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北京,作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豐富多彩。我們把時間回溯到一百多年前的老北京,再次感受下當時北京當地人們的市井生活。這些平凡的帶有時代感的照片,或許能讓你真切地瞭解老北京風情的印跡。

1、老北京的拉洋片

說起拉洋片,這可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在舊時的老北京街頭,經常會看到。道具是一個裝有一組鏡頭的方形木箱。箱內裝有一些張圖片,箱子內還有燈具照明。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表演時一個人在箱外拉動連接機關的拉繩,箱子裡的圖片就會轉動。人們通過箱子外的鏡頭就能看到箱子裡圖片的變化。一般是一個小故事或者反映西方人生活的圖片。這種娛樂方式,在當時已經是很時尚的了。

2、老北京的剃頭挑子

北京過去理髮也有理髮店,不過也有一些流動的理髮師傅。扁擔一頭挑著裝理髮工具的箱子,另一頭挑著臉盆和木凳。走街串巷,給人理髮。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理髮師傅一般會找人多的地方,擺下攤位,自然有人前來理髮。工具也很齊全,包括:剃刀、梳子,篦子等。既能理髮,又能刮臉。剃完頭的人,不僅鬚髮整齊,面目一新,而且頭肩各部位都舒適清爽,可見剃頭匠的錢掙得並不容易。

3、老北京的冰糖葫蘆

老北京的冰糖葫蘆,最盛行於民國時期。當時最有名的,還要數東安市場南門的“隆記”店賣的冰糖葫蘆。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這張是晚清老北京街頭照片,一輛獨輪推車,車上擺放有做好的冰糖葫蘆,沿街叫賣。當然,也有挑著擔子或挎著木提盒、竹籃走街串巷吆喝賣的。當時的老北京,街道還是土路,風沙很大。那挎籃提盒賣糖葫蘆的小販很聰明,他們用白布蓋著籃子以防塵土。當時糖葫蘆品種不太多,價錢實惠,很受歡迎。

4、老北京的文物小販

自古以來,文物的價值就被人們所看中。當時老北京街頭,也有一些上門收購古玩的小商小販,轉手再賣個高價,從中獲得差價。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這些人不簡單,他們擁有一些歷史文化知識,他們對文玩的鑑賞力還是有的。北京是古都,一些家庭裡有古玩是很正常的,會拿給文物小販換錢。當時北京的古玩市場還是比較興盛的。

5、老北京的磨剪子鋪子

當時,北京已出現這種專門磨剪刀、菜刀等工具的店鋪。主要修理各種鐵製品,比如生活用品和農用工具。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除了固定店鋪,也有沿街叫賣、流動的磨剪子菜刀小販。他們扛著一條木板凳,板凳上安裝有磨石。走街串巷,有需要磨剪子的,他們可以坐下來,在人家門口磨刀。磨好了主家會付錢。

6、老北京的烤紅薯攤

老北京街頭的烤紅薯攤。紅紅的爐火,把紅薯烤得外焦裡嫩,香甜可口。當時,這也是一種很美味的逛街零食。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老北京街頭的烤紅薯攤,與現在的不太一樣。用的是木柴燒的火。爐子也和現在的燒煤的不一樣。現在提起紅薯甘美的味道,不少市民就會想起兒時老北京胡同兒裡烤紅薯的叫賣聲和它濃郁的香味兒。烤紅薯攤不僅有板車推的,還有擔挑的。烤紅薯是北京冬日的一個傳統美食。

7、老北京的人力車

北京人力車,最早出現在清朝的光緒年間。人力車是老北京城最廉價的一種交通工具,北京人普遍稱其為“洋車”或“膠皮車”。

京華煙雲:老北京風情,市井文化原汁原味

車伕之中,有的來自失業的工匠,有的是本錢賠光的小商小販,還有些是被撤了差的小職員。一般車伕都是二、三十歲的人,也有少數十五、六歲的孩子和六、七十歲的老人。靠拉人賺點小錢,維持家人生計,風裡來雨裡去,很辛苦很不容易。

過去的老北京,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印象深刻的風土人情。京華煙雲,如今的北京,已成為國際大都市,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北京是一個包容的城市,沉澱著歷史,渴望著未來。一如既往地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