成就不同的人生

我以孟丹和莫翰奇為例,分析一下暴力壓制與包容理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人生的影響。

孟丹在進學校的第一天,就被哈善校長劃入了“問題少年”的行列,給他貼上了撒謊、有暴力傾向、智商低下等標籤。

孟丹也沒有辜負哈善校長的“期望”,他每個言行的背後都充滿著對教育的挑釁,當校長誤會並暴打他時,他狠狠地將拳頭砸向校長,並在事後尋機放火燒了學校。

這也印證了哈善校長的猜測,的確,孟丹就是一個無藥可救的叛逆孩子。

在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心理預期效應””簡單理解就是你內心渴望這件事的發生,並不自覺地朝這個方向引導,孩子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會逐漸變成你想象的樣子。

這就是哈善校長的教育方式,他就是這樣做的,孟丹的人生因為這些標籤而徹底成為一個“壞孩子”,最後被逐出“池塘之底”。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莫翰奇比孟丹幸運,他能成為國際著名的指揮家都是因為他遇見了馬修老師。

馬修老師包容並欣賞莫翰奇,對莫翰奇說,你總是做著與自己本性相違背的事情,打架鬧事耍流氓,別人覺得好笑,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玩。從這可以看出,馬修老師知道莫翰奇本性並不壞,只是沒有人給與正確的引導。

莫翰奇靜閉結束後,回到教室,馬修老師鼓勵他試唱,後來他發現莫翰奇是一個音樂天才,並用堅定的語氣跟莫翰奇說,他不會甩掉他的,讓他每天到教室學習音樂。

為了能讓莫翰奇更快跟上合唱團節奏,馬修老師都會單獨指導他歌唱技巧,而在每一次的歌唱中,馬修老師都會用堅定的目光看向他,讓莫翰奇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尊重,表現得不錯。

可莫翰奇的頑劣並未因此收斂,有次他因誤會將一瓶墨水倒在馬修老師頭上,馬修老師沒有責罵,而是取消了他的獨唱部分,這讓莫翰奇自己去反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在面對學生所犯錯時,馬修老師都是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他們能夠更好的自我成長,慢慢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知道做錯事的後果。在一次匯演中,莫翰奇以為自己沒有機會了,就落寞地倚靠在旁邊的柱子上。沒想到,馬修老師重新將堅定而信任的目光投向他,並恢復了他的獨唱。那一刻,莫翰奇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感激與喜悅。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在心理學上也有一種說法““自重感效應”,簡單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認可和尊重,當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時,就會感到自信與喜悅,也就有了自我價值感。

馬修老師就是用包容、理解來呵護每個學生,因此迎來了學生對他的好感,所以孩子們由“壞孩子”慢慢變成“好孩子”,莫翰奇在他的教育下和引導下,不再自暴自棄,而是積極跟著馬修老師學習音樂,在馬修老師離開之後,他聽從建議,在母親的幫助下,進入專業的音樂學院學習,為日後成為音樂指揮家打下基礎。

你看,因為哈善和馬修教育方式的不同,倆個孩子的行為和思維開始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命運也是不同的。

由此可以得知,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只能壓制孩子的天性,讓一個孩子最終成為一個“壞孩子”。而溫和的教育方式、能給學生正面引導,那才是孩子們的好老師。

那麼,這部感人的電影又給我們那些思考呢?

1.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要看到孩子之間的差異性,並欣然接受

不要像哈善校長一樣,看到孩子的問題,用暴力解決,給孩子們貼標籤,用盡各種手段打壓孩子們,使他們的人格不斷的扭曲。應該像馬修老師一樣,用一顆強大的內心,一顆善良的心,一顆有愛的心去包容孩子們的缺點、錯誤,併成為他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施暴者。

2、看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引導孩子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成就自己

馬修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僅僅是包容孩子們所犯的錯誤,更是從他們的錯誤中,看到存在的閃光點。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引導孩子寫下自己的夢想,並用音樂薰陶孩子,就像一縷光,穿過層層烏雲,照進了那個陰霾的世界和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看到希望。

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修用真誠和愛心治療孩子們的心靈創傷,在合唱團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引導他們在潛移默化地完成了“自我實現”。

3、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

在《優勢教養》一書中提出一個觀點“優勢視角”:意思說看到孩子的優勢並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能幫孩子發展的優勢之上,而非劣勢上、缺點之上,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孩子。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馬修老師不僅發現他們的優點,還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孩子追逐夢想,其實就是幫助孩子建立了成長型思維。

我曾在《終身成長》一中書,看到這種說法,人的思維可以分為:一種是固定性思維,也就是說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目前的困境;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也就是說通過努力就可以讓自己突破困境,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的真諦是“以人為本”,不是暴力對抗


結束語: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堪稱法國版的“麻辣教師”,主題結構並不算新鮮,卻把輕鬆逗趣、溫馨可愛推到極致,並體現了真正的教育就是“以人為本”幫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該影片沒有美女、沒有太多的商業元素,該片如一股清流,用最古典的方法講一個感人的故事,洗滌觀眾的內心。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可以塑造不同的孩子。

柏拉圖說:“教育非他,乃是心靈的轉向”。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遇到調皮叛逆的孩子都能像馬修老師一樣去教育孩子,我想會有很多學生不再成為“問題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